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耳鼻咽喉头颈科 > 耳鼻咽喉科 > 耵聍栓塞 > 内容

耵聍栓塞内容

孩子的耳屎掏还是不掏

病请描述: 最近经常有朋友在平台上向我咨询,孩子的耳屎到底该不该掏呢?滴香油管用吗?今天小编详细和您说说耳屎这回事。 耳屎是啥? 耳屎又称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一种油脂,耵聍含有油性,对外耳道的皮肤有保护作用,能防止异物及小昆虫直接侵犯鼓膜。一般是片状的,也有是黏稠黄色的,后者叫“油状耵聍”,属正常的,只是由于特殊的性状所以不容易自己从耳道排出。我们在吃东西、咀嚼的时候,耵聍会随着下颌关节运动而流出来。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的耵聍分泌过多,造成耵聍栓塞。 耳屎的作用 虽然耵聍有个很恶心的俗名,但是,它的本质是好的,其主要成分有油脂、蛋白质和黄色素,还有少量水份以及钾、钠等元素。耳屎刚问世的时候有一定的油脂和水分,滋润皮肤,保持湿度,还有点弱弱的抗菌作用。这新鲜耵聍在耳道里时间一久,水份挥发后大多就成干片了,随着我们人体的运动,洗澡,游泳,大部分就掉落到体外,而新鲜的耵聍会源源不断的补充上去。人的耵聍腺各有不同,有些人的耵聍油脂多,有的则直接就是些干片,有些人耵聍腺分泌旺盛,有些人则天生 贫瘠。 耳屎堵满了咋办 新鲜的耵聍干燥后如不能及时排出去,日积月累就会在耳道里堆积起来,甚至完全阻塞了耳道,我们称为耵聍栓塞。对于成年人,耳科医生有各种工具可以把耳屎搞出来。特别坚硬的,需要用滴耳剂软化后再清理。 对于小朋友,在孩子没有主动表示耳朵不舒服时,家长不要随意去掏孩子耳朵。有不少的母亲在看见自己的孩子有耳屎的时候,总会忍不住去清理,其实耳屎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它会将耳道内了异物凝聚成团,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耳屎多会自行排出。所以,如果家长频繁帮助孩子清理耳屎反而不太好,对于一些耳屎已露在外耳道口的,可以用儿童用的安全镊子夹出来,耳道深处,轻易别碰。幼儿的耵聍不能强行去取,孩子在挣扎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耳道和鼓膜的损伤。 滴香油的事不靠谱,对于坚硬的耳屎,医院有专用的软化耵聍的滴耳剂,浸泡松软后再由医生清理掉。 如果耳屎过硬应该怎么办? 有部分孩子的耳屎会过于干燥,而且结块大而硬,这对家长帮孩子清理耳朵带来极大的不便,如果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最好不要私自去处理,因为干硬的耳屎有可能黏在孩子的外耳道黏膜上,如何强行拉出有可能会损伤孩子的外耳道黏膜,建议家长可以到医院进行处理,医生会有药物将耳屎软化后在专业的照明及器械取出。 总之,耳屎的事,说简单也简单,轻易别去招惹它,一定要整明白的话,让我们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医生来解决。平时多运动,勤洗澡,注意个人卫生就行了。

孙念 2020-04-17阅读量8164

耳朵总是痒痒,要小心这四种情况

病请描述:很多人能忍受疼痛,哪怕是刮骨疗毒都能一声不吭的咬紧牙关。但是疼痛能忍痒却是忍不住的,咯吱窝、腰、耳朵都是常见的痒痒区,尤其是耳朵里面痒痒的时候,掏又掏不到抓心挠肝的感觉非常难受。耳朵痒有很多种原因,如耳耵聍、外耳道炎、耳道湿疹都会出现瘙痒的情况。 耳朵痒的常见原因 耳耵聍 最常见的耳朵痒是因为耳耵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耳屎,在外耳道聚积造成的。耳耵聍是外耳道分泌物,常呈淡黄色薄片状,具有阻止异物和病菌进入外耳道,杀菌抑菌的作用。一般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清理,有些时候耳朵痒不用动手,动嘴就能止痒。正常情况下,耵聍可以借助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但如果聚积过多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耳耵聍栓塞。 外耳道炎      在洗澡洗头时,污水容易流到耳朵里,外耳道变得潮湿会大大降低抵抗病菌的能力,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导致出现外耳道炎。如果经常掏耳朵,损伤了外耳道皮肤,使微生物易于侵入,也会导致外耳道发生炎症。会出现耳内不适、闷胀和轻微疼痛等症状,在张口咀嚼时疼痛感加重。 外耳道湿疹      外耳道湿疹的典型症状之一是耳朵奇痒难忍,越挠越痒,发作初期时耳孔发红、长水疮,挠破后流黄水,患处奇痒,多反复发作。有过敏体质或耳朵流脓的患者,容易发生外耳道湿疹。  真菌性外耳道炎 真菌进入外耳道,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引起的外耳道的炎性病变,形成真菌,像食物发霉一样。外耳道真菌发作时耳内发痒及闷胀感,有时奇痒,夜晚最明显,有少量分泌物;若痂皮霍分泌物阻塞外耳道或覆盖在鼓膜表面,会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若有细菌感染,会引起外耳道胀痛及流脓。 不良习惯      耳朵本来就没有致痒性疾病,但养成了掏耳朵的习惯,一有空就想用棉签、木棒、手指等硬物掏耳朵,损坏皮下组织,把耳屎挖光了,使得外耳道的皮肤变得干燥,也会引起耳痒。经常掏耳朵对耳道内的皮肤是一种刺激,容易引起毛囊感染,或形成耳疖子、耳道炎等外耳疾病。尤其在夏天,由于出汗多、耳内潮湿,感染的机会就更大。所以,一般没有必要经常去掏耳朵。但是对于那些腺体分泌旺盛、有“油耳”情况的人,“耳屎”生成速度较快,难以自行排出,由此引起耳痒及堵塞感,这时就需要时常人为地清洁耳道,有时还需要请专业医生使用专用器具来完成。 耳痒、耳闷也可能由耳科其他疾病所致,如“动嘴”后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明确病因。若为耵聍堵塞,也应该到耳鼻喉科,由专科医生取出,而不应该盲目挖耳。

耳鼻喉医生汤红莲 2020-03-21阅读量8646

耳屎到底该不该掏?

