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耳鼻咽喉头颈科 > 耳鼻咽喉科 > 招风耳 > 内容

招风耳内容

一张流程图轻松掌握3度先天性...

病请描述:每个宝宝的出生都承载着全家人满满的美好期待,然而命运的不完美有时却毫无征兆地悄然降临——小耳畸形,这个至今仍未被完全明确病因的先天性疾病,让刚刚还沉浸在喜悦中的年轻父母瞬间陷入无助和悲伤,而对未来如何治疗也是完全的不知所措。晓波医生每天都会接待许多这样的父母,一句句流露出焦急的咨询和宝宝稚嫩的患耳照片无不触动晓波医生的心。然而目前关于小耳畸形的文章纷繁芜杂,很多文章充斥着背后的经济利益,并非完全从患者本身的切身利益出发。小耳畸形这一领域的知识艰深复杂,发现商业软文背后的猫腻对于晓波医生来说非常容易,但对于家属和患者来说,让他们有所警觉,避免选择时出现误区则是难上加难。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科于晓波作为已经在小耳畸形领域埋头深耕十余年的医生,晓波医生希望使尽浑身解数帮助本身就已经遭遇不完美的家庭,在面临关键的选择的时候做出基于自身情况的明智决定。因此,详细介绍小耳畸形规范的治疗方案选择对患者和家属都很重要,无论是从临床意义还是卫生经济学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治疗都将对孩子和家庭的将来带来深远的影响。小耳畸形是由胚胎期第一、二鳃弓发育异常导致的颅面部发育畸形,其发病率在不同人群中有很大差异,在男性和亚裔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国内外报道发病率为0.83~4.34/100000新生儿。临床最多见的III度先天性小耳,表现为耳廓发育不良,外耳呈腊肠状、花生状、贝壳状甚至无耳畸形、外耳道闭锁中耳及颌面部短小畸形以及面神经发育异常,往往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尽管心理压力巨大,手术选择做决定时一定要仔细斟酌,详细了解,作出符合自身情况的决定。我们将首先对3度先天性小耳畸形诊治方案流程展开讲述:如果大家看不明白,可以看流程图。欢迎大家提出意见。治疗方式细节和其他类型的小耳畸形治疗方案另外开篇介绍。3度小耳畸形往往只是残留部分小耳垂,表现为花生状、腊肠状小耳,同时伴有耳道闭锁,严重者往往伴有半侧颜面短小,通俗一点就是大小脸。具体见下图:小耳宝宝生下来,首先进行的检查是听力检测,4岁后可以做CT看看耳道发育情况,排除胆脂瘤的情况。6岁后可以采用通过再造美观对称的外耳可以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其中,利用自体肋软骨雕刻成三维耳廓支架进行耳廓再造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经典和成熟的方法,也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和外耳缺损的金标准。大多医生曾用MEDPOR假体材料再造外耳,但是存在假体过硬,远期假体外露的风险。美国医学会曾作出调查,90%以上的医生因为假体外露的风险,在使用过假体再造外耳后,发现出现诸多并发症,因此目前全世界的整形医生更主张自体肋软骨再造,这种治疗方法是再造耳是自身组织,能够有血运、感觉,色泽好,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单侧小耳往往不需要进行听力重建,双侧小耳患者可以考虑在再造外耳手术的同时进行听力重建手术。关于听力重建和开耳道手术,尽管今年来出现了鼓室重建、人工耳蜗植入等治疗新方法, 但未完全改变患者术后远期效果差、再造耳道回缩狭窄甚至再闭锁的现状。目前主要还是需要CT评分在8分以上的做耳道比较好,低于这个最好是放置骨导助听器。随着小耳畸形听力康复的近年的研究手段的完善,结合现代影像学和听力学的进展,循证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小耳畸形耳道闭锁的听力重建术的听力恢复机制及术前术后听力生理学及解剖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相信在未来的十年小耳畸形听力缺失的临床治疗会有突破性的进展。为了能够给家长和患者一个简单明了的诊治方案说明,建立的诊治指南是否能够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把握正确的手术时机。晓波医生特地绘制一套关于3度小耳畸形的首选治疗指南和治疗方案流程,详见下图。

于晓波 2018-07-05阅读量8608

小儿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手术什么...

病请描述:患者:小儿先天无外耳,且无耳洞,最早手术在什么年龄段合适?手术顺序是先做穿孔手术还是先做外耳修复手术? 上海五官科医院耳鼻喉科张天宇:关于先天性中外耳畸形外科治疗的有关技术和时机问题 : 1、最佳的外科治疗时机是6周岁后,通常不超过14周岁。但是,14周岁之后也还是可以手术。 2、最好能同时做外耳郭再造和外耳道再造与听力重建。如不能或没有条件时,先做耳郭再造,后做听力重建,但实际上听力重建的机会很少了。 3、如果先做了听力重建,再做耳郭再造,就非常困难了。 手术前应该先做详尽的听力学检查和评估,详细的中外耳影像学检查。 张天宇 个人观点  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张天宇 2018-06-17阅读量9130

美在五官—&md...

