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内科 > 呼吸内科 > 疱疹性咽峡炎 > 内容

疱疹性咽峡炎内容

十二月疾病风险提示,请您注意...

病请描述:导语12月气温骤降  ,这几天,“Boss”级别冷空气登场啦!冬天究竟有多冷?感受下网友们来自灵魂深处的发声,你就能明白一二了。▼虽然气温我们无法控制,那就力求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小编整理了12月防病指南,记得看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近日,多地在对进口冷链食品例行抽检时发现部分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天津、上海、内蒙古相继出现本地新增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本地病例,均上调了对应地区风险级别。再次提醒广大群众,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切勿麻痹大意、放松警惕。预防措施近期,到过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应主动配合健康码查验,返回后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不参加集体性活动,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并如实报告相关旅居史和接触史。建议冷链食品相关从业人员增强防护意识,做好日常防护,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冷链食品,如必须接触应在工作完成后立即洗手消毒,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建议公众要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继续做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特别是到医院、商场、电影院、KTV、农贸市场等人群聚集地和封闭场所,适当减少停留时间并做好防护措施。目前仍处于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不同的限制措施。如无必须,尽量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疫情通报。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的流行季节,最高峰一般在每年12月至次年1月左右。预防措施保持手部清洁。经常洗手,特别在触摸口、鼻或眼之前,或触摸扶手或门把手等公共设施之后;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盖口鼻,之后彻底洗手。保持室内清洁和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增强体质,均衡饮食;经常运动,充足的休息,不吸烟和避免过大的生活压力。在流感高峰期,避免前往人多拥挤或空气流通欠佳的公共场所,到这些地方逗留请戴好口罩。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注意休息,不要上班或上学。如果病情持续应戴口罩到正规医疗单位就诊,并注意适当隔离。诺如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急性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以呕吐、腹泻、恶心和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全年均可流行,但10月-次年3月是暴发流行的高发季节,故又称为“冬季呕吐病”,应警惕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等人群聚集场所出现诺如病毒的暴发疫情。预防措施应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该病的关键。诺如病毒感染危险因素主要为被污染的贝类、蔬果、桶装水等,因此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贝类海水产品则一定要煮熟方可食用,要选用卫生合格的桶装水,喝开水。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建议不要坚持上班或上学,特别是食品从业人员,以免传播更多人。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接触后48小时内应关注健康状况。尽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传染性强,但仍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但老人、婴幼儿及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发生严重并发症(因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导致)的风险较高,需特别关注。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中小学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高。人们常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疱疹的疱浆而感染,极易在中小学校引起暴发和流行。特点水痘发病较急,前驱期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症状,起病后数小时,或在1-2天内即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的发疹情况。皮疹首先出现于面部、头皮和躯干,分布呈向心性,以发际、胸背较多,四肢面部较少,手掌足底偶见。重点场所如学校、幼托机构要落实晨午检制度,出现集体感染事件时,学校应尽早对患儿采取隔离措施,建议患儿居家休息,避免与其它未感染的孩子接触,减少疾病传播。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根据沙湾区近年发病情况分析,已进入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应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控措施的落实,避免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预防措施勤洗手、多通风、晒衣被吃熟食、喝开水、打疫苗注意手卫生,尤其在触摸口鼻、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及在公共场合玩耍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或咳嗽时遮住口鼻。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地,如超市、商场、游乐场等。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等。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针对公共区域和重点场所(经常接触的玩具、用具)消毒。可接种手足口病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EV71感染相关手足口病和其它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接种该疫苗将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5岁以下儿童是接种重点人群。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属于有毒气体,被人吸入肺中可与血红蛋白结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运送氧气的能力而造成人体组织缺氧,从而发生一系列中毒症状,轻度的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等;中度或严重者可出现昏迷、虚脱,常可并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等,甚至危及生命而造成死亡。冬季尤其是雾霾天气时,风速小气压低,易发生由燃煤取暖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措施煤炉取暖,在气候条件不好,如气压低风速小时,使用煤炉、土炕、火墙、炭火盆,烧煤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加上冬季时为了保暖效果良好,很多居民家中都是门窗紧闭,所在空间通风条件又不好,造成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大幅度升高,非常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不当使用燃气热水器,热水器安装不规范,私接私装后未经煤气公司检验就擅自使用,或使用质量低劣的燃气热水器,造成煤气泄漏中毒。用瓦斯及木炭烤火、吃火锅时,房间通风不畅,也易引起中毒。煤气管道和煤气灶泄漏,发生管线泄漏事故,灶具在燃烧时火焰被扑灭、开关启闭使用不当、胶管老化脱落等,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汽车尾气,在停驶并开空调的密闭机动车内停留时间过长,车内车外的空气很难进行对流,此时汽车发动机怠速空转,产生废气含大量的一氧化碳,被人体吸入也易发生中毒。合理饮食、适度锻炼在寒冷的天气里,更应该身强体壮!

