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内科 > 风湿免疫科 > 痛风 > 内容

痛风内容

降酸目标越低越好?

病请描述:     上一期,我已经和大家聊了痛风真相一,大家可以看回放,今天我和大家说说另外几个真相。     06,降尿酸,越低越好?答案是否定的。现已证实,尿酸是人体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正常生理浓度的血尿酸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血尿酸水平过低,有可能增加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尿酸并不是越低越好,建议血尿酸水平不宜低于180 μmol/L。       07、检验血尿酸,有哪些讲究?血尿酸水平受患者身体状况、抽血前几天的饮食、活动量大小以及目前所用药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保证检查结果尽可能准确可靠,需要注意下几点:(1).空腹抽血检查,在做尿酸检查的前两天,应避免大量进食肉、鱼、虾等高嘌呤的食物,不要喝酒,否则会使所测结果偏高。2)抽血前不宜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使血尿酸升高,因此,在检查前,不要跑步、快速登楼、负重锻炼等活动。3)注意药物的影响,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利尿药和某些降压药,会影响到尿酸的排泄。 08、「痛风」不痛了,就可以停药了吗?痛风发作时只要吃上消炎止痛药,症状大多能很快缓解;即便什么药也不用,疼痛症状在两周内基本也能自行缓解。但疼痛缓解并不代表痛风痊愈,因为患者体内的高尿酸状态依然存在,如果不能纠正,其对关节、肾脏以及心血管的损害就不会停止,痛风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如果把解除疼痛比作是「治标」,那么控制并维持血尿酸正常才是「治本」。单纯止痛是治标不治本,除非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低嘌呤饮食、忌酒、减肥等)能够使血尿酸维持正常,否则,都需要长期配合药物治疗,发作间歇期没有症状也不宜停用。 09、降尿酸,疗程有多久?降尿酸治疗不存在固定的疗程。为了将血尿酸长期控制达标,许多患者需要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长期配合降尿酸药物治疗。当然,也有少数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不用药物,单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低嘌呤饮食、忌酒、运动、多喝水、控制体重等等)便可将血尿酸长期维持正常。痛风目前治疗目标是通过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减轻高尿酸对靶器官的损害、预防痛风发作,达到「临床治愈」。

杨宁 2024-04-23阅读量63

谷雨时节,高尿酸、痛风人群备...

病请描述:明天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而今天正好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谷雨,是春季最后的一个节气了。谷雨过后,即将进入夏季,气温上升,雨量增加,早晚温差较大。此时如果痛风患者不注意做好保暖,很容易导致痛风反复发作。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所致的特征性关节炎症。 痛风多在午夜或清晨发生,起病较急,疼痛性质呈刀割样、噬咬样,发病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 临床上,有些患者经过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后,便会放松警惕,不再按医嘱坚持用药,饮食不忌口,生活习惯也没有改善,这时候受到外界气候、环境影响时,痛风容易再次发作,难受不已。 那么,在春末初夏之际,痛风患者应该如何有效预防痛风发作呢? 诱因一:饮食不忌口,经常吃高嘌呤食物 广东人平时喜欢煲老火靓汤,味道虽好,但喝多了很容易升高体内的尿酸水平,体内的嘌呤逐渐积累,久而久之就可能发展为痛风。 此外,海鲜、动物肝脏、肉类等都属于高嘌呤食物,若痛风患者平时不忌口,吃太多很容易加重尿酸状态和诱发痛风发作。 诱因二:爱喝含糖饮料 随着气温越来越热,不少人开始喝冰冻的各种饮料,而市面上大部分的饮料都含大量果糖,会使人体在代谢过程中生成更多的嘌呤。此外,果糖的分子结构类似于尿酸,会导致肾脏排泄尿酸能力下降。 诱因三:过早停药,不遵医嘱坚持用药 痛风的治疗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但不少患者在痛风症状出现时才会开始用药,症状一旦缓解或是消失,就会开始停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当血尿酸降低至360μmol/L以下,体内的结晶与痛风石开始溶解至血液里,总量减少。此时血尿酸会开始升高,在降酸药的持续作用下,患者无法感受出这种变化,这时痛风很容易反复发作。 因此,建议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血尿酸水平降至300μmol/L以下,且维持半年才能停用降尿酸药物。 降尿酸的药材较多,如车前子、黄芪、益母草、猫须草、玉米须等都有一定的功效。日常中,痛风患者也可以取几味药食同源的食材来冲泡茶饮,可以防病保健、祛邪治病,适合日常养生保健,辅助降尿酸。 黄闰月主任推荐2款适合痛风患者日常可以喝的降尿酸茶饮,但需要辩证饮用,建议在饮用前先咨询医生 。 如果是血压偏高,痛风并发高血压的人群,可以用菊花山楂茶,能减少尿酸生成,防治痛风并发高血压。如果是尿酸持续偏高的人群,可以用黄芪红枣茶,有显著的利尿作用,有助于尿酸的排出。 预防痛风的反复发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稳定尿酸水平的关键手段。除了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和科学饮食以外,日常还应加强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做操等,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加速尿酸的代谢。 养成按时喝水的习惯,建议每天不少于2L的饮水量,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规律作息,少熬夜,也有助于痛风病情的恢复。

