知识库 > 皮肤 > 皮肤瘙痒 > 内容

皮肤瘙痒内容

关于生长激素治疗的注意事项-...

病请描述:关于生长激素治疗的注意事项 在一次学校体检中,小丽的身高问题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在老师的建议下,小丽去了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专家诊断小丽为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矮小症。经过详细的咨询和评估,专家为小丽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生长激素治疗方案。 治疗开始后,小丽每天都需要注射一定剂量的生长激素。起初,她对这个新的治疗方式感到有些害怕和紧张,但在家人的鼓励和医生的耐心指导下,她逐渐适应了这一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丽开始逐渐感受到生长激素带来的变化。她的身高开始缓慢增长,虽然速度并不快,但每一点进步都让她感到欣喜。同时,她的自信心也逐渐恢复,她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与同学们的交流也变得更加自如。 在治疗期间,小丽还特别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她增加了蛋白质的摄入量,保证了充足的睡眠时间,并积极参与运动锻炼。这些措施都有助于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和身体的健康发育。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到生长激素治疗在改善矮小症儿童身高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在生长激素治疗期间,患儿和家长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遵医嘱按时注射:生长激素的治疗通常需要定期注射,家长应确保孩子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注射,避免漏打或错打。 2、监测身高与甲状腺功能: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增长情况,以评估治疗效果。同时,要特别注意甲状腺功能的变化,防止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3、注意糖代谢情况:生长激素可能导致一过性糖代谢异常,尤其是对于糖尿病儿童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儿童,应严格监测血糖水平。 4、补充营养:孩子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优质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以促进骨骼生长和发育。 5、适当运动:适度的运动,如跳绳、跑步、打篮球等,有助于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和骨骼的生长。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骨头关节滑脱。 6、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因为生长激素在深度睡眠时会达到分泌高峰,有助于身高的增长。 7、定期复诊: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医生会评估孩子的生长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剂量。同时,复诊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此外,生长激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仍需患儿与家长定期观察,对症解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解释: 1、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疼痛或发麻等感觉,这是由于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作用所致。为了减少不适,可以在注射后进行适当的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症状。 2、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对生长激素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症状。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应特别注意观察使用生长激素后的反应,并在出现过敏症状时及时就医。 3、关节疼痛:生长激素具有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骼生长过快,从而引发关节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发生在关节部位,可能会对患者的日常活动造成一定影响。 4、血糖升高:生长激素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一过性高血糖现象,这通常是暂时性的,并可能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或停药后恢复正常。然而,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或肥胖患者等,需要特别注意监测血糖水平,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5、甲状腺功能减退:长期使用生长激素可能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接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总之,生长激素治疗期间需要患儿和家长密切配合,注意以上事项,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如有任何疑虑或问题,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关注儿童生长发育健康 2024-05-05阅读量1288

湿气重,痛风,尿酸高人群,四...