病请描述:这年头,耳朵不美,你还敢红?                          ·                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整形外科里,总有着这样一些特殊的“求美者”——他们不是为了漂亮的双眼皮或者挺拔的高鼻梁,他们是来给耳朵做整形的。·                什么?你只听说过眼睛鼻子整形?那么你就真的out啦!这年头,拍照都要360度无死角,耳朵不美可不行。·                 ·                最常见的耳朵整形就是打耳洞和丰耳垂了。·                和街头小店的气枪法穿环不同,整形外科多使用co2激光来打耳洞,优点就是无菌操作、不出血、不感染、方便快捷,打好耳洞后马上就可以带上漂亮的耳环出门了。·                至于玻尿酸丰耳垂,大多数人认为耳垂丰满厚实比较有福气,主要对那些天生耳垂窄薄的人来说,玻尿酸注射简便易行,一针下去,马上珠圆玉润起来。     ·                当然,以上说的都是最常见的耳整形,是相对于耳朵本身正常的人“锦上添花”的一种做法,而对于另外一些有缺憾的患者来说,整形就没那么简单了。·                人们常说的耳朵在医学上叫做耳廓,耳廓位于头部两侧,作为暴露在体表显著位置的器官,先天发育不足或后天感染、外伤等因素都会引起各式各样的畸形和不完美,其实耳廓畸形发病率一点也不低,只是由于耳朵可以被长发遮住,而不被大家注意到罢了。·                先天性耳廓畸形有很多分型和分度的方法,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根据出生时组织 结构的缺失情况分为耳廓结构异常和耳廓形态异常。·                耳廓结构异常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引起的皮肤或软骨发育不全所致,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耳畸形,根据残耳的形状可以通俗的分为耳甲腔型、腊肠型、耳垂型以及无耳型。小耳畸形世界各地发病率报道为1/5000-10000。目前病因尚无定论,可能与孕期感染、接触致畸物质有关。·                ·                对于出生即发现患有小耳畸形的患者,首先进行的检查是听力检测,双侧听力缺失的患儿要早期佩戴助听装置。4岁后可以做CT看看耳道发育情况,排除胆脂瘤的情况。发育正常的患儿6岁后考虑手术再造外耳。目前,利用自体肋软骨雕刻成三维耳廓支架进行耳廓再造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经典和成熟的方法,也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和外耳缺损的金标准。自体肋软骨支架和再造成功的耳廓。 ·                耳廓形态异常可能是由于胎位异常或产道挤压等外力因素,通俗地说就是耳朵长得不好看,但一般不影响患者的听力。如: 招风耳,垂耳,隐耳,杯状耳畸形等。·                一项关于我国珠三角地区的最新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生时耳廓形态畸形发病率高达57.46%,虽然其中有31.55%的患耳出生后一个月可以恢复到正常形态,但仍有近70%的患儿在不予干预的情况下,耳廓畸形保持原样或更严重。然而,若在出生后尽早开始使用耳廓无创矫正器(俗称耳模)进行治疗,有90%的患儿治疗后可有满意的结果。·                 ·                上图就是耳廓形态畸形出生后及时使用耳模矫正治疗后效果·                一般认为治疗窗是出生后两个月之内,越早治疗效果越理想,需要佩戴矫正器的时间越短。这是基于新生儿耳廓软骨中透明质酸含量较高,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无创矫正治疗窗会随着新生儿体内循环系统中来自母体的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及随之而来的耳廓软骨中透明质酸含量的下降而结束。·                错过了早期矫正机会的耳廓形态畸形只能通过整形外科手术来改善外观。手术医生术前需要仔细评估耳廓畸形的程度,确定软骨及皮肤是否足够支撑和构建一个正常的耳廓。由于耳廓结构精妙,回旋曲折,每一个细节的体现都需要精心的设计。整形外科的皮瓣转移和组织移植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隐耳术前、术后 招风耳术前、术后垂耳、术前术后杯状耳术前、术后 事实上,耳廓畸形不仅形状不美,大部分严重畸形患者听力也会受到影响。更要引起重视的是患者的心理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自卑、偏激、抑郁等会日益加重,在就业、择偶时遭遇压力。听说,某航空公司面试时就拒收招“风”耳员工~~~~~~对于严重的耳畸形或者缺损患者,如果不想手术,也可以选择赝复体(俗称假体)来改善外形。总之,不论如何,耳整形和面部其他整形手术一样可以无声无息地把你变美,悄悄地改善你的生活,绽放不一样的人生。

郭英 2018-06-14阅读量8708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手术治疗(...

病请描述:先天性后鼻孔闭锁可为单侧或双侧发病。闭锁处组织可以是膜性、骨性或者混合性。本病发病率较低,患儿容易并发身体其他部位的先天畸形。如心脏病、生长发育迟缓、神经系统畸形、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耳畸形、耳聋以及其他合并症。该患儿,女,3岁10个月。出生后即发现张口呼吸以及先天性耳聋。在1岁时行电子耳蜗植入术,之后听力有改善,但是言语康复很慢,发音不清。之后,曾在当地儿童医院行鼻腔探查后鼻孔成形术。但是手术不成功。现在为了开放后鼻孔,来我处就诊。我们检查发现,患儿张口呼吸,不断流鼻涕,发音不清晰,言语功能同其他行耳蜗植入两年后的儿童之言语能力有很大差别。CT检查发现,后鼻孔处有骨性的结构连于硬腭与蝶骨之间,完全阻塞后鼻孔。如图。我们在完善检查后行全麻下经鼻内镜下后鼻孔开放术。术中发现患儿左侧鼻腔略宽敞,双侧后鼻孔阻塞。阻塞结构为骨性,前后覆盖有粘膜。我们磨除阻塞的骨性结构,开放双侧后鼻孔。手术顺利。术中出血极少,未输血。术后复查CT见阻塞后鼻孔的畸形骨质完全切除,后鼻孔已经完全开放了....家长十分开心......目前患儿恢复中,已能经口呼吸,晚上睡觉嘴巴能够闭上了。鼻腔以及言语功能恢复状况,在密切随访中。小朋友在近期康复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鼻腔内的换药清理,我们安排绿色通道,每次短时间入院,镇静后换药。同时我科的耳科医生及听力师在密切随访宝宝的言语康复,期望她很快能够做到吐字清晰,言语流利......

