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 > 皮肤瘙痒 > 内容

皮肤瘙痒内容

苏州看淋巴瘤的中医系列讲堂(...

病请描述:    得了淋巴瘤怎么办?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是发生在淋巴系统的一类恶性肿瘤。很多患者会出现全身多发的淋巴结肿大、皮肤瘙痒、持续性发烧,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中晚期淋巴瘤的患者,除了手术治疗外,还需要联合治疗,运用中药控制肿瘤的生长或者扩散,让患者带瘤生存,延长寿命。    那么中医治疗淋巴瘤的优势有哪些呢?    1、中医治疗淋巴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服用中药控制病情发展,防止肿瘤转移、扩散。    2、中医治疗淋巴瘤主要是运用针对性的药物来改善病情,如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持续性发烧、盗汗等表现,服用中药都可以使疾病得到缓解,也可以使身体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3、中医治疗淋巴瘤一般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太大的损伤,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副作用。而化疗有一定的副作用,配合服用中药可减轻毒副作用,增强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4、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或者体质较虚弱不能承受手术和放化疗的患者,可服用中药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增强抗癌能力,延长生命期限。    5、对于康复期癌症患者,服用中药可消除体内残余肿瘤细胞和微小病灶,增强体质,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和转移。    自我介绍:    得了淋巴瘤怎么办?本人万太保,曾任中国中医药杂志、河北中医杂志编委,江苏省外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名医协会疑难病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南京市玄武区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现为苏州国医堂特需专家。曾获荣誉称号:玄武区名中医、南京市医德标兵、2009年推动中国医学发展最具影响力人物及全国五一时代英模、“中国世纪专家”、“华夏英杰”、“当代华佗”等。    坐诊时间:    周五在苏州国医堂吴中店坐诊,周六在苏州国医堂相城店或园区店坐诊。

万太保 2024-05-11阅读量14

得了肝胆肿瘤却不自知?听肿瘤...

病请描述:“肝胆相照”不仅体现在情谊上,同样在肝、胆疾病上也是如此。肝、胆互为表里,肝病和胆病常常会互相波及,常有“肝胆同病”的说法。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第四,死亡率第二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50%的肝癌病例都发生在中国,对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相信很多人对于肝胆疾病都有诸多的疑问,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浙江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的张宇华医生、吴嘉医生来为我们答疑解惑!(上)“肝胆”肿瘤防治1、胆道肿瘤有哪些表现?肝外胆管癌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由于胆管的阻塞可能出现皮肤眼白发黄、皮肤瘙痒、尿色加深的情况;而胆囊癌侵犯胆管时也能出现这种情况,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为黄疸。黄疸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黄疸与胆管结石引起的黄疸不同,它通常是无痛的,结石病人也会出现黄疸的情况,但是通常伴有剧烈的腹痛;二、在血液检查中,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直接胆红素升高,与我们一些病人得肝炎或者溶血等疾病的黄疸升高有很明显的不同。肝内胆管癌多发生于近端毛细胆管水平,一般不太会有黄疸的情况,它的发现往往是肝脏B超检查或者肿瘤侵犯到肝脏包膜出现疼痛后检查。日常诊疗中,有些病人在B超时发现胆管扩张,但血液中还没出现黄疸情况,进一步检查后发现肝外胆管的肿瘤,这类病人相对来说发现较早,治疗效果也较好。如果日常体检中发现肝内外胆管扩张,需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诊。2胆道肿瘤是不是不可治疗的?人都变黄了,病情很严重,肯定没得治了?肿瘤本身阻塞胆管导致的黄疸,实际肤色深浅与疾病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只要经过术前减黄及术后切除胆管肿瘤,恢复胆道引流,肤色都能恢复正常。绝大多数胆道肿瘤,只要及时发现,都可以手术治疗。一些胆道肿瘤,比如胆囊癌、肝内胆管癌,侵犯重要的临近结构导致无法切除时,我们可以采用转化治疗来使肿瘤降期。传统化疗对胆道系统肿瘤的有效率只有30%-40%,近几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靶向药物的问世改变了这种状况。对胆道肿瘤开展化疗联合靶向、免疫的转化治疗,相当部分病人得到了手术根治的机会,明显改变了预后。3微创治疗胆道肿瘤有意义吗?微创治疗和开放手术一样都是胆道手术的一种治疗方式,微创治疗包括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恶性肿瘤治疗的首要原则是争取达到根治,在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下可以进行各种复杂胆道肿瘤手术。但是并非所有胆道肿瘤都适合微创,对于一些分期较晚,需要联合周围脏器、血管切除及重建的病例,不能为了微创而微创。对于合适的病例选用微创治疗的方式,尤其是达芬奇机器人,在切除、重建中优势十分明显。(下)胰腺癌的诊断与防治问题1胰腺癌如何去预防和早期筛查呢?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大家所熟悉的公众人物当中,比如意大利歌王帕瓦罗蒂、还有香港艺人沈殿霞都是因为罹患胰腺癌而去世的。胰腺癌和其他癌种不同的是它位于腹膜后,它的前方是胃(图1),因此当胰腺癌侵犯包膜,出现疼痛时往往会被认为是胃痛。图1:蓝色是胃,黄色是胰腺,胰腺在胃的后方,胰腺疾病易被误认为是“胃病”!胰腺癌长大到侵犯后腹膜神经丛时,会出现腰背痛的情况;侵犯胆管时会出现皮肤眼白发黄的情况,此时往往已经处于进展期。胰腺的超声检查正常不能代表胰腺没有问题,必须通过CT或磁共振来排查,而且CT或磁共振一定是增强的,因为胰腺癌有个特性就是缺乏血液供应。图2:注射造影剂后,正常胰腺组织(绿色)密度明显比肿瘤组织(黄色)要高对于有近亲有胰腺癌病史的病人或者本身存在胰腺癌高危因素(比如胰腺囊性肿瘤),需每年做腹部增强CT或磁共振的检查。对于普通人,日常体检中的肿瘤标志物也能起到很好的筛查作用,若发现CA-199、CA-125、CEA这三个肿瘤指标升高,就需要警惕胰腺癌的可能,需做增强CT或磁共振进一步排查。问题2胰腺肿瘤的手术治疗方式有哪些?对于胰腺恶性肿瘤来说,主要是达到彻底切除肿瘤的目的,在保证能根治的前提下进行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手术方式也涵盖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癌根治术以及全胰切除术等。对于胰腺的良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来说,此类肿瘤不会或者说罕见会有复发和转移的情况。所以切除肿瘤时需尽可能保留肿瘤周边的正常组织,尽可能采用微创的手术方式,便于病人术后的快速康复,回归正常生活。问题3无法切除的胰腺恶性肿瘤怎么办?无法手术的病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出现远处转移,需要内科处理,通过化疗等手段来控制肿瘤、延长病人的生命;另外一种是没有出现转移,只是因为局部侵犯重要的临近器官或者血管而无法手术。我们可以联合肿瘤内科和放疗科,通过放疗、化疗等手段来实施转化治疗,其中一部分的病人通过上述治疗达到可切除的标准后,再实施手术。

