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内科 > 风湿免疫科 > 痛风 > 内容

痛风内容

痛风偏爱这3种体质

病请描述:   痛风偏爱这3种体质!你是高危体质吗?     体质是先天遗传与后天饮食生活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不同人具有不同的体质。哪种体质更容易得痛风呢?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同体质密切相关,湿热体质、痰湿体质及瘀血体质是痛风的好发人群。那么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表现,     第一、湿热体质类型,常见表现面部易出油泛光,容易出现痤疮,容易困倦,口干口苦,大便干燥或黏滞,小便颜色偏黄,舌苔黄,脉滑数。该体质人群平时要注意保持二便通畅,应多饮水以助泄热;在饮食方面当以清淡为主,忌食辛辣之品,不可饮酒;早期辨证给以中药清热利湿治疗。     第二、痰湿体质,这类痛风患者中多数体型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大便正常或不成形,小便不多或微浑等。该体质类型人群尤其要注意饮食节制,饮食应清淡,不可过食肥甘,以免生痰助湿,应适当增加运动量,强健肌肉、筋骨,配合减肥,配合中药健脾祛湿。     第三、血瘀体质:血瘀体质以年老或病程久的患者多见,局部往往有痛风石,疼痛表现为刺痛,固定不移,动则加重,舌暗有瘀斑,脉细涩为主,多因久病入络,瘀阻脉道,不通则痛,瘀血不祛,新血不生,瘀血一旦形成,从而局部气血阻滞。在痛风的防治方面应该强调个体化诊疗、遵循“因人制宜”的思想,并结合相关体质的特点分别采用清热、利湿、化痰、祛瘀、益气、滋阴、温阳等治疗原则以调整机体阴阳之偏颇,突出“调质防变”之“治未病”思想,对于临床预防及治疗痛风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宁 2024-04-15阅读量68

湿气重,痛风,尿酸高人群,四...

病请描述: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清明后接谷雨,这段时间气候阴晴不定,冷暖交替,最大的感受就是“湿气重”。 湿为万病之源,滋生百病。人体外感湿邪,会导致体表经络不通,容易出现全身乏力、犯困、皮肤肿胀、皮肤瘙痒、湿疹发作等情况。 另一方面,脾主运化,喜燥恶湿。湿邪困脾时,湿浊就会在人体内生发,导致脾运化能力失常,可能会出现疲倦乏力、身体困重、口干口苦、腹胀、大便黏腻等情况。 脾失健运时,其运化水湿的能力就会减弱,从而导致生成过多的血尿酸在体内积聚,流注于关节、筋骨等,形成肿胀、凝结、积聚,严重的最后演变成痛风石。 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人群来说,清明后要重视祛湿健脾,以防痛风复发。 脾有运化水谷的能力,其中包括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喝进去的水。饮食不节除了会导致湿浊内生,影响脾胃功能,还可能会升高人体尿酸水平,诱发痛风的发作。黄闰月主任提醒大家,以下几种食物要适当忌口: ●肉类、动物内脏 平时应酬、聚会较多的男性,经常吃各种肉类、动物内脏等,这些食物中含有较高的嘌呤值,容易导致血尿酸升高。另外,吃太多高脂肪食物,会使血液粘稠度升高,加重肾脏负担,产生更多的尿酸。 ●水产海鲜 如牡蛎、贻贝、龙虾等海鲜的嘌呤含量都偏高,经常吃很容易升高尿酸水平,导致痛风发作。 ●酒精 酒精进入到身体后会代谢产生乳酸,抑制尿酸的排出,从而容易诱发痛风。尤其啤酒中含二氧化碳,不但吸收迅速,且二氧化碳会转化成碳酸,降低pH值,导致尿酸排出受阻,痛风发作风险升高。 ●甜饮料 大部分甜饮料中都含有果葡糖浆,属于人造果糖,进入人体后会有升高尿酸的风险。 1、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 无论是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人群应长期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日常少吃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多吃牛奶、鸡蛋、蔬果、大米、玉米面、面条,以及各类谷物质及其制品等低嘌呤食物。 2、日常做好保暖 最近一段时间气候时冷时热,降雨多,气候潮湿。而寒冷、潮湿都是诱发痛风发作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意做好保暖,尤其要保护好关节部位。 3、睡前泡脚 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都有密切关系,若能坚持睡前用热水泡脚,就能刺激这些穴位,促进气血运行,使双脚温暖。但要注意水温不要过高,不要泡太长时间,30~40分钟为宜。 4、多喝水,少喝饮料 平时多喝水可以帮助排尿,同时可以将体内多余的尿酸排出体外,建议每天的饮水量应控制在2000~3000ml,并保持24小时尿量大于1800ml。少喝高果糖饮料和碳酸饮料。 5、用好2个祛湿消肿食疗方 祛湿健脾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多吃茯苓、苍术、薏苡仁、砂仁、玉米须等药食材,如果是湿热体质、痛风急性发作、关节有红肿疼痛人群,可以用马齿苋薏米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若是脾虚、湿气重、痛风急性发作、关节有红肿疼痛人群,可以用赤豆薏苡仁粥,祛湿、健脾,消肿止痛。 最近降雨天气较多,经常涉水触水者应做好防湿措施,如出门备好雨伞、穿水鞋雨衣等,以防湿邪侵袭。如果是痛风患者,要注意护理患处,做好保暖,避免着凉,以免病情加重或复发。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出门适当运动一下,如跑步、太极、八段锦等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帮助水湿通过汗液、小便排出。