国敬芝 2020-12-06阅读量8479

手足口病与儿童脑炎

病请描述:         暑期临近了,怕孩子在幼儿园受热,许多条件稍好的家庭都会吧孩子留在家里,不上幼儿园了,家庭中的消毒设施与实施一定没有幼儿园严格,特别是老人带孩子,不免又和菜市场及超市的诸多细菌感染,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又要到来了!随之而来的是儿童脑炎的病发增多。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贺晓生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 国内一些地区曾发生手足口病流行, 以4 岁以下小儿为多。大都由柯萨奇A16 病毒引起, 1986 年已在我国证实。也可由柯萨奇A5、A10 及71 型病毒引起流行。全年均可发病,夏季为流行高峰。病人及隐性感染者唾液中的病毒以飞沫形式传播, 疱疹液及粪便中的病毒经手或污染的物品等经口感染。常以发热起病, 多为低热, 也可不发热。以口腔、手足疱疹为主要特征。口腔疱疹约3mm 大小, 可形成溃疡。         皮疹多见于手足、肛周和躯干, 初起为斑丘疹, 后转为疱疹, 较水痘皮疹小, 疱壁厚, 质地较硬, 周围有红晕。疱疹数几个至几十个不等, 伴流涎、口痛及厌食等症状。一般病情较轻, 多于5~8 天痊愈。        近年各地报告由71 型肠道病毒引起的小儿手足口病症状较重, 还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及瘫痪等[1],少数病儿可合并心肌炎或肝脏受损, 病情严重者可致死亡,但临床所见并不多。此4 例合并脑炎者, 病初1~2 天均曾出现高热, 体温达39℃, 且精神萎靡、易激惹, 3 例出现坐及站立不稳、身体晃动现象, 脑脊液支持脑炎诊断, 因诊治及时获临床治愈。曾有报道儿童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出现惊厥、昏迷而死亡者[2], 故应提醒家长若发现小儿手足口有皮疹, 必须及时到医院诊治, 尤其是同时出现以上异常表现时, 以免延误病情而危及生命。此4 例脑炎患儿是否系71 型病毒感染引起, 因无此检测手段而未能分辨。诊断本病需注意与水痘、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鉴别。    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的病因治疗手段, 以对症治疗为主,对体弱者加强支持疗法。对累及脑、心、肝等重要脏器者, 应早期给予抗病毒药物、干扰素、血清免疫球蛋白等, 以抑制病毒活性, 干扰病毒复制和清除体内肠道病毒。现尚无特异性预防疫苗。加强儿童的身体锻炼,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防止本病的流行。西京医院神经外科贺晓生教授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周五下午门诊地址:西京医院门诊楼四楼 神经外科第一诊室

贺晓生 2020-07-16阅读量9041

警惕!四月份导致95名儿童死...

病请描述: 注意!去年导致95名儿童死亡的传染病又要开始兴风作浪啦!每年的4月开始,这位“虐童”高手就会悄悄活跃起来!先看一下图1发病趋势 没错!就是手足口病!2017年全国报告手足口病1929550例,死亡95例。据统计,5岁以下的儿童占了90%。 你知道吗?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EV71、CA6、CA10和CA16等20多种,但其中最为凶狠的就数EV71。 EV71病毒不但可以引起手足口病,还可以引起以下疾病: 1. 疱疹性咽峡炎 2. 无菌性脑膜炎 3. 急性迟缓性麻痹 4. 脑炎(常见脑干脑炎) 5. 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和病毒疹 对付EV71病毒,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及其相关疾病,最经济有效的办法就是接种EV71灭活疫苗。6月龄至5岁的儿童均可接种,共接种2剂次,间隔1个月。 图1发病起始图 可怕的EV71病毒