健康资讯 2024-03-08阅读量310

糖尿病7个信号,说明微血管病...

病请描述:    得了糖尿病,不能只盯住血糖一个指标。有的患者血糖控制得很好而并发症仍然会发生,这就需要糖友对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综合控制,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糖尿病人有以下症状,原因在微血管病变 1.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表现:视物模糊、眼前有闪光感、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眼前有黑影飘动感等。 提示: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微血管发生损伤、渗出、出血、坏死以及新生血管形成等。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2.泡沫尿表现:尿中有细小的泡沫,久久(一般超过10分钟)不消散。 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导致大量蛋白质从肾小球漏出,随尿液排出,使尿液表面张力增高,形成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注意:剧烈运动、喝水较少、饮食等也会导致尿有泡沫,一般很快会消散。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泡沫尿,如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总之,出现泡沫尿后应及时就医检查。 3.勃起功能障碍表现: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减退等。 提示: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微血管和末梢神经病变,导致性欲减退、勃起障碍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4.双腿感觉异常表现:双腿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达膝上,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间歇性跛行。 提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神经滋养失常或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随着缺血的加重,休息时即可出现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疼痛更甚。 5.胫前色素斑表现:小腿前侧、大腿前侧等部位,出现胫前色素斑,早期表现为红斑、水疱或紫癜,之后发展为萎缩的、不规则的褐色斑块。直径5-12毫米,呈线形排列或成群或单个的反复出现。 提示: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皮肤供血不足,营养不良,稍有刺激就可能导致皮肤出现胫前色素斑。 6.双脚发麻、发凉表现:双脚麻木、发凉,足趾苍白。 提示: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引起足部压力异常,导致足部血液供应不良,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破坏与畸形。 7.皮肤瘙痒表现:皮肤瘙痒,全身泛发或局限于外阴及肛周。 提示:糖尿病会引起多种皮肤疾病,包括各种感染,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造成的继发损害。糖尿病皮肤瘙痒的发病机制是以微血管病变为主。 为什么糖尿病易引起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形成分为三个过程,第一,微血管壁发生病变,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症状,若血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加快基底膜增厚,受累的微血管部分或全部堵塞,进而引起组织缺氧。       第二微血流紊乱,微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其早期变化,在病人的肾脏、视网膜和其他组织中会出现高灌注和血流量增加的情况,从而促进微血管病变发展。      第三,微循环血液理化特性改变,病人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糖代谢紊乱时可增强红细胞聚集性,释放氧气功能也异常,导致管腔狭窄或微循环障碍,进而促进微血管病变发生。 预防微血管病变的方法 做到以下几点,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1、改变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饮食须保持营养均衡,进餐定时定量。适量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及升糖快的食物,多喝水、少吃盐,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经常锻炼,以有氧运动最佳,每天锻炼30分钟左右;戒烟、限酒,保持体重在一定范围。  2、监测血糖     血糖达标是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一般空腹血糖<7mmol/L,餐后血糖<10mmol/L。    即使是血糖控制得很好的患者也应该保持每周监测血糖2~4次,对血糖波动很大或血糖过高的病人应该每日监测7次血糖,并及时调整治疗。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指标,可以反映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HbA1c需要每3个月检查1次,应控制在HbA1c<7.0%。  3、定期查血压、血脂     血压和血脂的控制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可以减少并发心脏病的风险,每次就诊时应该监测血压,每年至少查一次血脂和心电图。    糖尿病患者理想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总胆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7mmol/L。  4、定期检查视力     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每年都应去医院检查眼底。如果出现视物模糊、部分视力缺失的话,千万不能大意,应及时到眼科就诊,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及早处理,防止失明。  5、定期检查肾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逐步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上升,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进行检查尿微量蛋白以及血肌酐水平,以便确定肾功能情况。如果总是出现腿肿或脚肿,一定要注意,这很可能是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征兆。  6、注意感觉异常情况     如果出现双手或双脚麻木、刺痛或有烧灼样感觉时,这很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征兆。  7、防止微循环老化和硬化     平时可以多吃含抗氧化剂的食物,能对抗自由基,不同的抗氧化剂作用途径和抗氧化能力不一样。脂溶性抗氧化剂能保护细胞膜,避免受到自由基伤害,不妨把抗氧化物联合用如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绿茶粉等。之所以毛细血管有良好的弹性,主要得益于毛细血管壁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合成和修复需不同的营养素合理配比,如蓝莓可强化毛细血管弹性,预防器官功能下降和衰竭。 8、戒烟戒酒     于糖尿病病人而言,吸烟如同火上浇油。吸烟会使得全身血管痉挛,影响心脑血管。大部分糖尿病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方面异常,如心脑血管动脉硬化或狭窄,吸烟可加重其病变。因此糖尿病病人不能吸烟,同时要远离二手烟和三手烟环境。另外,酒精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影响肝脏转移血脂,增加肝脏负担,因此应做到滴酒不沾。    温馨提示:若想要预防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首先要平稳控制血糖,严格服用药物来让血糖达标。听从医生建议服用能改善微循环的营养物质,这是改善微血管病变的主要方法之一。另外多留意自身症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俞一飞 2024-02-27阅读量263