黄闰月 2024-04-11阅读量65

四大类焯水蔬菜,家长你知道吗?

病请描述: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家长们都格外注意食物的精细化,然而有一些蔬菜本身含有的某些性质反而会在无意间破坏孩子体内平衡的营养物质。最近在抖音看到一则这样的新闻,一位23岁左右的女子,因经常食用不焯水的菠菜,从而患上了慢性肾脏病,预计后半生都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遇到的这样一位青春期小朋友,因脚踝肿大且伴有刺痛就诊,当时我已经准备让小朋友去骨科就诊了,无意间询问了一声,平时吃饭的情况怎么样,就听到奶奶说:“会不会是因为经常吃不焯水的菠菜才这样呀?”我当时非常惊讶,怎么会有家长不把菠菜焯水给小朋友食用的呀。后面小朋友去拍了一个片,发现脚踝这里有一个结节,已经有痛风的迹象了。这个病例在我后面的问诊过程中,我都会叮嘱家长哪几类蔬菜是需要单独焯水的。 一、含草酸较高的蔬菜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如菠菜、苋菜、茭白、竹笋等,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焯水可以去除这些蔬菜中大部分的草酸,焯水后草酸可降低到30%-87%。因为草酸会和体内的钙离子绑定,变成草酸钙,会影响小朋友体内钙的吸收,吃多了反而会增加结石的概率。 二、含植物凝集素的蔬菜豆类蔬菜如豇豆、菜豆、红芸豆等含有植物凝集素,这是一种不耐热的毒素。彻底加热,如焯水,可以破坏这些毒素的结构,使蔬菜更安全食用。植物凝集素是什么呢?植物凝集素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到糖类分子上,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并且不依赖于酶活性。它们通常能够识别并结合到细胞表面的糖结构,从而参与细胞间的通信和信号转导过程。长期摄入植物凝集素会对小朋友有怎么样的危害呢?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摄入含有植物凝集素的食物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研究指出,纯素食者的心血管状况更健康,但是身高较矮且骨骼矿物质缺乏,这可能与植物凝集素的摄入有关。 三、含亚硝酸盐较多的蔬菜存放时间较长或含硝酸盐较多的蔬菜,如香椿,通过焯水可以降低硝酸盐含量,减少转化为有害的亚硝酸盐的风险。其中的亚硝酸盐困难会在胃中形成致癌物,摄入过度可能会增加癌症的风险。 四、含异味或毒素的蔬菜有些蔬菜如油菜、芥菜、萝卜等含有芥子油苷,具有辛辣等刺激性味道,焯水可以使这些物质挥发,去除异味。此外,黄花菜等含有秋水仙碱等有毒成分的蔬菜,焯水5分钟后再烹制可以去除毒素,食用更安全。 而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家长在为孩子准备饮食时,应考虑食物的多样性和平衡,以确保孩子获得充足的营养并减少潜在的风险。

许君 2024-04-11阅读量44

清明后,痛风、风湿高发!调理...