病请描述: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清明后接谷雨,这段时间气候阴晴不定,冷暖交替,最大的感受就是“湿气重”。 湿为万病之源,滋生百病。人体外感湿邪,会导致体表经络不通,容易出现全身乏力、犯困、皮肤肿胀、皮肤瘙痒、湿疹发作等情况。 另一方面,脾主运化,喜燥恶湿。湿邪困脾时,湿浊就会在人体内生发,导致脾运化能力失常,可能会出现疲倦乏力、身体困重、口干口苦、腹胀、大便黏腻等情况。 脾失健运时,其运化水湿的能力就会减弱,从而导致生成过多的血尿酸在体内积聚,流注于关节、筋骨等,形成肿胀、凝结、积聚,严重的最后演变成痛风石。 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人群来说,清明后要重视祛湿健脾,以防痛风复发。 脾有运化水谷的能力,其中包括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喝进去的水。饮食不节除了会导致湿浊内生,影响脾胃功能,还可能会升高人体尿酸水平,诱发痛风的发作。黄闰月主任提醒大家,以下几种食物要适当忌口: ●肉类、动物内脏 平时应酬、聚会较多的男性,经常吃各种肉类、动物内脏等,这些食物中含有较高的嘌呤值,容易导致血尿酸升高。另外,吃太多高脂肪食物,会使血液粘稠度升高,加重肾脏负担,产生更多的尿酸。 ●水产海鲜 如牡蛎、贻贝、龙虾等海鲜的嘌呤含量都偏高,经常吃很容易升高尿酸水平,导致痛风发作。 ●酒精 酒精进入到身体后会代谢产生乳酸,抑制尿酸的排出,从而容易诱发痛风。尤其啤酒中含二氧化碳,不但吸收迅速,且二氧化碳会转化成碳酸,降低pH值,导致尿酸排出受阻,痛风发作风险升高。 ●甜饮料 大部分甜饮料中都含有果葡糖浆,属于人造果糖,进入人体后会有升高尿酸的风险。 1、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 无论是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人群应长期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日常少吃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多吃牛奶、鸡蛋、蔬果、大米、玉米面、面条,以及各类谷物质及其制品等低嘌呤食物。 2、日常做好保暖 最近一段时间气候时冷时热,降雨多,气候潮湿。而寒冷、潮湿都是诱发痛风发作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意做好保暖,尤其要保护好关节部位。 3、睡前泡脚 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都有密切关系,若能坚持睡前用热水泡脚,就能刺激这些穴位,促进气血运行,使双脚温暖。但要注意水温不要过高,不要泡太长时间,30~40分钟为宜。 4、多喝水,少喝饮料 平时多喝水可以帮助排尿,同时可以将体内多余的尿酸排出体外,建议每天的饮水量应控制在2000~3000ml,并保持24小时尿量大于1800ml。少喝高果糖饮料和碳酸饮料。 5、用好2个祛湿消肿食疗方 祛湿健脾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多吃茯苓、苍术、薏苡仁、砂仁、玉米须等药食材,如果是湿热体质、痛风急性发作、关节有红肿疼痛人群,可以用马齿苋薏米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若是脾虚、湿气重、痛风急性发作、关节有红肿疼痛人群,可以用赤豆薏苡仁粥,祛湿、健脾,消肿止痛。 最近降雨天气较多,经常涉水触水者应做好防湿措施,如出门备好雨伞、穿水鞋雨衣等,以防湿邪侵袭。如果是痛风患者,要注意护理患处,做好保暖,避免着凉,以免病情加重或复发。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出门适当运动一下,如跑步、太极、八段锦等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帮助水湿通过汗液、小便排出。

黄闰月 2024-04-11阅读量83

糖尿病7个信号,说明微血管病...