杨卫东 2020-07-01阅读量8290

手把手教家长认识疱疹性咽峡炎

病请描述: 1、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什么病?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5岁以下儿童多见,夏秋季高发,常表现为口痛、流涎、不愿进食、呕吐,常伴有高热,口腔内数个或十数个米粒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破溃成小溃疡。疱疹性咽峡炎也是手足口病的一种特殊表现,部分患儿开始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2-3天后发现手足部位的皮疹,即手足口病。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刘静2、疱疹性咽峡炎病程多久?有没有后遗症?疱疹性咽峡炎从发病到痊愈大约7-10天,一般预后良好,也有极少数病情较重,高热不退,合并脏器损害。3、疱疹性咽峡炎有传染性吗?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可通过接触、经口或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如接触病毒污染的衣物、用品,可能会被传染,另外,与患者共用餐具、水杯等也可以被传染。4、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疗?发现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应该隔离,避免与其他小朋友接触,幼儿园的小朋友,暂且不能去上学。口服抗病毒药物,口腔溃疡喷雾剂可帮助孩子减轻疼痛。帮孩子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清理咽部。鼓励孩子喝些水,进食粥、牛奶、米粉等流质食物。发热时予温水擦浴、降温贴等物理降温,高热是可配合药物降温。如果孩子出现反复高热不退,应及时去医院就诊。5、怎么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应注意个人清洁与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者流动水洗手,不要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的孩子。爸爸妈妈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都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消毒。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保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家具或用过的玩具可用84消毒液消毒。总之,疱疹性咽峡炎虽然传染性强,但可防可治,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张恒山 2020-02-25阅读量8556

疱疹性咽峡炎的食疗方法和生活...