病请描述:春季处于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阳气升发,但寒气还未散尽。尤其在四月,天气忽冷忽热,气候潮湿,此时如果没有注意好保暖,很容易受寒感冒。 湿热夹杂的天气,容易使脾胃受困,湿气困脾影响人体尿酸排泄,诱使痛风发作。再加上长期熬夜、喝酒、经常吃高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痛风发作的几率。 在我国,痛风面临年轻化的趋势。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病理生理基础,我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4.0%(男性为24.5%,女性为3.6%),其中青年男性(18~29岁)患病率达32.3%,呈显著年轻化趋势。另外,我国男性的痛风发病率高于女性。 痛风还有明显的地域高发特征,尤其在岭南地域,如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之所以岭南地区痛风高发,与饮食习惯、气候离不开关系。 岭南地区均为沿海地区,盛产海鲜,广东、广西、海南三省部分地区居民喜食海鲜这一类高嘌呤食物。同时,广东地区居民平时还喜欢喝“老火汤”保健养生,这些饮食习惯都提高了痛风的发病率。 岭南地区气候湿热,因此痛风急性发作期时主要以湿热证为主,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发热,以及关节重着、屈伸不利等症状。到了痛风缓解期,湿热内蕴,时间长了容易伤及脾肾,容易出现关节酸软、腰酸、腹胀、夜尿增多等症状。 当患者面临痛风急性期和缓解期时,应该怎么治疗、缓解呢?接下来黄闰月主任给大家一一讲清楚。 ■痛风急性期治疗 痛风急性期治疗目标以抗炎止痛、改善症状为主。 在急性痛风发病后24小时内,应及时给予药物治疗,推荐痛风急性发作期一线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小剂量秋水仙碱。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秋水仙碱不耐受,或病情难以控制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切勿乱用、滥用。 除了规范用药,痛风急性期的常用外治法还有中药敷贴法,即直接将消肿止痛膏、新癀片等药物制作成膏剂或散剂,直接敷在患处上。作用原理是让有防治功效的药物通过皮肤腠理、穴位、经脉来起作用,以此达到缓解症状、增强体质的目的,适用于非疮疡性所有痛风急性发作1。 ■痛风缓解期干预 痛风缓解期治疗目标以稳定降尿酸为主。 在服用降尿酸类药物的初期,可能会引起痛风的发作。为预防降尿酸起始阶段的痛风发作,建议同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在降尿酸治疗期间,如果痛风发作可以先不停药,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对痛风进行对应的处理。 常用的缓解期降尿酸药物有苯溴马隆、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等,这些药物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均不同,因此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1。 ●调整饮食摄入,多吃低嘌呤、低热量食物 少吃动物内脏、海产品、烟、酒、汤汁、可乐雪碧等易升高尿酸的食物。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补充营养素,多吃鸡蛋、鸡肉等来补充蛋白质。 ●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 体内有三分之二的尿酸从肾脏排出体外,建议每天喝2-3L水,促进尿酸排泄的同时也能保护肾脏健康。 ●多运动,推动气血运行 运动可以升发阳气,促进气血循环,帮助泄浊。同时适量、合理的运动能缓解痛风症状,帮助增强体质,促进脾胃运化能力,如太极、散步、游泳、瑜伽等,每天也可以练一次八段锦功法。 ●消肿止痛食疗方 要想有效缓解痛风症状,可以用一些有降尿酸作用的中药,将其做成药膳,帮助改善尿酸水平,如菊苣、土茯苓、蒲公英、车前子、芦根、百合、玉米须等药食材。如果是痛风急性发作、关节有红肿疼痛人群,可以用土茯苓薏苡仁粥,养脾,祛湿,消肿止痛;如果是脾虚、气虚、体弱人群,可以用党参黄芪粥,适用于痛风引起的五脏虚衰久病体弱、脾虚水肿。 ●经络穴位按压止痛 通过按压、刺激人体特定经络穴位,能够缓解痛风症状,如心包经和太冲穴。 心包经:从胸部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手臂内侧中线下行,经手掌中心劳宫穴,至中指末端的中冲穴,左右手臂各一条。按压心包经可以缓解胸闷、心烦、肘臂屈伸困难等症状,适合手指及手腕、肘部痛风发作人群。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第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按压太冲穴可以除肝热、疏肝气,缓解眩晕头痛、膝股内侧痛、脚部肿痛、下肢无力麻痹等症状,适合下肢痛风及痛风合并高血压人群。 痛风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缓解和治疗痛风除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以外,还要调整生活和饮食习惯,少吃高脂肪、高嘌呤食物,多喝水。同时要调理体质,注意祛湿防寒,降低痛风复发的几率。

黄闰月 2024-04-08阅读量103

为什么已经严格控制饮食,血尿...