张维天 2018-05-30阅读量8616

小儿难养,这些不靠谱的育儿习...

病请描述:1、刮眉能使眉毛浓黑这个说法,跟给孩子剃光头,长出来头发黑是一个道理。可是,孩子的皮肤娇嫩,如将眉毛根部刮伤,可能会改变肩毛位置与形态如刮破皮肤导致感染而溃烂、结疤。甚至严重的情况,孩子还可能不再长眉毛了。正确做法是:大多数孩子的肩毛要到2岁左右才有型,父母不必着急。2、捏鼻能使鼻子变挺某宝上,经常有卖可以让鼻子变挺的“捏鼻神器”,于是很多妈妈变将捏鼻运用到自己宝宝身上,要知道,目前并未有确切的科学依据证实,经常捏提鼻梁骨,可以让鼻子变挺。孩子鼻腔黏膜娇嫩,如果过于用力捏鼻,会损伤其鼻黏膜。正确做法:五官多与遗传有关,顺其自然就好。3、剪睫毛使睫毛变长睫毛的长短、浓密与否,主要与遗传和营养有关。睫毛可起到遮挡灰尘和过强光线的作用,剪掉睫毛,孩子眼睛容易受伤。正确做法:让孩子的睫毛自然生长。4、捋耳使耳廓更圆润有些人不想让孩子长招风耳,便把孩子的耳朵向后压,认为趁着宝宝年幼,可以帮助定型。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管用,而且容易导致宝宝耳朵变形,对宝宝造成伤害。正确做法:大多数婴儿的耳朵都处于没长开的状态,但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耳朵会越长越有型,家长不要过分着急。平时,只需轻轻地为孩子捋耳朵,能起一定的按摩作用。千万不要过犹不及!5、母乳抹脸能使孩子皮肤嫩白之前小编看评论里头有读者分享,婆婆背着自己,偷偷用母乳给宝宝抹脸,结果乳汁腐坏后细菌侵入皮肤,导致孩子脸上产生红晕,变成小包,继而化脓。正确做法:婴儿脸部不干燥的话不用涂抹任何东西,如果要用,要选择婴儿专用的润肤霜。6、睡硬枕让头型更圆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头型扁不好看,就听信这样的说法:长期使用质地较硬的枕头,可以让头型更圆。事实上,长期睡硬枕头,容易使新生儿头颅变形或形成大小脸。而目,真正影晌孩子头型的因素是遗传和睡姿,并不是枕头。正确做法:经常有意地为孩子调整睡姿,但别强行干涉,让孩子睡个好觉比什么度重要,所以睡得舒适最重要。7、怕不消化,就一直给宝宝吃粥有的家长,看到宝宝爱拉肚子。认为稀饭养胃,就一直给宝宝喝粥。事实上,不给宝宝的肠胃适应硬一点的食物,会影响宝宝的消化能力的发展。而且由于口腔缺乏咀嚼和吞咽练习,可能影响宝宝口腔发育和面部肌肉发育。正确做法:给孩子添加辅食可遵循由少量到多量,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可逐步添加米粉、粥、果蔬、肉类让营养更均衡,也让宝宝的咀嚼和消化能力逐步得到锻炼。8、把尿比穿纸尿裤好有的家长认为,把尿比纸尿裤要好。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婴幼儿自主排尿功能要随着神经系统、尿道括约肌等的发育而逐步完善。在此之前把尿,并不能帮孩子建立自主排尿功能。而且太早把尿,还可能造成肛脱、肛裂、尿频。正确做法:婴儿可以穿纸尿裤,一岁以前不要把尿,大一点可以进行坐便训练。9、用酒精给孩子擦身降温孩子发烧怎么办?有长辈就会建议:用酒精给孩子擦身。但你可知道,孩子皮肤非常幼嫩,很容易吸收甲醇,而这种物质对脑部神经系统的危害可以说是致命的,而目即使是医用酒精或白酒擦浴,依然可能导致孩子酒精中毒。正确做法:孩子发烧应少穿盖不要捂,可以洗温水澡,多喝水,最安全有效的方法还是吃退烧药。10、怕孩子着凉捂得严严实实孩子容易着凉,就应该捂得严严实实的,这样对吗?其实,孩子手脚体温低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是因为孩子本身心脏力量弱,血压低所导致的,和孩子冷不冷没有直接关系。捂得太厉害,反而使孩子烦躁,睡不安稳,还可能捂出痱子、湿疹。正确做法:了解孩子的冷热状况,应该摸孩子的后背或者前胸这些躯干部位,温热但没出汗,就是最恰当的。11、绝对不给宝宝开空调宝宝抵抗力弱,吹空调肯定不好!但是,夏天气候炎热,儿童的身体对于温度的适应性度差,高温很容易造成中暑、脱水甚至猝死。还可能刺激儿童呼吸道,引发哮喘,或导致痱子、湿疹这些皮肤炎症。正确做法:孩子可以合理使用空调。但使用前,一定要清洗空调滤网,可以将空调的温度维持在26度左石,且排风口不要直接对着孩子吹。12、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营养有的婆婆会说,母乳6个月就好了,再吃下去也没营养。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母乳在任何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母乳会根据宝宝的成长情况,自动调节每一次的分泌,满足宝宝的需求。正确做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最好纯母乳喂养6个月,6个月之后加辅食,至少母乳喂养至1周岁,最好至2周岁甚至更久。13、奶水太稀宝宝吃不饱我们看到清淡的奶是“前奶”,成分大部分是水分,是给宝宝解渴的,宝宝越吃,母乳越浓,到最后,会分泌奶油一样的“后奶”,是给宝宝解饿的。正确做法:母乳喂养,只要妈妈奶水充足,不用担心宝宝吃不饱。14、经常摇晃着哄睡其实婴儿困时会自己入睡,只是大人为了控制孩子的入睡和睡觉时间而人为干预,造成有些孩子依赖大人的干预睡觉方式。摇晃睡觉确实对婴儿没有好处。正确做法:逐渐减少哄睡时摇晃的幅度,到非摇晃搂抱哄睡,再到搂抱入睡,大人手摸着入睡,最后到孩子自行入睡。逐渐过渡,养成自主入睡习惯。15、给母乳宝宝喂水母乳中80%以上是水,只要观察婴儿在非吃药状况下的排尿为无色透明或微黄,就说明体内水分充足。