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急诊医学科 > 急诊科 > 破伤风 > 内容

破伤风内容

玻璃划伤要打破伤风吗

病请描述:玻璃划伤要打破伤风吗 假如不小心手被玻璃划伤,建议先打破伤风针针,这要看伤口的大小和深度,如果伤口很深,而且和空气接触到很少的空气,那么我们首先要注射破伤风疫苗。 由于破伤风感染的原因是,破伤风梭菌属于厌氧菌,这种细菌在伤口深处接触不到外界环境,伤口就会形成无氧环境,破伤风梭菌是可以繁殖的,这时候要到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防止感染破伤风。另外,感染后可导致死亡,并有很高的致残率。假如玻璃划伤的伤口比较深且伤口面积较大,不需要到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还要做好伤口的清创缝合,同时还要注意消毒、抗感染治疗,同时还要注意消毒、抗感染治疗,不要让伤口碰水。 如伤口不是很深,只是皮肤浅,无法形成破伤风梭菌繁殖生长所需的无氧环境,那就只需要进行伤口的清创,用碘伏消毒,同时口服常用的消炎药,阿莫西林等,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在伤口处碰水,注意不要吃辛辣食物,也不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

吴世洪 2022-11-07阅读量1112

李可:我一生学做中医55年,...

病请描述:李可:我一生学做中医55年,闯过的五大关 “我一生学做中医55年,经历了无数困苦磨难,闯过五大关(明理关、医德关、临症关、剂量关、毒药关)。现在盖棺定论,不过勉强及格而已。现在扼要叙述一下我闯最后两关的经历,或许对青年一代有点借鉴作用。” 剂量关 医界共识:剂量问题是经方不传之秘。剂量,是方药治病的核心一环,犹如将军的刀剑。 自81年东汉度量衡器大司农铜权出土,证实了汉代一两等于现代15.625克,一斤等于250克,液体一升,等于200ml,这一重大发现,解决了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李时珍之后400多年,以“古之一两,为今之一钱”,仅取经方原量的十分之一为临床应用的标准,显然是错了。 按古今度量衡标准,重新厘定经方剂量,可以体现仲景当年用药风貌,可以大大发挥经方的神奇功效。用治疑难大症,可以药到病除;救治急重危症,可以起死回生。 《伤寒论》在人类防疫治病史上,有两个第一:第一部理论与临床完善结合的东方医学体系;第一部可以救死生于顷刻的临床急症学宝典,伤寒疫病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救生死于顷刻。 现代用法剂量过轻,悬殊过大,不堪大任。由于达不到仲景学说的基础有效剂量,所以不能治大病,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不担风险,但却 阉了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夺去了将军手中的刀剑,在近代两大医学体系的竞争中,使中医丢掉了急症阵地,退居附庸地位。这是老中青三代中医的奇耻大辱! 要雪耻,先闯剂量关:在仲景先师《伤寒论》的理法方药的大环节之中,基础有效剂量是一大关键!我闯剂量关,曾经碰的头破血流,一次偶然的机遇,误打误撞,终获成功。 60年代之前,我曾用小剂量四逆加人参汤治心衰重症6例,死去5例,存活1例。死亡病例,皆因久病耗伤五脏精气竭绝,中气败亡,土不伏火,阳回复散而死。 救活的1例,受张锡纯来复汤的启发,加入了生山萸肉,龙骨,牡蛎,活磁石,因深昏迷又加入了麝香,得以康复。此6例病人中由于当时生附子已被禁用,用小剂四逆汤救治又屡屡失败,制附片已从3钱、5钱,逐渐加至1两半。 此病人是友人之母,患肺心病20年,住院病危,回家准备后事,全身冰冷,仅胸口微温,昏迷喘急,心跳未停,六脉似有似无,测不到血压,二便失禁,唯趺阳、太溪、太冲三部根脉尚缓缓博动,遂开药3剂用作最后挽救。 此时,一个垂危病人卧床,一家人乱作一团,儿媳要缝治寿衣,忙乱之中将3剂药误作一剂煎煮,更加水少火大,煮得汤汁不过半斤,此时已是深夜子时,儿媳便隔10多分钟喂一匙,40分钟后喂完,此时奇迹出现,病人睁眼,知饥索食藕粉饼干,次日已能扶床走动,抢救成功后,又活了19年,78岁寿终。 此事让我大为震撼,震撼发生顿悟,我万分感激友人之妻,如不是她的失误,我将永远理解不了“医圣不传之秘在于剂量”这一条真理。 在40分钟的时间内,服下105克附子,充分发挥了四逆汤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服药时间,又恰恰在子时,大气一阳来复,得天时之助,于是成功。偶然之中,寓有必然,这便是我创制破格救心汤的第一个回合。 毒药关 药物的产地有东南西北地域之异,因此各有升降浮沉不同之性,以药性之偏,调治人气之偏,下陷者用升浮,上逆者用沉降,以完成中气的园运动,故一切药皆仙丹妙药。 药性当以《神农本草经》为宗,它是上万年防疫治病的总结。千锤百炼,字字千金,凝结了古圣先贤的智慧。正确掌握药性,最实用的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的药性解。 彭子上承《本经》,《伤寒》,下及黄元御,贯穿了天、人、药一气周流之理,最为贴切。此外张锡纯药性解寓有新义,当代朱良春大师对虫类药有独特的发挥,皆当为师。 现代公认的毒药有:附子、川乌、马钱子。误认毒药,实际无毒的有辽细辛、生半夏、生南星、生禹白附。《本经》是应用毒药以治病的典范,《伤寒论》是驾御毒药以救人性命的集大成者。以大毒之品治病的原则:“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 我闯毒药关,有以下几点:  亲尝毒药,取得实感,再去治病。 如附子、川乌,先煮妥解毒的黑小豆30、防风30、甘草30、蜂蜜150、绿豆30粉(冲服)备用。然后在饭后,服煮好的乌附汤,10克起服,由少到多,最多时附子100克。 体验一日夜各时段的感应。我95%的弟子无例外地依法施行。然后取得治病资格。其中仅张涵一人,一度发生瞑眩效应,昏迷三分钟,服解毒汤后而解。有的吐出恶臭,未消化食物,或放臭屁,泻下恶臭稀便等,皆是人体自我修复功能启动之排病反应,属于正常范围。  领悟医圣张仲景的思路方法。 四逆汤用生附子一枚,生附子已是大毒,为什么还要破八片?因为破碎之后,煮出的汤液,药性的分解更彻底,毒性更纯。事实证明,附子的大毒,正是亡阳病人的救命仙丹。 川乌较附子的毒大,因此医圣用蜜煮乌头,为确保安全,我在60年代中期凡用乌头必加入黑豆、防风、甘草、蜂蜜,以保万无一失。 凡不能监控的危重病人,亲为病人煎药,服药后密切观察40分钟,待病人安然入睡,方才离去。   关于细辛、生半夏、南星、禹白附 《本经》细辛无毒,《伤寒论》基础剂量是三两,我按此量用了四十多年,尚未发现什么副作用,细辛是扶正托透大法的主将,可以使伏匿于三阴经的沉寒痼冷,由里出表。它被诬陷达500年,应当迅速平反昭雪。 经方中半夏是生半夏,最重用到半斤(合125克),加等量之鲜生姜切片同煮即可。制过的半夏已是药渣,且有很浓的白矾味,一味降逆止呕的大将,反而变成入口即呕的废物,十分可惜。 近代医家,浙江东阳金希聪先生于1995年87岁时发现半夏南星一对药有八大相反功能: 一、主筋弛与筋张 ,二、主疼痛与麻痹 三、主失眠与多眠 ,四、主腹泻与便秘 五、主多尿与癃闭 ,六、主肠紧与肠宽 七、主贪食与厌食 ,八、主多汗与无汗 一物而有寒、温、升、降、燥、润、散、敛之功能,实造化之奇药,能治一百多种奇难怪症。但必须生用。 生禹白附子,天南星科独角莲之干燥块茎,未入《本经》,药性去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痰厥头痛,偏正头风,喉痹咽痛,破伤风。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治验如下: 刘造福,男,60岁,济南泉陆村支书。 食道癌晚期,东北一友人嘱服生禹白附子,蒸熟打粉,早晚各一两,调糊服之。初服3~5日内,食道、胸腔发麻,之后日日呕出痰涎及肿瘤块屑,20日进食如常,一月后拍片,肿块消失。现已生存6年,壮健逾于平昔。 李可老中医经验总结珍贵36条   1中医有一句话俗语叫:气为血之帅。气和血的关系是什么?他们绝对不是半斤八两,气血平衡,这个血能不能够在血管里面运行畅通、流动、运转,把营养输送到五脏的各个部位,就靠气在推动它,领导它。假如没有气的领导,气弱了就会出血。   2 当然这是比较清醒的例子,如果出现大出血,有生命危险了,古人有一个对付的方法 "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就是说要赶快恢复阳气的统帅作用,很快就完全止血了,病人就救活了。阴和阳的关系就是气和血的关系。   3 牙龈出血怎么治?就是给他补气,比如用当归补血汤,只有两样药:黄芪与当归,当归是黄芪的一半。   4 有一个女大学生,月经期间,她冲了一个冷水澡,吃了一大包冰块,气候特别热,晚上睡觉时候空调开的很大,结果从第二天开始,她就闭经了,月经没有了,停止了。而且肚子很痛,吃很多的止痛药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正好我来广州,她找我来看这个病,我就跟她说,用温经散寒的方法,她很快就好了。   5 有一位同志问,胆总管结石怎么治疗?这个东西没有现成的办法,这个要看病人本身是偏阴虚还是偏阳虚,是气虚还是其它方面的问题。你要拿药治一下,这个药叫大叶金钱草,每天用120克,熬成水喝就可以了;另外用鱼脑石,每天6克左右,碾成粉。如果这个病人非常的虚弱,一幅药之内不能软化,那无疑肯定是阳虚,就把这个偏方加到四逆汤里面去用。   6 人身上的湿气很重,一到夏天发一些很痒的小包。这个东西湿气很重,一到夏天总是要发一些很痒的小包。到夏天的时候阳气就发,再一个阳气外发的过程,体内积存的那些垃圾,由内向外发这是一个好事,你不要管它,如果你要想治就吃"桂附理中丸"。   7 现在治肝炎,开始用清热解毒的方法,一段时间后,各项指标都达到正常,过后又会反弹。因为寒凉伤了病人阳气,将来康复起来更困难。什么是清热解毒?有热毒你才清解。中医课一开始就强调"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的观点。医生要辨证,阴病用阳药,就算不好,也没有大错。   8 我治100多例抑郁症,基本就是四逆汤,逐日加附子量,到一定程度,出一身臭汗,就有说有笑了,这个很奇怪,而且得病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家庭比较困难,环境压力比较大。我还计划用这个方子,试用于运动神经元疾病(这是个顽症,这个东西不但外国人治不了,我们也治不了),这个方子加等量制马钱子粉,看看会不会对这个病起到一定的效果。   9 人的头部啊,是阳气汇聚的地方,所以过去《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阳气就汇合在这个地方。这个高血压,为什么长时间治疗不好呢,就是因为浊阴啊,(它)窃踞了这个阳气的位置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和过去讲所谓"肝阳上亢"什么的,不是一回事。   10血压为什么高?实际上就是机体有阻滞。机体是非常奥妙的,因为有阻滞,需要高的压力,才能够供养末端,这是个物理的道理。一般的药到不了末端。如果用西医的方法终身的服药,末端呢,又不断向机体发放指令,我这边不够吃了,赶快给我送吃的,这个指令始终存在,所以药要不停地用,你高一点儿我就给你压下来,使机体末端始终处于缺血的状态。用了麻桂以后,出了一身的汗,这个病就好了。   11 我们有好几千年就处在没有空调的状态下,生活的非常好。自从有空调出现以后,阴寒之气,它频频进入体内。比如今天我马上从这里出去了,外边是一团火,然后进入有空调的环境,马上就发冷,感觉穿一件衣服都不够用。就这样反复的把寒气一层一层的压在体内,这样的话就造成很多病。   12再一个就是南方人的生活习惯问题。因为在南方的话几乎就只有夏天,没有什么春、秋、冬啊。由于空气热,特别喜欢吃生冷的东西,他们常年的生活习惯就是喝冷饮,喝冰镇过的汽水、果汁,冲冷水澡。或者在睡觉的时候空调开的很大,睡着以后就受病了。 为什么南方人没有一个热症?而且大部分是属于阴证、寒证、湿证?这些是主要原因。   13 大城市中的人,起居节奏不太好,有些违反了我们民族古代传下来的养生的要领、原则和方法。就是睡的非常晚。像什么过夜生活啊,整个生活都要集中在晚上十二点以后,一弄弄到天亮才睡觉。人和自然界是同一步调,当太阳落山以后,在10点钟以前就应该入睡,阴阳颠倒,人的生活就不能和大自然同步了啊!那个时间正是人们胆经开始造血、清除体内垃圾的这么一个时间。   14 一个是错误的生活理念,错误的生活习惯;另一个就是南方搞中医的人啊,误以为他们处在南方,处在最热的地方,就应该补充一些凉的东西,其实是进一步伤害了阳气。现在的疾病总体情况都是这样,包括外国。我也看了好多外国人,都是这样。 所以我说这个阳虚的人十占八九,真正阴虚的百不见一。有些中医开方子的时候,思维也掉进了一个错误的圈子里,那就是滋阴降火,结果越降越糟,雪上加霜。而我所见的这些病没有一例不需要扶阳的。   15 阳气是先天肾气,后天脾胃之气结合在一起的混元一气!很难分清哪个是中气哪个是先气。肾气又称元阳,命门真火,生命的根基和原动力。阳气损伤的后果非常严重。一个就是健康人,他还没有感觉到自己有病,但是他脸色一般是一种苍白灰暗的,不是非常红润。我们在各个机关、团体,特别是在饭店,看到的工作人员,长期在那种环境下生活,很多小青年儿,他的那个脸色非常不好看,但是并没有发病。   16 其实中医本来就有一整套的急救的方法。你说《伤寒论》是怎么来的,那就是在大型瘟疫当中总结的成功经验,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这些都讲得非常清楚,但为啥后来中医能掌握这些方法的人很少了?就是从呀片战争以后,西方帝国主义看中了这个大市场,要让这个他们的医药来占领这个市场。这是个大买卖,发大财的事儿啊。我说在这种境况下,中医的生命力就逐渐被消磨,最后……   17最好的中医教材是啥?绝不是统编的这套东西,而是有个北京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他们的教材都是吕炳奎主编的,那是最正宗的。那些个教材把中医的基本体系都贯穿下来了。

