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内科 > 风湿免疫科 > 痛风 > 内容

痛风内容

出汗多是身子虚吗?了解关于&...

病请描述:有人说出汗多是身体虚的体现,也有人说多出点汗更好,身体在排毒,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 今天,微医君就和大家聊聊关于“出汗”的话题。 出汗多是身子虚吗? 出汗,是人体散热的一种手段,在我们的皮肤神经中,有一种叫「交感神经」的,专门负责向汗腺下达脑和脊髓发出的出汗命令,当体内或外界温度升高,这些神经受刺激而兴奋,指挥汗腺增加分泌,人体出汗就会增多。 但是,出汗多少也是因人而异的:比如每个人身上汗腺并不一样多,一般人的汗腺总数约为几百万个,但有的人汗腺高达1200万个之多,自然也更容易流汗;另外,新陈代谢旺盛的人体内产热更多,也更容易出汗,容易激动、紧张、急躁的人,出汗量也较多。 可见,出汗多有多种原因,并不一定是身子虚。至于因一些疾病(比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佝偻病等)造成的多汗,一般同时还会伴有其他症状。 不容易出汗,是不是就不好? 有人容易出汗,也有人不容易出汗,出汗量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只要没有出汗少到伴有嗜睡、乏力、精神不集中等问题,身体也没有什么不适感,体检也没有显示哪个内脏器官不好,那么就不必过于在意。真正的病理性少汗和无汗的情况时很罕见的。 这些出汗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1、手心总冒汗 一般来说,健康的人群手是很少会出汗的,即使夏天很热,手心最多也就是微微湿润;但有些人不论天气是否炎热,手心都会潮湿,严重的甚至可以湿透一条手帕或是汗液不断滴下,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手汗症”。手汗症的具体病因机制尚不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与交感神经紊乱有关。 应对措施: 如果只是普通的轻微出汗,可不做处理;如果手汗严重(即“手汗症”),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干切断术。这种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一般会根据具体情况切0.5cm~1cm不等的单孔或双孔,科室可选择挂胸外科。 2、腋窝出汗有狐臭 人体有两种汗腺:一种是小汗腺,分泌出来的汗液无色透明,也不怎么臭;另一种是大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会阴、足部等地,分泌的汗液经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后会产生臭味,腋臭也就由此而来。 大汗腺的分泌主要受性激素的影响,青春期分泌旺盛,随着年龄的增大,性激素水平降低,狐臭也可能缓解。 应对措施: (1)使用止汗类产品(比如止汗露、桂花露等),这类产品的主要成分有氯化羟铝、氯化铝、明矾等,可以帮助阻塞汗腺导管开口,吸湿收敛,对皮肤表面的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过效果一般只能维持一两天到一礼拜左右。 (2)手术治疗,可去正规医院的皮肤科选择液氮冷冻、激光或传统手术等方法,将大汗腺连同毛囊一起破坏掉,解决狐臭问题。 3、脚汗太多有脚臭 简单来说,脚臭就是脚汗+细菌的产物。本来,脚上的汗腺就比身体其他部位多,大概有超过25万个汗腺,每天会分泌汗液。而在鞋袜的包裹下,这些脚汗又不容易蒸发,于是在这个相对潮湿的环境下,各种细菌大量滋生,最终分解汗液并产生了有臭味的各种代谢物。 应对措施: (1)足部清洁、保持干燥。每天至少一次用肥皂或温水洗脚、泡脚,尤其注意脚底和脚趾缝的清洁;清洁后将双脚完全擦干再穿鞋袜;定期修剪脚趾甲、去死皮;避免光脚穿鞋。 (2)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鞋袜要及时清洗、更换;定期用衣物消毒液对袜子进行统一消毒,一双鞋子避免连续穿超过2天。 (3)足部可使用杀菌止汗产品,如果脚汗严重,需到医院就诊排除甲亢、垂体功能紊乱、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4、睡觉时容易出汗 有的人在夜间睡觉时常会有出汗,稍稍出汗是正常的,但如果睡眠环境并没有过热,却依然出现皮肤发红、出汗,甚至大汗淋漓的情况,也被称为“盗汗”。 造成盗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绝经,感染结核病、心内膜炎、骨髓炎,患有淋巴瘤、白血病、低血糖,激素紊乱等。不过,绝大多数的盗汗患者还是属于“原发性多汗”,即没有明确疾病原因,但交感神经的神经节过于或者易于兴奋,通常与基因有关。 应对措施: 如果不是出汗过多影响生活,不要盲目治疗或进补;如果盗汗严重影响睡眠,且伴有低热或体重不明原因的下降,可先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有上述疾病,然后对症治疗。 关于出汗的5个常见误区 1、发烧时捂出一身汗就能退烧吗? 常听人说发烧时,捂出一身汗就好了,但其实那身汗是退烧阶段身体自发散热的结果,并不是捂出来的,捂热也并不会帮助退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尽量穿得轻薄一些,还要保证凉爽舒适的环境,这样才能帮助散热。 2、出汗=身体在排毒? 说到底,出汗不过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在运动、天气炎热或其他使体内产热的因素的作用下,人体体温升高,这时候流点汗可以为身体散热,降低点温度。但排汗并不等于排毒。 汗液中绝大部分都是水,其它还有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乳酸、脂肪酸等物质,流汗尽管排出了部分机体代谢物,但效果微乎其微。就以尿素来说,在肝脏产生后融入血液,最后大部分都是通过肾脏由尿排出,靠流汗排出的那点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每天大量出汗就能减肥? 用出汗量来衡量运动减肥效果,是一种非常不科学的做法。运动时,肌肉活动产生大量热量,机体为了维持正常体温,必须增加汗液分泌以促进散热。这时候你去称体重,确实会觉得轻了一些,但这流失的是水分而不是脂肪,只要及时补充水分,体重就很快就会回来。所以,运动减肥的效果不能以出汗多少作参考,还是要看运动过程中脂肪转化为热量的程度。 4、蒸桑拿多出汗可以帮助排尿酸、治痛风? 确实,汗液中含有尿酸,所以出汗也能排出一些尿酸,但这部分的量实在太少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来做一个对比,由于汗液中尿酸的浓度最高大约为35.7μmol/L,假设一个人每天可以出汗4~5L,那么每天通过汗液排出的尿酸大约为143~178.5μmol左右,而人体每天随尿排出的尿酸却大约有1500~4500μmol。 所以,与其靠大量出汗来排尿酸,还不如多喝水、多排尿。而且要注意的是,大量出汗后人体水分丧失,反而会导致血液浓缩,血尿酸相对浓度升高,诱发痛风发作,因此在出汗的同时也要注意补水。 5、孩子睡觉出汗多是缺钙吗? 从生理上来说,儿童本来就比成人更容易出汗,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机体的代谢十分旺盛,加上活泼好动,产生的热量也会比较多。只要孩子发育良好,身体无任何不适,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要盲目给孩子补钙或吃药。 还有一些病理性出汗,比如佝偻病、结核杆菌感染、心脏疾病、糖尿病、低血糖等,一般宝宝除了多汗,还会出现易激惹、易烦躁、枕秃、消瘦、午后低热等异常症状,这就需要到医院进行系统诊治,明确宝宝多汗的原因再进行治疗了。