病请描述: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简称“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都会导致血液中尿酸含量升高。高尿酸是痛风发生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提出,长期控制好尿酸水平,是痛风患者治疗的关键。实际上,80%痛风患者尿酸处于“失控”状态。      降尿酸是治疗痛风的根本,痛风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是不坚持降尿酸。很多痛风患者误以为降尿酸药物副作用大,长期用药会损害肝肾功能,因此自行停药。其实大部分痛风患者均需要长期用药,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如果不坚持使用药物降尿酸治疗,结果往往是痛风反复发作,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畸形残疾,甚至还会出现肾功能损伤、肾结石等。    那么为什么我服用药物后血尿酸值能下降,停药后又反弹呢,为什么我已经严格控制饮食,我的血尿酸仍然居高不下呢?其实这些情况与您的体质密切相关,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人体正气旺盛取决于其体质状态,痛风患者往往由于先天禀赋后天环境等因素影响,机体存在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出现体质的偏颇,目前痛风患者多见于痰湿体质和湿热体质,少部分还有血瘀体质,所以不改善您的体质状态,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有些药物只是降低了您的血尿酸值,如果不改善您的体质的话,在停药后,体内产生的尿酸仍然排不出去,慢慢的血尿酸又堆积在体内,所以测的血尿酸值又升高了,就好比,我们的下水道堵了,您不去疏通下水管道,只是把堆积的脏东西去除,慢慢的还是会再次堵塞。那么我们通过中医调理来改善体质状态,根据患者各自的体质特点来选方用药,就能起到增强机体正气抗邪能力,从而从根本上减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

杨宁 2024-04-07阅读量128

风湿闰月说 | 高尿酸不只是...

病请描述: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碰到患有糖尿病的痛风患者。 这两种看似不相关的疾病,在现代生活中却常常“结伴而行”,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图片 那么,如果同时患有痛风和糖尿病,应该怎么办呢?让我们听听黄闰月主任怎么说吧~ 痛风与糖尿病有啥关系? 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尿酸盐在体内沉积,引发关节炎症的疾病;而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血糖升高的慢性病。 两者虽然病因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发病基础(代谢性疾病),它们是彼此关联、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 ● 血尿酸升高可通过氧化应激途径直接或间接使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下降; ● 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明显减少肾脏血流量,导致肾小球呈缺氧现象,进而增加乳酸生成。与尿酸呈现为竞争性排泄,明显减少尿酸排泄量; ● 患者因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胰岛素促进肾脏重吸收尿酸,增加血尿酸含量。 研究表明,血尿酸水平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成正比。 血尿酸水平每升高 60 μmol/L(1 mg/dl),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约 17%。 那么,对于同时患有痛风和糖尿病的人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调整饮食和用药呢? 图片 饮食调整 对于同时患有痛风和糖尿病的患者,饮食管理尤为重要。 首先,要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合理的体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分配也需要精细计算。 碳水化合物:选择低GI(血糖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和水果; 蛋白质:来源以瘦肉、蛋、奶为主,尽量少吃或不吃红肉、内脏和海鲜等高嘌呤食物; 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鱼油等。 此外,饮食中应限制盐的摄入,过多的盐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影响尿酸和血糖的控制;同时要严格限制糖分摄入,避免食用高糖食品,防止血糖飙升。 酒精摄入也需严格限制,因为酒精会抑制肝脏对糖原的分解,导致血糖波动;同时酒精会影响尿酸的排泄,诱发痛风发作。 图片 药物治疗 当痛风和糖尿病同时存在时,用药也需更加谨慎。 一些治疗痛风的药物如利尿剂可能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而一些降糖药物会因胰岛素分泌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因此,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与此同时,中医中药在协同治疗上亦有独特优势。 如黄芪、山药等可补气养阴,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体质;泽泻、车前草等能利水渗湿,有助于痛风患者的尿酸排泄。 黄闰月主任小贴士 面对痛风和糖尿病的同时挑战,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与规范严谨的药物治疗是并驾齐驱的两大关键环节,千万不要轻信那些所谓的“根治”、“神效”偏方。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资料: [1]赵华,李中南.糖尿病合并痛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1,31(12):1460-1462. [2]董晓梅,张加仪,张思恒等.糖尿病与痛风发病的竞争风险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04):430-433+509. [3]龚敏.当糖尿病遇上痛风[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3(03):24-25. [4]付培权. 糖尿病合并痛风的兼顾治疗 [J]. 中国社区医师, 2010, 26 (45): 6.