病请描述:    得了糖尿病,不能只盯住血糖一个指标。有的患者血糖控制得很好而并发症仍然会发生,这就需要糖友对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综合控制,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糖尿病人有以下症状,原因在微血管病变 1.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表现:视物模糊、眼前有闪光感、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眼前有黑影飘动感等。 提示: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微血管发生损伤、渗出、出血、坏死以及新生血管形成等。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2.泡沫尿表现:尿中有细小的泡沫,久久(一般超过10分钟)不消散。 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导致大量蛋白质从肾小球漏出,随尿液排出,使尿液表面张力增高,形成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注意:剧烈运动、喝水较少、饮食等也会导致尿有泡沫,一般很快会消散。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泡沫尿,如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总之,出现泡沫尿后应及时就医检查。 3.勃起功能障碍表现: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减退等。 提示: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微血管和末梢神经病变,导致性欲减退、勃起障碍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4.双腿感觉异常表现:双腿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达膝上,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间歇性跛行。 提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神经滋养失常或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随着缺血的加重,休息时即可出现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疼痛更甚。 5.胫前色素斑表现:小腿前侧、大腿前侧等部位,出现胫前色素斑,早期表现为红斑、水疱或紫癜,之后发展为萎缩的、不规则的褐色斑块。直径5-12毫米,呈线形排列或成群或单个的反复出现。 提示: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皮肤供血不足,营养不良,稍有刺激就可能导致皮肤出现胫前色素斑。 6.双脚发麻、发凉表现:双脚麻木、发凉,足趾苍白。 提示: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引起足部压力异常,导致足部血液供应不良,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破坏与畸形。 7.皮肤瘙痒表现:皮肤瘙痒,全身泛发或局限于外阴及肛周。 提示:糖尿病会引起多种皮肤疾病,包括各种感染,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造成的继发损害。糖尿病皮肤瘙痒的发病机制是以微血管病变为主。 为什么糖尿病易引起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形成分为三个过程,第一,微血管壁发生病变,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症状,若血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加快基底膜增厚,受累的微血管部分或全部堵塞,进而引起组织缺氧。       第二微血流紊乱,微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其早期变化,在病人的肾脏、视网膜和其他组织中会出现高灌注和血流量增加的情况,从而促进微血管病变发展。      第三,微循环血液理化特性改变,病人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糖代谢紊乱时可增强红细胞聚集性,释放氧气功能也异常,导致管腔狭窄或微循环障碍,进而促进微血管病变发生。 预防微血管病变的方法 做到以下几点,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1、改变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饮食须保持营养均衡,进餐定时定量。适量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及升糖快的食物,多喝水、少吃盐,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经常锻炼,以有氧运动最佳,每天锻炼30分钟左右;戒烟、限酒,保持体重在一定范围。  2、监测血糖     血糖达标是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一般空腹血糖<7mmol/L,餐后血糖<10mmol/L。    即使是血糖控制得很好的患者也应该保持每周监测血糖2~4次,对血糖波动很大或血糖过高的病人应该每日监测7次血糖,并及时调整治疗。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指标,可以反映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HbA1c需要每3个月检查1次,应控制在HbA1c<7.0%。  3、定期查血压、血脂     血压和血脂的控制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可以减少并发心脏病的风险,每次就诊时应该监测血压,每年至少查一次血脂和心电图。    糖尿病患者理想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总胆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7mmol/L。  4、定期检查视力     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每年都应去医院检查眼底。如果出现视物模糊、部分视力缺失的话,千万不能大意,应及时到眼科就诊,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及早处理,防止失明。  5、定期检查肾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逐步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上升,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进行检查尿微量蛋白以及血肌酐水平,以便确定肾功能情况。如果总是出现腿肿或脚肿,一定要注意,这很可能是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征兆。  6、注意感觉异常情况     如果出现双手或双脚麻木、刺痛或有烧灼样感觉时,这很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征兆。  7、防止微循环老化和硬化     平时可以多吃含抗氧化剂的食物,能对抗自由基,不同的抗氧化剂作用途径和抗氧化能力不一样。脂溶性抗氧化剂能保护细胞膜,避免受到自由基伤害,不妨把抗氧化物联合用如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绿茶粉等。之所以毛细血管有良好的弹性,主要得益于毛细血管壁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合成和修复需不同的营养素合理配比,如蓝莓可强化毛细血管弹性,预防器官功能下降和衰竭。 8、戒烟戒酒     于糖尿病病人而言,吸烟如同火上浇油。吸烟会使得全身血管痉挛,影响心脑血管。大部分糖尿病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方面异常,如心脑血管动脉硬化或狭窄,吸烟可加重其病变。因此糖尿病病人不能吸烟,同时要远离二手烟和三手烟环境。另外,酒精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影响肝脏转移血脂,增加肝脏负担,因此应做到滴酒不沾。    温馨提示:若想要预防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首先要平稳控制血糖,严格服用药物来让血糖达标。听从医生建议服用能改善微循环的营养物质,这是改善微血管病变的主要方法之一。另外多留意自身症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俞一飞 2024-02-27阅读量263

中药汤剂的煎服方法与注意事项...