杨磊 2022-10-26阅读量1977

豁痰丸取得卓效的关键是重用竹沥

病请描述:豁痰丸取得卓效的关键是重用竹沥 《血证论》所载豁痰丸原方,竹沥仅3钱,约合今之9g,而江老临证多重用300mL,是否非用这么多不可? 竹沥一味,非重用不可!这是江老的独家经验,也是他在患病自疗中的亲身体验。江老40年前,向有痰饮宿疾,初则咳嗽、胁痛、寒热如疟,服香附旋覆花汤而愈。不久,又受外感复发,外证不彰,唯咳嗽痰多,胸部牵掣作痛,用六安煎不效,改用香附旋覆花汤亦不效。又数次更医,皆不中窾。 病益剧,呼吸、转侧均牵掣胸部作痛,仰卧于床,不敢稍动气喘痰鸣,痰浊稠黏,有如怡糖呈筋丝状,咯至口边而不出,须用手捞之,7日之间,饮食不进,口干欲饮,入水则呛,势近垂危。 他的老师陈鼎三先生说:“使用豁痰丸。”因夜深无竹沥,权用莱菔汁代之,连服2煎,病无进退,其师亦束手。恰外地来人延请初诊,其师匆匆而去。天明,江老的师兄师弟多人会诊,忧心如焚,连拟数方,江老皆不首肯,且曰:“本是豁痰丸证,毋事更张。” 乃嘱人急砍竹子,多备竹沥,仍煎豁痰丸,兑入竹沥3碗(约500mL),下午3时服头煎,黄昏服二煎。至半夜,感觉痰浊已减少,气喘胸痛亦减轻,竟可翻身;又服三煎,次晨诸症大减。其痰浊既未吐出,亦未泻下,于不知不觉中逐渐消失,且知饥索食。守方再服1剂,便可扶床走动,2日后即可出门。改用气阴两补方药调理半月,身体康复如初。 这一次出人于生死存亡之间的亲身经历,用江老的话说,叫作“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从此以后,江老用本方抢救痰热壅肺伤津危证时,便推己及人而重用竹沥,屡用不爽。 竹沥何以有此卓效呢?《本草衍义》说:“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癫顶可降,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癲痫狂乱,风热发痉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为痰家之圣剂也。” 实践证明,竹沥重用之,其清热豁痰与润燥生津两擅其长,无出其右者,据江老体验,每剂最少不能少于60mL。又豁痰丸原方用的是荆竹沥。江老临证时就地取材,曾用过淡竹沥、苦竹沥、茨竹沥等,疗效均不可靠,而以苦竹沥为优。最后再强调一次:豁痰丸取得卓效的关键是重用竹沥。 什么是竹沥? 竹沥是竹子经加工后提取的汁液。它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集药、食两用的天然饮品。化痰止咳平喘药。制法为取鲜竹杆,截成30~50厘米长,两端去节,劈开,架起,中部用火烤之,两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青黄色或黄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气。以色泽透明,无杂持者为佳。性味甘寒,能清心肺胃之火,有豁痰润燥、定惊之效。主要用于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清热化痰:主治痰热咳嗽,痰黄粘稠;亦可用于痰热蒙蔽清窍;痰热中风,舌强偏瘫;小儿惊风,四肢抽搐,常配清热化痰,息风定惊药。 竹沥为少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别名:竹汁、竹油。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或竹状乔木或灌木淡竹的茎秆经加工火烤沥出的黑色粘稠液汁。 产地:华东、中南、西南产竹地区均可制造,天津亦有生产。 加工方法:取新鲜的淡竹,截成20~30厘米的段,纵劈成块。装入铁桶内塞紧,桶外糊泥,桶口用铁丝纱封住,斜悬于铁架上,下面放一容器。然后在桶的周围微火烧烤。其油即滴沥于容器中,称竹沥油。 竹沥膏:取竹沥油,加入十倍的饴糖,加热搅拌均匀即成。 性状鉴别:呈黑油膏状。具烟油样气,味微苦涩而有清凉感。 竹沥水:取竹沥油0.5kg加入清水5kg,白矾30g置铜锅内,加热熬煮,放冷沉淀,取其上部清液约4kg。 性状鉴别:呈淡棕红色液体状。气味同竹沥膏。 功效与作用:清热化痰。 炮制:生用。 性味:甘、大寒。 归经:入心、胃、大肠经。 功能:清热化痰,止咳定喘。 主治:中风不语,痰迷癫狂,瘟热咳嗽,消渴烦闷。 临床应用:1、治风热咳嗽。凡感冒、急性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表现有痰火炽盛、胸闷短气、喘息、口干声嘶、咳痰艰难者,宜用甘寒之竹油,配清热、祛痰药,方如清痰泻热方。 2、治中风,作用和用法与天竺黄相同。 附:1、竹沥有时不易取得,实用性颇受限制,目前多以天竺黄代替,如两者都缺,可勉强以竹茹代之,但清化痰效力大减。2、竹沥与天竺黄比较:两者都能清热、祛痰、镇惊,但竹沥大寒,其性滑利,清热润操之力较好,且通透达经络,治四肢拘挛;竺黄微寒,其性较缓,故多用于小儿。3、姜汁常配竹沥同用,即可加强祛痰效果,又能以其辛热制竹沥之寒滑,以免伤及胃气。 用量:30~90g。冲服。 处方举例:清痰泻热方:象贝母9g,杏仁9g,竹沥60g(冲服),芦根30g,冬瓜子9g,桑白皮9g,枇杷叶6g,水煎服。 注:1、制造竹沥的原料应以淡竹为正品。但目前淡竹与小杂竹均可取用。 2、竹沥油为配制竹沥膏和竹沥水的原料。配方中少用。

杨磊 2022-10-10阅读量1537

挖掘百亿免疫球蛋白市场,泰诺...

病请描述: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 mAbs)药物具有靶向性和特异性强的特点,是近年来复合增长率最高的一类生物技术药物。 迄今为止,已有100多种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经 FDA 获准上市。1997年,全球单抗药物的年销售额约为3亿美元;2017年,全球单抗药物的年销售额为千亿美元;仅仅20年的时间,单抗药物就突破了年销售额超千亿美元的营收大关,而这一速率明显还在快速增长——2020年,全球抗体药物市场规模增加到1580亿美元;目前,有超过500款单抗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细析单抗药物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四个阶段:鼠源性单抗(第一代)→嵌合与人源化单抗(第二代)→以转基因动物与噬菌体展示库为代表的所谓全人源单抗(第三代)→天然全人源抗体(第四代)。 其中,以单细胞分离/培养技术结合 RT-PCR扩增以及高通量测序等技术为代表的第四代技术产生的天然全人源抗体药物,由于是在人体免疫耐受环境下经免疫系统选择而成熟的,是“真正的人源抗体”,最大限度地降低、甚至避免了过往传统技术研发的抗体药物因免疫原性而引起的ADA反应难题,大幅提高了成药率,具有安全性好、特异性强、亲和力高的特点,在近年来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毫无疑问,天然全人源抗体已成为治疗性抗体药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率先掌握该技术并用于开发相关药物的企业,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与更高的成功几率。但纵观当前全球开展的500余项单抗药物临床试验,绝大多数治疗性单抗还是人源化的动物抗体和所谓的“全人源抗体”,掌握第四代抗体技术的少数企业将以此技术为核心,构筑起自身研发的护城河。 第四代抗体技术的先驱者与佼佼者 谈到第四代抗体技术,首先不得不提起一位科研工作者,他就是泰诺麦博联合创始人、杜克大学医学中心人类疫苗研究所(DHVI)原科研所长廖化新博士,同时也是国际著名病毒学、病毒免疫学、免疫学专家。 早些年,廖博士带领团队率先完成了利用单B细胞技术分离全人源单抗这一前沿技术领域的突破,能够高效地从人的记忆B 淋巴细胞或浆细胞中分离出天然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为将这一前沿的技术落地,造福更多患者,2015年底,廖化新博士携手具有成功创业与企业管理经历的郑伟宏先生共同创立了珠海泰诺麦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诺麦博),并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创建了高通量天然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研发综合平台技术HitmAb®,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度差异化的、高效的天然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新药。 依托HitmAb®平台源源不断开发管线,多类别商业合作实现“自我造血” 动脉网了解到,泰诺麦博的核心技术平台HitmAb®有效避免了传统抗体表达需要克隆构建载体过程中遇到的耗时、耗力、周期长等繁琐步骤,实现了“高通量”、“高效率”和“可操作”,可在最短7-10天内就获得需要分离的目标抗体。 泰诺麦博天然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研发综合技术平台 HitmAb®技术路线 依托HitmAb®核心技术平台,泰诺麦博能够源源不断地开发出具备重大临床价值的差异化药物管线;与此同时,公司还可通过HitmAb®对外提供个性化的天然全人源抗体药物开发服务,以收取技术服 务 费、产品上市后销售分成等形式获得现金流收益,实现自我“造血”。这样一来,融资与现金交易收入“双轮驱动”公司快速发展。 20多款产品在研,多款产品“全面开花”,第一梯队产品瞄准百亿免疫球蛋白市场 基于核心技术平台HitmAb®,泰诺麦博目前已经获得针对多种疾病靶点的数百株单克隆抗体,包括20多款具有重大临床价值的差异化药物管线在研,产品管线涵盖传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疼痛等疾病领域。 其中,包括TNM001注射液(抗RSV长效单抗)和TNM002注射液(破伤风毒素单抗)在内的产品已经陆续进入临床阶段。值得一提的是,TNM001和TNM002两款产品均为中美双报,目前TNM001处于临床1期,TNM002已步入临床3期阶段,且获得了中国CDE的突破性疗法与美国FDA快速通道授权。另外还有3-5个产品处于PIND阶段,以及近10个早期开发的项目正在持续研发中。 此外,包括TRN006(抗狂犬病毒单抗)、TNM006(抗人巨细胞病毒单抗)等在内的6款产品已经成功实现对外商业授权或与上市药企成立合资公司进行共同开发。 动脉网注意到,泰诺麦博的第一梯队产品,整体上看都是用于取代现在临床上应用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在免疫球蛋白的替换上进行如此重注,泰诺麦博有着怎样的策略?利用基因重组单抗替换免疫球蛋白,又意味着怎样的市场想象空间? 一方面,作为基因重组的天然全人源抗体因为在人体免疫耐受环境下选择而成熟,完全克服了动物源抗体及人源化抗体的各种缺点;另一方面,相对于人免疫球蛋白,天然全人源抗体还具有多重优势。动脉网主要总结为以下4个方面: (1)安全性高——众所周知,血液制品的原料血浆具有潜在的病毒污染风险,而天然全人源单抗能够完全避免由于血浆污染带来的感染其他病原体的风险。 (2)有效性高——重组单抗具有高滴度的抗病毒或抗毒素中和活性与特异性,毫克级的抗体量即可以实现完全保护。 (3)可及性高——基因重组药物生产原料可及性强,不依赖于血浆采集,可以利用现代工业化标准的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进行生产。 (4)低成本、高毛利、市场空间大——基因重组药物生产成本相对低,零售价格相对高,利润空间较大;市场空间方面,以泰诺麦博的拳头产品破伤风毒素单抗为例,其对应的市场是全球每年至少 2500 万支“人破”的需求量与至少 1 亿支“马破”的需求量,在国内预估每年将会有数十亿元的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市场份额将高达百亿元。 另外,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天然全人源单抗药物全面取代血液制品药物,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与社会的巨大进步。 “双核心”,“全链条”,“看得远”,“做得好” 无论企业发展如何迅速,背后最核心的因素还是人。以顶级科学家廖化新博士与运营管理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郑伟宏先生为领导核心,泰诺麦博近2年更是陆续引进多位国外顶尖人才,建成了一支从新药研发、中试工艺开发、临床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全产业链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支具备超强执行力与国际化视野的精锐之师。 泰诺麦博的多款产品均为全球首创,直接避开了红海竞争,这归结于其团队在创新药物发现和立项上,聚焦全球药物开发格局,从临床需求、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利润空间、技术实现可行性及临床试验开展等多个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以充分确保立项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可行性。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产品管线的未来产业化需求,2021年,泰诺麦博在珠海国际健康港建成了约1.2万平米的符合GMP规范的2条1000升及1条200升规模的抗体生产线。今年上半年又新近完成约1.1万平米的西林瓶制剂车间和包装车间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可以满足其现阶段重点天然全人源抗体项目的临床前开发、临床样品生产以及产品商业化生产。这标志着泰诺麦博将逐渐实现从一家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型科技公司到一家创新生物制药企业的跨越。 可以看到,在人才方面,泰诺麦博面向全球吸纳国际精英加盟团队;在产品布局上,泰诺麦博始终以国际化视野进行立项布局;在对外合作上,泰诺麦博与国内外多家顶尖科研机构、优秀上市药企以及CRO/CDMO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与深度合作……泰诺麦博整体的国际化布局不仅展现了其全球性视野,也体现了这家公司的硬实力。 基于对泰诺麦博团队以及公司经营理念的认可,来自产业界的众多优秀基金频频向该公司抛来“橄榄枝”。迄今为止,泰诺麦博已经累计完成3轮共计13.5亿元人民币高额融资。 目前为止,包括康哲药业、百克生物等在内的多家优秀上市药企与泰诺麦博接连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不只是对外商业授权合作,还包括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进行药物管线的研发。 细析泰诺麦博的发展模式,我们可以发现,这家企业尤为领会“合作共赢”的智慧。 ▶在管理层方面,由顶级科学家廖化新博士负责领导科学研发团队攻坚破难,为公司产品管线的研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由成功企业家郑伟宏先生负责统筹公司管理运营,保证公司上下运转快速高效。 ▶在对外合作方面,泰诺麦博一方面积极同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等CRO/CDMO巨头进行紧密合作,除了满足提升产品开发效率的基础需求,更是看重包括药明系公司国际标准的服务能力,从而为自身产品的国际化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泰诺麦博对外提供天然全人源抗体药物开发服务,通过收取技术服 务 费、产品上市后销售分成等形式,获得现金流收益,实现自我“造血”。 ▶在产品管线开发上,泰诺麦博一方面利用自己在抗体药物开发上的优势,加快开发更多的First in class及Best in class自研管线,在避开了诸如PD-1药物的红海竞争的同时找到了另外具备广阔市场前景的单抗创新药赛道;另一方面,泰诺麦博积极牵手优秀上市药企、国际CRO/CDMO,强强互补,在更快推进管线开发进程的同时,通过高质量、高标准的产品开发为其产品走向国际奠定了底层基础。 以上不同层面的每一项布局和背后的战略思考,无一不体现了泰诺麦博这家创新药企对于“合作共赢”智慧的深刻理解。如何能在当下如春笋般涌现的创新药企“部队”中突出重围,走向国际,泰诺麦博的发展布局或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众人拾柴火焰高。无论是深入到企业内部,还是外延到产业世界, “合作共赢”不仅是个人成功的秘诀,更是团队必胜的法门。相信这种合作共赢的精神未来也会体现在泰诺麦博产品商业化开发与国际化布局上,让我们共同期待……