黄闰月 2024-04-02阅读量98

痛风发作时“自救...

病请描述:    痛风之所以叫痛风,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说发作时风吹皮肤都会觉得痛。另一种说法是疼痛像风一样,来的快,去的也快。但这个速度也是相对的,大部分痛风急性发作的疼痛两三天就能好转,但也有些严重的、病程较长的慢性痛风患者,关节周围已经存在痛风石,甚至有一定程度的骨破坏,疼痛的时间就会比较长。那么,急性痛风发作时有哪些方便的“自救”方法呢,1、秋水仙碱,有过多次痛风发作经验的患者在痛风发作、关节出现明显红肿前会有一些预感,感到关节莫名的不适感或者疼痛,这时候如果马上开始服用秋水仙碱的话,会很大程度上减轻痛风发作的程度甚至避免发作。但是秋水仙碱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剂量问题,没有必要按说明书写的吃到腹泻。可以第一天先口服1mg,6到8小时后再服0.5mg,从第二天起每天早晚各0.5mg就行了。剂量过大的话,不会增加疗效,只会增加副作用,所以没有必要大剂量使用。第二是服用时间问题,可以从痛风发作前兆的时候开始服用,越早开始效果越好第三是副作用问题,秋水仙碱是处方药,如果有肝肾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不建议随意服用。2、冷敷,痛风急性发作时会出现红、肿、热、痛,及时采用冷敷(而不是热敷)有助于缓解局部炎症,减轻疼痛。3、减少局部负重,绝大部分痛风急性发作位于大拇趾或者膝、踝关节等负重关节,及时休息、减少负重也是防止疼痛加剧的重要措施。4、止痛药,疼痛严重的话,推荐使用止痛剂,比如说依托考昔,塞来昔布等,一般来说有胃溃疡、肾病、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不推荐随意使用这些止痛药,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以上介绍的“自救”方法,只适用于没有明显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急性发作时度过难关。在急性期过后,您还是要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使用降尿酸的药物。对于慢性痛风的患者,应该找医生制定更为周全、长期的治疗方案。

杨宁 2024-04-01阅读量139

出汗多是身子虚吗?了解关于&...