病请描述:中药饮片的煎煮方法 1.  煎药容器 :通常可选择陶罐、砂锅、搪瓷(珐琅)、玻璃器皿进行煎煮,这些材质的容器不易与药材发生化学反应,有助于保持药效。避免使用铁、铝等易腐蚀的容器,因为这些金属可能会与药材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影响药效。关于不锈钢器皿仍有争议。 2.  煎药水量 :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药效。一般建议,将预先浸泡过的饮片置锅中,加水超药面2-3cm为宜,二煎加水超药面1-2cm为宜。对于质地轻盈的药材,如花草类,可能需要更多的水;而对于质地较重的药材,如矿石类,水量可以适当减少。 3.  火候与时间 :煎药时,先用武火(大火)将水煮沸,然后转为文火(小火)慢煎,一般药物煎煮20-25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药等不宜久煎,通常沸后3-5分钟即可;滋补药则需要较长时间,如40-60分钟;而难溶性药物如矿物、贝壳类则需要更长时间的煎煮。 4.  煎煮特殊要求  – 先煎 :对于难溶性药物,如乌头类、矿物、贝壳类,应先单独煎煮30分钟,以增效解毒。 – 后下 :含有挥发油的解表药,如苏叶、砂仁等,应在其他药物煎煮接近完成时加入,以防止有效成分挥发。 – 包煎 :对咽喉有刺激的药物或易使药液混浊的药物,如旋覆花、蒲黄等,应包裹后煎煮。 – 另煎 :贵重药材如人参、西洋参等,应单独煎煮,以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吸收。 – 烊化 :含有胶质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等,应单独加温溶化或隔水炖,以免煎焦糊。    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  1.  服用时间  – 饭前服 :适用于病位在下或需要快速吸收的药物,如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 – 饭后服 :适用于病位在上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 – 空腹服 :适用于滋补药或需要迅速发挥作用的药物,如驱虫药。 – 睡前服 :适用于安神药或需要在夜间发挥作用的药物,如安眠药。 – 因病服 :根据病情需要,如截疟药应在发作前服用。 2.  服用频次  –  分服法 :通常采用分服法。将一日药量分2-3次服用,适用于消化功能较弱的患者。 –  顿服 :一次服完,适用于药性峻烈的药物,如通便剂。 –  频服 :少量多次服用,适用于咽喉疾病或呕吐患者。 –  连服 :短时间内连续给予大剂量,适用于高热、败血症等急症。 –  特殊服法 :如以药汁送服某些药物,或用特定的液体调服。 3.  服用温度  –  热服 :适用于解表发汗药,如麻黄汤、桂枝汤。 –  温服 :适用于一般汤剂,如散寒的当归四逆汤。 –  冷服 :适用于清热解毒药,如玉女煎、蚕矢汤。 4.  服用剂量 :成人每剂一般400-600mL,通常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200-300mL),也有根据病情1天分3-4次服。5岁以上儿童用量通常为成人剂量的1/2,5岁以下为成人的1/4,小儿服药以质厚量少、少量多次为妙。发热病人或需要大量药液的病症可适当增加剂量。    注意事项 – 服药期间应注意饮食禁忌。 n 服药时应少食豆类、肉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n 热性疾病,皮肤瘙痒者应禁用或慎用酒类、麻辣、腥臭、油腻的刺激性食物。 n 升阳、解毒类药物忌服生冷、酸涩类的食物。 n 胸痹患者忌食肥肉、动物内脏及烟、酒等。 n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者忌食胡椒、辣椒、大蒜、酒等辛热助阳之品。 n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忌食油炸、黏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n 外感表证患者忌食油腻类食品等。 – 服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药效。 – 服药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参考文献 [1] 杨静琦,程京艳,张春丽.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 30(07): 2610-2612. [2] 周丽,张曦,张晓妍,王冉,吕玉涓,赵娜娜. 浅谈中药的煎服方法和作用[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8, 39(04): 38-39. [3] 周玉芳. 中药汤剂煎服中易被忽视的宜与忌[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4, 21(07): 37-38.

庞坚 2024-02-27阅读量177

苏州看皮炎的老中医系列讲堂(...