动脉网 2022-09-29阅读量1184

这样对待铁钉刺伤不可取!

病请描述:做工地干活脚底被铁钉刺伤。后续处理男 | 38岁健康咨询描述:医生,您好!我上个月在工地干活被铁钉刺到脚底了,大概深度1CM左右。当时没处理,只是抹点消肿止痛酊!现在伤口愈合了,不过原来的伤口现在有个疙瘩。触碰会痛,走路也痛!问医生现在要怎么处理呢!指导意见:您好!您上个月在被铁钉刺到脚底,深度达1CM左右而且当时没处理,这种很深很窄的伤口,当时没有及时清洗伤口,也没有打破伤风针是很危险的,大家切莫效仿!目前属于局部伤口疤痕疼痛问题,可以外用积雪苷霜软膏。

黄捷 2022-06-15阅读量8043

肥胖与COVID-19疫苗(...

病请描述:Obesity & COVID-19 Vaccine Effectiveness Sep. 29, 2020 Rajat Madan, MD, UC Health infectious diseases specialist and assistant professor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shares insight into the effectiveness of vaccines in obese adults. 肥胖与COVID-19疫苗(新冠疫苗)的有效性? 2020年9月29日 拉贾特马丹,医学博士,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中心健康传染病专家和内科学助理教授分享了疫苗对肥胖成年人有效性的见解。 Will obesity block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OVID-19 vaccine in the U.S.? It has long been known by experts that those who have obesity are often unable to benefit from common vaccines, including influenza, hepatitis B and tetanus. When a COVID-19 vaccine is discovered, how will the obese population be impacted? Will they benefit from a vaccine or will they be vulnerable to infection and illness? With a vaccine trial now underway at the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and UC Health, and knowing that more than 107 million adults in the U.S. are obese, can our nation beat this virus despite the availability of a vaccine? Rajat Madan, MD, UC Health infectious diseases specialist and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at the UC College of Medicine, is available to discuss and clarify information about this topic, which includes addressing the questions listed below. 1、肥胖是否会阻碍COVID-19疫苗在美国的有效性? 专家们早就知道,肥胖者往往无法从普通疫苗中获益,包括流感、乙肝和破伤风。当COVID-19疫苗被发现时,肥胖人群将受到怎样的影响?他们会从疫苗中受益,还是容易受到感染和因此生病?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和大学的健康部正在进行疫苗试验,美国有1.07亿多成年人肥胖,尽管有疫苗,我们的国家能战胜这种病毒吗? Rajat Madan,医学博士,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健康传染病专家,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内科助理教授,认为可以讨论和澄清关于这个主题的信息,包括回答下面列出的问题。 What is a simple explanation about how vaccines work and why obesity often interferes with the body’s immune response? Vaccines are made up of small parts of a virus (e.g. viral proteins) or dead virus particles. Our body’s immune system recognizes these as foreign materials and generates a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them. When a vaccinated person’s immune system then sees the whole virus, it generates the same immune response, which results in killing the virus. Obesity affects many facets of our immune system and results in dysregulated immune responses. Therefore, the effects of vaccination in an obese person can be very different, compared to a non-obese person. 2、关于疫苗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肥胖常常干扰人体的免疫反应,有什么简单易懂的解释吗? 疫苗只是由病毒的一小部分(如病毒蛋白)或死亡病毒颗粒组成的。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识别这些外来物质,并对它们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当接种疫苗的人的免疫系统遇到整个病毒时,它会产生相同的免疫反应,从而杀死病毒。肥胖影响我们免疫系统的许多方面,导致免疫反应失调。因此,与非肥胖者相比,肥胖者接种疫苗的效果可能大不相同。 If obesity impa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a vaccine, such as the flu shot, will a COVID-19 vaccine be any different? Typically, obese individuals have a poor response to the flu vaccine. However, at this time, we do not know if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OVID-19 vaccine will be different in obese individuals or not. This is because some of the vaccines that are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for COVID-19 use a new technology – “mRNA” vaccines – and therefore, the responses could be different. 3、如果肥胖影响疫苗的有效性,比如流感疫苗,那么COVID-19疫苗会有什么不同吗? 通常,肥胖者对流感疫苗的反应很差。然而,目前我们还不知道COVID-19疫苗在肥胖人群中的效果是否会有所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吗?这是因为目前为COVID-19开发的一些疫苗使用了一种新技术——“mRNA”疫苗,因此,反应可能不同。 With our nation’s high level of obesity, how is bariatric surgery helpful in the battle against this epidemic? Bariatric surgery is a very effective op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However, it takes weeks to see maximal weight loss. While it likely does not have a direct role in battling the epidemic, in the long run, reducing the overall burden of obesity in our society could have an impact on decreasing the severity of the epidemic. 4、我们国家的肥胖率很高,减重手术对抗击这一流行病有什么帮助? 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选择。然而,它需要数周才能看到最大的体重减轻。虽然它可能对抗击这一流行病没有直接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减轻我们社会中肥胖的总体负担可能会对降低这一流行病的严重性产生影响。 When is surgery safer than remaining obese? Why? In cases of morbid obesity (i.e. people with a BMI > 40) and in patients with condition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worse obesity-associated outcomes, such as high blood pressure or uncontrolled diabetes, getting surgery is better than remaining obese. Surgical weight loss in these patients has been shown to reverse these other chronic conditions and therefore, giving patients better outcomes. 5、什么时候手术比仍然肥胖更安全?为什么? 在病态肥胖症患者(即体重指数>40kg/m2的人)和患有与肥胖症相关结果更差的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或未控制的糖尿病)中,接受手术比保持肥胖状态要好。手术减重在这些患者中已经被证明可以逆转这些其他慢性疾病,因此,给患者更好的结果。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ssage that those with obesity should hear in today’s COVID-19 world? Obesity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having worse outcomes after COVID-19. Therefore, prevention is imperative in obese individuals and they should be especially careful about social distancing and trying to maintain a healthy lifestyle. 6、在当今COVID-19流行的世界中,肥胖患者应该听到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 肥胖是COVID-19治疗时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预防肥胖是必要的,肥胖患者更应该特别注意社会距离,并且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董志勇 2022-05-29阅读量9053