病请描述: “痒痒,就是痒痒,神马?让我忍?说的轻巧, 耳朵痒痒哪里忍得住!!你忍一个试试!!”   耳朵一痒痒就忍不住要去掏掏,相信这是很多人的日常小动作,随便拿个棉签或者掏耳勺,去耳朵里捣鼓捣鼓,掏完了,就一个字:“爽!”,尤其是挖出一大坨的时候,那舒服劲儿甭提有多美了!但是,越“美好”的事物越有毒…… 你是爽了,你的耳朵也会跟你一样爽吗?   说到耳朵,它可是我们身体重要的听力器官,对我们而言是万分重要的!通常来说,耳道内的菌群有自己的生态平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保护自身免受外界的伤害,耳道内的绒毛还能够帮助我们抵挡外界灰尘、细菌的入侵。 耳垢可不是一无是处哦! 人的耳朵会排泄一些耳屎和其他分泌物形成耳垢,俗称“耳屎”,医学上叫耵聆。 外耳道皮肤和其它处皮肤一样,也有一种皮脂腺, 它是一种变型的汗腺,叫耵聆腺,构造有点类似皮肤的汗腺,专门分泌一种油脂。起初,刚从耵聆腺吐出来的分泌物,外形有点像融化的蜡,它们和皮脂腺所排出的油脂混合在一起,形成很薄的一层附着在皮肤的表面。这些原始的耳屎与耳道内的尘埃、脱落的皮肤碎屑拈在一起,干燥后就成为一小块一小块淡黄色疏松薄片状耳垢,堆积在耳道里。耳垢一般为淡黄色、腊样的碎屑,也有油性的或比较坚硬、大块的。 耳垢并不是一无是处,它其实能保护我们的耳朵。耳垢里的溶解酶混合了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能产生微酸且抗菌的环境,可以保护我们的外耳道,避免细菌或是霉菌的感染。如果人为地去干扰、去掏耳朵,反复过度掏耳朵可能会造成外耳道疼痛、瘙痒甚至损伤外耳道皮肤,引起发炎。 耳朵为啥会痒? 01、因为你的耳朵进水啦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洗澡、游泳时,很容易把一些水、洗发水、沐浴露等其他液体流入耳朵,这些混合液体倘若无法及时被排出去,就很容易滞留在耳朵内,积存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导致炎症的发生,让你的耳朵出现疼痛感或者瘙痒感,甚至会发展出疾病问题,比如中耳炎。 02、外耳道皮肤过于干燥 耳垢对外耳道皮肤具有防水保湿功能,若没有耳垢,外耳道皮肤会相当干燥,以及严重发痒,让你耳朵越掏越痒。 03、外耳道有炎症或真菌感染 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 04、分泌物过多 倘若耳朵内存有较多杂物时,这些排泄物一旦无法及时被排出来,就很容易导致耳朵出现瘙痒感。 05、常见的疾病会让耳朵瘙痒 常见的如外耳道湿疹、外耳道霉菌。一部分变应性鼻炎患者也偶伴有耳朵痒感。   耳屎如果不清理,会不会越来越多? 不会。它会自己排出来。我们的外耳道皮肤有自动向外移行的功能,换句话说,外耳道皮肤可以将这些耳垢向外运送并排泄出去。人咀嚼、说话及张闭口(如打哈欠等)时,颞颌关节的运动带动外耳道运动。 如果你的耳垢跑到耳道比较深的地方,甚至碰触到耳膜位置的话,很可能是你自己的问题。比如用棉花棒或者手指灯工具挖耳朵的时候,你有可能将耳垢向耳道深处推挤。   什么情况下才需要清理耳朵? 虽然耳垢会自己悄无声息的自己排出来,但是多余的耳垢如果被自己掏耳朵的动作挤到了耳朵深处而形成耳垢耳垢栓塞,或者导致了炎症,那就麻烦了。如果出现下面的症状,你就需要去找专业医生帮忙处理。 ▌01、耳垢过多影响了听力 外耳道耳垢填塞,是传导性弱听的常见原因。当耳垢完全堵塞耳道时,有可能造成传导性弱听和耳朵的不适。一般耳垢特别多,在游泳或洗头之后,水浸入外耳道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02、耳垢过多让耳朵特难受 耳孔被耳垢堵塞,痒、闷塞感,一摁就疼,耳鸣,听力下降,说明耳朵里有过多的耳垢需要处理。 ▌03、耳垢过硬形成了栓塞 皮脂腺分泌旺盛的人;外耳道曾受损或发炎,结疤后变得狭窄。先天性外耳道较为狭窄(如唐氏综合症的小孩);用不适当的方法,清理耳垢的人都有可能导致耳垢栓塞。而且耳垢栓塞多半因为时间过久,耳垢已然相当硬了。这个时候医生一般都会用软化耳垢的溶剂来帮你掏耳朵,取出耳垢。 耳朵很痒就是很想挖怎么办? 不管什么原因,一般不需要特别清理,如果实在忍不住的话,尽量使用柔软的工具,如:消毒过的棉签,切忌不要使用过于坚硬的物质来掏耳朵,不然很容易会导致耳朵遭受到损伤,甚至会扯掉耳朵内的绒毛。 很多妈妈有强迫症!看到娃耳朵里有耳屎,就要动手弄一弄!宝宝的耳道相对于成人来说更狭窄、更短、更薄!小宝宝的鼓膜可是比蝉翼还要薄的,非常娇嫩,如果掏耳朵不小心,还有刺伤鼓膜的危险。在给小儿掏耳朵时,如果小儿突然挣扎或刺激外耳道出现咳嗽反射,这种意外就更难免。耳垢能保护鼓膜,起屏障作用。所以我们不要随意给宝宝掏耳朵,以免引起外耳道炎。即使是要自己动手,掏耳朵的工具不要接触宝宝的皮肤。如果发现耳垢比较硬,可以询问医生,适当的使用耳滴剂软化耳垢,再用钳子取出。 此外,不建议自己动手或找家人帮忙清理,因为不借助专用医疗工具,是看不到耳道内的情况的,以免瞎掏误伤到耳膜,还有一点,就是不要与他人共用掏耳棒,容易有交叉感染的风险。 日常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游泳、洗澡等时间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切记不要经常掏耳朵。倘若你的耳朵瘙痒长期没有得到缓解和改善,你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请尽快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请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倘若耳朵内进入了细菌,且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就很容易导致外耳炎以及中耳炎等问题,这些炎症如不及时处理,很容易会对耳朵健康造成损伤。