病请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受到神经性皮炎的困扰,其瘙痒的感觉也让人痛苦不已,还有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外在的形象。那么神经性皮炎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医对神经性皮炎的认识吧。    中医对神经性皮炎的认识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属于中医“摄领疮”、“顽癣”等范畴。神经性皮炎主要表现为皮损,大多好发于上眼睑、颈部、肘部、腰骶部等容易摩擦的部位。这些部位出现扁平多角红色斑丘疹,部分上面还有鳞屑,搔抓的时候症状会加重。    中医认为神经性皮炎主要是由于外感风邪,邪气侵袭体内,皮肤失去营养,进而出现神经性皮炎。或者情志不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皮肤失去营养,进而引起神经性皮炎。或者饮食不节,辛辣食品或是过食肥甘厚味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痰湿内生,进而诱发神经性皮炎。    中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优势    中医治疗神经性皮炎,可以对患者机体进行全面调理,缓解皮肤瘙痒以及脱屑的症状,神经性皮炎一般与精神因素等有关,中医治疗能够帮助改善这些精神因素,从而更有效地改善病情。在改善皮损,缓解瘙痒,调节情绪方面优势明显,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神经性皮炎好?本人万太保,曾任中国中医药杂志、河北中医杂志编委,江苏省外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名医协会疑难病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南京市玄武区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现为苏州国医堂特需专家。曾获荣誉称号:玄武区名中医、南京市医德标兵、2009年推动中国医学发展最具影响力人物及全国五一时代英模、“中国世纪专家”、“华夏英杰”、“当代华佗”等。

万太保 2024-01-16阅读量193

风湿闰月说 | 4个痛风就有...

病请描述: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引起的关节炎症状。 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痛风与肾脏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接下来,黄闰月医生就为大家具体讲解一下~ 痛风与肾脏的关系 肾脏是嘌呤代谢的主要器官,嘌呤代谢产物尿酸只有 30% 是由肠道和胆道排出,而剩下的 70% 全部由肾脏排出。 肾脏功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尿酸的排泄。当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或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时,都可能导致尿酸排泄降低,进而引发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基础。 长期存在的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引起痛风性关节炎,还可能导致尿酸钠盐在肾脏沉积,形成肾结石,或引发痛风性肾病,进一步影响肾脏功能。 此外,痛风患者往往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这些疾病也会加重肾脏损害。 研究显示,痛风患者中约 20%~25% 痛风患者有痛风性肾病,欧洲透析移植协会报道,有 0.6%~10.0%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是由痛风所致。 按照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慢性肾脏病可分为5期: ● 1期:滤过率≥90(肌酐正常); ● 2期:代偿期,滤过率60~89(肌酐约133-176); ● 3期:失代偿期,滤过率30~59(肌酐约177-442); ● 4期:肾衰竭期,滤过率15~29(肌酐约443-707); ● 5期:尿毒症期,滤过率≤15(肌酐约707以上)。 痛风对肾脏的危害 早期痛风肾病 早期痛风肾病的症状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尿酸结晶在肾脏内部沉积,引起肾小管和肾间质的炎症反应。 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蛋白尿、血尿或者尿液中出现尿酸晶体。此外,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轻度的高血压和肾功能轻度下降。 中期痛风肾病 随着病情的发展,痛风肾病进入中期,症状会逐渐加重。此时,尿酸晶体在肾脏内的沉积进一步增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明显受损。 部分患者出现持续的蛋白尿、高血压,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如水肿、贫血、电解质紊乱等。 晚期痛风肾病 也被称为痛风性肾病终末期,患者的肾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可能出现肾衰竭。 此时,患者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如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减退、皮肤瘙痒等。晚期痛风肾病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 中医对痛风肾的认识 脾主运化,肾主水液,两者功能失调会导致尿酸代谢障碍,湿热内蕴则可诱发尿酸盐晶体的形成,痰瘀互结则可加重肾脏损害。 中医治疗痛风肾病强调辨证论治,以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等为治疗原则,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配合针灸、推拿等辅助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且副作用小。 研究发现,中医治疗可以弥补现在医学的不足,能够有效减轻肾脏损害,改善肾脏病理损害,延缓肾纤维化及肾衰竭的进程。 黄闰月医生小贴士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合理饮食,配合中医治疗,是预防和控制痛风肾病的关键。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参考资料: [1]谢招虎,解静,李兆福,王特,张晓宇,张薇.痛风性肾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12):2937-2940. [2]孙宇洁,奚然然,付书璠,郭锦晨.中西医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08):71-75. [3]杨秀飞,黄传兵,徐慧敏,王文静.中医辨治痛风性肾病的研究现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03):73-76. [4]罗芬.痛风性肾病的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7):23-24.