正确做法:母乳宝宝自行喝水,大约要等到10个月左石。16、坚决不给用安抚奶嘴,阻止宝宝吃手宝宝吃手制止才是对的吗?事实上,孩子吃手可以满足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需要,一岁以内的宝宝吃手不需要特别去矫正。如果宝宝频繁吃手,建议给用安抚奶嘴,因为:a、吸吮安抚奶嘴,可有效避免今后牙齿变形,因为安抚奶嘴外面的圆片有效抵抗并缓解吸吮带来的向内的吸力;b、吸吮手指会比吸吮安抚奶嘴更加难戒。正确做法:建议尽可能让频繁吸吮手指的婴儿接受安抚奶嘴,宝宝吃手时别强行阻止。17、婴儿白天睡觉拉窗帘有助睡眠很多家长从月子里开始自天也会拉上卧室的窗帘,来保证孩子有一个完全黑暗环境来提高睡眠质量,但在新生儿阶段,这样做反而可能不利于建立宝宝昼夜周期。正确做法:对于半岁以内的小宝宝,我们的建议在白天尽量也不要拉上窗帘,晚上则尽量保持黑暗和安静,也不要将睡着的孩子叫醒喝奶。18、打呼噜说明宝宝睡得香打呼噜不仅仅对大人是不健康的,对宝宝也是如此。如果宝宝偶尔打鼾,那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但如果宝宝经常打鼾,可能是由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或其他原因,影响了鼻咽部通气造成的。正确做法:如果宝宝经常有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的情况,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19、喝葡萄糖水去黄疸我们都经常听说,黄疸的宝宝,要多喝葡萄糖水。其实,对于婴儿黄疸,需通过增加喂养量,致使排便量增加,进而达到降低黄痘的效果。而葡萄糖的吸收过程只增加血中葡萄糖含量,使体内的能量供给维持在一定范围,排便量不会增加,因此不利新生儿退黄。正确做法:多喂奶,多晒太阳,让黄疸自行代谢。如果还是很严重及时去医院就诊。20、嘴对嘴喂食嘴对嘴喂食,看似亲情无限。其实,家长容易使宝宝感染幽门螺杆菌,引起宝宝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甚至会导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正确做法:对喂宝宝的食物,家长一定不要用唾液接触。21、吃东西时逗孩子有些宝宝不爱吃饭,家长便想着边吃边逗孩子,这样可以多吃一点。其实,进食时逗孩子,孩子大叫或大笑,随后一次深吸气,饭粒等食物就会随气流而被吸入气管内,引起呼吸道梗阻,甚至呼吸困难、室息。正确做法:给孩子喂食应该让其保持平静、专注。22、宝宝一出生就喝糖水有的地方的习俗是:宝宝一出生就要喝碗糖水。事实上,新生儿的味蕾异常敏感,糖水、橙汁和盐都属于强刺激物,可能严重损坏宝宝的味蕾,导致宝宝不爱喝白开水、吃饭挑食重口味。正确做法:不要给婴儿吃刺激性的食物。23、抱着孩子坐汽车抱着孩子坐汽车,更安全?要知道,汽车时速在50公里时发生碰撞,一名体重10公斤的小孩瞬间会产牛300公斤左右的冲击力。这种情况下,一般没有人能抱住孩子,孩子的头部发生碰撞,后果不堪设想。正确做法:给孩子使用儿童安全座椅。24、晚上叫醒宝宝喂奶、把便许多爸爸妈妈担心宝宝饿,经常在夜里把宝宝叫醒喂奶。还有家长怕孩子尿床,半夜叫醒小便。频繁半夜叫醒宝宝,很容易打乱宝宝的睡眠规律,把宝宝变成夜猫子,受苦的还是宝宝,大人也睡不好觉。正确做法:让宝宝睡到自然醒,晚上使用纸尿裤入睡。25、用纯净水、矿泉水冲奶粉更健康有的家长泡茶时喜欢用纯净水、矿泉水,给宝宝冲奶粉也喜欢照样画葫芦。事实上,纯净水除去了各种常量元素和大部分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会造成孩子营养素 摄入量不足;矿泉水中含有的营养素又过多,长期饮用会造成孩子某种元素 摄入过多。正确做法:使用自来水烧开冷却到合适温度冲奶。26、给新生儿绑腿很多地方都有绑腿的习俗,不少老人认为这样宝宝长大后腿才会又直又长。其实绑腿阻碍了宝宝腿部的血液循环,不但不利于骨骼发育,而且宝宝的肢体活动受到人为限制还会给宝宝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因而更加容易情绪烦躁、哭闹、没安全感。正确做法:给宝宝穿宽松的衣服,让他的四肢活动不受任何限制。27、总认为孩子吃不饱,一哭就喂奶有些家长,尤其是老一辈的,每次一看到孩子哭了,就觉得孩子肯定是饿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撩起衣服就喂。孩子的哭是有很多种原因的,不一定是饿了才哭的呀。长期如此,宝宝的胃很容易被无形中撑大,为以后的肥胖症埋下了隐患。正确做法:根据宝宝月份大小和日常食量,形成有规律的喂奶时间。28、宝宝一发烧就吃药、注射许许多多的因素都会导致宝宝发烧,烧在宝贝身,急在爸妈心,恨不得马上让孩子发烫的小额头凉下来。但是医生提醒您,宝宝发烧,要看情况处理。正确做法:38.5℃以下一般不用药,能吃药就别轻易注射。物理降温用温水不用酒精。29、鼓励孩子大口吃饭许多家长喂孩子时,都特别喜欢鼓励“大口吃”“快点吃”等,觉得孩子只有狼吞虎咽,才是胃口好,是乖孩子的表现。其实这是不对的,这种鼓励只会造成宝宝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而且要特别注意在吃东西的时候,不要逗孩子大笑,或跟其打闹,这些不良的习惯都会导致孩子吃饭被噎住。正确做法:从小让孩子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吃饭时要专注,不乱跑、不玩玩具。