健康资讯 2024-04-01阅读量357

吃药降尿酸反而让痛风更痛了,...

病请描述:刚痛风头几年,必定是关节剧痛无比,并且频发发作;而发展数年后进入痛风期时,反而不会频繁痛风发作了。这是因为机体出现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后,会出现一种病态的、代偿性的机能平衡,虽然症状不明显了,但尿酸盐仍持续沉积于关节腔、肾脏,紧接着就会出现关节痛风石、肾结石、肾功能损害等新一波更严重的症状。所以,尽早开始降尿酸治疗,才能预防关节、内脏严重损害和心血管疾病。许多患者听闻降尿酸药物副作用大,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开始治疗后,身体果真出现诸多异常反应,便更加抵触治疗。出现这些身体异常,恰恰是药效发挥、身体好转的反应当药物进入体内发挥作用时,就会打破这种机体已经适应了的病态平衡,重新恢复或建立正常平衡而出现不适应状态,表现为发热、皮疹、口干、口腔溃疡、便秘、腰部酸胀、关节酸麻胀痛或原本的疼痛加剧等。这种不适应状态随着新的正常平衡状况的建立而逐渐消失,这种反应称为好转反应,即中医学的瞑眩反应。同理,在痛风治疗过程中,许多病人常常出现好转反应,包括血尿酸水平高低起伏,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的、类似痛风发作但又与痛风急性发作痛感不同的肿痛,我们称为“转移性痛风”或“溶解痛/溶晶痛”。这是好转反应,是痛风根本性治疗过程中很难绕开的一种现象,我们常把它作为治疗痛风起效和疗效判断的标志,往往也是病情开始好转的重要标志。1. 治疗过程中,尿酸水平高低起伏痛风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血尿酸水平高低起伏的现象,这种状况随着尿酸盐结晶全部溶解而逐渐恢复正常升高。这一过程与打扫空置许久的房间类似。空置许多的房间,刚进去时感觉空气很干净,但地面上、家具上布满了灰尘,必须要打扫后才能居住。而扫地上的灰、掸家具上灰的同时,必然会扬起灰尘、使空气变得污浊,引人不适。但这个过程无法避免,随着打扫、通风完毕,室内环境才能恢复正常。在痛风治疗前,血尿酸持续升高,超过饱和度后,尿酸盐析出形成尿酸盐结晶,随血液循环到达并沉积在关节、皮下、血管等部位,逐渐堆积成痛风石并凸出。而开始治疗后,降尿酸药物发挥作用,短时间内出现血尿酸水平升高或降低的症状;但长期而言,血尿酸水平持续下降,痛风石逐渐缩小、消失。①血尿酸水平快速下降间接或被动导致尿酸盐结晶溶解,但血尿酸水平并不升高反而下降:化学降酸药物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强,能使血尿酸快速下降到420μmol/L以下,机体动员包括关节、皮下等部位沉积的尿酸盐结晶溶解,溶解后的尿酸盐释放入血,血尿酸水平升高。不过,由于是间接的或者说是被动作用,以及降酸药物的强力降酸作用,这种类型的血尿酸水平升高比较慢,血液检查时,尿酸水平往往正常或低于正常值,但痛风石会逐渐缩小、消失。②直接溶解尿酸盐结晶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在临床上常常看到,有部分敏感的病人服用某些中药或者食疗产品后,当天在血尿酸水平还是很高而且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出现包括溶晶痛在内的溶解反应,这就说明,在被动溶解的同时,还有主动溶解尿酸盐结晶的情况,大量溶解的尿酸盐释放入血使得血尿酸水平升高(与持续的血尿酸超过饱和度形成结合的尿酸盐结晶不同,此时升高的血尿酸很可能是溶解的尿酸盐,呈游离状态),在溶解过程中,血尿酸水平可能会高低起伏,只有当体内的尿酸盐结晶基本溶解干净后,血尿酸水平才会逐渐恢复正常,痛风石同时会逐渐缩小、消失。2. 降尿酸过程中,出现溶晶痛(转移性痛风)转移性痛风:又称溶晶痛,是痛风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类似痛风急性发作的疼痛。尿酸盐结晶溶解进入周围组织中、皮下,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红肿痛,甚至皮肤上出现树枝状棕色条纹)出现溶解痛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类似痛风急性发作,在药物的作用下,血尿酸下降过快,关节内的尿酸盐结晶脱落,被白细胞吞噬而诱发局部炎症;· 二是尿酸盐结晶溶解的速度大于排泄速度时,大量溶解的尿酸盐渗入周围的组织中,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诱发局部的无菌性炎症,表现为类似痛风急性发作的红肿热痛。溶晶痛和痛风急性发作的疼痛又有所不同:溶晶痛多位关节炎反复疼痛· (1)性质不一样:痛风痛是不动也痛,溶晶痛大部分是不动不痛,动则痛。· (2)多关节反复发作:在治疗过程中,溶解痛发生的频率可能比痛风急性发作高,但其疼痛强度相对比较轻。而且,与痛风急性发作引起的单关节疼痛不同,溶解痛往往发生在多关节,会在以前从没有疼痛的部位反复出现溶解痛(沉积在全身各个关节尿酸盐结晶依次溶解所致),已经发生过溶解痛的部位不久又会出现疼痛(其他关节内尿酸盐结晶溶解入血后的尿酸盐再次填满已经清空的关节所致),但总体上随着体内尿酸盐结晶溶解,发作频率呈递减的趋势,到尿酸盐结晶彻底溶解后,不再继续发作。虽然溶晶痛是好事,但也应尽量预防、避免预防溶晶痛的方法和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方法基本相同:(1)降酸产品应该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在机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剂量。(2)随身携带止痛药物。常规预防溶解痛的方法是秋水仙碱等止痛药与降酸药物同时服用,考虑到长期服用这些止痛药物的毒副作用,建议随身备用止痛药物,一旦有发作预兆或急性发作时,再服用止痛药物或采取中医或其他物理方法止痛,以减少毒副作用。(3)治疗过程中血尿酸水平高低起伏,溶解痛的出现、反复、加重或减轻,代表着治疗起效,当药物维持一定剂量而疼痛逐渐减轻,说明痛风结晶溶解已经基本完成,当继续服药已经没有疼痛、血尿酸水平也恢复正常时,说明痛风结晶已经基本溶解干净,治疗取得了胜利。反之亦然。 目前国内外痛风治疗方法不多,且大多没有达到既安全又有效的目标,尤其是化学药物长期、大量的服用,对人体是存在一定副作用的,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规范服用。而包括中医中药在内的自然疗法,在痛风等慢性病的治疗与体质调理过程中具有优势,需要加强研究,可能在未来走出中国自己抗击痛风的道路!