风湿闰月说 | 4个痛风就有...

病请描述: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引起的关节炎症状。 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痛风与肾脏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接下来,黄闰月医生就为大家具体讲解一下~ 痛风与肾脏的关系 肾脏是嘌呤代谢的主要器官,嘌呤代谢产物尿酸只有 30% 是由肠道和胆道排出,而剩下的 70% 全部由肾脏排出。 肾脏功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尿酸的排泄。当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或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时,都可能导致尿酸排泄降低,进而引发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基础。 长期存在的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引起痛风性关节炎,还可能导致尿酸钠盐在肾脏沉积,形成肾结石,或引发痛风性肾病,进一步影响肾脏功能。 此外,痛风患者往往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这些疾病也会加重肾脏损害。 研究显示,痛风患者中约 20%~25% 痛风患者有痛风性肾病,欧洲透析移植协会报道,有 0.6%~10.0%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是由痛风所致。 按照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慢性肾脏病可分为5期: ● 1期:滤过率≥90(肌酐正常); ● 2期:代偿期,滤过率60~89(肌酐约133-176); ● 3期:失代偿期,滤过率30~59(肌酐约177-442); ● 4期:肾衰竭期,滤过率15~29(肌酐约443-707); ● 5期:尿毒症期,滤过率≤15(肌酐约707以上)。 痛风对肾脏的危害 早期痛风肾病 早期痛风肾病的症状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尿酸结晶在肾脏内部沉积,引起肾小管和肾间质的炎症反应。 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蛋白尿、血尿或者尿液中出现尿酸晶体。此外,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轻度的高血压和肾功能轻度下降。 中期痛风肾病 随着病情的发展,痛风肾病进入中期,症状会逐渐加重。此时,尿酸晶体在肾脏内的沉积进一步增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明显受损。 部分患者出现持续的蛋白尿、高血压,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如水肿、贫血、电解质紊乱等。 晚期痛风肾病 也被称为痛风性肾病终末期,患者的肾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可能出现肾衰竭。 此时,患者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如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减退、皮肤瘙痒等。晚期痛风肾病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 中医对痛风肾的认识 脾主运化,肾主水液,两者功能失调会导致尿酸代谢障碍,湿热内蕴则可诱发尿酸盐晶体的形成,痰瘀互结则可加重肾脏损害。 中医治疗痛风肾病强调辨证论治,以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等为治疗原则,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配合针灸、推拿等辅助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且副作用小。 研究发现,中医治疗可以弥补现在医学的不足,能够有效减轻肾脏损害,改善肾脏病理损害,延缓肾纤维化及肾衰竭的进程。 黄闰月医生小贴士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合理饮食,配合中医治疗,是预防和控制痛风肾病的关键。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参考资料: [1]谢招虎,解静,李兆福,王特,张晓宇,张薇.痛风性肾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12):2937-2940. [2]孙宇洁,奚然然,付书璠,郭锦晨.中西医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08):71-75. [3]杨秀飞,黄传兵,徐慧敏,王文静.中医辨治痛风性肾病的研究现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03):73-76. [4]罗芬.痛风性肾病的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7):23-24.

黄闰月 2024-01-08阅读量415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治疗...