黄闰月 2024-01-08阅读量415

胃癌的中医治疗

病请描述:患者王某,女,75岁,因“胃癌确诊3年余”就诊。2020年9月发现胃癌,行1/4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胃窦溃疡中分化腺癌,部分粘液癌T4N1MO,化疗8次,末次化疗时间为2022年6月。 2023.10.18患者上腹胀,感燥热、口干,双下肢稍水肿,皮肤干燥瘙痒。胃纳、夜寐可,二便如常。舌苔白腻,边有瘀点,脉数。 2023.11.01患者胃脘部不适较前好转,燥热口感明显好转,双下肢因劳累稍肿,下午尤甚。舌苔白腻,边有瘀点,双寸脉浮数。 2023.11.29患者胃脘不适较前好转,无乏力,发热好转,口干明显好转,胃纳、夜寐可,二便正常。双下肢稍肿较前好转,皮肤瘙痒好转。舌苔稍白腻,边有瘀点,脉数。 10.18与11.29舌诊对比: 按语: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我国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胃癌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胃癌治疗应注重早发现、早治疗和术后养护。 患者中医诊断为:“胃癌湿困夹瘀型”,西医诊断为“胃恶性肿瘤”。方药以山药、茯苓等健脾化湿,有效缓解腹胀、苔腻症状;以泽泻、猪苓等利水渗湿,消减水肿症状;以熟地补血滋阴润燥,缓解皮肤干燥瘙痒、自感发热等症状。 中医学对胃癌的认识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四时气篇》:“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汉代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不利》中提到:“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随着认识与实践的积累,治疗有一定突破,《景岳全书》中载:“治反胃之法……必宜以扶助正气,健脾养胃为主。”中医学有丰富的胃癌治疗经验,除药物外,还有针灸、推拿等疗法,在改善症状和防止复发方面均发挥良效。

付晓伶 2024-01-08阅读量316

一文读懂淋巴瘤是什么?

病请描述:如何定义淋巴瘤   人体有两套重要的循环管道,一套是静、动脉血管,另一套就是淋巴系统。人的身体内布满了淋巴管道、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形成淋巴系统。而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由淋巴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人体淋巴系统就像保护人体的“防御性长城”,淋巴瘤就是长城上的“卫兵”(细胞)出现了投敌和叛变,这样,不仅是外来的细菌、病毒会长驱直入,连卫兵也会加入行动,后果可想而知。淋巴瘤可以从任何有淋巴组织的地方开始,最常起源于身体上部的淋巴结,如胸部、颈部或腋下。 01 淋巴瘤年轻化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为7.5%,是近10年来增速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截止2018年,世界范围内,淋巴瘤在常见肿瘤中分别占第8位(男性)、第10位(女性)。 而在我国,淋巴瘤位列常见肿瘤的第10位,是增长迅速的恶性肿瘤之一[3]。目前,我国淋巴瘤的新发患者以每年6-8万人的数量递增,并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02早期症状隐匿类似感冒   怎么发现早期淋巴瘤发给我们的身体信号呢?淋巴瘤早期症状与很多常见感冒等“小毛病”非常类似,一些早期信号特别值得重视。最常见的是无痛性浅表、深部、结外的淋巴结肿大,触感如触额头般坚硬。 如果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应高度警惕淋巴瘤,尽早检查:   发现颈部淋巴结日益肿大,最初仅为单一肿大,随时间推移能很明显的感觉到渐渐变大; 时常发烧、体重突减,平时体重变化不大,在饮食等各种前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体重突然减轻,身形消瘦; 一个月内出现2次以上不明原因发热、出汗、咳嗽、呼吸急促、皮肤瘙痒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吃了感冒药也不见好转,甚至反复发作; 慢性顽固性瘙痒、找不到原发皮肤病,且止痒药没什么效果。有数据显示,16%~30%的淋巴瘤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症状。   03千面肿瘤-淋巴瘤的病理分型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淋巴系统肿瘤病理分类标准”,目前已知的淋巴瘤有近70种病理类型。 大体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 Lymphoma, 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 Lymphoma, NHL),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淋巴瘤的 90%左右。 霍奇金淋巴瘤(HL)可细分为经典型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两大类型。其中经典型可占比达到90%,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的约为10%。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细分则更为复杂、亚型较多,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以及其他类。其中又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占比最多,达到35-50%。   04淋巴瘤常用的治疗手段   淋巴瘤的首次治疗非常关键,故而正确的病理诊断至关重要。只有病理类型确定下来了,才能制定不同的化疗方案,所以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和亚型分型是非常重要的。 惰性淋巴瘤:病情进展缓慢,治疗可使病人部分或完全缓解,但可能反复复发; 侵袭性淋巴瘤:病情进展迅速,末经治疗病人多在1~2年内死亡,规范化治疗可使60%-80%的病人获完全缓解,其中1/2的患者可治愈; 高度侵袭性淋巴瘤:多发于儿童和青年,肿瘤生长极为迅速,发病时常己经播散,骨髓受累多见,未经治疗病人多在数周或数月内死亡,规范化治疗可使部分病人治愈。 具体来说,常用的治疗方式有化疗、放疗、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等等,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量体裁衣”,进行个性化治疗。   05预后有差异性   中国公众对癌症的错误认知往往将癌症与绝症画上等号,然而淋巴瘤并非绝症,医学研究的进步已经使淋巴瘤脱离绝症的行列。   一般来说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较好,被认为是少数可治愈的成人恶性疾病之一,约有80%的患者可通过化疗达到治愈。治愈率高。   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可以分为40余个亚型,不同种类的亚型预后差别较大,采取的治疗策略也完全不同。虽然不同亚型的淋巴瘤治疗效果的差距还很大,但总体疗效已有很大提升。其中最常见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人,但也有不少年轻的患者,其治愈率也可达到60%。