吴昆旻 2020-03-17阅读量8905

耳屎到底该不该掏?

病请描述: “痒痒,就是痒痒,神马?让我忍?说的轻巧,耳朵痒痒哪里忍得住!!你忍一个试试!!”   耳朵一痒痒就忍不住要去掏掏,相信这是很多人的日常小动作,随便拿个棉签或者掏耳勺,去耳朵里捣鼓捣鼓,掏完了,就一个字:“爽!”,尤其是挖出一大坨的时候,那舒服劲儿甭提有多美了!但是,越“美好”的事物越有毒…… 你是爽了,你的耳朵也会跟你一样爽吗?   说到耳朵,它可是我们身体重要的听力器官,对我们而言是万分重要的!通常来说,耳道内的菌群有自己的生态平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保护自身免受外界的伤害,耳道内的绒毛还能够帮助我们抵挡外界灰尘、细菌的入侵。   耳垢不是一无是处   人的耳朵会排泄一些耳屎和其他分泌物形成耳垢,俗称“耳屎”,医学上叫耵聆。   外耳道皮肤和其它处皮肤一样,也有一种皮脂腺, 它是一种变型的汗腺,叫耵聆腺,构造有点类似皮肤的汗腺,专门分泌一种油脂。起初,刚从耵聆腺吐出来的分泌物,外形有点像融化的蜡,它们和皮脂腺所排出的油脂混合在一起,形成很薄的一层附着在皮肤的表面。这些原始的耳屎与耳道内的尘埃、脱落的皮肤碎屑拈在一起,干燥后就成为一小块一小块淡黄色疏松薄片状耳垢,堆积在耳道里。耳垢一般为淡黄色、腊样的碎屑,也有油性的或比较坚硬、大块的。 耳垢并不是一无是处,它其实能保护我们的耳朵。耳垢里的溶解酶混合了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能产生微酸且抗菌的环境,可以保护我们的外耳道,避免细菌或是霉菌的感染。如果人为地去干扰、去掏耳朵,反复过度掏耳朵可能会造成外耳道疼痛、瘙痒甚至损伤外耳道皮肤,引起发炎。 耳朵为啥会痒?   01、因为你的耳朵进水啦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洗澡、游泳时,很容易把一些水、洗发水、沐浴露等其他液体流入耳朵,这些混合液体倘若无法及时被排出去,就很容易滞留在耳朵内,积存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导致炎症的发生,让你的耳朵出现疼痛感或者瘙痒感,甚至会发展出疾病问题,比如中耳炎。   02、外耳道皮肤过于干燥 耳垢对外耳道皮肤具有防水保湿功能,若没有耳垢,外耳道皮肤会相当干燥,以及严重发痒,让你耳朵越掏越痒。   03、外耳道有炎症或真菌感染 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   04、分泌物过多 倘若耳朵内存有较多杂物时,这些排泄物一旦无法及时被排出来,就很容易导致耳朵出现瘙痒感。   05、常见的疾病会让耳朵瘙痒 常见的如外耳道湿疹、外耳道霉菌。一部分变应性鼻炎患者也偶伴有耳朵痒感。     耳屎如果不清理,会不会越来越多?   不会。它会自己排出来。我们的外耳道皮肤有自动向外移行的功能,换句话说,外耳道皮肤可以将这些耳垢向外运送并排泄出去。人咀嚼、说话及张闭口(如打哈欠等)时,颞颌关节的运动带动外耳道运动。   如果你的耳垢跑到耳道比较深的地方,甚至碰触到耳膜位置的话,很可能是你自己的问题。比如用棉花棒或者手指灯工具挖耳朵的时候,你有可能将耳垢向耳道深处推挤。   什么情况下才需要清理耳朵?   虽然耳垢会自己悄无声息的自己排出来,但是多余的耳垢如果被自己掏耳朵的动作挤到了耳朵深处而形成耳垢耳垢栓塞,或者导致了炎症,那就麻烦了。如果出现下面的症状,你就需要去找专业医生帮忙处理。   ▌1、耳垢过多影响了听力 外耳道耳垢填塞,是传导性弱听的常见原因。当耳垢完全堵塞耳道时,有可能造成传导性弱听和耳朵的不适。一般耳垢特别多,在游泳或洗头之后,水浸入外耳道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2、耳垢过多让耳朵特难受 耳孔被耳垢堵塞,痒、闷塞感,一摁就疼,耳鸣,听力下降,说明耳朵里有过多的耳垢需要处理。   ▌3、耳垢过硬形成了栓塞 皮脂腺分泌旺盛的人;外耳道曾受损或发炎,结疤后变得狭窄。先天性外耳道较为狭窄(如唐氏综合症的小孩);用不适当的方法,清理耳垢的人都有可能导致耳垢栓塞。而且耳垢栓塞多半因为时间过久,耳垢已然相当硬了。这个时候医生一般都会用软化耳垢的溶剂来帮你掏耳朵,取出耳垢。   耳朵很痒就是很想挖怎么办?   不管什么原因,一般不需要特别清理,如果实在忍不住的话,尽量使用柔软的工具,如:消毒过的棉签,切忌不要使用过于坚硬的物质来掏耳朵,不然很容易会导致耳朵遭受到损伤,甚至会扯掉耳朵内的绒毛。   很多妈妈有强迫症!看到娃耳朵里有耳屎,就要动手弄一弄!宝宝的耳道相对于成人来说更狭窄、更短、更薄!小宝宝的鼓膜可是比蝉翼还要薄的,非常娇嫩,如果掏耳朵不小心,还有刺伤鼓膜的危险。在给小儿掏耳朵时,如果小儿突然挣扎或刺激外耳道出现咳嗽反射,这种意外就更难免。耳垢能保护鼓膜,起屏障作用。所以我们不要随意给宝宝掏耳朵,以免引起外耳道炎。即使是要自己动手,掏耳朵的工具不要接触宝宝的皮肤。如果发现耳垢比较硬,可以询问医生,适当的使用耳滴剂软化耳垢,再用钳子取出。   此外,不建议自己动手或找家人帮忙清理,因为不借助专用医疗工具,是看不到耳道内的情况的,以免瞎掏误伤到耳膜,还有一点,就是不要与他人共用掏耳棒,容易有交叉感染的风险。   特别提醒:日常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游泳、洗澡等时间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切记不要经常掏耳朵。倘若你的耳朵瘙痒长期没有得到缓解和改善,你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请尽快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请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倘若耳朵内进入了细菌,且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就很容易导致外耳炎以及中耳炎等问题,这些炎症如不及时处理,很容易会对耳朵健康造成损伤。