张伟 2018-04-11阅读量1.0万

小宝宝的耳朵长得怪,扯扯能好...

病请描述:在我的门诊中,不难看到许多家长抱着小宝宝来看耳朵,他们坐下来的第一句话都说:「医生,我家孩子耳朵长得好像有点怪。」这些「有点怪」的小耳朵是各种各样的,比如整个耳朵发育比较小,甚至有一些连正常的结构都没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大家探讨的话题——「耳廓畸形」。1耳朵怪,长大了会不会好?其实,我遇到的不少家长在发现孩子的耳朵长得有些奇怪的时候,都没有选择及时就医。因为孩子刚出生,实在太小了,家长常常会觉得耳朵有点奇怪,是因为孩子还没有长开,再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其实,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科学性。因为孩子出生以后,耳廓畸形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好在出生一周后,大部分的孩子,耳廓都能够得到改善。所以,如果孩子出生一周以内耳朵有点怪,我们确实可以观察,可以顺其自然,因为他们的耳朵的确是可以自行恢复和改善的。但如果孩子出生一周以后,家长看着孩子的小耳朵还是有些奇怪,我就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小儿整形专科,请医生来进行判断,看看是否需要治疗。2耳朵长得怪,扯扯能好吗?我们老一辈的家长面对孩子长得有些奇怪的耳朵,常常会说「扯扯就好了」。很多家长会问我:董医生,自己在家扯扯是不是真的有用?实际上,老人的观点有一定科学道理,但也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对于耳廓畸形的孩子,耳朵的确是可以通过外力进行塑形的,但绝对不是短暂的、偶尔扯扯就能好的,而是需要一个持续的力来长期诱导孩子的耳朵朝着正常的方向生长。3耳朵怪,啥时候治疗效果好?如果家长带孩子到小儿整形科医生处,确诊了孩子的确是耳廓畸形,那么,现在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早期无创治疗,一种是大一点以后的手术治疗。我们常常说,早治早好,家长们都希望能够给孩子用无创治疗。那么,孩子的耳廓畸形,到底多早开始无创治疗最好呢?我们将孩子开始无创治疗的时间和治疗效果做了一个简单的概括:出生后1个月内开始治疗:治疗效果非常好;出生后1~3个月开始治疗:治疗有效,可积极尝试;3个月~1岁:治疗效果不肯定,或许有效但收效甚微,或许无效。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或无创治疗效果不好的孩子来说,就只能等待孩子长大到5、6岁,再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了。也就是说,当家长发现孩子的耳朵长得怪的时候,越早带孩子到专业医生处确诊,越早开始给孩子治疗,孩子受的苦越少,治疗效果越好。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无创治疗的,比如有的孩子耳朵特别小,甚至有些孩子没有耳廓的,用无创治疗是无效的,只能等孩子长大以后,用手术来进行矫正。4无创治疗,到底咋治?前面我们说到了要用一个持续的力给孩子扯扯耳朵,无创治疗其实就是让孩子佩戴一个矫形器。一个矫形器的价格大约在6800元。当然了,矫形器具体要戴多久孩子才能好,还得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判断。有的孩子佩戴1个月就可以,有的孩子需要佩戴2~3个月,甚至更久。在孩子佩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矫形器不能沾水,需要每时每刻都佩戴上,并且家长要带孩子到医院定期复查。5戴矫形器,有没有什么副作用?很多家长都会担心:给孩子戴矫形器,会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其他的损伤或者是副作用?其实家长们可以放心,我们之所以推崇家长早带孩子检查、确诊,早开始无创治疗,就是因为无创治疗的创伤小、副作用少。目前临床上,我们遇到孩子戴矫形器后最大的副作用体现在皮肤上。比如孩子的皮肤都很嫩、薄,佩戴矫形器容易出现将皮肤磨破的情况;比如有一些孩子刚戴矫形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皮疹。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只需要让孩子停戴矫形器3~5天即可。因为孩子皮肤的生长、修复能力是很强的,很快就能好,家长也不需要担心。等到皮肤上的问题消失之后,家长再按照医生教的方法,给孩子重新佩戴矫形器即可。6治疗后会不会再反弹、复发?那么,治疗之后孩子的病情会不会反弹、复发也是家长们常常关心的一个问题。目前从我们临床的治疗数据来看,只要孩子在合适的年龄段接受技术正规的治疗,80%~90%的孩子都是能够完全治好、不复发的。但是,也有极少数的孩子会出现复发、反弹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实在无法通过无创治疗来矫正的,只能在孩子长大之后进行手术治疗。但是,对于这些曾经接受过无创矫正治疗的孩子来说,他们在手术时也会相对更加容易。