黄闰月 2024-04-22阅读量20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该如何区别呢?

病请描述: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在我们临床上有时候不容易区别,今天分享给大家,高尿酸血症是血尿酸水平升高,但不会出现临床表现,而痛风会有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尿酸盐生成过量或肾脏尿酸排泄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生化异常的疾病,具体是指在正常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类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血清尿酸升高尿酸沉积 累及关节和肾脏。特异性表现是身体各处有“痛风石”出现。可反复发作急性关节炎,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和肾功能不全。血尿酸过高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可析出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关节滑膜等多种组织中,引起局部炎症和组织损伤,最终发展为痛风或尿酸性肾病。 根据《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指出,无症状HUA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可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血尿酸水平≥540 μmol /L或血尿酸水平≥480 μmol /L且有下列合并症之一: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肥胖、脑卒中、冠心病、 功能不全、尿酸性肾石病、肾功能损害(CKD2期及以上分期)。建议无合并症患者血尿酸水平控制在<420 μmol/L;伴合并症时建议控制在<360 μmol /L。对于伴痛风发作的HUA治疗,建议当血尿酸≥480 μmol /L时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控制目标为血尿酸<360 μmol /L;但如患者伴其他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或痛风性关节炎、慢性肾脏疾病及痛风发作频繁,血尿酸≥420 umol /L时即需积极治疗,控制目标为血尿酸<300umol/L。同时《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强调尿酸治疗应在痛风急性发作完全缓解后2~4周开始;正在进行降尿酸治疗的急性发作患者不建议停药。当然,血尿酸水平的控制也存在下限,有研究指出低尿酸血症是健康人发生肾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不建议将血尿酸水平长期控制在<180 μmol /L。

吕利军 2024-04-22阅读量57

降酸速度越快越好吗?

病请描述:      因为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是> 420μmol/L,所以4月 20 日被定为「高尿酸血症日」。现在,高尿酸俨然已成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外的「第四高」,但是,人们对它仍存在很多疑惑。今天杨医生和大家来解答下这些疑惑,   01,高尿酸一定会引起痛风吗?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的物质基础。一般说来,血尿酸水平越高,痛风发作的风险越大。但是,高尿酸血症并不等于痛风,因为痛风发作除了与高尿酸有关之外,还与机体内环境、尿酸波动以及许多诱发因素(如受凉、过劳、关节损伤、酗酒等)有关。总之,没有高尿酸血症,就不会有痛风;但有高尿酸血症,也未必一定就会发生痛风。   02,痛风发作时,血尿酸不一定都高?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尿酸水平往往比平常还低,甚至可以正常。这是因为,痛风急性发作时,大量尿酸从血液中析出沉积于关节,此时,血中尿酸含量相对减少。临床上,有些痛风患者尽管症状非常典型,但在急性期化验,检验显示血尿酸不高,之后也不及时复查,以至于被漏诊多年。临床上,对这类疑似痛风病人,应在急性发作期过后,重新复查血尿酸,明确诊断。     03,高尿酸的危害,只是痛风吗?说起高尿酸的危害,大家很容易想到痛风性关节炎。其实,这只不过是高尿酸危害的冰山一角,长期高尿酸还可以导致肾脏损害、动脉硬化及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代谢紊乱。只不过由于这些疾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很容易被忽视。严格控制血尿酸,不光是为了预防痛风发作,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各种并发症对身体的危害 。    04、降尿酸,控制饮食还是服用药物?人体尿酸只有20% 是外源性的,即由食物里的嘌呤代谢生成,其余 80%都是内源性的,由自身代谢产生。也就是说,严格控制饮食最多只能使血尿酸下降20%,在多数情况下,单纯依靠忌口很难使尿酸降至正常水平,往往需要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降尿酸药物治疗才能使血尿酸控制达标。因此,生活方式干预固然重要,但不能完全取代降尿酸药物。如果患者通过几个月的生活方式调整(少吃海鲜及动物内脏、不喝荤汤、忌酒、大量饮水、减肥等),血尿酸仍居高不下,就需要及时加用降尿酸药物。在痛风治疗这个问题上要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个是完全依赖控制饮食,拒绝药物治疗;另一个是就是完全依赖药物,忽视饮食控制等生活方式干预。    05、降尿酸,越快越好?答案是否定的。与持续稳定的高尿酸状态相比,血尿酸忽高忽低、大幅波动更容易诱发痛风。血尿酸升高引起痛风比较容易理解,那么,血尿酸快速下降为何也会引起痛风发作呢?我们知道,痛风发作是因为体内的尿酸盐结晶沉积造成的,如果血尿酸降得很快,体内的尿酸盐结晶会溶解成尿酸盐颗粒,尿酸盐、沉积到身体别处的关节上,会引起痛风再次发作,医学上称之为「转移性痛风」。所以,使用降尿酸药物一定要从小剂量起始,缓慢增加剂量。操之过急,很可能欲速而不达。