病请描述: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也越来越多,现代医学认为:小儿的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病原体多为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在中医看来,这个病多是由于湿热导致的,夏季湿重热也重,所以本病夏季多发,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宝宝往往口腔溃烂,想吃又吃不了,很多伴有高热,十分痛苦,很多小朋友很多喝水都困难,更别说喂药了,所以在这里我想推荐一个食疗方,煮起来方便,喝起来可口;希望能帮到各位家长朋友,让宝宝早日恢复。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张恒山食疗方---加味乌梅三豆饮;材料:赤小豆,绿豆,黑大豆(皮黑肉略绿者为佳)各一把约50g;生甘草10g;乌梅5-6颗约15g;冰糖适量;做法:材料洗干净,将三种豆先浸泡1小时,加适量水,盖过药面2-3cm;煮沸后改文火炖2小时左右,炖至豆熟烂,像豆沙一样;加适量的冰糖(也可以用白砂糖代替)搅拌。功效:清热利湿,解毒生津。点评:这个方是在古方“三豆饮子”基础上加减化裁来的,“三豆饮子”最早记载于宋代医书《伤寒总病论》中,是用来治疗疮症的(皮肤黏膜的溃疡在古代都叫疮);本方加了乌梅和白糖调节口味,同时也有助于生津止渴 ,防止热病伤津;汤煮出来味道酸酸甜甜的,像酸梅汤,口感较好,吃起了豆沙一样,避免咀嚼或吞咽时的不适(甘草可以不用吃下去);如果是轻症,疱疹不多,或者只是为了预防的话,甘草可以不用。如果口腔疱疹比较多,发热厉害,建议甘草可以加到20g增强解毒的功效。这个汤不仅适用疱疹性咽峡炎的宝宝,同时也适合手足口病、水痘,红色皮疹等属于湿热类型的疾病,不光有治疗作用,同时对疾病的预防也有一定效果。生活护理:①隔离,避免和其他宝贝接触,注意手卫生,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②多喝温水,防止脱水,也可以用口服补液盐或者葡萄糖冲水喝补充能量;③清淡饮食,尽量流质饮食,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粥,小米粥之类的,避免吃需要咀嚼的食物和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如肉类等。题外话:同样的病毒感染,有的宝宝发病轻,烧很快就退,疱疹也很快消,但是有的宝宝发病却很重,反复高热不退,连续输液几天都降不了,疱疹越长越多,喝水都困难;为什么同样的病毒感染,每个人发病的轻重程度却差别巨大呢?不知道家长朋友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如果能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你也许就能理解中医治病的原理了;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个体差异,尤其是个体状态的差异。就算是同一个宝宝,在不同时间感染了这种病毒,他的发病轻重也不一样,因为他不同时间的身体状态不一样。身体状态好的时候,有可能感染病毒了也不发病,就算发病了也很快就好,而身体状态差的时候,发病之后很快加重,而且也恢复比较慢。现代科学技术发达,也推动着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研究是比较透彻了;但是对病人个体尤其是个体状态差异的研究并不多,更多的是研究人体的共性。而中医的优势就在这里,中医对疾病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人体的生病之后的状态之上。中医在这方面积累了几千年的经验,所谓辩证施治,就是在识别人体患病之后处于的某种病理状态,然后通过药物或者其他手段让其摆脱病理状态,从而恢复健康。中医医师的眼里其实没有病,有的只是生病的人,只有明白了生病的人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之后才能对症下药。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医学对很多病毒束手无策,但中医却能在不知道什么病原体感染的情况下依然能开方处药。另外我还要说一点,一般感冒发热咳嗽之类的病,我并没有推荐食疗方,不是没有合适的食疗方,而是因为大多数情况都需要在中医辩证的指导下用才有效果,而不是觉得食疗安全就随便试,很多情况下要分辨寒热,如果没搞清楚就乱用,有可能会导致病情延误甚至加重;但是疱疹性咽峡炎或者手足口病有些不一样,根据我的临床观察,患疱疹性咽峡炎或者手足口病的宝宝十之八九都是湿热类型的,这类宝宝往往舌苔厚腻,咽喉红肿溃疡;因为本病多是由于脾胃失调,湿热蕴蒸导致。我想大概是柯萨奇病毒比较喜欢湿热的环境,这样有利于病毒繁殖,那些脾胃运转正常的宝宝,体内没有湿热,不利于病毒繁殖,就算感染了病毒,也未必发病,或者很快就好,不至于来医院看病,所以我在门诊看到的基本都是湿热明显的宝宝,这样的宝宝基本舌苔都是那种黄厚腻的,偶尔见到几个舌苔不厚的,往往病情也相对较轻。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不要吃太多热性的食物,如牛羊肉鸡肉等,有些水果也是热性的,尽量不要多吃;还有就是平时不要吃得太饱,7分饱就好了。长期吃10分饱,脾胃运化不过来,也是容易出现积食,继而出现湿热,各种细菌病毒也就随之而来。如果想了解宝宝积食之后怎么办?可以参考我的另外一篇文章《宝宝积食怎么办?》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nghengshan_6346001912.htm