甲状腺疾病患者能接种新冠病毒...

病请描述:甲状腺疾病患者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原创 李玉姝 单忠艳 蝴蝶书院 2021-01-09 13:13    引 言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在全球肆虐,接种疫苗成为预防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措施。我国已经有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获批上市。甲状腺疾病患者是否可以接种新冠疫苗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问题。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国家卫健委共建甲状腺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的李玉姝、 单忠艳两位专家为大家带来专业解答。 新冠疫苗是新研发的疫苗,尚无法获得甲状腺疾病患者注射疫苗后免疫应答效果和不良反应的相关资料。结合甲状腺疾病的分类和特点、其他同类疫苗的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专家共识及相关研究结果,以及目前国内外对新冠疫苗接种的专家建议,回答甲状腺疾病患者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新冠疫苗能不能接种? 能否接种疫苗主要取决于两方面: 接种疫苗后是否可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发挥保护作用; 是否发生不良反应。 2020年12月批准上市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据报道我国新冠疫苗累积接种已经超过450万剂次,保护率为79.34%,安全性良好,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接种的几种灭活疫苗很接近,主要的表现是局部疼痛、硬结,轻度发热比例低于0.1%,过敏反应等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约为百万分之二 。以上信息充分说明了我国上市的灭活病毒疫苗在目前已经接种的重点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我国上市的新冠疫苗                      是什么样的疫苗? 目前我国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的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公司生产的。该疫苗的成份有灭活新冠病毒及含氢氧化铝等辅料。生产新冠疫苗的技术至少有5类:分别是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灭活疫苗就是用物理、化学方法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的一种生物制剂。大家熟知的百白破、伤寒、霍乱、流行性脑膜炎、肺炎球菌、流感、狂犬病毒、甲肝和HPV疫苗都是灭活疫苗。铝盐用作疫苗佐剂以增强免疫反应,已有将近百年历史。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含白喉破伤风的疫苗都是用的铝盐做辅料。 什么样的人群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汇总我国新冠疫苗药物说明书和知情同意书,下列情况禁用或慎用: 已知对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过敏体质者; 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 有惊厥、癫痫,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系统疾病个人史或家族史者; 严重慢性疾病,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患者; 其他 甲状腺疾病能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结合甲状腺疾病患儿儿童计划接种专家建议和应用经验以及2021年1月5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关于甲状腺疾病患者新冠疫苗预防接种指引(第一版),总结甲状腺疾病是否能够接种新冠疫苗的几种情况,供甲状腺疾病患者参考。 0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 1)甲亢未控制的患者: 第一、营养状态差,免疫功能异常影响疫苗的免疫反应且增加副作用风险; 第二、发热、心悸、腹泻、头晕等甲亢症状易与疫苗注射后的不良反应相偶合,不利于鉴别。因此甲亢控制不佳的患者,建议不宜接种疫苗,待甲功控制平稳后再接种。 2)初用或刚换用抗甲状腺药物的患者: 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赛治、他巴唑)、丙硫氧嘧啶不作为疫苗接种的禁忌。但是,个别患者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初治期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荨麻疹,或粒细胞缺乏引起发热、咽痛等症状,易与疫苗的副作用混淆。因此上述患者暂缓接种疫苗。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最常发生在用药的头3个月,如果没有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甲亢控制,再接种。 3)甲亢放射性碘及手术治疗的患者: 因为两种方法治疗甲亢后,甲功都会变化,应暂缓接种疫苗。在治疗后一个月,综合评估患者身体恢复情况以及甲状腺功能,再决定能否进行接种。 4)任何甲亢患者在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期间均有可能出现病情反复,接种疫苗后,因病情反复表现出的甲亢症状可能与疫苗不良反应出现时间偶合,应注意鉴别。 0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 1)甲减未控制的患者:应暂缓接种。 2)甲减并服用左甲状腺素(例如优甲乐)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可以接种。 03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 甲状腺功能正常、单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包括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的患者,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有预防接种相关的禁忌。 04 甲状腺相关眼病(甲亢突眼) 1)活动性甲亢突眼患者:属于疾病的急性期,不建议接种。 2)甲亢突眼正在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降低疫苗效果,且治疗中的患者通常在眼病活动期,应暂缓接种。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束后再评估是否接种。 3)甲亢突眼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应用生物制剂利妥昔单抗(RTX)治疗显著抑制体液免疫反应,RTX治疗后6个月内应暂缓接种疫苗,拟再次用药前4周内不宜接种疫苗。 4)稳定期甲亢突眼患者:参考甲亢患者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05 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患者 1)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如果甲功正常,不影响疫苗接种。 2)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我国上市的新冠疫苗禁忌证中没有提及恶性肿瘤。但是在某个接种新冠疫苗知情同意书中提及恶性肿瘤为禁忌。对于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肿瘤已经切除、无肿瘤复发和转移证据、行左甲状腺素(例如优甲乐)治疗、甲功平稳,能否接种新冠疫苗缺乏临床数据。 06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 1)亚急性甲状腺炎:有发热、颈前疼痛、周身不适等症状,属于疾病的急性期,应暂缓疫苗接种。治愈后和甲功经治疗正常,可以接种疫苗。 2)鉴于注射流感病毒疫苗后有发生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个案报告,建议新冠疫苗接种后如出现发热、颈前肿大、颈部疼痛等症状时应注意鉴别是否诱发了亚急性甲状腺炎。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9116

风湿病患者接种疫苗需注意!