杨宁 2024-04-18阅读量63

清明后,痛风、风湿高发!调理...

病请描述:春季处于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阳气升发,但寒气还未散尽。尤其在四月,天气忽冷忽热,气候潮湿,此时如果没有注意好保暖,很容易受寒感冒。 湿热夹杂的天气,容易使脾胃受困,湿气困脾影响人体尿酸排泄,诱使痛风发作。再加上长期熬夜、喝酒、经常吃高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痛风发作的几率。 在我国,痛风面临年轻化的趋势。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病理生理基础,我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4.0%(男性为24.5%,女性为3.6%),其中青年男性(18~29岁)患病率达32.3%,呈显著年轻化趋势。另外,我国男性的痛风发病率高于女性。 痛风还有明显的地域高发特征,尤其在岭南地域,如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之所以岭南地区痛风高发,与饮食习惯、气候离不开关系。 岭南地区均为沿海地区,盛产海鲜,广东、广西、海南三省部分地区居民喜食海鲜这一类高嘌呤食物。同时,广东地区居民平时还喜欢喝“老火汤”保健养生,这些饮食习惯都提高了痛风的发病率。 岭南地区气候湿热,因此痛风急性发作期时主要以湿热证为主,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发热,以及关节重着、屈伸不利等症状。到了痛风缓解期,湿热内蕴,时间长了容易伤及脾肾,容易出现关节酸软、腰酸、腹胀、夜尿增多等症状。 当患者面临痛风急性期和缓解期时,应该怎么治疗、缓解呢?接下来黄闰月主任给大家一一讲清楚。 ■痛风急性期治疗 痛风急性期治疗目标以抗炎止痛、改善症状为主。 在急性痛风发病后24小时内,应及时给予药物治疗,推荐痛风急性发作期一线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小剂量秋水仙碱。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秋水仙碱不耐受,或病情难以控制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切勿乱用、滥用。 除了规范用药,痛风急性期的常用外治法还有中药敷贴法,即直接将消肿止痛膏、新癀片等药物制作成膏剂或散剂,直接敷在患处上。作用原理是让有防治功效的药物通过皮肤腠理、穴位、经脉来起作用,以此达到缓解症状、增强体质的目的,适用于非疮疡性所有痛风急性发作1。 ■痛风缓解期干预 痛风缓解期治疗目标以稳定降尿酸为主。 在服用降尿酸类药物的初期,可能会引起痛风的发作。为预防降尿酸起始阶段的痛风发作,建议同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在降尿酸治疗期间,如果痛风发作可以先不停药,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对痛风进行对应的处理。 常用的缓解期降尿酸药物有苯溴马隆、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等,这些药物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均不同,因此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1。 ●调整饮食摄入,多吃低嘌呤、低热量食物 少吃动物内脏、海产品、烟、酒、汤汁、可乐雪碧等易升高尿酸的食物。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补充营养素,多吃鸡蛋、鸡肉等来补充蛋白质。 ●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 体内有三分之二的尿酸从肾脏排出体外,建议每天喝2-3L水,促进尿酸排泄的同时也能保护肾脏健康。 ●多运动,推动气血运行 运动可以升发阳气,促进气血循环,帮助泄浊。同时适量、合理的运动能缓解痛风症状,帮助增强体质,促进脾胃运化能力,如太极、散步、游泳、瑜伽等,每天也可以练一次八段锦功法。 ●消肿止痛食疗方 要想有效缓解痛风症状,可以用一些有降尿酸作用的中药,将其做成药膳,帮助改善尿酸水平,如菊苣、土茯苓、蒲公英、车前子、芦根、百合、玉米须等药食材。如果是痛风急性发作、关节有红肿疼痛人群,可以用土茯苓薏苡仁粥,养脾,祛湿,消肿止痛;如果是脾虚、气虚、体弱人群,可以用党参黄芪粥,适用于痛风引起的五脏虚衰久病体弱、脾虚水肿。 ●经络穴位按压止痛 通过按压、刺激人体特定经络穴位,能够缓解痛风症状,如心包经和太冲穴。 心包经:从胸部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手臂内侧中线下行,经手掌中心劳宫穴,至中指末端的中冲穴,左右手臂各一条。按压心包经可以缓解胸闷、心烦、肘臂屈伸困难等症状,适合手指及手腕、肘部痛风发作人群。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第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按压太冲穴可以除肝热、疏肝气,缓解眩晕头痛、膝股内侧痛、脚部肿痛、下肢无力麻痹等症状,适合下肢痛风及痛风合并高血压人群。 痛风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缓解和治疗痛风除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以外,还要调整生活和饮食习惯,少吃高脂肪、高嘌呤食物,多喝水。同时要调理体质,注意祛湿防寒,降低痛风复发的几率。