病请描述:靶向治疗(Targeted Therapy) 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进入体内后特异性作用于致癌位点,使得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周围正常组织细胞。 塞利尼索(Selinexor)是全球首个口服的选择性核输出蛋白抑制剂,通过与XPO1结合,导致细胞核内的肿瘤抑制蛋白(TSP)聚集,降低胞浆内致癌蛋白水平,激活GR通路等发挥抗肿瘤活性。 美国FDA于2020年6月批准塞利尼索作为单药治疗难治/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021年2月以色列卫生部批准赛塞利尼索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和难治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以塞利尼索(Selinexor)为代表的新型靶向药物正逐渐进入临床,成为治疗NHL的新武器,为多线治疗失败的NHL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SADAL临床研究显示,塞利尼索单药治疗难治/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8%,其中完全缓解率(CR)12%,部分缓解率(PR)17%,疾病控制率(DCR)为37%,并且不同亚组(包括年龄、性别、既往治疗、DLBCL亚型、难治状态或既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缓解率一致 。 此外,塞利尼索与多种药物联合表现出协同作用。一项塞利尼索(Selinexor)联合R-CHOP方案治疗初治DLBCL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纳入了10例患者,ORR率达100%,CR率达90%。塞利尼索(Selinexor)联合DICE化疗方案治疗11例复发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总ORR率为91%,CR率为82%。与此同时塞利尼索(Selinexor)联合R-CHOP方案一线治疗NHL,以及塞利尼索(Selinexor)联合R-GDP、R-ICE方案治疗R/R 侵袭性B细胞来源的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正在进行中。 PART.03 不良反应管理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案繁多,在产生疗效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副作用,其中化疗的不良反应更为明显,主要包括间质性肺炎、乙肝病毒再激活、胃肠道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感染以及输注反应等。 · 引起间质性肺炎的药物主要有环磷酰胺、博莱霉素、利妥昔单抗等,其治疗用药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来分级,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同步的经验性抗生素以及抗真菌治疗;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者HBV DNA阳性患者推荐在接受化疗或者免疫抑制剂治疗前接受抗HBV治疗,治疗完成后继续抗病毒至少6-12个月; · 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可以适当予以止吐药处理,选择清淡饮食; · 心血管反应体现在血压异常、心率失常及心肌损伤,应及时告知医生予以相应的处理; · 化疗药物容易引起感染,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对于强度较大的治疗方案,建议预防性地使用升白针来减少感染的可能; · 输注反应一般发生在输液后15分钟至2小时内,表现为发热寒战、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心率失常等,出现输注反应后应立即停药,可采用抗组胺药和对乙酰氨基酚等对症处理,症状严重者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症状消失及心肺监测等恢复正常后可继续滴注,速度减为原来50%。 CAR-T作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新兴治疗手段,其潜在的不良反应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以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CRS)和神经毒性尤为突出: · CRS是指输注CAR-T后,大量细胞因子释放,诱导组织损伤,亦称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 · 神经毒性表现为意识模糊、震颤、共济失调、失语、昏睡和癫痫发作等。 在患者回输CAR-T细胞前后,医疗机构通常会有严格的操作规范来控制和管理其不良反应。

微医药 2023-11-30阅读量650

联合国糖尿病日|了解风险,了...

病请描述: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即“世界糖尿病日”,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人们对糖尿病的警醒与觉悟,自1991年开始,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的11月14日设为“世界糖尿病日”。2007年起,“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口号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   我国糖尿病高发的可能影响因素   当前,全球有5.37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至7.84亿。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显示自1980年以来,我国居民的糖尿病发病率在持续增加。截至2021年我国有超1.4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之首,当前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2%,然而现状却是“超半数患者,尚不知情”,并且防治率及控制率均不足50%。   1、城市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比63.8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城市化导致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体力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人们长期处于应激环境,这都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2、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加速是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指出,2012年我国在50-59岁、60-69岁和70岁及以上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14.6%、18.9%和20.5%,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是20-30岁年龄段患病率的5-7倍。   3、超重肥胖患病率增加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4、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   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存在种族差异。与高加索人相比,在调整性别、年龄和BMI(身体质量指数)后,亚裔人群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60%。   糖尿病的类型以及表现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内科专家任国光表示糖尿病是指胰岛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而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明显减轻。但有5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仅有部分并发症症状,比如出现皮肤瘙痒、反复泌尿系感染、伤口不容易愈合等情况,发病隐匿,应尽早检测血糖。   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   如果说糖尿病是“温柔而甜蜜”的杀手。糖尿病并发症则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一旦发生并发症,特别是各种慢性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大大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威胁生命。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和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   ● 大血管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病变、心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即糖尿病足;   ● 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阳痿、神经源性膀胱等等。   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半年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每年检查1次肝肾功能、血脂、超声、心电图、动态血压、眼底、神经病变和尿液。   了解风险,了解应对   2型糖尿病占比所有糖尿病90%以上,可能在患者身体不出现明显症状的情况下悄然发展。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某些因素增加人们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了解风险,了解应对可以延缓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以下因素可能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1、家族史   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那么自身患病风险会增加。   2、体重   超重或肥胖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3、年龄   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在45岁之后。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也略高于男性。   4、种族   某些族群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包括非洲黑人、非洲加勒比人和南亚人。   5、缺乏运动   体育活动不足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胰岛素抵抗。   6、妊娠糖尿病   怀孕期间曾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患病风险增加。   糖尿病的应对方法:   在许多情况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定期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1、健康饮食   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选择全谷物、瘦肉以及大量水果和蔬菜。限制糖分和饱和脂肪(如奶油、奶酪、黄油)的摄入。   2、适量运动   减少久坐时间,增加运动时间。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3、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4、定期体检   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及早发现糖尿病。请留意可能的糖尿病症状,如过度口渴、频繁排尿、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伤口愈合缓慢、视力模糊和缺乏精力。如果有这些症状或属于高风险人群,请咨询医学专业人士。   5、药物治疗   在生活方式干预的情况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的选择,根据医嘱选择口服的降血糖药物,以及注射类的降血糖药物。   6、管理压力   学会应对压力,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任国光主任特别提醒: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对于糖尿病要有正确的认知,不要过度焦虑,坚持“早发现、早治疗”原则,及早干预,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一样可以享受健康生活。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文章来源:国际糖尿病联盟、中华糖尿病杂志、央视新闻、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等)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3-11-16阅读量552

科普|“癌王&r...