李泽卿 2020-03-14阅读量9757

外耳道的那些事

病请描述: 外耳道疾病包括:外耳道疖肿、外耳道炎、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异物等。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外耳道最常见的病: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通常是指弥漫性外耳道炎,而局限性外耳道炎称为外耳道疖肿。外耳道炎为细菌、真菌感染或变态反应引起的外耳道皮肤、皮下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多发于夏秋季节,可分为急性外耳道炎和慢性外耳道炎。急性者以浸润性炎症为主,慢性者以脱屑为主。有真菌感染者又称为真菌性外耳道炎。 一、病因: 主要致病原因可能是: (1)挖耳。 (2)洗澡游泳时外耳道进水。 (3)空气湿度大,气温高,影响腺体的分泌,降低了外耳道的局部防御功能。 (4)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刺激。 (5)身体抵抗力下降,如慢性肾病、糖尿病等。 二、临床表现: 1、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1)疼痛:发病初期耳内有灼热感,随病情发展,耳内胀痛,疼痛加剧,甚至坐卧不宁,咀嚼或说话时加重。 (2)分泌物随病情的发展,外耳道有分泌物流出,并逐渐增多,初期是稀薄的分泌物,逐渐变稠成脓性。 2、慢性外耳道炎 慢性外耳道炎常使患者感耳痒不适,不时有少量分泌物流出。如由于游泳、洗澡水进入外耳道,或挖耳损伤外耳道可转为急性感染,具有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症状。 三、治疗: 1、清洁外耳道,保证局部清洁、干燥和引流通畅,保持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 2、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3、在尚未获得细菌培养结果时,局部选择广谱抗生素滴耳液治疗,注意不要用有耳毒性的药物和接触过敏的药物。 4、外耳道红肿时,局部敷用鱼石脂甘油纱条,可起到消炎消肿的作用。如外耳道严重红肿影响引流,可向外耳道内放一引流条,滴药后使药液沿引流条流人外耳道深处。 5、严重的外耳道炎需全身应用抗生素,耳痛剧烈者给镇痛药和镇静剂。 6、慢性外耳道炎保持局部清洁,局部用酸化的干燥的药物,可联合应用抗生素和可的松类药物。 常用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硼酸酒精滴耳液、特比萘芬溶液(霉菌)等。 温馨提示:如出现耳痒症状,可给予酒精棉棒擦拭;游泳后一定要用棉棒擦拭双耳;尽量避免用锐器挖耳;如耳流脓,请就近诊治。