黄闰月 2024-04-08阅读量100

出汗多是身子虚吗?了解关于&...

病请描述:有人说出汗多是身体虚的体现,也有人说多出点汗更好,身体在排毒,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 今天,微医君就和大家聊聊关于“出汗”的话题。 出汗多是身子虚吗? 出汗,是人体散热的一种手段,在我们的皮肤神经中,有一种叫「交感神经」的,专门负责向汗腺下达脑和脊髓发出的出汗命令,当体内或外界温度升高,这些神经受刺激而兴奋,指挥汗腺增加分泌,人体出汗就会增多。 但是,出汗多少也是因人而异的:比如每个人身上汗腺并不一样多,一般人的汗腺总数约为几百万个,但有的人汗腺高达1200万个之多,自然也更容易流汗;另外,新陈代谢旺盛的人体内产热更多,也更容易出汗,容易激动、紧张、急躁的人,出汗量也较多。 可见,出汗多有多种原因,并不一定是身子虚。至于因一些疾病(比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佝偻病等)造成的多汗,一般同时还会伴有其他症状。 不容易出汗,是不是就不好? 有人容易出汗,也有人不容易出汗,出汗量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只要没有出汗少到伴有嗜睡、乏力、精神不集中等问题,身体也没有什么不适感,体检也没有显示哪个内脏器官不好,那么就不必过于在意。真正的病理性少汗和无汗的情况时很罕见的。 这些出汗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1、手心总冒汗 一般来说,健康的人群手是很少会出汗的,即使夏天很热,手心最多也就是微微湿润;但有些人不论天气是否炎热,手心都会潮湿,严重的甚至可以湿透一条手帕或是汗液不断滴下,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手汗症”。手汗症的具体病因机制尚不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与交感神经紊乱有关。 应对措施: 如果只是普通的轻微出汗,可不做处理;如果手汗严重(即“手汗症”),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干切断术。这种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一般会根据具体情况切0.5cm~1cm不等的单孔或双孔,科室可选择挂胸外科。 2、腋窝出汗有狐臭 人体有两种汗腺:一种是小汗腺,分泌出来的汗液无色透明,也不怎么臭;另一种是大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会阴、足部等地,分泌的汗液经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后会产生臭味,腋臭也就由此而来。 大汗腺的分泌主要受性激素的影响,青春期分泌旺盛,随着年龄的增大,性激素水平降低,狐臭也可能缓解。 应对措施: (1)使用止汗类产品(比如止汗露、桂花露等),这类产品的主要成分有氯化羟铝、氯化铝、明矾等,可以帮助阻塞汗腺导管开口,吸湿收敛,对皮肤表面的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过效果一般只能维持一两天到一礼拜左右。 (2)手术治疗,可去正规医院的皮肤科选择液氮冷冻、激光或传统手术等方法,将大汗腺连同毛囊一起破坏掉,解决狐臭问题。 3、脚汗太多有脚臭 简单来说,脚臭就是脚汗+细菌的产物。本来,脚上的汗腺就比身体其他部位多,大概有超过25万个汗腺,每天会分泌汗液。而在鞋袜的包裹下,这些脚汗又不容易蒸发,于是在这个相对潮湿的环境下,各种细菌大量滋生,最终分解汗液并产生了有臭味的各种代谢物。 应对措施: (1)足部清洁、保持干燥。每天至少一次用肥皂或温水洗脚、泡脚,尤其注意脚底和脚趾缝的清洁;清洁后将双脚完全擦干再穿鞋袜;定期修剪脚趾甲、去死皮;避免光脚穿鞋。 (2)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鞋袜要及时清洗、更换;定期用衣物消毒液对袜子进行统一消毒,一双鞋子避免连续穿超过2天。 (3)足部可使用杀菌止汗产品,如果脚汗严重,需到医院就诊排除甲亢、垂体功能紊乱、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4、睡觉时容易出汗 有的人在夜间睡觉时常会有出汗,稍稍出汗是正常的,但如果睡眠环境并没有过热,却依然出现皮肤发红、出汗,甚至大汗淋漓的情况,也被称为“盗汗”。 造成盗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绝经,感染结核病、心内膜炎、骨髓炎,患有淋巴瘤、白血病、低血糖,激素紊乱等。不过,绝大多数的盗汗患者还是属于“原发性多汗”,即没有明确疾病原因,但交感神经的神经节过于或者易于兴奋,通常与基因有关。 应对措施: 如果不是出汗过多影响生活,不要盲目治疗或进补;如果盗汗严重影响睡眠,且伴有低热或体重不明原因的下降,可先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有上述疾病,然后对症治疗。 关于出汗的5个常见误区 1、发烧时捂出一身汗就能退烧吗? 常听人说发烧时,捂出一身汗就好了,但其实那身汗是退烧阶段身体自发散热的结果,并不是捂出来的,捂热也并不会帮助退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尽量穿得轻薄一些,还要保证凉爽舒适的环境,这样才能帮助散热。 2、出汗=身体在排毒? 说到底,出汗不过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在运动、天气炎热或其他使体内产热的因素的作用下,人体体温升高,这时候流点汗可以为身体散热,降低点温度。但排汗并不等于排毒。 汗液中绝大部分都是水,其它还有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乳酸、脂肪酸等物质,流汗尽管排出了部分机体代谢物,但效果微乎其微。就以尿素来说,在肝脏产生后融入血液,最后大部分都是通过肾脏由尿排出,靠流汗排出的那点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每天大量出汗就能减肥? 用出汗量来衡量运动减肥效果,是一种非常不科学的做法。运动时,肌肉活动产生大量热量,机体为了维持正常体温,必须增加汗液分泌以促进散热。这时候你去称体重,确实会觉得轻了一些,但这流失的是水分而不是脂肪,只要及时补充水分,体重就很快就会回来。所以,运动减肥的效果不能以出汗多少作参考,还是要看运动过程中脂肪转化为热量的程度。 4、蒸桑拿多出汗可以帮助排尿酸、治痛风? 确实,汗液中含有尿酸,所以出汗也能排出一些尿酸,但这部分的量实在太少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来做一个对比,由于汗液中尿酸的浓度最高大约为35.7μmol/L,假设一个人每天可以出汗4~5L,那么每天通过汗液排出的尿酸大约为143~178.5μmol左右,而人体每天随尿排出的尿酸却大约有1500~4500μmol。 所以,与其靠大量出汗来排尿酸,还不如多喝水、多排尿。而且要注意的是,大量出汗后人体水分丧失,反而会导致血液浓缩,血尿酸相对浓度升高,诱发痛风发作,因此在出汗的同时也要注意补水。 5、孩子睡觉出汗多是缺钙吗? 从生理上来说,儿童本来就比成人更容易出汗,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机体的代谢十分旺盛,加上活泼好动,产生的热量也会比较多。只要孩子发育良好,身体无任何不适,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要盲目给孩子补钙或吃药。 还有一些病理性出汗,比如佝偻病、结核杆菌感染、心脏疾病、糖尿病、低血糖等,一般宝宝除了多汗,还会出现易激惹、易烦躁、枕秃、消瘦、午后低热等异常症状,这就需要到医院进行系统诊治,明确宝宝多汗的原因再进行治疗了。

健康资讯 2024-04-01阅读量334

吃药降尿酸反而让痛风更痛了,...