微医药 2023-11-30阅读量466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治疗...

病请描述:靶向治疗(Targeted Therapy) 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进入体内后特异性作用于致癌位点,使得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周围正常组织细胞。 塞利尼索(Selinexor)是全球首个口服的选择性核输出蛋白抑制剂,通过与XPO1结合,导致细胞核内的肿瘤抑制蛋白(TSP)聚集,降低胞浆内致癌蛋白水平,激活GR通路等发挥抗肿瘤活性。 美国FDA于2020年6月批准塞利尼索作为单药治疗难治/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021年2月以色列卫生部批准赛塞利尼索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和难治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以塞利尼索(Selinexor)为代表的新型靶向药物正逐渐进入临床,成为治疗NHL的新武器,为多线治疗失败的NHL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SADAL临床研究显示,塞利尼索单药治疗难治/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8%,其中完全缓解率(CR)12%,部分缓解率(PR)17%,疾病控制率(DCR)为37%,并且不同亚组(包括年龄、性别、既往治疗、DLBCL亚型、难治状态或既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缓解率一致 。 此外,塞利尼索与多种药物联合表现出协同作用。一项塞利尼索(Selinexor)联合R-CHOP方案治疗初治DLBCL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纳入了10例患者,ORR率达100%,CR率达90%。塞利尼索(Selinexor)联合DICE化疗方案治疗11例复发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总ORR率为91%,CR率为82%。与此同时塞利尼索(Selinexor)联合R-CHOP方案一线治疗NHL,以及塞利尼索(Selinexor)联合R-GDP、R-ICE方案治疗R/R 侵袭性B细胞来源的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正在进行中。 PART.03 不良反应管理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案繁多,在产生疗效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副作用,其中化疗的不良反应更为明显,主要包括间质性肺炎、乙肝病毒再激活、胃肠道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感染以及输注反应等。 · 引起间质性肺炎的药物主要有环磷酰胺、博莱霉素、利妥昔单抗等,其治疗用药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来分级,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同步的经验性抗生素以及抗真菌治疗;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者HBV DNA阳性患者推荐在接受化疗或者免疫抑制剂治疗前接受抗HBV治疗,治疗完成后继续抗病毒至少6-12个月; · 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可以适当予以止吐药处理,选择清淡饮食; · 心血管反应体现在血压异常、心率失常及心肌损伤,应及时告知医生予以相应的处理; · 化疗药物容易引起感染,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对于强度较大的治疗方案,建议预防性地使用升白针来减少感染的可能; · 输注反应一般发生在输液后15分钟至2小时内,表现为发热寒战、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心率失常等,出现输注反应后应立即停药,可采用抗组胺药和对乙酰氨基酚等对症处理,症状严重者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症状消失及心肺监测等恢复正常后可继续滴注,速度减为原来50%。 CAR-T作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新兴治疗手段,其潜在的不良反应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以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CRS)和神经毒性尤为突出: · CRS是指输注CAR-T后,大量细胞因子释放,诱导组织损伤,亦称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 · 神经毒性表现为意识模糊、震颤、共济失调、失语、昏睡和癫痫发作等。 在患者回输CAR-T细胞前后,医疗机构通常会有严格的操作规范来控制和管理其不良反应。