微医健康 2024-04-01阅读量1102

关节痛,一查血尿酸高,就一定...

病请描述:    痛风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在日常诊疗里,常常见到一些对痛风的错误理解。认为只要关节痛,一查血尿酸高,这就是痛风,而查血尿酸正常,那就不是痛风。说到底,这就是不从疾病的临床特征出发,而是过分信赖检验结果。这种只看检验结果的思维,会导致了出现很低级的误诊。判断是否为痛风,要先了解痛风的流行特征出发,再考虑症状体征。比如,对于一个30 岁女性,出现关节的红肿热痛时,虽然其症状体征跟痛风相似,但不应首先考虑痛风,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有痛风发作的可能性极小。典型痛风发作有如下特征:1、关节剧烈肿痛、发红、皮温升高、严重影响活动,通常在发作后12-24小时内达到顶峰。2、最常发作于夜间和清晨3、至少80%的初始发作累及单个关节,最常为第一跖趾关节、其次有踝关节、足背、膝关节,渐渐可至上肢关节。如果临床特征符合这些痛风表现的关节痛,我们才需要结合血尿酸,关节超声、关节双能CT等来明确诊断是否是痛风。哪些疾病易跟痛风混淆呢?比如化脓性关节炎、丹毒、反应性关节炎、假性痛风等是我们必须鉴别的,如何鉴别就交给我们专科医生来解决。