王玉娟 2018-04-10阅读量1.3万

四维彩超能查什么问题

病请描述:四维彩超能查什么问题?女性在整个孕期,需要做各种检查。每一次检查都充满了期待和担忧,一方面期待看到宝宝的变化,另一方面担心宝宝的健康。在孕妇22—28期间,一般会要求做四维彩超,很多准妈妈不明原因,那么,四维彩超到底查什么?检查有什么必要性吗? 四维彩超能查什么问题? 四维彩超可以检测母亲子宫的结构是否存在异常,能检测出胎盘是否存在异常,能查看是否有异常的出血,能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能测定胎儿的年龄等。四维彩超最大的优点是检测筛查胎儿畸形,为早期诊断胎儿先天性体表畸形和先天性心脏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1、面部畸形:如唇腭裂、大小眼、鼻畸形、耳畸形等。 2、神经系统:无脑儿、脑积水、小头畸形、脊柱裂及脑脊膜膨出。 3、泌尿系统:肾积水、多囊肾及巨膀胱、尿道梗阻等。 4、消化系统:脐部肠膨出、内脏翻出、肠道闭锁及巨结肠等。 5、其它畸形筛查:脊柱畸形、腹部畸形、短肢畸形、联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及畸胎病等。 6、羊水过多、过少等。 此外,四维彩超能直接拍摄下宝宝的动态录像,这对于准爸爸准妈妈来说也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但是孕妇想准确的检查宝宝的发育情况,在做四维彩超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孕妇做四维彩超需注意哪些? 1、检查时间要把握好:四维彩超单胎的最佳检查时间是在怀孕的22—28周,双胎则为20-22周。因为这个时期的胎宝宝结构已经形成,宝宝的大小及羊水适中,在宫内的活动空间较大,胎儿骨骼回声影响比较小,检查的图像也就比较清晰。如果检查时间太早,则不能达到最好的检查效果。 2、做四维彩超前准备工作:做四维彩超不需要做憋尿的准备,只要孕期在24-28周期间,选择合适的服装比如可穿孕妇裤,到医院即可做四维彩超。四维彩超和普通彩超原理类似,在做四维彩超之前半小时,准妈妈们可以吃点东西,喝点水,这样可以增加胎动。 3、孕妇做四维彩超过程/时间:在做检查的时候医生要很仔细的检查,如果发现胎儿有异常变化的时候花费的时间会长一点,在检查的时候主要是要检查胎儿的头部、如唇裂,大脑、骨骼发育不良,肾、心脏、脊柱裂,等,以便尽早的进行治疗,做四维彩超大概需要30分钟左右的时间。 4、选择医院要慎重:四维彩超检查的专业性更强,因此它对操作人员的技术与经验要求很高,也只有准确熟练的手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检查效果,才能更好的向让准妈妈准爸爸们展示宝宝人之初的惊艳亮相,因此准妈妈们一定要选择专业正规的医院做检查。

江永辰 2018-04-03阅读量9501

什么是21-三体综合征?

病请描述:唐氏综合征又称做“21-三体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严重出生缺陷之一,大部分是由母亲卵子的第21号不分离现象所造成的。发病率:在新生儿中发病率高达约1/600-1/800,男性多于女性,母亲的年龄是影响发病率的重要因素。临床表现:出生时体重身长偏低,肌张力低下,突出的是颅面畸形,头小而圆,脸圆而扁平,鼻扁平,眼距宽,常有斜视,两外眼角上翘,舌头外翻,耳小,耳廓畸形,颈背部短而宽,患儿四肢较短,手宽而肥,通贯手。大约1/2以上患者有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如十二指肠狭窄),男性尚未见有生育者,少数女性患者能生育,发育迟缓和智力低下是本病最突出最严重的表现。 21-三体的核型大部分的21-三体为标准型,占全部病例的95%,病情严重。核型为:47,XY,(或XX),+21发病原因:95%为母亲发生染色体不分离,且主要发生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典型21三体只有极少一部分遗传的,即母亲是本病的患者。 21-三体的预防对于35岁以上的孕妇、30岁以下但生育过唐氏综合征高危率患儿的孕妇或双亲之一为平衡易位携带者或嵌合体者应做产前检查。年龄在30岁以下,且生育过患儿及其一级亲属中有患者或有平衡易位携带者的妇女应做染色体检查。检查方法:取孕妇16~20周羊水细胞或9~12周的绒毛细胞做染色体检查。

叶臻 2017-12-21阅读量1.9万

产检无一遗漏,还会生出畸形儿?