病请描述:刚痛风头几年,必定是关节剧痛无比,并且频发发作;而发展数年后进入痛风期时,反而不会频繁痛风发作了。这是因为机体出现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后,会出现一种病态的、代偿性的机能平衡,虽然症状不明显了,但尿酸盐仍持续沉积于关节腔、肾脏,紧接着就会出现关节痛风石、肾结石、肾功能损害等新一波更严重的症状。所以,尽早开始降尿酸治疗,才能预防关节、内脏严重损害和心血管疾病。许多患者听闻降尿酸药物副作用大,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开始治疗后,身体果真出现诸多异常反应,便更加抵触治疗。出现这些身体异常,恰恰是药效发挥、身体好转的反应当药物进入体内发挥作用时,就会打破这种机体已经适应了的病态平衡,重新恢复或建立正常平衡而出现不适应状态,表现为发热、皮疹、口干、口腔溃疡、便秘、腰部酸胀、关节酸麻胀痛或原本的疼痛加剧等。这种不适应状态随着新的正常平衡状况的建立而逐渐消失,这种反应称为好转反应,即中医学的瞑眩反应。同理,在痛风治疗过程中,许多病人常常出现好转反应,包括血尿酸水平高低起伏,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的、类似痛风发作但又与痛风急性发作痛感不同的肿痛,我们称为“转移性痛风”或“溶解痛/溶晶痛”。这是好转反应,是痛风根本性治疗过程中很难绕开的一种现象,我们常把它作为治疗痛风起效和疗效判断的标志,往往也是病情开始好转的重要标志。1. 治疗过程中,尿酸水平高低起伏痛风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血尿酸水平高低起伏的现象,这种状况随着尿酸盐结晶全部溶解而逐渐恢复正常升高。这一过程与打扫空置许久的房间类似。空置许多的房间,刚进去时感觉空气很干净,但地面上、家具上布满了灰尘,必须要打扫后才能居住。而扫地上的灰、掸家具上灰的同时,必然会扬起灰尘、使空气变得污浊,引人不适。但这个过程无法避免,随着打扫、通风完毕,室内环境才能恢复正常。在痛风治疗前,血尿酸持续升高,超过饱和度后,尿酸盐析出形成尿酸盐结晶,随血液循环到达并沉积在关节、皮下、血管等部位,逐渐堆积成痛风石并凸出。而开始治疗后,降尿酸药物发挥作用,短时间内出现血尿酸水平升高或降低的症状;但长期而言,血尿酸水平持续下降,痛风石逐渐缩小、消失。①血尿酸水平快速下降间接或被动导致尿酸盐结晶溶解,但血尿酸水平并不升高反而下降:化学降酸药物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强,能使血尿酸快速下降到420μmol/L以下,机体动员包括关节、皮下等部位沉积的尿酸盐结晶溶解,溶解后的尿酸盐释放入血,血尿酸水平升高。不过,由于是间接的或者说是被动作用,以及降酸药物的强力降酸作用,这种类型的血尿酸水平升高比较慢,血液检查时,尿酸水平往往正常或低于正常值,但痛风石会逐渐缩小、消失。②直接溶解尿酸盐结晶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在临床上常常看到,有部分敏感的病人服用某些中药或者食疗产品后,当天在血尿酸水平还是很高而且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出现包括溶晶痛在内的溶解反应,这就说明,在被动溶解的同时,还有主动溶解尿酸盐结晶的情况,大量溶解的尿酸盐释放入血使得血尿酸水平升高(与持续的血尿酸超过饱和度形成结合的尿酸盐结晶不同,此时升高的血尿酸很可能是溶解的尿酸盐,呈游离状态),在溶解过程中,血尿酸水平可能会高低起伏,只有当体内的尿酸盐结晶基本溶解干净后,血尿酸水平才会逐渐恢复正常,痛风石同时会逐渐缩小、消失。2. 降尿酸过程中,出现溶晶痛(转移性痛风)转移性痛风:又称溶晶痛,是痛风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类似痛风急性发作的疼痛。尿酸盐结晶溶解进入周围组织中、皮下,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红肿痛,甚至皮肤上出现树枝状棕色条纹)出现溶解痛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类似痛风急性发作,在药物的作用下,血尿酸下降过快,关节内的尿酸盐结晶脱落,被白细胞吞噬而诱发局部炎症;· 二是尿酸盐结晶溶解的速度大于排泄速度时,大量溶解的尿酸盐渗入周围的组织中,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诱发局部的无菌性炎症,表现为类似痛风急性发作的红肿热痛。溶晶痛和痛风急性发作的疼痛又有所不同:溶晶痛多位关节炎反复疼痛· (1)性质不一样:痛风痛是不动也痛,溶晶痛大部分是不动不痛,动则痛。· (2)多关节反复发作:在治疗过程中,溶解痛发生的频率可能比痛风急性发作高,但其疼痛强度相对比较轻。而且,与痛风急性发作引起的单关节疼痛不同,溶解痛往往发生在多关节,会在以前从没有疼痛的部位反复出现溶解痛(沉积在全身各个关节尿酸盐结晶依次溶解所致),已经发生过溶解痛的部位不久又会出现疼痛(其他关节内尿酸盐结晶溶解入血后的尿酸盐再次填满已经清空的关节所致),但总体上随着体内尿酸盐结晶溶解,发作频率呈递减的趋势,到尿酸盐结晶彻底溶解后,不再继续发作。虽然溶晶痛是好事,但也应尽量预防、避免预防溶晶痛的方法和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方法基本相同:(1)降酸产品应该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在机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剂量。(2)随身携带止痛药物。常规预防溶解痛的方法是秋水仙碱等止痛药与降酸药物同时服用,考虑到长期服用这些止痛药物的毒副作用,建议随身备用止痛药物,一旦有发作预兆或急性发作时,再服用止痛药物或采取中医或其他物理方法止痛,以减少毒副作用。(3)治疗过程中血尿酸水平高低起伏,溶解痛的出现、反复、加重或减轻,代表着治疗起效,当药物维持一定剂量而疼痛逐渐减轻,说明痛风结晶溶解已经基本完成,当继续服药已经没有疼痛、血尿酸水平也恢复正常时,说明痛风结晶已经基本溶解干净,治疗取得了胜利。反之亦然。 目前国内外痛风治疗方法不多,且大多没有达到既安全又有效的目标,尤其是化学药物长期、大量的服用,对人体是存在一定副作用的,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规范服用。而包括中医中药在内的自然疗法,在痛风等慢性病的治疗与体质调理过程中具有优势,需要加强研究,可能在未来走出中国自己抗击痛风的道路!