病请描述:有人说出汗多是身体虚的体现,也有人说多出点汗更好,身体在排毒,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 今天,微医君就和大家聊聊关于“出汗”的话题。 出汗多是身子虚吗? 出汗,是人体散热的一种手段,在我们的皮肤神经中,有一种叫「交感神经」的,专门负责向汗腺下达脑和脊髓发出的出汗命令,当体内或外界温度升高,这些神经受刺激而兴奋,指挥汗腺增加分泌,人体出汗就会增多。 但是,出汗多少也是因人而异的:比如每个人身上汗腺并不一样多,一般人的汗腺总数约为几百万个,但有的人汗腺高达1200万个之多,自然也更容易流汗;另外,新陈代谢旺盛的人体内产热更多,也更容易出汗,容易激动、紧张、急躁的人,出汗量也较多。 可见,出汗多有多种原因,并不一定是身子虚。至于因一些疾病(比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佝偻病等)造成的多汗,一般同时还会伴有其他症状。 不容易出汗,是不是就不好? 有人容易出汗,也有人不容易出汗,出汗量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只要没有出汗少到伴有嗜睡、乏力、精神不集中等问题,身体也没有什么不适感,体检也没有显示哪个内脏器官不好,那么就不必过于在意。真正的病理性少汗和无汗的情况时很罕见的。 这些出汗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1、手心总冒汗 一般来说,健康的人群手是很少会出汗的,即使夏天很热,手心最多也就是微微湿润;但有些人不论天气是否炎热,手心都会潮湿,严重的甚至可以湿透一条手帕或是汗液不断滴下,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手汗症”。手汗症的具体病因机制尚不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与交感神经紊乱有关。 应对措施: 如果只是普通的轻微出汗,可不做处理;如果手汗严重(即“手汗症”),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干切断术。这种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一般会根据具体情况切0.5cm~1cm不等的单孔或双孔,科室可选择挂胸外科。 2、腋窝出汗有狐臭 人体有两种汗腺:一种是小汗腺,分泌出来的汗液无色透明,也不怎么臭;另一种是大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会阴、足部等地,分泌的汗液经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后会产生臭味,腋臭也就由此而来。 大汗腺的分泌主要受性激素的影响,青春期分泌旺盛,随着年龄的增大,性激素水平降低,狐臭也可能缓解。 应对措施: (1)使用止汗类产品(比如止汗露、桂花露等),这类产品的主要成分有氯化羟铝、氯化铝、明矾等,可以帮助阻塞汗腺导管开口,吸湿收敛,对皮肤表面的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过效果一般只能维持一两天到一礼拜左右。 (2)手术治疗,可去正规医院的皮肤科选择液氮冷冻、激光或传统手术等方法,将大汗腺连同毛囊一起破坏掉,解决狐臭问题。 3、脚汗太多有脚臭 简单来说,脚臭就是脚汗+细菌的产物。本来,脚上的汗腺就比身体其他部位多,大概有超过25万个汗腺,每天会分泌汗液。而在鞋袜的包裹下,这些脚汗又不容易蒸发,于是在这个相对潮湿的环境下,各种细菌大量滋生,最终分解汗液并产生了有臭味的各种代谢物。 应对措施: (1)足部清洁、保持干燥。每天至少一次用肥皂或温水洗脚、泡脚,尤其注意脚底和脚趾缝的清洁;清洁后将双脚完全擦干再穿鞋袜;定期修剪脚趾甲、去死皮;避免光脚穿鞋。 (2)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鞋袜要及时清洗、更换;定期用衣物消毒液对袜子进行统一消毒,一双鞋子避免连续穿超过2天。 (3)足部可使用杀菌止汗产品,如果脚汗严重,需到医院就诊排除甲亢、垂体功能紊乱、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4、睡觉时容易出汗 有的人在夜间睡觉时常会有出汗,稍稍出汗是正常的,但如果睡眠环境并没有过热,却依然出现皮肤发红、出汗,甚至大汗淋漓的情况,也被称为“盗汗”。 造成盗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绝经,感染结核病、心内膜炎、骨髓炎,患有淋巴瘤、白血病、低血糖,激素紊乱等。不过,绝大多数的盗汗患者还是属于“原发性多汗”,即没有明确疾病原因,但交感神经的神经节过于或者易于兴奋,通常与基因有关。 应对措施: 如果不是出汗过多影响生活,不要盲目治疗或进补;如果盗汗严重影响睡眠,且伴有低热或体重不明原因的下降,可先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有上述疾病,然后对症治疗。 关于出汗的5个常见误区 1、发烧时捂出一身汗就能退烧吗? 常听人说发烧时,捂出一身汗就好了,但其实那身汗是退烧阶段身体自发散热的结果,并不是捂出来的,捂热也并不会帮助退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尽量穿得轻薄一些,还要保证凉爽舒适的环境,这样才能帮助散热。 2、出汗=身体在排毒? 说到底,出汗不过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在运动、天气炎热或其他使体内产热的因素的作用下,人体体温升高,这时候流点汗可以为身体散热,降低点温度。但排汗并不等于排毒。 汗液中绝大部分都是水,其它还有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乳酸、脂肪酸等物质,流汗尽管排出了部分机体代谢物,但效果微乎其微。就以尿素来说,在肝脏产生后融入血液,最后大部分都是通过肾脏由尿排出,靠流汗排出的那点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每天大量出汗就能减肥? 用出汗量来衡量运动减肥效果,是一种非常不科学的做法。运动时,肌肉活动产生大量热量,机体为了维持正常体温,必须增加汗液分泌以促进散热。这时候你去称体重,确实会觉得轻了一些,但这流失的是水分而不是脂肪,只要及时补充水分,体重就很快就会回来。所以,运动减肥的效果不能以出汗多少作参考,还是要看运动过程中脂肪转化为热量的程度。 4、蒸桑拿多出汗可以帮助排尿酸、治痛风? 确实,汗液中含有尿酸,所以出汗也能排出一些尿酸,但这部分的量实在太少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来做一个对比,由于汗液中尿酸的浓度最高大约为35.7μmol/L,假设一个人每天可以出汗4~5L,那么每天通过汗液排出的尿酸大约为143~178.5μmol左右,而人体每天随尿排出的尿酸却大约有1500~4500μmol。 所以,与其靠大量出汗来排尿酸,还不如多喝水、多排尿。而且要注意的是,大量出汗后人体水分丧失,反而会导致血液浓缩,血尿酸相对浓度升高,诱发痛风发作,因此在出汗的同时也要注意补水。 5、孩子睡觉出汗多是缺钙吗? 从生理上来说,儿童本来就比成人更容易出汗,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机体的代谢十分旺盛,加上活泼好动,产生的热量也会比较多。只要孩子发育良好,身体无任何不适,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要盲目给孩子补钙或吃药。 还有一些病理性出汗,比如佝偻病、结核杆菌感染、心脏疾病、糖尿病、低血糖等,一般宝宝除了多汗,还会出现易激惹、易烦躁、枕秃、消瘦、午后低热等异常症状,这就需要到医院进行系统诊治,明确宝宝多汗的原因再进行治疗了。