病请描述: 一、胰腺癌的凶险性 1、早期诊断困难: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而且胰腺位于后腹膜,疼痛感觉不明显,导致早期发现的窗口期非常短。 2、恶性程度极高: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为4个月到6个月。绝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早期胰腺癌患者与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别。 二、胰腺癌常见的症状 1、腹部不适或腹痛。是胰腺癌常见的首发症状,多数患者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隐痛、钝痛和胀痛等。若还存在胰液出口梗阻,进食后可出现疼痛或不适加重。中晚期肿瘤侵及腹腔神经丛可导致持续性剧烈腹痛。 2、消瘦和乏力。80%~90%胰腺癌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乏力、体质量减轻,与缺乏食欲、焦虑和肿瘤消耗等有关。  3、消化道症状。当肿瘤阻塞胆总管下端和胰腺导管时,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常出现消化不良症状。胰腺外分泌功能损害可能导致腹泻。晚期胰腺癌侵及十二指肠,可导致消化道梗阻或出血。  4、黄疸。与胆道出口梗阻有关,是胰头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可伴有皮肤瘙痒、深茶色尿和陶土样便。  此外,部分患者可伴有持续或间歇低热,且一般无胆道感染。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血糖异常。 三、如何排除胰腺癌? 很多时候门诊经常会碰到过来咨询的病人,主诉有乏力、食欲不振,甚至消瘦等症状,如何排除胰腺癌呢?胰腺癌的蛛丝马迹除了上述症状外,肿瘤标记物和影像学检查是进一步排除和确定的重要依据,所以如果有症状时,要排除胰腺癌,需要检查肿瘤标记物,如之前提到的特异性肿瘤标记物CA199,还有CEA,CA242,CA724,CA125,CA153等,同时还要完成胰腺增强CT或磁共振,如果这些检查都没问题,基本可以排除胰腺癌,这样也就可以放心了。如果有肿瘤标记物的升高,或CT、磁共振提示有胰腺占位,需要进一步专科医院就诊明确。 四、易患胰腺癌的人群及预防措施 l高风险因素:长期吸烟、高龄、高脂饮食、体质量指数超标、慢性胰腺炎或伴发糖尿病等是胰腺癌可能的非遗传性危险因素。家族遗传也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大约10%的胰腺癌患者具有家族遗传性。 l预防措施:    - 戒烟限酒:吸烟的量越大,胰腺癌发病率就越高。嗜酒,尤其是有酒精代谢异常的人,也容易患上胰腺癌。因此,应戒烟限酒,尤其是长期吸烟者和酒精代谢异常人群要格外警惕。    - 健康饮食:避免高脂饮食,建议均衡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 注意职业暴露:一些职业可能接触到有害物质,增加胰腺癌的发生率。要注意职业暴露的可能影响,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 健康管理: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胰腺炎等潜在疾病,有助于预防胰腺癌的发生。 总之,胰腺癌的凶险性在于早期诊断困难以及恶性程度极高。为了预防胰腺癌的发生,我们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健康饮食,注意职业暴露,定期进行体检等,这些预防措施的执行将有助于减少胰腺癌的发生风险,保障我们健康的生活。如果有腹痛、消瘦等症状,需要及时至医院就诊,进一步排除。                    • • • • • 花永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擅长: 胰腺癌、肝癌、胆囊癌、转移性肝癌、转移性肺癌的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海扶刀消融、血管介入微创手术和肿瘤诊断性穿刺活检。师从上海市名中医刘鲁明教授,刘鲁明名中医工作室主要成员。 专家门诊: 浦东院区(每周二上午,1号楼3楼G305诊室) 徐汇院区(每周三上午,1号楼6楼615诊室)