微医健康 2024-04-01阅读量1030

关节痛,一查血尿酸高,就一定...

病请描述:    痛风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在日常诊疗里,常常见到一些对痛风的错误理解。认为只要关节痛,一查血尿酸高,这就是痛风,而查血尿酸正常,那就不是痛风。说到底,这就是不从疾病的临床特征出发,而是过分信赖检验结果。这种只看检验结果的思维,会导致了出现很低级的误诊。判断是否为痛风,要先了解痛风的流行特征出发,再考虑症状体征。比如,对于一个30 岁女性,出现关节的红肿热痛时,虽然其症状体征跟痛风相似,但不应首先考虑痛风,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有痛风发作的可能性极小。典型痛风发作有如下特征:1、关节剧烈肿痛、发红、皮温升高、严重影响活动,通常在发作后12-24小时内达到顶峰。2、最常发作于夜间和清晨3、至少80%的初始发作累及单个关节,最常为第一跖趾关节、其次有踝关节、足背、膝关节,渐渐可至上肢关节。如果临床特征符合这些痛风表现的关节痛,我们才需要结合血尿酸,关节超声、关节双能CT等来明确诊断是否是痛风。哪些疾病易跟痛风混淆呢?比如化脓性关节炎、丹毒、反应性关节炎、假性痛风等是我们必须鉴别的,如何鉴别就交给我们专科医生来解决。