病请描述:产检中除了唐氏筛查、无创DNA检测、羊水穿刺、脐血穿刺等以外,B是排除胎儿畸形的常用方法,一般在怀孕20~24周检查,这时胎儿的各个脏器都已能通过B超清楚地显现出来,如果B超发现此时胎儿严重畸形,就应及时流产,以免拖至妊娠晚期给孕妇造成更大的痛苦。但并不是所有的畸形胎儿都能用B超测出,因染色体异常而导致的先天愚型儿或一些微小畸形,B超就测不出来;有些畸形要到妊娠后期才能表现出来;由于超声的分辨率有限,以及技术的原因,有些畸形会在超声检查时漏诊。产检是降低出生缺陷的主要环节,医学超声波检查可检出相当一部分的胎儿畸形或异常,是目前产前检查的主要途径。但由于目前超声波技术的局限性,还不能百分百地在孕期筛查出耳、手、足等先天畸形的情况。 另外,根据《超声产前诊断技术规范》,无脑儿、脑膨出、开放性脊柱裂等六种病必须在产检期间查出来,其它的畸形情况不在这个范围内。   超声检查的局限性主要受被检孕妇腹壁情况、胎儿体位等因素影响,也可能存在漏诊或误诊,在畸形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不被超声波完全显示,因此超声波检查不能完全排除所有胎儿畸形。   胎儿结构是一个逐渐形成和动态发育的过程,胎儿畸形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有时在正常和异常之间没有一个绝对明确的界限,畸形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不能被超声所显示。如骨发育不良在孕中期无法及时发现。比如孕妇在孕22周中孕超声筛查时胎儿各项生长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但在孕32周做产科胎儿生长测量超声检查时发现: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正常,而股骨和肱骨仅相当于孕26周水平,出现了长骨的发育不良。这是超声大畸形筛查无法预计的情况,最终只能选择引产终止妊娠。有些一过性异常如脑室扩张、脉络膜囊肿在随访过程中可消失。另一些疾病如小型脑膨出等可以不定时出现,在超声检查时可时有时无。还有一些迟发性疾病如宫内感染所致的脑液化往往在妊娠晚期才表现出来。 由于胎儿本身的生理特点,某些疾病的诊断十分困难。比如复杂心脏畸形由于诊断困难,可能导致胎儿期漏诊或误诊。另外一些细小的畸形或异常,因检查困难尚不能列入筛查范围,如耳廓畸形、手掌脚掌及指趾畸形、隐形脊柱裂等等。比如耳廓的大小、位置、耳道的有无以及听力这都是我们目前超声检查无法观察的内容。另外宫内胎儿双手经常呈握拳状,脚底也经常紧贴宫壁,所以目前无法观察到手指及脚趾的畸形。 很多畸形临床表现变异很大。如先天性脑积水、肾积水等,胎儿期仅有轻度表现,出生后可能表现为严重的疾病,也可能逐渐好转。 约60%的染色体疾病没有超声表现,因此大部分染色体疾病不能通过超声发现,更不能通过超声诊断,需要进行血清学或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目前的医学水平即使是血清血筛查也不是百分百的没有误差和漏诊。 B超检查只是发现胎儿畸形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胎儿畸形,都能通过B超查出。目前国外的发达国家运用超声波对胎儿畸形进行检查,检出率也只有70%。准爸准妈们,B超检查孕期必不可少,但也不能将B超当成能查出胎儿所有异常情况的“神器”,理性看待B超结果,在备孕前做好相关检查,孕期的每时每刻都不忘尽自己所能预防胎儿畸形。

张梅 2017-12-10阅读量9137

孕期“大排畸”检查到底能不能...