花永强 2023-11-12阅读量555

处暑将至,警惕温差

病请描述:处暑,公历8月23日是今年的第十四个节气。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期至此而止矣”,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这时三伏已近尾声,往往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而且不时有秋雨降临。这也符合上海中心气象台报告:8月22日后一周天气云系增多,阵雨相伴,有望气温下降。 一、切勿贪凉 处暑又是气温变化较大的一个节气。副热带高压的南移,处暑前后我国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还要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炎热天气,这也就是俗称的“秋老虎”了。因为处暑后十八日就要过了白露了。所以在江南一带,也有“处暑十八盆”的俗谚。也就是说处暑之后,每天都还要洗一个澡才行。所以古人说:“秋初夏末,热气酷甚,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还有“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的说法,大家切记“一场秋雨一场寒”的道理,所以这个时候要适时地增加衣物了,尤其是对老人和孩子更是如此。 二、慎用空调 虽大家在“苦夏”之际有赖空调“续命”,但是毕竟处暑后已经进入秋季,应该多开窗,少开空调,一是保持空气流通,二是肃秋之气可以屋内的荡涤暑热、湿浊之邪。建议白天通风为主,空调和风扇可以灵活穿插使用,不能长时间空调下工作休息,夜间建议关闭空调、雨天关窗,防止寒邪、湿邪乘虚而入,损耗阴津,造成秋季新一轮“空调病”。 三、化解秋乏 另外,处暑后往往阴气增、阳气减,人体阳气也应更加内敛,白天懒散不爱动的“秋乏”症候频频出现,需要我们改掉暑热之下晚睡的习惯,务必晚上22:00点前入眠,只有确保充足的夜间睡眠,每天白天适当保持半小时左右午睡才能化解秋乏,也符合“天人合一”的养生原则。(参考“子午流注”部分章节) 四、饮食清淡 三伏以来,很多人的脾胃都会变得比较虚弱。所以刚入处暑时节,建议饮食当以清淡为主。可以多食用一些冬瓜、薏米、莲子等健脾养胃的食物,每天一碗薏米莲子粥,会是不错的选择。 但值得强调的是清淡绝不是意味着“素食”,考虑脾胃已然虚弱,当然也反对大鱼大肉、辛辣之品或烧烤的食物,民间还有“处暑送鸭,无病各家”一说,如您没有明显的“三高”表现或者甲状腺结节,可以选吃一些鸭肉、黄鳝、瘦猪肉、海产品等,切勿口味太重,这样既可以补充营养,又可以缓解秋燥的状况。 五、酸甘化阴 关于秋燥,中医理论素有“酸甘化阴”一说,如有的食物味酸、有的食物甘甜,在中医理论中,这些食物都具备养阴的作用吗,脾胃功能强健的前提下,初秋“处暑”适当吃点清热健脾安神的蔬果还是可行的,以下推荐: 1.胡萝卜 胡萝卜味甘、性平,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素有“小人参”之称。胡萝卜富含糖类、脂肪、挥发油、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钙、铁等营养成分。当美女们经历了夏天的毒太阳,皮肤逐渐发暗;当您视力模糊的时候,胡萝具有清热解毒、补中安脏、明目之功效,此外,因为富含多种维生素,可治疗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可刺激皮肤的新陈代谢,增进血液循环,从而使肤色红润。但如您矢气频作、胃部嘈杂,还是要禁食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胡萝卜中主要是脂溶性维生素,只有溶解在油脂当中,才能在人体的小肠黏膜作用下转变成为维生素A而被吸收,因此做胡萝卜菜时要适当多放油,最好胡萝卜煮得酥烂,和各种肉类同时烹饪,这样更容易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2.红薯 红薯性味甘平,《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暖胃、安五脏等,经常食用红薯还可以保持血管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处暑适合吃红薯,可以健脾通便。但不适合胃脘疼痛、泛酸嘈杂、大便次数较多的患者。 3.梨 梨甘微酸,据《本草纲目》记载,梨可“润肺凉心、消痰降火”,处暑吃梨能利尿通便、润肺止咳、缓解秋燥。在秋季气候干燥时,如您常感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有时干咳少痰,每天吃一个梨可缓解秋燥,有益健康。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品性寒凉,故一次不要吃得过多;脾胃虚寒者、大便溏薄者、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生梨。 4.苹果 苹果性味甘酸而平,富含维C、维E、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它们都是天然抗氧化剂,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有效。苹果的含钙量比一般水果丰富得多,可帮助代谢掉多余盐分,有助减肥。最新的研究发现,多食苹果能增强肺功能和预防肺癌,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肺部疾患者以及常下厨的妇女不妨经常吃些苹果,但它不适合腹胀、泛酸、大便干结、血糖升高的人群。 5.葡萄 葡萄性味甘平,微酸,同样是目前很好的时令水果,有补血活血、补脑安神、除烦明目的功效,适合燥热、耗气伤阴的处暑节气食用。人体在经历了炎热潮湿的夏季后,体内聚集了大量的毒素,而且内热重、身体困乏,葡萄有很好的利小便的功效,适当多吃一些,可以帮助人体排出毒素,消除内热。建议带果皮一起吃,但一定要泡洗干净,防止误食果皮上残留的农药;此外,吃葡萄也可带籽吃,葡萄籽有很好的抗氧化、抗衰老和抗癌作用。但它不适合胃痛、泛酸、大便干结、血糖升高的人群。 6.木瓜 木瓜味酸、性温,含木瓜还原糖、齐墩果酸、维生素C、木瓜酸等,有抗菌和保肝的作用,此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以及矿物质,据分析,半个中等大小的木瓜可以提供成年人一天维生素C的需求。木瓜所含的齐墩果酸可保护肝脏,软化血管壁,降低血脂及抗炎抑菌,足见常吃木瓜的好处。木瓜尤其适宜营养缺乏、消化不良、肥胖和产生缺乳的人常食。由于木瓜中的番木瓜碱对人体有小毒,故每次食量不宜过多,过敏体质者应慎食;孕妇不宜吃木瓜,因为木瓜可引起子宫收缩,导致腹痛,甚至流产。此外,胃痛、胃酸过多者不宜食用。 7.百合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是凉血清热、滋阴润燥、健胃理脾的滋补之品。鲜百合甘甜美味,具有润肺止咳、养心安神的功效。鲜百合含有丰富的黏液质,能够健胃养肺,适合口臭、口舌生疮、咳嗽、肺结核以及心悸患者,但都不宜过食,对阴虚咳嗽和肺燥的效果会更好,也能改善热病后的精神恍惚、虚烦惊悸、失眠多梦和余热不清。同时,百合含有多种生物碱能够防癌治癌,能预防白细胞减少,提高人体的体液免疫。但大便溏薄、阳虚畏寒患者禁忌。 处暑之际,如若出现咳嗽、痰多、胃痛、腹痛、腹泻、便秘、咽干、关节酸痛、舌苔厚腻或白腻等症状。当然应及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调整生活节奏,防风御寒,坚持中医治疗后都有不同程度恢复。

刘晏 2023-10-27阅读量566

糖尿病人控制饮食,并非越少越...