病请描述:      疫苗是用各种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各类疾病的生物制品,是感染性疾病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手段。但对于风湿病患者而言,是否能接种疫苗一直是个难题。       我们知道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患者存在自身免疫紊乱,且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这两点都会使患者处于免疫受损状态,影响疫苗接种的效果和安全性。但同时,由于免疫受损,感染是风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因此风湿病患者更需要接种疫苗来预防和控制感染。       本文我们来讲一讲风湿病患者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1.接种时机       目前多个疫苗接种建议和指南均认为无论何种疫苗,风湿病患者接种疫苗的最佳时机为病情稳定期:(需由您的主治大夫根据症状体征,各检查结果及用药情况综合评估),处于该期的患者可按照常规程序接种灭活疫苗:(只有免疫原性,没有抗原性的疫苗,通常需要反复接种来保持抗体水平)。此时患者接种后的免疫应答可能低于正常接种人群,但仍明显高于未接种人群,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健康人群无显著差异。但减毒活疫苗:(带有抗原性的疫苗,免疫力强,效应相对更为持久,但有可能在体内恢复“毒力”引起发病)则应谨慎接种。       病情活动期和正在使用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的患者则禁止接种任何减毒活疫苗。至少停用4周或4~5个半衰期后,可考虑接种部分低复制风险的减毒活疫苗(如带状疱疹、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不同药物停药时间见下表。  2.建议风湿病患者接种的疫苗 (1)灭活的流感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疫苗       对于免疫受损的风湿病患者,流感可直接引起继发细菌感染而产生严重后果。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的应用日益广泛,其最严重不良反应是增加了感染的发生率,其中肺炎球菌感染明显增多。因此使用TNF-α拮抗剂的患者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2)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       人乳头瘤病毒(HPV)能引起人类皮肤和粘膜的多种良性乳头状瘤或疣,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引起女性宫颈癌等皮肤粘膜癌。研究发现,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HPV的风险明显高于健康人,同时宫颈癌发病率也升高。因此建风湿病患者,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接种HPV疫苗。 (3)甲肝灭活疫苗、乙肝灭活疫苗       有甲肝、乙肝病毒感染风险的患者均应接种相关疫苗的灭活剂型,且按时评估抗体滴度。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关于成年自身免疫病患者疫苗接种的建议提出:有感染甲型和/或乙型肝炎风险的风湿病患者接种相应疫苗——特定情况下,需要加强免疫或被动免疫接种。 (4)减毒活带状疱疹疫苗       带状疱疹疫苗没有灭活剂型,但带状疱疹往往好发于自身免疫病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且这些患者患病后出现严重皮疹,内脏播散甚至死亡的几率增高。因此使用低水平免疫抑制的治疗,病情平稳的风湿病患者,可考虑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接受大剂量激素或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则禁止接种。 (5)其他灭活疫苗       如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狂犬疫苗等。在具有暴露风险时均应及时接种。 3.不建议风湿病患者接种的疫苗       常见活疫苗有黄热病疫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天花疫苗、减毒流感活疫苗、口服伤寒疫苗、水痘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等,以上疫苗均较容易在体内“复活”,应避免或谨慎接种。       其中,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特别提到:风湿病患者一般应避免接种黄热病疫苗。有研究表明,活疫苗卡介苗可能在体内长期存在,当患者用免疫抑制剂时可能回促使其激活。接种卡介苗后可能诱导发生反应性关节炎、赖特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和皮肌炎表现。因此不建议风湿病患者接种卡介苗。 4.新冠疫苗的接种       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的当下,接种新冠疫苗对社会和个人都是一大有效的防疫手段。且相比健康人群,风湿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风险更高,预后更差。       中国疾病防控中心网站发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认为:对于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风湿病人群是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2021年3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发布了风湿病和肌肉骨骼疾病(RMD)患者接种COVID-19疫苗的指南,建议除对疫苗成分过敏外,自身免疫性和炎症性风湿性疾病(AIIRD)患者应该优先接种疫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发布的《特殊人群(慢性肝病、结核病和风湿免疫病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建议》对风湿病患者的新冠疫苗接种提出详细建议,现概况如下: (1)优先接种灭活疫苗,慎重考虑其他类型疫苗; (2)在病情稳定期且无其他禁忌证接种; (3)使用甲氨蝶呤、JAK抑制剂、阿巴西普、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疫苗接种时间需作相应调整。具体调整见下表。 总结       风湿病患者接种疫苗前应与主治医生讨论是否处于病情稳定期。了解接种的疫苗类型,谨慎接种减毒活疫苗。在接种疫苗前后相应调整药物。接种后注意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就诊。接种后注意检测是否达到有效的抗体滴度,若低于保护水平,则考虑重复接种。 参考文献 [1]FurerV,RondaanC,HeijstekMW,etal.2019updateofEULARrecommendationsforvaccinationinadultpatientswithautoimmuneinflammatoryrheumaticdiseases[J].AnnRheumDis,2020,79(1):39-52. [2]武璐璐,龚书识,向诗非,向阳.风湿病与疫苗接种[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1,27(02):102-106. [3]FerreiraIsabelandIsenbergDavid.Vaccinesandbiologics.[J].Annalsoftherheumaticdiseases,2014,73(8):1446-54. [4]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特殊人群(慢性肝病、结核病和风湿免疫病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建议[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1,39(7):398-403. [5]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1,48(2):91-92. 图片来源:医学界及参考文献

王建明 2022-04-18阅读量8859

指南·标准&m...