张恒山 2020-02-25阅读量8881

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

病请描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 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 (一)普通感冒(common cold) 为病毒感染引起,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咽干、咳嗽和鼻后滴漏与病毒诱发的炎症介质导致的上呼吸道传入神经高敏状态有关。2-3 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头痛、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等,有时由于咽鼓管炎致听力减退。严重者有发热、轻度畏寒和头痛等。体检可见鼻腔豁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可为轻度充血。一般经 5-7 天痊愈,伴并发症者可致病程迁延。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咽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明显声嘶、讲话困难、可有发热、咽痛或咳嗽,咳嗽时咽喉疼痛加重。 体检可见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 (三)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多由柯萨奇病毒 A 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一周。查体可见咽部充血,软愕、愕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疤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红晕。多发于夏季,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四)急性咽结膜炎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 4-6 天,多发于夏季,由游泳传播,儿童多见。 (五)急性咽扁桃体炎 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起病急,咽痛明显、伴发热、畏寒,体温可达 39℃ 以上。查体可发现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领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而肺部查体无异常体征。   【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检查 因多为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者可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二)病原学检查  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需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或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并发症】 少数患者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以咽炎为表现的上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可继发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少数患者可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应予警惕。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鼻咽部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阴性胸部 X 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一般无需病因诊断,特殊情况下可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原体。 但须与初期表现为感冒样症状的其他疾病鉴别。 (一)过敏性鼻炎 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有突发的连续喷嚏、鼻痒、鼻塞、大量清涕,无发热,咳嗽较少。多由过敏因素如瞒虫、灰尘、动物毛皮、低温等刺激引起。如脱离过敏原,数分钟至 1-2 小时内症状即消失。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针刺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原。 (二)流行性感冒 为流感病毒引起,可为散发,时有小规模流行,病毒发生变异时可大规模暴发。起病急, 鼻咽部症状较轻,但全身症状较重,伴高热、全身酸痛和眼结膜炎症状。取患者鼻洗液中黏 膜上皮细胞涂片,免疫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诊 断。近来已有快速血清 PCR 方法检查病毒,可供鉴别。 (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表现为咳嗽咳痰,鼻部症状较轻,血白细胞可升高,X 线胸片常可见肺纹理增强。 (四)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 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前期表现类似,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肝炎、心肌炎等病。 患病初期可有鼻塞,头痛等类似症状,应予重视。如果在上呼吸道症状一周内,呼吸道症状减轻但出现新的症状,需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免误诊。 【治疗】 由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处理为主,同时戒烟、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一)对症治疗 对有急性咳嗽、鼻后滴漏和咽干的患者应给予伪麻黄碱治疗以减轻鼻部充血,亦可局部 滴鼻应用。必要时适当加用解热镇痛类药物。 (二)抗菌药物治疗 目前已明确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菌药物。除非有白细胞升高、咽部脓苔、咯黄痰和流鼻 涕等细菌感染证据,可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史和经验用药,可选口服青霉素、第一代头饱菌素、 大环内醋类或哇诺酮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三)抗病毒药物治疗 由于目前有滥用造成流感病毒耐药现象,所以如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发病超过 2 天一般无需应用。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规使用。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oseltamivir)有较广的抗病毒谱,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四)中药治疗 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预防】 重在预防,隔离传染源有助于避免传染。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方法。年老体弱易感者应注意防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人。 附、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起病急,高热、头痛、乏力、眼结膜炎和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卡他症状 轻微。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发病有季节性,北方常在冬季,而南方多在冬夏两季, 由于变异率高,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已引起多次暴发流行,严重危 害人类生命安全。 【病原体】 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为 RNA 病毒。病毒表面有一层脂质包膜,膜上有糖蛋白突起, 由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构成。根据核蛋白抗原性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再根据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抗原性的差异甲型流感病毒又可分为不同亚型。抗原变异是流感 病毒独特的和最显著的特征。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主要是血凝素 H 和神经氨酸酶 N 的变异。甲型流感病毒 H 有巧种,N 有 9 种。根据抗原变异的大小,人体的原免疫力对变异 了的新病毒可完全无效或部分无效,从而引起流感流行。乙型流感病毒也易发生变异,丙型 流感病毒一般不发生变异。 甲型流感病毒常引起大流行,病情较重; 乙型和丙型引起流行和散发,病情相对较轻。 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化较快,人类无法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流感大流行时无明显季节性, 散发流行以冬春季较多。患者以小儿与青年较多见。 【临床表现】 分为单纯型,胃肠型,肺炎型和中毒型。潜伏期 1-3 天。有明显的流行和暴发。急性起 病,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鼻咽部症状较轻。可有食 欲减退,胃肠型者伴有腹痛、腹胀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肺炎型者表现为肺炎,甚至呼吸衰 竭,中毒型者表现为全身毒血症表现,严重者可致循环衰竭。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病毒分离:鼻咽分泌物或口腔 含漱液分离出流感病毒。血清学检查:疾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 4 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标本经敏感 细胞过夜增殖 1 代后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快速血清病毒 PCR 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 【治疗】 流行性感冒的治疗要点包括: 1.隔离 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 2.对症治疗 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 3.抗病毒治疗 应在发病 48 小时内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类药物能抑制流感病毒的复 制,降低致病性,减轻流感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此类药毒性低,不易引起耐药性 且耐受性好,是目前流感治疗药物中前景最好的一种。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成人剂 量每次 75mg,每日 2 次,连服 5 天,研究表明对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 H5N1和 H9N2有抑制作用。扎那米韦(zanimivir),每次 5mg,每日两次,连用 5 天。本品可用于成年患者和 12 岁以上的青少年患者,局部应用后药物在上呼吸道积聚,可抑制病毒复制与释放,无全 身不良反应。另外,离子通道 M2阻滞剂金刚烷胺(amantadirie)和金刚乙胺( rimantadine) 可抑制禽流感病毒株的复制,早期应用可阻止病情发展、减轻病情、改善预后。金刚烷胺成  人剂量每日 100-2O0mg ,分 2 次口服,疗程 5 天。但其副作用较多,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 胃肠道副作用,肾功能受损者酌减剂量,有癫痈病史者忌用。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药敏 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H5N1)对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有较强的耐药性。  4.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维持 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呼吸衰竭时给予呼吸支持治疗。在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及时使用抗生素。  【预后】 与病毒毒力、自身免疫状况有关。年老体弱者易患肺炎性流感而病死率较高。单纯型流 感预后较好。

余嗣崇 2020-01-31阅读量9105

抗生素输液被禁止!涉及460...