病请描述:     小赵今年24岁,刚毕业不久,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自从参加了工作认识到新的同事以后,小赵就经常喝酒,而且还学会了吸烟,一个星期有三四天都在外面吃饭,但是小赵并没有感觉有什么问题,想着自己还年轻喝点酒、抽点烟能有什么大问题,熬夜更是家常便饭。     很快,小赵就出现了一些不适,他经常感到口渴,并且在喝水后不能得到缓解,上厕所的次数也随之增加,但是并没有引起小赵太大的注意,还以为自己是上火了。     直到前几天,小赵发现自己的体重下降明显,还出现了浑身无力、皮肤瘙痒等症状,这一下引起了小赵的注意,立即拉着同事陪自己就医。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小赵确诊为糖尿病。起初的小赵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直到后来看到检查结果,他才不得不相信,自己的确患上 了糖尿病,而且已经到了必须治疗的时刻。     小赵之所以年纪轻轻就患有糖尿病,跟他平常的饮食习惯还有作息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像小赵一样的人,饮食以及作息非常不规律,经常暴饮暴食,通宵熬夜,殊不知这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巨大的危害,糖尿病就是其中危害之一。糖尿病早、中、晚三个阶段1.早期     早期病情一般比较轻,一般在3-5年内,胰岛细胞功能比较良好,没有并发症。2.中期     中期一般来说,是指糖尿病的病程在5年或5年以上,有一点并发症,比如手指麻木、思维有点模糊,但是没有严重的并发症,胰岛功能还留有一部分。3.晚期     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出现肢体活动障碍,视网膜病变比较严重,糖足、糖肾等。晚期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以下几点症状:①肾脏病变:糖尿病晚期可能引发肾脏功能减退,患者会出现脚部肿大、困顿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部分患者排尿量和次数也会随之减少。②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视网膜血管会出现出血的现象,严重时会造成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③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这类患者会感觉手脚发凉,双脚低下刺痛,或是强烈的疼痛,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还会导致患者突发心梗、脑梗等。少吃一定会对人糖尿病患者好吗?     可能很多人认为少吃点饭会对糖尿病友好。然而糖尿病患者少吃饭并不能对糖尿病起到预防效果,可能还会引发一些危害。1.血糖不稳定     糖尿病是因为血糖升高而引起的,血糖升高是因为大量摄入糖分和碳水化合物,从而导致血糖升高,所以很多人采取少吃主食的方式预防糖尿病,以为这样就能很好的控制血糖。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长期少吃主食的人反而更容易患糖尿病,长时间不吃饭会导致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不足,会引起胰岛素作用下降,这样就更容易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2.导致患者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后,如果不摄入主食的话,会引发患者低血糖的风险,如果患者频繁发生低血糖,会加重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危险。    所以糖尿病的患者在口服降糖药物的时候或者注射胰岛素的时候一定要适当的摄入主食,以防出现低血糖的现象。糖尿病饮食小技巧1.定时定量,少吃多餐    一日三餐需要定时定量,合理进食,每餐吃七八成饱就可以了,如果控制整体饮食总热量不超标的情况下,可以在餐后两个小时之后适量加餐,这样才能使摄入的能量平均分布,保持血糖的平稳。2.多食用粗粮杂豆,少选食用白米白面    糖尿病患者选择升糖指数低的粗粮、杂豆、适量选择薯类,少选升糖指数高的白米白面。相比米面,粗粮不仅对血糖波动影响小,其中富含膳食纤维更能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食欲,防止过渡进食。3.多吃蔬菜,均衡营养    大部分的蔬菜热量还有含糖量是比较低的,蔬菜中含的膳食纤维还有各类维生素,含有较高的矿物质,不但能提高饱腹感,而且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多食用蔬菜对控制热量摄入及维持血糖平稳都有很大的帮助。4.拒绝甜食,少量代糖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甜品的摄入。喜欢糖的患者,可以适量代糖及代糖产品替代原本饮食中的糖分摄入,划重点,这里说的是“代替”不要因为代替糖之后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增加甜食的加入。5.适当的饮用茶,戒烟戒酒     如果糖尿病患者长期吸烟是不能有效的控制血糖的,糖尿病会对血管造成伤害,吸烟对改善血管的病变非常的不友好,长期抽烟喝酒会影响肝脏功能还有血糖代谢,而我们喝的茶中的多酚等抗氧化剂抑制淀粉酶将碳酸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6.低糖少盐,以清淡饮食主     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不能有糖的摄入,可在料理食物需要时加入调味料,注意限量每天添加糖控制在25g以内。为了限制钠的摄入来控制盐的用量,每日吃盐不要超过5g的用量。选择各类不饱和,和脂肪高的植物油脂而非饱和脂高的动物油脂。

俞一飞 2023-10-25阅读量1550

秋季到来,当心这些易发皮肤病!