杨宁 2024-03-27阅读量145

揭秘更年期痛风

病请描述:揭秘更年期痛风,如何避免成为高发人群      前不久,年近 50岁的王女士在单位组织的一次体检中查出患有高尿酸血症,而且已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痛风症状。确诊为痛风,王女士觉得难以置信,不是男性更易得痛风,怎么女性还会得痛风呢?       其实,痛风早已不再是“男性专利”,越来越多的女性,特别是更年期的女性也成了痛风“青睐”的对象。今天,杨医生带大家科普女性痛风高发的原因吧。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在体内沉积,最终在关节或其它组织形成尿酸结晶,引发炎症反应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更年期是女性生殖功能逐渐减退的一个阶段,通常发生在 45~55 岁之间,在这一时期,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容易引发一系列生理变化,为痛风的发作埋下了伏笔。       更年期痛风高发的原因“      第一、雌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对于调节尿酸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这使得尿酸的代谢受到影响,从而增加了患上痛风的风险。      第二、脂肪和糖摄入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新陈代谢减缓,容易导致体重增加。更年期女性往往在家庭和事业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压力较大,更容易选择高热量食物来缓解压力。这可能导致脂肪和糖摄入增加,从而增加尿酸的生成,加大患病风险。     第三、肝肾功能失调,在中医理论中,更年期痛风被认为是由于女性在更年期阶段,肝肾功能波动失调所导致。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藏精,肾气虚弱导致骨髓空虚,不能荣养周身而引发疼痛。肝主筋,肝肾亏虚导致筋骨失养、腠理不密,虚邪贼风易侵入痹阻经络关节,气血不畅而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那么如何预防更年期痛风?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年期女性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此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痛风风险。     2、调整饮食结构,更年期女性应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性,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低嘌呤食物,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红肉等。同时,保持适量的饮水量,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3、控制体重,更年期女性应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可以通过合理膳食搭配和适量运动来实现体重管理。     4、调节情绪,更年期女性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情志改变会影响生理病理。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低落,学会自我调节,以减轻心理压力。      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定期检查血尿酸和合理用药等方法,更年期女性可以有效预防痛风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

杨宁 2024-03-21阅读量96

看国家最新指南,痛风高尿酸中...

病请描述:     从膳食结构、饮食习惯、生活条件等的变化来看,先天脾胃虚弱,或后天饮食失养,损伤脾胃是痛风发病的关键因素,脾胃失调、湿浊内生是痛风反复不愈的症结所在。痛风食养关键在于调理脾胃,推荐食用白扁豆、玉米须、麦芽、山药、芡实、大枣、橘皮、山楂、五指毛桃、茯苓等。脾主肌肉,选择和缓、少量、持续的运动方式,可以使筋骨舒展,脾胃得健。结合患者的体质特征和临床症状,根据常见中医证型,合理膳食。   一、湿浊证,常见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和痛风间歇期,该类人群以痰湿体质多见,应避免寒冷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严格控制肥甘厚味,即限制嘌呤和蛋白质的总摄入量,低盐膳食,尤其避免食用甜、油腻、酸、涩食物;可食用薏苡仁、橘皮、茯苓代茶饮。   二、湿热证,常见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该类人群以湿热体质多见,除严格限制嘌呤、蛋白质的摄入之外,尤其应该限盐和烟酒,避免外感风寒、风热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推荐食用山竹、西瓜、荸荠等,可用赤小豆、木瓜、薏苡仁等煮汤饮用。   三、痰瘀证,常见于痛风间歇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该类人群多见血瘀和痰湿体质。患者应多饮水,严格限制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和高盐膳食,可食用木耳、山楂、桃仁等。四、脾肾亏虚证,常见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该类人群以阳气亏虚体质多见,宜食温热性食物,可食生姜、黄芪、茯苓、核桃、荔枝等。    还要因时制宜,分季调理。比方春季养肝,起居应夜卧早起,适寒温,膳食清淡、爽口,以每天所需能量为基础摄入碳水化合物,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夏季暑热,食物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好,推荐吃丝瓜、冬瓜等,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畜肉,少吃生冷。秋季暑气渐消,燥气当道,起居应早卧早起,情志上要安定平和,少吃鱼、虾、螃蟹,推荐吃莲子、莲藕、荸荠、百合等甘凉、生津、润燥之品。冬季温补,起居应早卧晚起,居处宜保暖,注意御寒,膳食上控制火锅、烤串、肉汤等摄入。此外,痛风性关节炎遇冷容易诱发,在气候冷热交替的秋冬、夏秋季节要注意保暖,夏季注意空调温度不要过低。