病请描述:460家大医院停止抗生素输液 规定要求, 2016年7月1日起,江苏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2016年底前,江苏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据国家卫计委统计公报,截止2014年底,江苏省共有三级医疗机构141个,二级医疗机构332个,一级医疗机构653个。除十余个儿童医院,最终不能门诊输液的医院将达到460个左右。 中国抗生素人均用量是美国10倍 数据显示,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中国抗生素人均年销售量达到了138克,是美国的10倍。分析认为,滥用抗生素是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原因之一,大医院全面取消门诊输液实质上切断了医疗机构“大输液”的财路。 为何要禁止门诊输液?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然而因为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论大病小病,都要求输液治疗。 门诊输液,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还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无药可用。还有就是许多中老年人青睐的“万金油”——中药注射剂,也是近年来滥用的药物之一。 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因此,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为什么儿童医院门诊输液不禁止? 业内专家称,可能是考虑到患儿的特殊,才保留了儿童医院可以门诊输液。儿童的体质以及免疫力不如成年人,病情发展迅速。一个感冒往往可能迅速转为肺炎,在门诊保留输液,有一定的合理性。 53种不需要输液疾病清单 内科慢性病建议长期规律性口服药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 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外科能简单治疗,不静脉注射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儿科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输液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 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妇科抗生素可能破坏“微生态环境”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杨磊 2020-01-19阅读量9459

生病了,打点滴就能好得快?

病请描述:大家似乎习惯了,一有点头疼脑热就去医院挂个点滴。有的人甚至主动要求:医生,咳嗽、流鼻涕难受死了,快给我挂个水吧! 其实,打点滴这事,真不能和“喝水”一样,生病了就来一点。 口服vs静脉输液 为什么人们对输液趋之若鹜呢? 打点滴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药物通过血液,短时间内到达全身,见效快。 但是,见效快意味着潜在危害也大: 首先,短时间内大量输液,血液的量快速增加,会加重心脏负担,对于有心肺疾病、高血压患者来说可能会导致心衰发生; 其次,输液一般在急诊室或者医院留察室,这些地方病原菌多,可能会引起交叉感染; 第三,血液中药物含量迅速升高,安全性大大降低,容易引起寒战、发热、休克等不良反应,甚至诱发败血症导致死亡。 3种情况才需要输液 既然打点滴的潜在危害那么大,那能不打还是尽量不打吧,看看下面这3种非输液不可的情况。 1.吞咽困难,无法顺利服药; 2.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药物无法通过胃肠道吸收; 3.病情危及、发展迅速,需要输液及时挽救生命。 一般情况下,常见病不需要输液治疗,如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都无需输液。 常见的53种疾病不须输液 安徽省卫计委曾经公布过,这53种常见病不需要输液治疗: 儿科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妇科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内科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外科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微医会员 2019-12-06阅读量9924

生病了输液好得快?这53种疾...

病请描述:大家似乎习惯了,一有点头疼脑热就去医院挂个点滴。有的人甚至主动要求:医生,咳嗽、流鼻涕难受死了,快给我挂个水吧! 其实,打点滴这事,真不能和“喝水”一样,生病了就来一点。 口服vs静脉输液 为什么人们对输液趋之若鹜呢? 打点滴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药物通过血液,短时间内到达全身,见效快。 但是,见效快意味着潜在危害也大: 首先,短时间内大量输液,血液的量快速增加,会加重心脏负担,对于有心肺疾病、高血压患者来说可能会导致心衰发生; 其次,输液一般在急诊室或者医院留察室,这些地方病原菌多,可能会引起交叉感染; 第三,血液中药物含量迅速升高,安全性大大降低,容易引起寒战、发热、休克等不良反应,甚至诱发败血症导致死亡。 3种情况才需要输液 既然打点滴的潜在危害那么大,那能不打还是尽量不打吧,看看下面这3种非输液不可的情况。 1.吞咽困难,无法顺利服药; 2.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药物无法通过胃肠道吸收; 3.病情危及、发展迅速,需要输液及时挽救生命。 一般情况下,常见病不需要输液治疗,如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都无需输液。 常见的53种疾病不须输液 安徽省卫计委曾经公布过,这53种常见病不需要输液治疗: 儿科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妇科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内科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外科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健康资讯 2019-11-05阅读量9239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