赵俊杰 2020-03-11阅读量9434

关爱双耳,聆听世界

病请描述: 全球约有近4亿的听力残疾人,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数近3千万人,其中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13.7万人,每年新增听障儿童2—3万人,儿童期是听觉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听力残疾导致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并影响其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发展,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及时的发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和康复训练,能使绝大多数听障儿童显著改善功能,与健听儿童一起上学、就业,从而有效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儿童听力受损的因素 一是遗传因素,约 60%-70%的儿童听力损失由遗传因素引起。证据表明,近亲结婚或亲缘相近的个体产生的后代发生听力损失的概率更高。 二是产时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黄疸。 三是感染,母亲怀孕期间感染风疹、巨细胞病毒等可能引起新生儿听力损失。此外,脑膜炎、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等也可能导致听力损失。 四是耳部疾病,耵聍栓塞(耳垢堆积)、分泌性中耳炎几化脓性中耳炎等常见耳部疾病,也可以引起儿童听力损失。 五是噪声,长时间大音量地使用智能手机、MP3 等个人音频播放设备可能引起听力损失。烟花爆竹等短时间高分贝的噪声可能会引起永久性听力损失。六是药物,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抗疟疾、抗结核药及抗癌药等多种药物,因其具有耳毒性,均可导致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的危害 儿童听力损失对其语言学习影响最为显著,此外,患儿的整体认知能力、社会技能、生活态度和自尊心等也会受到影响。患有听力损失而又未能获得治疗的患儿往往学习成绩不佳,会导致其成年后工作表现不佳和就业机会减少。沟通困难可能会令患儿感到愤怒、压抑和孤独,产生持久的情绪和心理创伤,从而使整个家庭深受影响。从更广泛的角度而言,听力损失将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听力损失能否避免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听力损失的人群中,约 60%的 15 岁以下儿童可以避免。超过30%的儿童听力损失是由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和脑膜炎等疾病引起,通过预防免疫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避免。此外,约 17%的听力损失是由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黄疸等产时并发症引起,改善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有助于避免此类疾病发生。另有 4%的听力损失是由于孕妇和新生儿服用耳毒性药物引起的,孕妇和新生儿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可防止此类听力损伤的发生。 如何避免听力损失 一是预防免疫,先天性风疹、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和麻疹等多种导致听力损失的疾病均可通过免疫接种预防。 二是强化妇幼保健措施,预防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和先天性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 三是普及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和诊断先天性或迟发性听力损失的患儿,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四是最好在6月龄前实施干预措施,包括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术等听力重建措施,以及言语康复训练等。 针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可早发现听力损失问题;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可以尽量避免患儿发育迟缓,并有利于促进其社交、教育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先天性失聪或在出生早期患获得性听力损失的儿童,如能在 6 月龄前识别听力损失并给予适当干预措施,患儿 5 岁时的语言能力可与听力正常的同龄儿童达到相同水平。 护耳小常识 生活中一些坏习惯、不良动作,有可能一不小心损害了宝宝的耳朵和听力。 掏耳屎。耳垢俗称耳屎,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一种淡黄色黏稠物质,一些家长将这种分泌物与鼻涕、眼屎“一视同仁”地看成废物,必欲除之而后安,其实是不对的。耳垢遇到空气干燥后变为薄片状,或黏稠的油脂状,在外耳道“值勤”,既可以阻挡灰尘与小飞虫的“入侵”,又能缓冲噪声,阻止外界水分的流入,还可抑制细菌的滋生和繁殖,可称为鼓膜与外耳道的“护花使者”。经常用棉签、挖耳勺等工具去帮宝宝掏耳屎,不仅易损伤未发育成熟的宝宝外耳道,如果棉签上有霉菌,还可能导致霉菌性外耳道炎。耳屎其实能自洁,会随着宝宝的咀嚼或运动掉出耳道外,到时用毛巾擦干净即可,无需特别清理。 用力擤鼻或吸鼻。过于用力擤鼻涕,特别是两个鼻孔一起擤,可能会使鼻腔内的病菌在压力的作用下经咽鼓管直接侵入鼓室,伤害耳朵,严重者可发生耳痛、中耳积脓,甚至导致鼓膜穿孔以及耳流脓、听力下降等。如果儿童喜欢吸鼻涕,甚至形成经常性吸鼻动作,会增加宝宝患中耳炎的概率,严重者可能并发脑脓肿,是十分凶险的。 鼻涕常流也不理。儿童感冒经常诱发鼻窦炎,有时鼻涕常流很长时间,这种情况不能不处理。因为感冒、急性鼻窦炎、急性咽炎时,细菌或病毒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发炎,中耳炎起初是分泌性中耳炎,若治疗不及时,往往可发展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长时间佩戴耳机。经常戴耳机,尤其是长时间聆听高分贝的声音会损害内耳的听觉器官,产生噪声性耳聋,因此喜欢戴内置耳机听CD 的人应掌握“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 60分贝;戴内置耳机听 MP3 的人要遵循“80-90 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 8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 90 分钟。

张振林 2020-03-03阅读量8339

嘿,不要再掏你的耳朵,小心引...