健康资讯 2024-04-01阅读量334

吃药降尿酸反而让痛风更痛了,...

病请描述:刚痛风头几年,必定是关节剧痛无比,并且频发发作;而发展数年后进入痛风期时,反而不会频繁痛风发作了。这是因为机体出现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后,会出现一种病态的、代偿性的机能平衡,虽然症状不明显了,但尿酸盐仍持续沉积于关节腔、肾脏,紧接着就会出现关节痛风石、肾结石、肾功能损害等新一波更严重的症状。所以,尽早开始降尿酸治疗,才能预防关节、内脏严重损害和心血管疾病。许多患者听闻降尿酸药物副作用大,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开始治疗后,身体果真出现诸多异常反应,便更加抵触治疗。出现这些身体异常,恰恰是药效发挥、身体好转的反应当药物进入体内发挥作用时,就会打破这种机体已经适应了的病态平衡,重新恢复或建立正常平衡而出现不适应状态,表现为发热、皮疹、口干、口腔溃疡、便秘、腰部酸胀、关节酸麻胀痛或原本的疼痛加剧等。这种不适应状态随着新的正常平衡状况的建立而逐渐消失,这种反应称为好转反应,即中医学的瞑眩反应。同理,在痛风治疗过程中,许多病人常常出现好转反应,包括血尿酸水平高低起伏,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的、类似痛风发作但又与痛风急性发作痛感不同的肿痛,我们称为“转移性痛风”或“溶解痛/溶晶痛”。这是好转反应,是痛风根本性治疗过程中很难绕开的一种现象,我们常把它作为治疗痛风起效和疗效判断的标志,往往也是病情开始好转的重要标志。1. 治疗过程中,尿酸水平高低起伏痛风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血尿酸水平高低起伏的现象,这种状况随着尿酸盐结晶全部溶解而逐渐恢复正常升高。这一过程与打扫空置许久的房间类似。空置许多的房间,刚进去时感觉空气很干净,但地面上、家具上布满了灰尘,必须要打扫后才能居住。而扫地上的灰、掸家具上灰的同时,必然会扬起灰尘、使空气变得污浊,引人不适。但这个过程无法避免,随着打扫、通风完毕,室内环境才能恢复正常。在痛风治疗前,血尿酸持续升高,超过饱和度后,尿酸盐析出形成尿酸盐结晶,随血液循环到达并沉积在关节、皮下、血管等部位,逐渐堆积成痛风石并凸出。而开始治疗后,降尿酸药物发挥作用,短时间内出现血尿酸水平升高或降低的症状;但长期而言,血尿酸水平持续下降,痛风石逐渐缩小、消失。①血尿酸水平快速下降间接或被动导致尿酸盐结晶溶解,但血尿酸水平并不升高反而下降:化学降酸药物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强,能使血尿酸快速下降到420μmol/L以下,机体动员包括关节、皮下等部位沉积的尿酸盐结晶溶解,溶解后的尿酸盐释放入血,血尿酸水平升高。不过,由于是间接的或者说是被动作用,以及降酸药物的强力降酸作用,这种类型的血尿酸水平升高比较慢,血液检查时,尿酸水平往往正常或低于正常值,但痛风石会逐渐缩小、消失。②直接溶解尿酸盐结晶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在临床上常常看到,有部分敏感的病人服用某些中药或者食疗产品后,当天在血尿酸水平还是很高而且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出现包括溶晶痛在内的溶解反应,这就说明,在被动溶解的同时,还有主动溶解尿酸盐结晶的情况,大量溶解的尿酸盐释放入血使得血尿酸水平升高(与持续的血尿酸超过饱和度形成结合的尿酸盐结晶不同,此时升高的血尿酸很可能是溶解的尿酸盐,呈游离状态),在溶解过程中,血尿酸水平可能会高低起伏,只有当体内的尿酸盐结晶基本溶解干净后,血尿酸水平才会逐渐恢复正常,痛风石同时会逐渐缩小、消失。2. 降尿酸过程中,出现溶晶痛(转移性痛风)转移性痛风:又称溶晶痛,是痛风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类似痛风急性发作的疼痛。尿酸盐结晶溶解进入周围组织中、皮下,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红肿痛,甚至皮肤上出现树枝状棕色条纹)出现溶解痛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类似痛风急性发作,在药物的作用下,血尿酸下降过快,关节内的尿酸盐结晶脱落,被白细胞吞噬而诱发局部炎症;· 二是尿酸盐结晶溶解的速度大于排泄速度时,大量溶解的尿酸盐渗入周围的组织中,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诱发局部的无菌性炎症,表现为类似痛风急性发作的红肿热痛。溶晶痛和痛风急性发作的疼痛又有所不同:溶晶痛多位关节炎反复疼痛· (1)性质不一样:痛风痛是不动也痛,溶晶痛大部分是不动不痛,动则痛。· (2)多关节反复发作:在治疗过程中,溶解痛发生的频率可能比痛风急性发作高,但其疼痛强度相对比较轻。而且,与痛风急性发作引起的单关节疼痛不同,溶解痛往往发生在多关节,会在以前从没有疼痛的部位反复出现溶解痛(沉积在全身各个关节尿酸盐结晶依次溶解所致),已经发生过溶解痛的部位不久又会出现疼痛(其他关节内尿酸盐结晶溶解入血后的尿酸盐再次填满已经清空的关节所致),但总体上随着体内尿酸盐结晶溶解,发作频率呈递减的趋势,到尿酸盐结晶彻底溶解后,不再继续发作。虽然溶晶痛是好事,但也应尽量预防、避免预防溶晶痛的方法和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方法基本相同:(1)降酸产品应该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在机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剂量。(2)随身携带止痛药物。常规预防溶解痛的方法是秋水仙碱等止痛药与降酸药物同时服用,考虑到长期服用这些止痛药物的毒副作用,建议随身备用止痛药物,一旦有发作预兆或急性发作时,再服用止痛药物或采取中医或其他物理方法止痛,以减少毒副作用。(3)治疗过程中血尿酸水平高低起伏,溶解痛的出现、反复、加重或减轻,代表着治疗起效,当药物维持一定剂量而疼痛逐渐减轻,说明痛风结晶溶解已经基本完成,当继续服药已经没有疼痛、血尿酸水平也恢复正常时,说明痛风结晶已经基本溶解干净,治疗取得了胜利。反之亦然。 目前国内外痛风治疗方法不多,且大多没有达到既安全又有效的目标,尤其是化学药物长期、大量的服用,对人体是存在一定副作用的,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规范服用。而包括中医中药在内的自然疗法,在痛风等慢性病的治疗与体质调理过程中具有优势,需要加强研究,可能在未来走出中国自己抗击痛风的道路!