病请描述:一、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它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为细菌。通常病情轻、病程短、多可自愈,预后好。但发病率高,有时可伴有严重并发症,需积极防治。(一)定义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以病毒多见,约占70%~80%,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等。细菌感染约占20%~30%,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1]。(二)分类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有以下类型: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一般5~7 d可痊愈。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1)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一般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2)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发声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病程约1周。4.咽结膜热:是一种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的病毒性结膜炎,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病原体为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炎、结膜炎三大症状。病程4~6 d。5.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病原体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 ℃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有黄色脓性分泌物,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三)流行病学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由于引起上感的病毒类型较多,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亦可携带,故可反复发病。二、病因学分析(一)诱因或危险因素各种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均可诱发。(二)病因主要由由病毒引起,20%~30%由细菌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2]。(三)机制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引起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易患本病。三、识别、诊断与转诊(一)诊断步骤根据患者受凉、疲劳等诱因,鼻咽部的卡他、炎症症状及相应体征,结合外周血常规检查结果等可作出本病的临床诊断。一般情况下无需进行病因诊断。需要注意急性喉炎、扁桃体炎所致的上气道梗阻情况,体格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判断患者是否具有呼吸频率增快以及吸气性三凹征等表现。(二)诊断方法1.临床表现[2]:(1)危险因素: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因素。(2)病史:急性起病,以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咽干、咽痒为临床表现,可合并发热、头痛,咽炎患者可出现咽痒、咽痛。(3)查体:体检见鼻腔黏膜、咽部充血、水肿、有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肺部常无异常体征,如存在上气道梗阻,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2.辅助检查:(1)外周血常规: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有核左移现象。(2)X线胸片:一般无需行X线检查,如需鉴别肺炎时可考虑。(3)病原学检查:一般情况下不做,如需鉴别流行性感冒时可考虑。主要包括病毒抗体检测、病毒分离、痰或分泌物培养+药敏等。(三)诊断标准与诊断流程根据病史、流行病学、鼻咽部的症状体征,结合外周血常规可作出临床诊断,一般无需病因诊断。其具体流程[3]见图1。注:1 mmHg=0.133 kPa图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治流程图(四)鉴别诊断上感需与初期表现为感冒样症状的其他疾病相鉴别。1.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与上感相似,易于混淆。不同之处包括:(1)起病急骤(可在数分钟内突然发生,亦可在数分钟至2 h内症状消失)、鼻腔发痒、喷嚏频繁、鼻涕呈清水样,无发热,咳嗽较少。(2)多由过敏因素如螨虫、灰尘、动物皮毛、低温等刺激引起。(3)如脱离过敏源,数分钟至2 h内症状消失。(4)体检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5)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2.流行性感冒[4]:为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全身症状重、局部症状轻,传染性强,常为明显的流行性发病。临床特点:(1)起病急,全身症状重,畏寒、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明显,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2)鼻咽部症状较轻。(3)病毒为流感病毒,必要时可通过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明确诊断。(4)早期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金刚烷胺、奥司他韦疗效显著。(5)可通过注射流感疫苗进行预防。3.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伤寒、斑疹伤寒)在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症状,但这些疾病常常有流行季节和地区,并具有一些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必要时实验室检查亦有助于鉴别。(1)麻疹: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为前驱期症状,约有90%的患者在发病后2~3 d在上颌第二磨牙部位的颊黏膜上可见灰白色小斑点(科氏斑),而上感无科氏斑。(2)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传染源是鼠类,流行具有地区性。可有头痛、腰痛、眼眶痛(俗称三痛)症状,发热、出血及肾损害为三大主征,典型患者可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5期。