杨宁 2024-03-20阅读量91

民间偏方能否治疗骨折?

病请描述:膝关节肿痛最常见的原因有:膝部外伤、活动过量、局部受凉、膝关节磨损、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细菌感染、肿瘤等继发滑膜肿胀。根据病史、专科医师查体,可以选择行膝部核磁共振检查、血尿酸、风湿五项、膝关节腔穿刺液涂片、常规、生化、细菌培养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若是轻度外伤或活动过量或局部受凉等继发膝部肿痛,可以多休息,局部保暖,症状一般会逐渐自行缓解,若配合红外线等理疗,口服非甾体消炎药+消肿药物,可加快症状缓解。若是较重外伤导致的肿痛,多半需要手术治疗。若是痛风导致的膝部肿痛,需要控制尿酸,静养,抬高患肢,使用消炎止痛药物,促进康复。若是类风湿性关节等继发肿痛,需要去风湿免疫可正规抗风湿治疗。若是细菌感染继发肿痛,需要口服抗生素抗炎治疗,若疗效欠佳,及早手术介入治疗。若是肿瘤导致的膝部肿痛,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恢复。若是轻度膝关节磨损继发膝部肿痛,可以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减轻滑膜肿胀药物+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可促进康复,中、重度膝关节磨损,多数需要手术治疗。

刘代忠 2024-03-19阅读量107

膝部肿痛怎么办?

病请描述:膝关节肿痛最常见的原因有:膝部外伤、活动过量、局部受凉、膝关节磨损、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细菌感染、肿瘤等继发滑膜肿胀。根据病史、专科医师查体,可以选择行膝部核磁共振检查、血尿酸、风湿五项、膝关节腔穿刺液涂片、常规、生化、细菌培养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若是轻度外伤或活动过量或局部受凉等继发膝部肿痛,可以多休息,局部保暖,症状一般会逐渐自行缓解,若配合红外线等理疗,口服非甾体消炎药+消肿药物,可加快症状缓解。若是较重外伤导致的肿痛,多半需要手术治疗。若是痛风导致的膝部肿痛,需要控制尿酸,静养,抬高患肢,使用消炎止痛药物,促进康复。若是类风湿性关节等继发肿痛,需要去风湿免疫可正规抗风湿治疗。若是细菌感染继发肿痛,需要口服抗生素抗炎治疗,若疗效欠佳,及早手术介入治疗。若是肿瘤导致的膝部肿痛,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恢复。若是轻度膝关节磨损继发膝部肿痛,可以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减轻滑膜肿胀药物+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可促进康复,中、重度膝关节磨损,多数需要手术治疗。

刘代忠 2024-03-19阅读量843

劝你喝豆浆的理由,1个就够了...