病请描述:给文章起了这个名字,并不是为了做一个标题党吸引读者的眼球,更不是危言耸听的吓唬大家,是因为最近身边好多朋友看了网上澳大利亚《那就是生活》杂志的一篇报道,具体内容是说一名女性,她每天晚上都有用棉签掏耳朵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先是听力出现问题,接着出现了颅内感染,最终生命受到威胁,而导致这一可怕后果的罪魁祸首竟然就是掏耳朵的棉纤维。身边朋友都很关注这个问题,纷纷问我真的那么可怕吗?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掏耳朵这回事,在说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耳朵里的耵聍。 耵聍又称耳屎,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一种油脂,耵聍含有油性,对外耳道的皮肤有保护作用,主要成分有油脂、蛋白质和黄色素,还有少量水份以及钾、钠等元素。耳屎刚问世的时候有一定的油脂和水分,滋润皮肤,保持湿度,还有点弱弱的抗菌作用。新鲜耵聍在耳道里时间一久,水份挥发后大多就成干片了,也有是黏稠黄色的,后者叫“油状耵聍”,属正常的,只是由于特殊的性状所以不容易自己从耳道排出。 耵聍的作用有哪些? 1.抗菌:耳屎含有丰富的脂肪酸,能在耳道皮肤的表面筑起一层酸性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的环境下,可帮助耳道起到轻度抗菌的作用,保护外耳道免受感染。 2.保温、保湿:耳屎可以帮助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不至于让耳道内的皮肤过于干燥。 3.防异物入侵:被耳屎中的油脂滋润的耳道皮肤上的细毛可以阻挡外界的灰尘以及防止异物及小昆虫直接侵犯鼓膜。 4.防噪:耳屎可以促使耳道空隙变窄,从而缓冲传入耳中的声波,避免耳膜被噪音或剧烈的声响所震伤。 二、耳朵到底应不应该掏呢?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要随便自行掏耳朵、不要随便自行掏耳朵、不要随便自行掏耳朵!!!正常情况下,耳屎可以缓慢地从耳道内向道口移动,在人体进行咀嚼或者张口运动时自行排出。而人体无法自行排出的耳屎一般位置较深或者比较坚硬,清理不当很可能将耳屎推入到耳道的更深处,引发更加严重的问题。     有些人闲来无事就喜欢用挖耳勺、火柴棍、棉签, 甚至自己的小拇指,动不动就给自己或是家人掏掏耳朵,过一把瘾,却忽略了由此可能引起的大麻烦。其实,丁点耳屎根本不会影响我们的听力,我们可以不用管它的。三、掏耳朵为什么会感染?都能引发哪些疾病 ?     首先掏耳工具本身就可能带有各种的细菌,掏耳朵时如果耳屎坚硬或比较多,容易把皮肤划伤 ,细菌便会趁机进入引发感染,导致外耳道感染,引起流脓和耳痛。尤其是在公众场所采耳的人,很容易患上霉菌性外耳道炎等疾病。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掏耳朵时偶尔棉签上会带出血丝。一般我们也不会太在意的,认为反正过几天自己就好了。其实这种长期反复刺激外耳道的皮肤,不仅会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发炎、粗糙增厚,还可以增加耳屎分泌,甚至引起外耳道炎或湿疹等疾病。     还有一种意外,就是你舒爽地享受掏耳朵给你带来的愉悦感时,忽然旁边有人碰了你一下,可能你的鼓膜直接就被捅破了,结局就是听力下降甚至会引发中耳炎。小的穿孔还好,大多数人可以自行愈合。大的穿孔就需要手术修补鼓膜了。别以为我在开玩笑,在门诊我们真的遇到过一些鼓膜外伤性穿孔的患者,他们有的是自己不慎弄破的,还有的就是被意外弄破的。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由于耳朵与脑组织距离很近,当严重的外耳道感染、中耳炎时炎症容易向上蔓延,引起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这也就是我们看到报导上说有人因为掏耳朵引发颅内感染甚至癫痫的原因。四、孩子和老人掏耳朵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孩子的外耳道相对比成人窄,皮肤也更脆弱,频繁帮孩子掏耳朵可能将孩子耳道皮肤的天然屏障破坏,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孩子耳道湿疹。所以在孩子没有主动表示耳朵不舒服时,家长不要随意去掏孩子耳朵,如果家长频繁帮助孩子清理耳屎反而不太好,对于一些耳屎已露在外耳道口的,可以用儿童用的安全镊子夹出来,耳道深处,轻易别碰。孩子的耵聍不要强行去取,因为孩子在挣扎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耳道和鼓膜的损伤。   老年人由于肌肉松弛,下颌关节运动无力及外耳道口塌陷等原因导致耵聍不易排出。耳屎堆积过多会引起耳鸣、耳塞感、耳部疼痛及听力下降等症状,长久下去还会引起老年人的社交障碍,这里建议家人尽量不要帮老人自行掏耳朵,以免发生意外,最好定期带老人去医院借助医生的帮助清洁耳朵。 五、如何正确清理耵聍呢? 准确的说,其实大家没有必要清理耵聍,因为正常情况下耵聍在人体进行咀嚼或者张口运动时自行排出。而人体无法自行排出的耵聍一般位置较深或者比较坚硬,清理不当很可能将耳垢推入到耳道的更深处,反而容易引发耵聍栓塞,引起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反射性咳嗽等不适感。或者损伤耳道内敏感组织,造成永久损伤,引发更加严重的问题。 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让医生借助器械将栓塞的叮咛取出。对于干型耵聍栓塞可以先用3-5%碳酸氢钠滴耳液滴入外耳道,每日5-6次,每次滴数滴,3-4天后复诊时医生在耳内镜下将耵聍冲洗干净即可。对于耵聍分泌旺盛或排出受阻者的油耳朵,自己就更不要掏啦,建议你还是定期到医院让医生帮你清理就可以了。     当然啦,如果你觉得掏耳朵并不是为了掏耵聍,只是为了单纯的享受那种爽爽的感觉,建议您拿棉签就在外耳道口转几下过过瘾就算了,千万不要往里掏。 六、如何保持耳朵的卫生呢? 这里建议大家在游泳、洗澡时首先尽量避免耳朵进水,一旦进水了,可以把头侧向进水的一侧耳朵,适当跳几下,基本上水都可以出来的。切忌不要粗鲁的用手掌密闭外耳道口用力向外拉,这样可能导致鼓膜的损伤。另外游泳时可以戴上耳塞也是保护耳朵的一种方法。佩戴助听器的人要做到定期清理耳朵的耵聍,以免影响助听效果,当耳朵发炎时要及时治疗,注意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干燥。好啦说了这么多,你可以果断放下手中的棉签了吧,记住了,耳朵可不是你想掏就随便能掏的!作者:杜晶艳 审校者:王宁宇 绘图:何晓霖

王宁宇 2020-03-02阅读量8604

拒绝老了变聋变傻?