上感全身中毒症状轻,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部分患者初期有咽痛、鼻咽部分泌物增多症状,但很快进入败血症及脑膜炎期,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皮疹。后期可有剧烈头痛并出现脑膜刺激征。主要传染源是带菌者,通过飞沫传播。(4)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未应用疫苗的儿童易感。前驱期大多出现上感症状,持续1~4 d后部分进入瘫痪前期,出现体温上升、肢体疼痛、感觉过敏等神经系统症状,瘫痪器出现肢体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多见于单侧下肢。(5)伤寒:发热为最早期症状,可伴有上感症状,但常有缓脉、脾大或玫瑰疹,伤寒病原学与血清学检查阳性,病程较长。(6)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多见于冬春季节,地方性斑疹伤寒多见于夏秋季节。一般起病急,脉搏较速,多有明显头痛。发病第5~6天出现皮疹,数量多且可有出血性皮疹。外斐反应阳性。(五)基层医疗机构转诊指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初步诊断上感的患者若存在以下情况需上转:1.紧急转诊:(1)患者存在上气道梗阻,有窒息的风险。(2)短时间内出现呼吸或循环系统衰竭症状及体征者。(3)出现风湿病、肾小球肾炎和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者。2.紧急处置:患者短时间内出现呼吸或循环系统衰竭症状及体征者,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3.普通转诊:(1)患者持续高热,体温>39 ℃,且经常规抗病毒抗感染治疗3 d无效。(2)一般情况差、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等)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四、治疗(一)治疗步骤上感一般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以对症处理、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防治继发细菌感染为主。一般不用抗菌药物,如合并有细菌感染,可根据上感常见病原菌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二)治疗方案与具体治疗方法1.基层医疗机构急诊处置:(1)对症治疗:①一般治疗:发热、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受凉。②解热镇痛药:有头痛、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酌情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见表1。③抗鼻塞抗过敏的复方制剂:有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咽痛等症状者,应用盐酸伪麻黄碱等可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黏膜血管的药物,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有频繁喷嚏、多量流涕等症状的患者,可酌情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或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物。临床常用于缓解感冒症状的药物均为复方非处方药(OTC)制剂,这类药物有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故宜在睡前服用,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避免使用。临床常用抗感冒药复方制剂的组成成分及作用见表2。④镇咳:对于咳嗽症状较为明显者,可给予氢溴酸右美沙芬、可待因等镇咳药。(2)病因治疗:①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②抗菌药物治疗[5]: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2.上级医院救治:严重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等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存在窒息风险者:(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雾化吸入,减轻黏膜水肿。(2)控制感染:及时静脉输入抗菌药物,一般给予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或头孢菌素类等,严重者予以2种以上抗生素。(3)糖皮质激素:应用抗菌药物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以减轻喉头水肿,缓解症状,常用泼尼松,1~2 mg·kg-1·d-1,分次口服;重症可用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每次2~5 mg;继之1 mg·kg-1·d-1静脉滴注,用2~3 d,至症状缓解。(4)对症治疗:缺氧者予以吸氧,烦躁不安者可用异丙嗪,除镇静外还有减轻喉头水肿的作用,痰多者可止咳去痰,必要时直接喉镜吸痰。(5)气管切开:经上述处理仍有严重缺氧征或有Ⅲ度以上喉梗阻者,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3.中医辨证施治[6]: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类型,常挟痰、挟滞、挟惊。中医总的治疗原则是疏风解表或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清暑解表,挟痰则肃肺化痰,挟滞则消食导滞,挟惊则清热定惊。如葱豉汤、荆防败毒散辛温解表治疗风寒型感冒;银翘散或桑菊饮辛凉解表治疗风热型感冒;新加香薷饮祛暑清热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均可用于治疗暑湿感冒。而其他中成药如银翘片、双黄连、抗病毒颗粒等,均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中医中药治疗感冒有一定效果,但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五、疾病健康管理(一)避免诱发因素避免受凉、过度疲劳,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在高发季节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戒烟;防止交叉感染。(二)增强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及抗寒能力。(三)识别并发症并及时就诊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或出现耳鸣、耳痛、外耳道流脓等中耳炎症状;或恢复期出现胸闷、心悸,眼睑浮肿、腰酸或关节疼痛者,及时就诊。

曾海 2019-10-16阅读量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