病请描述:    立秋过后,当心这些皮肤病     立秋后,空气湿度降低,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是皮肤病的高发期,如皮肤瘙痒、干燥或各种皮肤病等。那么,秋季应该小心哪几种皮肤病呢?     皮肤瘙痒      秋季过敏性皮炎是一种易发于秋季的过敏性皮炎,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秋季突然发生,皮疹多局限于颜面、颈部,表现为轻度红斑、水肿,略隆起或伴有少数米粒大小红色丘疹;有的表现为眼周或颈部红斑,水肿不明显;有的还可为湿疹样改变,轻度苔藓化皮疹,时有糠皮样鳞屑。     皮肤保湿:立秋之后天气渐冷,油脂分泌会减少,皮肤会逐渐变得干燥,干燥之后就会出现瘙痒、脱屑的症状。平时要做好皮肤护理措施,洗完澡之后可以涂抹润肤霜,保持皮肤湿润,能够帮助缓解。     口服药物:如果是过敏体质,立秋后粉尘比较多,天气比较干燥,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瘙痒。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     湿疹     由于部分地区夏秋多雨,空气潮湿闷热。连续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空气中的漂浮物、污染物和过敏原,容易附着在皮肤上,引起湿疹。     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局部瘙痒、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比如复方地塞米松乳膏、氢化可的松乳膏。     合理饮食:患者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障均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冷湿敷:如果患者皮肤存在大量的渗出情况时,建议采用冷湿敷的方法治疗。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治。     荨麻疹     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如果突然受到冷风刺激,皮肤内的小血管会扩张充血,血管的通透性增强,导致风团发痒,皮肤局部水肿,从而引起寒冷性荨麻疹。     远离过敏原:秋季容易出现荨麻疹主要因为秋季外出游玩时容易接触空气中的粉尘、柳絮、花粉等物质。此外,秋季是吃海鲜的季节,食用过多鱼、虾、蟹、贝类海鲜可能会引起荨麻疹出现。如果想要治疗荨麻疹,应及时远离此类致敏原,外出时注意做好防晒及戴好口罩,穿长衣、长裤。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尽量避免摄入海鲜及辛辣类香料食物,以免加重或引发荨麻疹;     药物治疗:一般应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大多数荨麻疹患者的症状,还可以服用阿托品等抗胆碱能药物,缓解荨麻疹患者胃肠道等不适症状,同时应用维生素C、维生素P、桂利嗪等药物有效降低血管通透性,缓解瘙痒等不适症状。对于比较严重的急性荨麻疹,特别是伴随喉头水肿和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等拟交感神经药物治疗;     银屑病(牛皮癣)     银屑病(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常常出现在皮肤表面的斑块或鳞屑。对于银屑病患者来说,秋季是容易复发的季节之一,因为此时气温变化大,空气干燥,容易引起皮肤干燥、紧绷和瘙痒等问题。因此,对于银屑病患者来说,秋季的治疗非常重要。     外用药物:是银屑病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针对皮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可选择当地激素类药膏、维A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外用。需注意的是,使用激素类药膏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使用,不能滥用或长期使用,以免产生副作用和依赖性。     日常护理:也是治疗银屑病的重要环节。秋季天气干燥,易导致皮肤失水、干燥,刺激银屑病的发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皮肤的保湿工作,并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和洗涤剂。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增加人体对维生素的摄入,尤其是维生素A和D。     接触性皮炎     季节性皮炎临床上又称为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是接触性皮炎的一种,常由花粉造成。春秋季多发。季节性接触性皮炎容易累及在暴露部位,主要在面部、颈部、前臂等部位。临床上表现为发病部位的水肿、红斑,常伴随小丘疹或者是糜烂、渗出,后期可以表现出干燥脱屑,苔藓化,常伴随比较剧烈的瘙痒。     做好皮肤日常护理:秋季过敏性皮炎症患者多知道化妆品不能乱用,许多化妆品是致敏原之一。因此,有些秋季过敏性皮炎患者就停用了化妆品,这种做法是消极的,恰当地使用化妆品和必要的皮肤护理,可以增强皮肤对致敏原的抵抗力。秋季过敏性皮炎患者可借助美容院的正规皮肤测试,判断了解自己的皮肤状况,找出皮肤问题的原因,对症选择合适的化妆品。     坚持使用保养品:在气温偏暖季节,秋季过敏性皮炎患者常以为外界气温较暖,皮脂腺分泌功能旺盛,而放弃对皮肤的保养,以防秋季过敏性皮炎。或是过多地使用洗面奶及去脂力强的洁肤用品,这容易破坏皮脂膜而降低皮肤抵抗力,引发脸部秋季过敏性皮炎。     痤疮     其实很多人在秋天或者换季的时候,都特别容易长痤疮,秋天容易长痘痘的原因比较多,首先秋天的天气是比较干燥的,这种情况下角质层就容易变厚,角质层一旦变厚了就容易把毛孔堵住,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就容易长痘痘了。     在秋天的时候为了防治痤疮的产生,应该多喝一些水,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样可以补充皮肤所需要的水分,保持皮肤的湿润,使得皮肤更加有弹性,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平时也要增强运动,这样可以增加排汗解毒,能够防止毒素和垃圾的积累,对于防治痤疮的产生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要想预防痤疮的产生,平时面部的清洁一定要做到位,痤疮主要是因为面部毛孔堵塞而形成,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每天都要清洗面部,也可以适当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洁面产品,保持面部的清洁,防止垃圾和毒素的积累。

邓娟 2023-08-09阅读量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