微医健康 2024-04-01阅读量1030

管住嘴了,为什么痛风仍然发作

病请描述:      很多人都知道高嘌呤饮食容易引起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所以就想呀,如果选择了清淡饮食,是不是尿酸就可降低到正常,痛风也可自愈呢?,结果可能会让你失望了。我们经常科普会告诉大家,痛风不能吃肉汤、酒、海鲜、饮料,所以许多患者会认为“痛风都是吃出来的,通过控制饮食就可以达到预防痛风发作的目的”。    我要告诉你,痛风不一定都是吃出来的。痛风的起因比较复杂,与遗传、性别、年龄、疾病、药物、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精神紧张等多种因素有关。吃进去的?其实只占到了20%,体内自己合成的则占到了80%,也就是说,哪怕你一点儿嘌呤都不摄入,你的体内每天也会有嘌呤生成。因此,仅仅管住嘴,就想完全控制痛风不发作,是很难办到的。那么,竟然,痛风不是吃出来的,为什么,我们在科普中还要反复强调控制饮食呢,这是因为,高嘌呤饮食虽然不是主要因素,但也是最容易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如果不好好控制,就会让你的痛风反复发作,痛不欲生。而且,你改变不了你的基因、年龄,性别这些因素,那就从自已最容易自我管理的饮食做起,以减少痛风发作的频率。

杨宁 2024-03-28阅读量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