病请描述: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与免疫分会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36(11) : 801-810. DOI: 10.3760/cma.j.cn101070-20210308-00273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表现为反复剧烈咳嗽,可持续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百日咳曾是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即便在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百白破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国家,百日咳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2]、加拿大[3]、澳大利亚[4]等高疫苗覆盖率的国家,百日咳发病率在保持多年低水平后再次呈上升趋势,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暴发疫情,国际上称之为百日咳再现(pertussis resurgence)。对此,中国专家高度关注,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百日咳报告发病率尚处于较低水平时,中华预防医学会曾于2010年召开百日咳专题会议,并于2011年出台《百日咳免疫预防专家共识》[5]。此后,中国医疗卫生机构加强百日咳防治工作,部分省份积极开展监测工作,全国百日咳报告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6]。2019年全国百日咳报告病例数超过3万例,与20世纪80年代末报告水平相当,报告病例以婴幼儿为主。近年来,中华预防医学会多次组织专家对百日咳流行趋势进行研讨,认为国内存在百日咳大范围流行或集中暴发以及婴幼儿因百日咳致死增多的潜在风险。面对这一新形势,中华预防医学会参考国外提出的“全球百日咳行动计划(Global Pertussis Initiative,GPI)“工作模式,于2017年发起“中国百日咳行动计划(China Pertussis Initiative,CPI)“,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形势,分析问题,提出对策,重点对近些年来百日咳研究的最新进展、流行趋势和免疫策略进行讨论和研究,形成本专家共识。 1 国际上认为百日咳再现具有复杂的影响因素 百日咳再现的原因十分复杂,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和两大因素(自然和社会因素)的角度来看,百日咳再现的影响因素既与一些客观因素密不可分,也与一些主观因素的变化直接相关。2015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百日咳立场文件中指出[1],百日咳再现的可能因素包括医务人员对百日咳的知晓度和关注度的提高、监测敏感度的提升、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应用、部分地区疫苗接种率下降、疫苗保护效果不佳、疫苗接种后保护作用持续时间较短等。Domenech de Cellès等[7]指出,各个国家百日咳的监测意识、监测标准、监测体系和监测方法等存在巨大差异,这也可能是导致各国数据有明显差异的原因。另有学者认为,百日咳再现还与菌株的变异、疫苗犹豫导致的疫苗覆盖率低、无细胞百日咳疫苗黏膜免疫弱等因素相关[10]。Martinón-Torres等[11]从微生物、疫苗、监测、接种率、诊断和社会等6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在百日咳防控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图1)。 图1 控制百日咳的影响因素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11] 有些学者提出百日咳传播模式的转变是百日咳再现的一个重要因素[12,13,14,15,16]。针对百日咳新的流行特征,Hewlett和Edwards[12]提出疫苗使用前后百日咳不同传播模式的理论(图2)。该理论认为,在疫苗大规模接种前,多数病例为儿童,百日咳处于高流行时期,青少年和成人通过反复接触百日咳鲍特菌致使体内抗体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孕妇体内的高水平抗体还可通过胎传抗体间接保护出生不久的婴儿;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是百日咳鲍特菌主要由儿童向青少年和成人传播。在疫苗大规模接种时期,儿童因普遍接种疫苗而受到保护,百日咳发病率降低并一直处于低流行状态,导致儿童体内抗体随时间逐渐衰减,此后发生的百日咳病例,多为抗体已衰减至无保护作用的青少年、成人及尚未到疫苗基础免疫接种时间的婴儿;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是百日咳鲍特菌主要由青少年和成人传播给婴儿,并被许多研究报告所证实,如国外学者研究发现未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婴幼儿病例,其主要传染源为青少年和成人[13,14];在加拿大、法国、德国和美国开展的研究显示,76%~83%的婴幼儿病例是由以父母为主的家庭成员传染所致,提示在家庭型发病模式中,成人是婴幼儿百日咳病例的主要传染源[15];Kowalzik等[16]研究证实,在欧洲、拉丁美洲和部分亚洲国家,成人尤其是父母是婴幼儿百日咳的最主要传染源。 2 中国已有百日咳再现的研究报告 自百白破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之后,中国百日咳的发病也出现大幅下降,一度被认为得到有效控制。在国外报道百日咳再现之后,中国学者重新开始对百日咳予以关注。2002年,Wang等[17]报道2000年6月至2001年5月北京儿童医院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婴幼儿中,11%的患儿百日咳鲍特菌培养阳性,提示百日咳发病已不少见。2011年,张颖等[18]和黄海涛[19]通过监测证实,在接种率维持高水平的同时,天津市百日咳发病较以往明显增加,已具有百日咳再现特征。近年来,陕西省、广东省、山东省、重庆市等也发现百日咳局部暴发或流行[20,21,22,23]。部分临床研究也报告百日咳病例异常增多的现象[24]。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全国范围尚未形成百日咳再现的情形,但部分区域百日咳病例异常增多甚至流行的事实,与国外发达国家百日咳再现并无原则性差异,这一观点已被业内多数专家所认可。因此,目前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国百日咳发病的历史和形势,并结合国外百日咳再现的研究进展,分析中国百日咳再现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今后的防控策略。 尽管中国近年百日咳报告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实际发病仍可能被严重低估 中国百日咳报告病例数呈上升态势,与国际疫情趋势基本一致 在疫苗使用前,中国百日咳年报告发病率为100/10万~200/10万[25]。自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接种百白破疫苗,并于1978年将百白破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百日咳发病率大幅下降,2006年至2010年百日咳年均报告发病率已降至0.2/10万[26]。近年来,虽然中国3剂次百白破疫苗报告接种率保持在99%以上[27],但百日咳报告发病率却呈现上升趋势[5,28,29],2019年报告发病率达2.15/10万。而国外百日咳报告发病率较国内更高,汇总分析2001年至2019年WHO网站(https://apps.who.int/immunization_monitoring/globalsummary/)公布的百日咳疫情,并与中国的疫情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美国、日本和印度同期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中国(图3)。如2019年美国3剂次百白破疫苗报告接种率为94%,百日咳报告发病数为15 662例,报告发病率为4.79/10万;澳大利亚3剂次百白破疫苗报告接种率为95%,百日咳报告发病数为12 021例,报告发病率为47.7/10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百日咳病例诊断,中国除个别省份部分医疗机构开展实验室诊断以外,其他机构基本以临床诊断为主,而美国和日本等主要基于实验室诊断。 图2 2001年至2019年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百日咳报告发病率 此外,从病例年龄分布来看,近些年国外大年龄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感染百日咳的报道日渐增多,而中国百日咳发病的主要人群为青少年、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婴幼儿[30]。欧盟国家2018年百日咳报告显示,≥15岁人群报告病例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2%,<1岁婴儿仅占10%左右[31]。而我国2011年至2017年百日咳报告病例以<1岁婴儿为主,占64.33%[6]。国内外百日咳报告病例的年龄分布差异,可能与中国对青少年和成人百日咳疾病认识和诊断意识低,从而导致漏诊、漏报有关。 3 中国百日咳发病情况仍可能被严重低估 通过检测人群血清中针对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IgG(PT-IgG)抗体阳性率,可以估算百日咳感染率。天津市2010年至2012年4~83岁人群估算感染率为10 852/10万[32];北京市2010年3~69岁人群估算感染率为5 400/10万[33],2012年≥5岁人群估算感染率超过6 000/10万[34];广东省2010年>7岁人群估算感染率为9 395/10万[35];重庆市2011年通过对健康人群血清学结果估算,百日咳感染率为7 290/10万[28]。尽管在方法学上尚无法区分PT-IgG抗体阳性是由疫苗还是自然感染所致,但由于疫苗诱导抗体可能衰减较快,故估算感染率仍可侧面反映中国百日咳实际感染率被严重低估的现状。此外,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可预防疾病儿童百日咳临床调查研究协作组研究发现,2008年至2009年,上海市、重庆市、银川市、昆明市等地区≥6岁连续咳嗽2周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实验室检测的百日咳感染率为11.3%[36]。 目前中国现行的百日咳病例报告依赖于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其是基于各级医院疫情报告的被动监测,而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报告发病率差异甚大。如张颖等[18]研究发现,百日咳社区监测的人群报告发病率是同期医院报告发病率的12倍。黄海涛等[32]基于主动监测的研究发现,主动监测报告发病率是同期被动报告发病率的16.22倍。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报告发病率之间的差别,既提示被动报告敏感性差、存在漏报现象,也表明中国百日咳实际发病率可能被严重低估。