病请描述: 如果您家里的老人最近说话嗓门越来越大,还爱打岔发脾气了,这些表现要引起家人的关注了,它在提示你,老人的听力有可能正在下降。 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相比,听力受损的老年人思维和记忆更差。专家指出,听力下降,大脑接受声音的刺激减少,需要耗费更多能量来处理声音,因而会牺牲一些本来用于处理记忆和思维的能量,长期下来就导致老年人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下降。造成老年人在生活中会出现沟通困难、交流减少等情况。久而久之,老年人就失去社交的兴趣,逐渐将自己与外界隔离起来,变得沉默寡言、心理自卑。 这时建议家人带老人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做一下相关的听力检查,弄清听力下降的原因。常见病因有外耳畸形、耵聍栓塞、鼓膜穿孔、中耳炎、鼓室硬化、听骨链断裂、退行性改变、耳蜗病变,以及听神经病变,听觉中枢病变等。经过检查再排除器质性病变以后,医生的诊断是老年聋,建议戴上助听器。 听说要戴助听器, 门诊很多老人第一反应是那么贵的东西戴它干嘛呀?不就是有点耳背吗,你们说话大点声,我就听见了。再说了戴上那玩意不就是告诉别人我听不见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人口的增长。60岁以上的人越来越多的出现听力下降。很多人在早期听力下降时并未重视,等听力下降程度影响到与人交流时才考虑就医。从医学角度来看,听力障碍的发生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从听力开始下降到患者自身发觉有明显的听力障碍,这个过程可能长达15年,就如“温水煮青蛙”一样。一旦听力障碍影响日常交流时,多半患者已经到了重度听力障碍的程度,甚至错失了最佳的康复时机,有效的方法就是佩戴助听器。 为什么要戴助听器? 很多老年人发现自己耳朵不好使了,都认为没事这是岁数大了的正常表现,不想戴助听器。总结起来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东西太贵,不想增加儿女负担,另一个原因就是觉得每天摘摘戴戴戴的嫌太麻烦,戴出去让别人看见也不好看。其实,听力不好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会行为以及交往能力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并且还会降低老人的独立生活能力。 佩戴助后会不会产生依赖? 眼睛不好使了,就会借助老花镜,腿脚不利索,就会使用拐杖。奇怪的是,老年人听力下降却不喜欢佩戴助听器,怕对助听器产生依赖?其实,佩戴助听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听力补偿,让你的听力接近正常水平,如果大脑习惯了助听器带来的便利后,一旦停止使用助听器,大脑会突然变得“不知所措”,甚至变得反应迟缓,造成听力变差的“假像”,就像佩戴眼镜一样,突然不戴眼镜,会感受到生活中的种种不便,这其实是一种惯性现象,并不是依赖。 在家里不戴,出门在戴可以吗? 很多使用助听器的老人都有这个习惯,他们觉得在家里环境相对安静,勉强可以听见家人说话,没必要使用助听器,只有外出时,才会佩戴助听器。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耳朵负责收集声音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通过收集各种感官信息作出适当反应,如果想让大脑持续作出准确分析,耳朵就必须不间断传递信息给大脑。不戴助听器也能勉强听到家人说话并不等于能听到声源的所有音频,不能把听到声音作为判断是否应该佩戴助听器的唯一因素 是不是越晚戴越好? 这个观点是错的,听力损失的时间越长,听神经刺激就越少,听力下降越明显,拖的越晚戴上助听器,往往即便佩戴了符合自己听力的助听器,效果也不那么理想了。 越贵的助听器越好吗? 助听器不是越贵越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助听器,应根据听力损失的类型、程度及佩戴者实际需要选择助听器的线路和功率,从而使助听器的性能达到较好的听力补偿。 老人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每个老年人对自己的助听器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其中包括它的外形、舒适度、清晰度等等。外形分可以分为耳背机和定制机,定制机又可细分为耳内式、耳道式和深耳道式。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他才会喜欢去戴。 两个耳朵都不好,戴一个可以吗? 双耳听力都不好,只戴一个助听器的话不仅会影响聆听效果,还会导致听声音没有方向感,并且,这样会导致另外一只没有佩戴助听器的耳朵的听力会比之前下降的更快。 别人的助听器我可以用吗? 每个人的耳道弯曲度和听力都不一样,别人的助听器戴在自己的耳朵上只会带来困扰,而不会带来好的聆听效果。 可不可以随便找个店铺就选配助听器? 助听器验配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助听器验配工作须由具备一定康复听力学专业资质的专业人员,使用相应的听力学评估、测试、诊断设备,在测听室等特定的声学环境中完成,所以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在外面的门面购买。 温馨提示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提醒您,老年人要重视耳部的保健,平时可以对耳廓做揉搓按摩,以增强耳部的血液循环;保持健康的心态,合理地安排日常生活;注意调节饮食,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远离噪音污染等。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老年人,要按时用药,积极治疗。 作 者:杜晶艳 科普指导者:王宁宇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王宁宇 2020-03-02阅读量8066

耳鸣久了真的会聋吗?