杨宁 2024-03-27阅读量120

揭秘更年期痛风

病请描述:揭秘更年期痛风,如何避免成为高发人群      前不久,年近 50岁的王女士在单位组织的一次体检中查出患有高尿酸血症,而且已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痛风症状。确诊为痛风,王女士觉得难以置信,不是男性更易得痛风,怎么女性还会得痛风呢?       其实,痛风早已不再是“男性专利”,越来越多的女性,特别是更年期的女性也成了痛风“青睐”的对象。今天,杨医生带大家科普女性痛风高发的原因吧。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在体内沉积,最终在关节或其它组织形成尿酸结晶,引发炎症反应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更年期是女性生殖功能逐渐减退的一个阶段,通常发生在 45~55 岁之间,在这一时期,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容易引发一系列生理变化,为痛风的发作埋下了伏笔。       更年期痛风高发的原因“      第一、雌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对于调节尿酸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这使得尿酸的代谢受到影响,从而增加了患上痛风的风险。      第二、脂肪和糖摄入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新陈代谢减缓,容易导致体重增加。更年期女性往往在家庭和事业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压力较大,更容易选择高热量食物来缓解压力。这可能导致脂肪和糖摄入增加,从而增加尿酸的生成,加大患病风险。     第三、肝肾功能失调,在中医理论中,更年期痛风被认为是由于女性在更年期阶段,肝肾功能波动失调所导致。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藏精,肾气虚弱导致骨髓空虚,不能荣养周身而引发疼痛。肝主筋,肝肾亏虚导致筋骨失养、腠理不密,虚邪贼风易侵入痹阻经络关节,气血不畅而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那么如何预防更年期痛风?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年期女性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此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痛风风险。     2、调整饮食结构,更年期女性应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性,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低嘌呤食物,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红肉等。同时,保持适量的饮水量,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3、控制体重,更年期女性应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可以通过合理膳食搭配和适量运动来实现体重管理。     4、调节情绪,更年期女性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情志改变会影响生理病理。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低落,学会自我调节,以减轻心理压力。      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定期检查血尿酸和合理用药等方法,更年期女性可以有效预防痛风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

杨宁 2024-03-21阅读量86

看国家最新指南,痛风高尿酸中...

病请描述:     从膳食结构、饮食习惯、生活条件等的变化来看,先天脾胃虚弱,或后天饮食失养,损伤脾胃是痛风发病的关键因素,脾胃失调、湿浊内生是痛风反复不愈的症结所在。痛风食养关键在于调理脾胃,推荐食用白扁豆、玉米须、麦芽、山药、芡实、大枣、橘皮、山楂、五指毛桃、茯苓等。脾主肌肉,选择和缓、少量、持续的运动方式,可以使筋骨舒展,脾胃得健。结合患者的体质特征和临床症状,根据常见中医证型,合理膳食。   一、湿浊证,常见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和痛风间歇期,该类人群以痰湿体质多见,应避免寒冷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严格控制肥甘厚味,即限制嘌呤和蛋白质的总摄入量,低盐膳食,尤其避免食用甜、油腻、酸、涩食物;可食用薏苡仁、橘皮、茯苓代茶饮。   二、湿热证,常见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该类人群以湿热体质多见,除严格限制嘌呤、蛋白质的摄入之外,尤其应该限盐和烟酒,避免外感风寒、风热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推荐食用山竹、西瓜、荸荠等,可用赤小豆、木瓜、薏苡仁等煮汤饮用。   三、痰瘀证,常见于痛风间歇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该类人群多见血瘀和痰湿体质。患者应多饮水,严格限制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和高盐膳食,可食用木耳、山楂、桃仁等。四、脾肾亏虚证,常见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该类人群以阳气亏虚体质多见,宜食温热性食物,可食生姜、黄芪、茯苓、核桃、荔枝等。    还要因时制宜,分季调理。比方春季养肝,起居应夜卧早起,适寒温,膳食清淡、爽口,以每天所需能量为基础摄入碳水化合物,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夏季暑热,食物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好,推荐吃丝瓜、冬瓜等,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畜肉,少吃生冷。秋季暑气渐消,燥气当道,起居应早卧早起,情志上要安定平和,少吃鱼、虾、螃蟹,推荐吃莲子、莲藕、荸荠、百合等甘凉、生津、润燥之品。冬季温补,起居应早卧晚起,居处宜保暖,注意御寒,膳食上控制火锅、烤串、肉汤等摄入。此外,痛风性关节炎遇冷容易诱发,在气候冷热交替的秋冬、夏秋季节要注意保暖,夏季注意空调温度不要过低。

杨宁 2024-03-20阅读量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