近期的研究发现,百日咳实际发病情况远较报告的结果严重,可能有高达95%的感染者未被诊断和报告[37]。其实,国内外均不同程度存在百日咳报告发病率低于实际发病的状况,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青少年和成人症状不典型,常不就诊。青少年和成人百日咳患者常表现为无症状、轻微咳嗽或持续性咳嗽[38]。(2)百日咳病例实验室诊断比例低。Aksakal等[39]对6~14岁长时间咳嗽的学龄前儿童血清学检测发现,16.6%的调查对象有近期百日咳感染的血清学表现,但并未被诊断为百日咳。(3)临床诊断标准不统一。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的诊断标准有所差异,百日咳再现促进了对不典型百日咳的认识,暴露了现行标准的不足[40]。(4)医师对百日咳的诊断意识不足[41]。在经历了百日咳长年低发之后,临床医师对百日咳的警觉不高,即使遇上此类病例,也常常使用诸如类百日咳、百日咳综合征等不规范的诊断名称。(5)实验室检测条件的局限性。百日咳实验室检测受标本采集、采样时间、疫苗免疫史和抗生素使用等因素影响,PCR和细菌培养在疾病晚期敏感性不高,血清学检测在方法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中国大多数医院未开展相关检测工作。(6)疫情报告和管理方面的客观影响。百日咳在中国属于法定传染病,临床医师有时因疫情报告繁琐而将疑似病例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病名,从而减少了医院的病例报告数。 4 中国百日咳防控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面对百日咳再现这一挑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管理者和专家以及广大医疗卫生领域的工作人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探讨应对策略。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倡议CPI,将联合有关单位和专家从技术方面开展一些前期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是进一步推动和组织百日咳防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特别是提出完善百日咳临床诊断、治疗与病例报告标准,加强百日咳主动监测、完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及完善中国百日咳防控策略等技术建议。同时,不定期地将有关研究结果和建议,以专家共识等形式向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进行介绍,必要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从目前中国百日咳防控工作的进展情况来看,建议中国今后加强以下相关工作。 4.1 加强百日咳监测工作,积极开展主动监测 疾病监测是制定有效控制措施的基础。WHO鼓励全球各国针对百日咳(尤其是实验室确诊病例)开展科学的流行病学监测,以监测疾病负担和免疫接种的效果。近年来,多个国家报道了百日咳再现现象,且多有青少年和成人病例增加的报道。中国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虽然近年百日咳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但尚处于较低水平,且主要发病人群为婴幼儿,与国外报道不同。研究显示,中国主动和被动监测模式下的百日咳报告发病率和流行特征有较大差别,提示中国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可能存在不足。建议加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工作,积极开展主动监测,了解中国百日咳的真实疾病负担和流行特征,分析其传播模式,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4.2 完善百日咳临床诊断标准,提升百日咳防治水平和报告意识 疾病诊断是防控的关键。近年来的百日咳再现过程中,临床医师对不典型百日咳的认识、实验室检测方法等水平提高,同时比较国内外诊断标准的差异后发现中国当前百日咳临床诊断标准(WS-274-2007)的不足[39]。一方面,由于疫苗的使用,百日咳报告发病在中国长期处于低水平流行且临床症状典型病例减少,导致目前临床医师对百日咳的认知与防治意识不足,常常漏诊、误诊不典型病例。另一方面,百日咳实验室诊断受患者发病到采样时间间隔及标本种类、质量、运输条件、抗生素应用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百日咳鲍特菌分离困难;同时恢复期与急性期双份血清抗体4倍增长的诊断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较为困难,且无助于急性期诊断[69]。不同年龄和疫苗接种史患者罹患百日咳临床症状的差异增加了百日咳临床诊断难度。为提高百日咳诊断水平,建议更新百日咳诊断标准,如依据不同年龄特点制定临床诊断建议,考虑百日咳鲍特菌核酸检测、单份血清PT-IgG抗体等已在欧洲等国家应用多年,应将这些成熟且公认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纳入诊断依据[70,71]。为提高百日咳防治水平,建议在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的同时加强对临床医师百日咳诊断的培训,提升对百日咳的防治意识与警惕性。 4.3 加强百日咳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发和评价,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 百日咳再现凸显了采用标准化病原学检测方法开展疾病诊断的重要性,缺乏灵敏、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将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百日咳的报告存在较大差异。准确的实验室诊断也是鉴别其他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类百日咳或百日咳综合征的重要手段。及时做出百日咳诊断,合理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控制传播;同时,对高危人群开展暴露后预防,可以保护未接种疫苗或未完成免疫程序的婴幼儿,降低感染百日咳后发生重症病例和死亡的风险。准确诊断百日咳还是揭示特定年龄组人群百日咳发病趋势的重要前提,这对于评估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的变化、细菌适应性菌株的出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72]。接种含PT成分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对现有以PT-IgG抗体为基础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带来了挑战,建议针对疫苗中不含有的抗原成分开展研究,寻找可替代PT抗原的其他成分来开展血清学诊断。PCR是诊断百日咳感染的敏感方法,可弥补疾病早期开展细菌培养和后期开展血清学诊断的不足,无论疾病处于何种阶段均可使用,但在设计PCR靶标、提高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方面尚需要更加标准化。总之,建议加快百日咳实验室方法的临床研发和评价,将标准、灵敏、快速、无创、价廉和便捷的方法运用于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 4.4 加快含百日咳成分新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引进 目前我国DTaP生产仍采用共纯化工艺,存在批次间抗原比例不稳定等问题,建议促进以组分纯化工艺为基础开展新型疫苗研发。一般来讲,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产生的免疫力与全细胞百日咳疫苗相比,由于诱导免疫方式不同,前者的抗体衰减更为迅速,且记忆免疫应答低。另外,自DTaP使用以来,百日咳鲍特菌已出现了适应性变异,如发现PRN、PT等毒力因子缺失的临床分离株明显增加。欧洲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含有PRN抗原的DTaP使用时间越久,PRN缺失的临床分离株比例越高[73],说明现有百日咳疫苗对该型百日咳鲍特菌感染的保护效力降低。这些结果均提示需加快研制新型疫苗,以提供更全面、高效和持久的保护。此外,对于青少年和成人加强免疫,应针对性地研制或引进国外已批准上市的减量相关抗原的Tdap。 4.5 完善中国百日咳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策略 中国目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免疫程序为3、4、5月龄各接种1剂次DTaP,在18~24月龄加强1剂次DTaP,另在6岁时加强1剂次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74]。宁桂军等[6]对我国2011年至2017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显示,在所有百日咳报告病例中,<1岁婴儿病例数占64.33%;而在<1岁病例中,≤2月龄占28.05%,3~5月龄占41.95%,即约70%的<1岁婴儿病例未达到接种DTaP的月龄或尚未完成基础免疫,提示现有的DTaP免疫程序无法有效保护≤5月龄儿童。为了降低婴幼儿百日咳的疾病负担,保护婴幼儿生命健康,建议积极开展研究,探索将中国儿童百日咳疫苗初始免疫提前到2月龄甚至6周龄的可行性。同时,还要探索如何在现有免疫程序基础上开展学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孕妇的加强免疫,如在入学前加强1剂次DTaP,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控制百日咳鲍特菌的传播。 4.6 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防控的主动性 研究表明,百日咳不仅是影响儿童健康且可感染任何年龄群体的呼吸道传染病。虽然青少年和成人罹患百日咳后自身罕有重症或致死的后果,但他们可加剧百日咳鲍特菌在人群中的传播,并最终感染婴幼儿,是当前百日咳再现引发严重后果的重要环节。积极开展暴露后预防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防控手段。研究发现,百日咳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呼吸道样本中百日咳鲍特菌携带率高达8%~83%[75],对实验室确诊的百日咳病例周围暴露人群积极开展化学药物预防也是阻断细菌传播和控制暴发的有效手段之一[76]。此外,勤洗手、戴口罩等非特异性预防措施均可以有效预防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因此,结合当前我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取得的有效经验,建议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科普工作,大力普及公共卫生常识和百日咳防控知识,提高公众对健康共同体理念的认知度以及积极参与公共卫生和防控传染病的主动性。