病请描述:十月,喜悦而漫长,产检之旅,繁琐而复杂。产检能够为胎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准妈妈们可千万不能因为怕麻烦而心存侥幸哦! 现在来为大家介绍中孕期一项十分重要的检查——孕20-24周的胎儿大畸形超声筛查,简称“大排畸”检查。 大排畸,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超声检查,看胎儿发育是不是有严重畸形,进而来排除畸形。胎儿畸形的种类繁多,几乎胎儿的所有系统均可受累。由于一些夸大的宣传,不少人误认为“大排畸”是万能的,通过了这项检查,基本就是万无一失了,其实这中间存在着误区。 事实上,由于超声影像诊断的基础是胎儿形态学上的改变,因此如果形态改变大,那么检出率也就高,如果形态改变小者,那么就不易查出。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准爸妈们,一起来看下吧! “大排畸”何时做?共做几次? 超声筛查一般安排在孕20-24周。 大排畸筛查需要在特定的孕周做,太早了胎儿太小不便于超声医生观察,做得太晚如若发现胎儿严重畸形,活产终止妊娠就会带来伦理问题。而孕20-24周时,胎儿结构发育较为完善,可观察到大多数的胎儿畸形。   “大排畸”是万能的吗? 大多数孕妇来大医院为的就是做胎儿大畸形超声筛查,她们往往认为做了这个检查就等于宝宝一切正常,没有问题了,只等瓜熟蒂落。 殊不知,胎儿大畸形超声筛查不是万能的,但不做又是万万不能的! 目前胎儿大畸形超声筛查检查项目包括:头颅光环、侧脑室、小脑、后颅窝池、脊柱、颈项软组织、眼眶、口唇、四腔心、胸腔、胃泡、肠管、双肾、膀胱、双上肢肱骨及尺桡骨、双下肢股骨及胫腓骨、双腕、双踝、脐血管共23项。  由于科学技术的局限性和孕妇的个体差异,如有些孕妇腹壁较厚,透声较差,目前超声筛查仅可发现60%-70%左右的结构异常。 为何有些胎儿畸形检查不到?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胎儿结构是一个逐渐形成和动态发育的过程,胎儿畸形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有时在正常和异常之间没有一个绝对明确的界限,畸形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不能被超声所显示。 举个例子,骨发育不良在孕中期就无法及时发现。如果孕妇在孕22周中孕超声筛查时胎儿各项生长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但在孕32周,做产科胎儿生长测量超声检查时发现: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正常,但股骨和肱骨仅相当于孕26周水平,出现了长骨的发育不良。这是超声大畸形筛查无法预计的情况,最终只能选择引产终止妊娠。 有些一过性异常如脑室扩张、脉络膜囊肿在随访过程中可消失。另一些疾病如小型脑膨出等可以不定时出现,在超声检查时可时有时无。还有一些迟发性疾病如宫内感染所致的脑液化往往在妊娠晚期才表现出来。 (2)由于胎儿本身的生理特点,某些疾病的诊断十分困难。 比如复杂心脏畸形由于诊断困难,可能导致胎儿期漏诊或误诊。另外一些细小的畸形或异常,因检查困难尚不能列入筛查范围,如耳廓畸形、手掌脚掌及指趾畸形、隐形脊柱裂等等。 曾有新闻报道,一位孕妇按照常规的产检流程,顺利通过了所有产检该做的检查,其中包括胎儿大畸形超声筛查。然而当全家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宝宝后,却发现新生儿一侧耳廓小且耳道闭锁,这下原本开心的一家人陷入了痛苦之中。 对这样的情况,医生也会感到十分无奈。可能大家认为耳朵不就在头两侧吗,超声怎么会检查不出呢?但是,胎儿由于在母亲子宫内往往是侧躺的,一侧耳廓紧贴母体子宫宫壁或胎盘,往往难以显示。耳廓偶尔可以显示,但耳朵的畸形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耳廓的大小、位置、耳道的有无以及听力,这都是我们目前超声检查无法观察的内容。  另外宫内胎儿双手经常呈握拳状,脚底也经常紧贴宫壁,所以目前无法观察到手指及脚趾的畸形。 (3)很多畸形临床表现变异很大。如先天性脑积水、肾积水等,胎儿期仅有轻度表现,出生后可能表现为严重的疾病,也可能逐渐好转。 (4)约60%的染色体疾病没有超声表现,因此大部分染色体疾病不能通过超声发现,更不能通过超声诊断,需要进行血清学或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 “大排畸”筛查到底几次完成? 来过超声科的朋友经常可以看到有一些大肚子进进出出反复多次检查,面容焦虑、神色紧张,有的甚至在超声科的软皮靠背椅上做着怪异的高难度动作。 没错!这些就是来做大排畸的准妈妈们! 那么,为何有的大肚皮很快就能完成检查,而有些则需要反复多次检查呢? 这是因为宝宝在子宫里面位置的关系,有些运气好的孕妇,胎儿位置配合医生检查,所有的正面、背面、左侧、右侧的结构都可以一次性看到,那么恭喜这位孕妈,可以一遍通过筛查! 然而这样的幸运儿往往不多,仅占1/3左右,多数的孕妇都需要两次以上,有的甚至需要改天再来检查。这期间,就需要孕妇的配合,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或者饮料,让宝宝有充分的能量在子宫里面动起来,换了位置再让超声医生检查,以保证所有的必查项目都能观察到为止,这就比较辛苦了。 有些臀位宝宝的孕妇就更加“痛苦”,臀位的宝宝,观察脊柱比较困难,往往需要孕妇保持胸膝卧位的姿势10-20分钟,让胎儿在宫内臀部抬高或者换成头位利于观察胎儿脊柱。这就是那些大肚子在椅子上凹造型的原因了。 “大排畸”的结果怎么看? 无论检查结果正常与否,检查报告单都需要给产科门诊的医生看,因为产科医生往往不光关注胎儿结构,还要关注胎儿大小、胎盘位置、羊水量等等。超声医生仅仅只会针对胎儿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建议。 比如万一不幸发现胎儿的畸形或异常,有时会在出具超声报告的同时建议孕妇做进一步的胎儿高危超声检查、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或参加多科会诊咨询胎儿的预后问题。 作为医生,我们一定会尽最大努力,认真仔细为每一位胎儿检查,争取获得更多的信息、筛查出更多的胎儿疾病。

张宏艳 2017-10-11阅读量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