病请描述:  今年的3月3日是第十八次“全国爱耳 日”,主题为“防聋治聋、精准服务”,今天就与大家谈谈与耳聋相关的疾病——耳鸣,也探讨一下耳鸣久了是否会耳聋的问题。         什么是耳鸣?   耳鸣是指在外界没有声音的情况下,自觉耳内或头部有声音在鸣响的主观感觉。   耳鸣声音表现多样,如潮水声、嘶嘶声、电流声、蝉鸣声、搏动声等。依照发作部位可为单侧耳鸣、双侧耳鸣或颅鸣。依照发作时间性可以是持续性、间歇性或搏动性。依照是否有声源,可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客观性是指内部生物源性的真实声音,通过人体自身组织传导到耳内。声音来源包括:血管搏动、脉搏声、中耳肌肉痉挛、咽鼓管或软腭运动声音,检查者将听诊器放在耳边有时可听到耳鸣声,又称为他觉性耳鸣。相反,主观性耳鸣是一种听觉感知的幻觉,无法识别客观声音,只有患者本人可听到耳鸣声,这类耳鸣最常见。本文中所提到的耳鸣主要指主观性耳鸣。         引起耳鸣的原因   1.听觉系统疾病   (1)外耳外耳道耵聍栓塞、肿物或异物。   (2)咽鼓管病变、急慢性中耳炎、肿瘤等,也可见与鼓室硬化和鼓室内血管病变等。   (3)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耳硬化症、耳毒性药物、噪声、感染所致的内耳损伤、蜗后听觉系统病变(如听神经瘤、桥小脑角病变等)。   2.全身性疾病   (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低血压等。   (2)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   (3)其他:神经退行性变(如脱髓鞘性疾病)、炎症(病毒感染)、外伤、药物中毒、颈椎病、颞颌关节性疾病或咬合不良等。   (4)不明原因,大多数耳鸣患者并不能找到明确病因,与耳鸣有关的诱发因素如:精神紧张、睡眠差、不良生活习惯、噪声刺激、饮食等都可能与耳鸣产生有关。         耳鸣需要做什么检查?   1.了解病史   进行耳部及全身临床检查。   2.听力学检查   纯音测听、声阻抗测听、耳鸣音调和响度匹配检测、耳鸣后效抑制和最小掩蔽级检测,及其他听力学及电生理检查。         什么是神经性耳鸣?   “神经性耳鸣”是一个并不存在的概念,是从“神经性耳聋”的概念中盗用过来的,社会上流传的“神经性耳鸣”说法很多都是错误的。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的意见,将找不到明确病因的耳鸣称为“特发性耳鸣”。         耳鸣久了真的会聋吗?   因为能导致耳鸣的病因很多,既有耳部疾病,也有全身疾病,耳鸣只是其中一个症状而已。许多耳部疾病(如外耳道耵聍栓塞、分泌性中耳炎等)都是可以治愈的,许多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也是可以理想控制的,既然这些引起耳鸣的病因都是可治愈的,那也就谈不上“鸣久必聋”。   当然,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药物性耳聋、听神经瘤、噪声性耳聋等这一类疾病引起的耳鸣,若疾病进一步发展是会造成耳聋的。         耳鸣的治疗   耳鸣的早期治疗,首发病的3~6个月是治疗重要时期。   1.病因治疗   a、取耵聍、取异物、切除肿物等。   b、药物治疗:血管扩张药、钙离子拮抗剂、耳鸣抑制药、减轻耳鸣影响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等。   C、心理咨询和调适:分析耳鸣原因和病变情况,消除病人的担心,告诫病人要置身于声音充实环境中,主动接触自然界声音,争取与耳鸣共处,把耳鸣比作火车的轰鸣声、冰箱噪音等以适应和习惯这些声音,让病人尽力消除耳鸣引起的心理反应,抑制消极情绪,并树立耳鸣可以治疗的信心。   2.掩蔽治疗   应用耳鸣治疗仪、耳鸣掩蔽器、纯音测听仪或者助听器进行。   3.耳鸣再训练,习服疗法   目的是使病人对耳鸣适应和习惯,从而减轻耳鸣程度,解除耳鸣对病人所造成的身心障碍。该疗法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适用于长期、严重的耳鸣患者,主要包括咨询和声治疗。   4.传统中医治疗等。         耳鸣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耳鸣受很多因素影响,耳鸣患者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要有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一旦患有耳鸣,首先要引起重视,到医院接受检查以明确耳鸣的病因,及时进行合理的治疗。   ②避免噪声刺激、禁用耳毒性药物、少吸烟喝酒等;   ③要对耳鸣有正确的认识,耳鸣是机体的一种善意提醒,要减轻自己对耳鸣的关注,培养兴趣爱好,调整生活节奏,注意规律睡眠和健康饮食;治疗时并不需要追求彻底消除耳鸣,但要消除患者对耳鸣的恐惧想法,建立正确的耳鸣认识观。

周丹阳 2020-02-11阅读量8240

耳屎需要掏吗?

病请描述:        我们耳朵里面产生的分泌物俗称耳屎,很多人出于卫生的考虑,往往会定期甚至是频繁地掏耳朵。         但是有不少人都说耳屎不用处理,因为耳屎是会自行掉出来的。那么耳屎到底该不该挖?耳屎要经常掏出来吗?耳屎要不要清理?         耳屎是什么?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是由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出来的物质混合了灰尘、皮屑形成的。         耳屎分两类,一类干性耵聍,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一类湿性耵聍,有的耵聍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油耳」和遗传有关,不是一种病。我们黄种人干耳较湿耳多,白种人和黑人则反之。         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多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即称耵聍栓塞。         耳屎会不会塞满耳朵?能掏吗?         每个人都会有耳屎!除非有症状,否则无需处理。         如果耳屎堵满了耳道,继而出现耳闷胀、耳痛、听力下降等情况,需要到医院处理。         如果实在想掏,能不能自己用棉棒或者挖耳勺掏耳朵呢?不要掏!         为什么不要自己掏耳屎?         首先,耳道有自排自洁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是可以自行排出的。咀嚼动作也会促进耳屎的外排。         其次,反复掏耳朵会破坏耳道皮肤自然屏障,甚至会引起耳道湿疹、外耳道真菌感染等。         再者,掏耳屎造成外伤也不少见,甚至造成慢性中耳炎或影响听力等。         所以再次强调,如果耳朵没有什么症状,耳屎什么的就随它去吧。         医院常规的处理方法         1.医生在直视下夹取;         2.耳道冲洗:先用滴耳液浸泡3日,待软化后,再到医院用专门的设备进行温水冲洗。

周丹阳 2020-02-11阅读量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