王汉久 2022-04-06阅读量1.0万

哮喘儿童可以打疫苗吗?

病请描述:2022年春节以后,新冠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如果孩子没有新冠疫苗接种的特殊禁忌症,能打尽打。相比成人来说,孩子是接触疫苗最多的人群。从出生起,孩子就要开始进行常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其中有不少疫苗都是灭活疫苗,和新冠疫苗工艺是相同的。 不过,由于在接种疫苗后,少数孩子会出现过敏性休克、晕厥、血管水肿、严重过敏皮疹等严重症状。因而,家有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孩子,到底能不能接种新冠疫苗,家长们为此十分纠结。 支气管哮喘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禁忌 对于患有哮喘的孩子能不能打新冠疫苗,《儿童新冠疫苗接种专家共识》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哮喘儿童: 支气管哮喘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禁忌。哮喘的缓解期(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应进行预防接种。 在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尤其是全身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时(包括口服和静脉给药)应暂缓接种。 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期间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患过敏性疾病的孩子,病情稳定可以接种 而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能否接种疫苗,疾控中心的解答是: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过敏体质”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或处于过敏性疾病发作期,建议暂缓接种。 △对于非疫苗所含成分过敏,如食物过敏、花粉过敏等,均不属于接种新冠疫苗的禁忌,但需要加强观察,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 《儿童新冠疫苗接种专家共识》对此也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罹患下述过敏性疾病的儿童,病情稳定可以接种: 对尘螨、花粉、食物(鸡蛋、花生、海鲜、芒果等)、酒精、青霉素、头孢霉素过敏,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者。 由此可见,孩子如果患有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长也不必担忧,可以先咨询儿科医生的意见,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来选择是否接种、什么时候接种。 划重点:这些孩子接种新冠疫苗要注意 ①暂缓接种 ☆新冠病毒疫苗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接种其他疫苗后需要间隔>14天才能接种新冠疫苗。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正在发烧、咳嗽,或处于其他疾病的急性发病期,建议等孩子身体康复之后再接种疫苗。 ②接种禁忌症 ☆曾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者(不包括低热、局部肿痛等一般反应); ☆对新冠病毒疫苗所含成分有过敏反应者; ☆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03 儿童接种新冠疫苗注意事项 目前,孩子接种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应在首剂接种完成后8周内完成。 家长在带孩子打新冠疫苗时,下列注意事项要注意: 接种前 ☆孩子接种新冠疫苗要由监护人或委托人陪同; ☆接种当天不要空腹; ☆要佩戴好口罩,穿着宽松的衣物,保持社交距离; ☆携带接种者身份证或户口簿。 接种后 ☆打完疫苗之后,要在接种点留观区域观察30分钟,无不适症状方可离开。 ☆接种当天要多喝水,不要游泳、洗澡。 ☆接种1周内要注意多休息,不进行剧烈运动。 ☆清淡饮食,少吃容易诱发过敏的海鲜等食物。 ☆保持接种部位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 04 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新冠病毒疫苗常见的一般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及发热、头痛、恶心、腹泻、疲倦、四肢疼痛等,绝大部分都是轻到中度,且大多在接种后24小时内经休息、对症处理均可缓解。 如果出现以下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 01 过敏性休克 如果在接种疫苗后的30分钟内出现休克症状,同时伴随有四肢冰凉、抽搐、脸色发白、嘴唇发紫、神志不清等情况,则可能是过敏性休克,需要尽快送入急诊室治疗,不可延误时机。 02 局部红肿甚至破溃 注射时针尖会刺穿皮肤,因此会对孩子皮肤造成轻微损伤,加上此时疫苗会对免疫系统产生刺激,打完疫苗后可能产生局部炎症,外在表现就是接种部位出现红肿。如果红肿范围较广、化脓(脓液大于1cm)甚至脓包破溃,就应该尽快到医院诊治。 03 过敏性皮疹 过敏体质的孩子可能会对疫苗中的某些成分,如乳胶、鸡蛋白等产生过一些过敏反应,接种疫苗后身上可能会出现皮疹,浑身发痒,一般会在疫苗接种后的72小时之内出现,潜伏期可能是几小时或几天,一旦出现需要及时送医。 04 全身感染 由于疫苗本身就属于微生物病菌或细菌,过敏体质或者有免疫功能缺陷的孩子在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全身感染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因而在接种前,家长应该主动向医生报备孩子是否具有过敏性体质,是否有免疫功能缺陷的问题,以便确认是否能接种。

周菁 2022-03-25阅读量8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