微医药 2023-11-30阅读量650

联合国糖尿病日|了解风险,了...

病请描述: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即“世界糖尿病日”,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人们对糖尿病的警醒与觉悟,自1991年开始,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的11月14日设为“世界糖尿病日”。2007年起,“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口号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   我国糖尿病高发的可能影响因素   当前,全球有5.37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至7.84亿。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显示自1980年以来,我国居民的糖尿病发病率在持续增加。截至2021年我国有超1.4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之首,当前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2%,然而现状却是“超半数患者,尚不知情”,并且防治率及控制率均不足50%。   1、城市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比63.8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城市化导致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体力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人们长期处于应激环境,这都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2、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加速是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指出,2012年我国在50-59岁、60-69岁和70岁及以上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14.6%、18.9%和20.5%,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是20-30岁年龄段患病率的5-7倍。   3、超重肥胖患病率增加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4、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   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存在种族差异。与高加索人相比,在调整性别、年龄和BMI(身体质量指数)后,亚裔人群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60%。   糖尿病的类型以及表现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内科专家任国光表示糖尿病是指胰岛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而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明显减轻。但有5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仅有部分并发症症状,比如出现皮肤瘙痒、反复泌尿系感染、伤口不容易愈合等情况,发病隐匿,应尽早检测血糖。   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   如果说糖尿病是“温柔而甜蜜”的杀手。糖尿病并发症则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一旦发生并发症,特别是各种慢性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大大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威胁生命。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和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   ● 大血管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病变、心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即糖尿病足;   ● 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阳痿、神经源性膀胱等等。   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半年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每年检查1次肝肾功能、血脂、超声、心电图、动态血压、眼底、神经病变和尿液。   了解风险,了解应对   2型糖尿病占比所有糖尿病90%以上,可能在患者身体不出现明显症状的情况下悄然发展。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某些因素增加人们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了解风险,了解应对可以延缓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以下因素可能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1、家族史   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那么自身患病风险会增加。   2、体重   超重或肥胖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3、年龄   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在45岁之后。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也略高于男性。   4、种族   某些族群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包括非洲黑人、非洲加勒比人和南亚人。   5、缺乏运动   体育活动不足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胰岛素抵抗。   6、妊娠糖尿病   怀孕期间曾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患病风险增加。   糖尿病的应对方法:   在许多情况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定期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1、健康饮食   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选择全谷物、瘦肉以及大量水果和蔬菜。限制糖分和饱和脂肪(如奶油、奶酪、黄油)的摄入。   2、适量运动   减少久坐时间,增加运动时间。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3、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4、定期体检   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及早发现糖尿病。请留意可能的糖尿病症状,如过度口渴、频繁排尿、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伤口愈合缓慢、视力模糊和缺乏精力。如果有这些症状或属于高风险人群,请咨询医学专业人士。   5、药物治疗   在生活方式干预的情况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的选择,根据医嘱选择口服的降血糖药物,以及注射类的降血糖药物。   6、管理压力   学会应对压力,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任国光主任特别提醒: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对于糖尿病要有正确的认知,不要过度焦虑,坚持“早发现、早治疗”原则,及早干预,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一样可以享受健康生活。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文章来源:国际糖尿病联盟、中华糖尿病杂志、央视新闻、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等)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3-11-16阅读量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