病请描述:每天都喝包牛奶的,举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除了牛奶,每天也要喝包豆浆。[1] ▲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指南推荐每天喝豆浆的首要理由是: 豆浆中的蛋白和牛奶相当,还易于消化吸收。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的数据,牛奶和豆浆的蛋白含量分别是3.3克/100克、3.0克/100克,这俩数都是均值,真要买豆浆,你看蛋白含量高的很多,比如下图。 而且豆浆里的蛋白也是优质蛋白的超级明星。整粒大豆煮熟,蛋白的消化率只有65.3%,但是加工成豆浆消化率就高达84.9% [2],就算是孩子也是能轻松消化吸收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周吃105-175克大豆,平均到每天就是吃15-25克,国人每天平均吃的大豆和坚果,加起来也只有13.9克(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数据)。 所以豆的摄入量离推荐量差很远,咱们每天要是喝上250毫升豆浆,大豆的摄入轻松就达标了,而且相比于豆腐、豆腐干这些豆制品,它喝起来真是方便。 推荐每天喝豆浆的其它理由: 豆浆里含有的大豆异黄酮,具有微弱的雌激素活性,能帮咱们女性保持年轻态。 更年期雌激素水平骤降,潮热多汗、烦躁易怒等症状找上门,天天喝豆奶也能帮助对抗这些小烦恼,研究发现增加豆制品的摄入,可以降低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也能降低绝经前后女性骨质疏松的风险。 除此之外,豆奶里还富含植物甾醇,它可以竞争性的抑制胆固醇的吸收,植物甾醇吸收多了,胆固醇就吸收少了,所以也推荐有血脂问题的中老年人,每天喝杯豆浆。 一、不方便囤豆浆,可以囤100%的纯豆浆粉 ▲图:摄图网 市面上的豆浆有包子铺那种当天做当天喝的,不过大都会加糖,其次就是冷藏7-10天的豆浆,如果这两种都不方便,可以买100%纯豆浆粉。 就是配料表里只有大豆/黄豆/黑豆/纯豆浆粉,没有蔗糖、麦芽糖浆、麦芽糊精等成分的豆浆粉。 冰*、北*荒、永*、九*这四个品牌都有,它们的蛋白含量都是40%,最小包装是18克或20克,冲泡一包就能满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吃豆量(15-25克)。 二、接受不了豆浆的豆腥味,可以喝豆奶 ▲图:摄图网 1、豆奶几乎没有豆腥味 按照国标GB/T30885-2014,配料只有大豆和水的豆浆就是豆奶,但是咱们平时喝的豆浆豆腥味很明显,豆奶其实几乎没豆腥味。下面我们从豆腥味的根源上来说说这其中的原因。 ▲截图来自国标GB/T30885-2014 大豆皮和豆粒之间聚集着大量的脂肪氧合酶[3],大豆磨浆、加热时,脂肪氧合酶会被激活,它跟脂肪和空气中的氧亲密接触,会发生反应生成已醛、反式-2-已烯醛等一系列挥发性成分,这就是豆腥味的主要来源。 生产豆奶时,大豆浸泡完了会先去皮,这会去除大部分脂肪氧合酶,然后还有各种措施来抑制脂肪氧合酶的活性,图里的这些方法都行[4],比如用蒸汽加热灭酶,或用高压来钝化脂肪氧化酶的活力,这都能有效减弱豆腥味。 但是小作坊或者咱们家里的普通豆浆机,一般都是大豆直接磨浆、蒸煮,基本不会去皮,也没有额外的措施抑制酶活性,所以豆腥味就很明显。 2、豆奶比豆浆细腻柔滑 这是因为普通豆浆只有磨浆、过滤和煮浆的工艺,豆奶却跟牛奶一样,工艺中还有均质这一步,就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豆浆中的蛋白、脂肪细化,蛋白的颗粒会减小,较大的脂肪球也会被打碎,所以豆奶喝起来才跟牛奶一样细腻柔滑。[5] 3、豆奶要选无糖的 看配料表,就选配料里只有大豆和水的无糖豆奶,不过这样的豆奶挺少的。豆*豆、伊*植*分别有一款,统*诚*豆蓝盒也是,它还强化了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维*奶健康加法高蛋白款也是,它强化了钙、维生素A、D、B2、B6、烟酸,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市面上绝大多数豆奶,都是加了糖的,喝多了会「甜」出各种问题,比如容易龋齿、胖人、血糖飙升,容易龋齿是因为口腔里的细菌可以把糖分解成酸,然后腐蚀牙齿,胖人和血糖飙升都好理解,针对46万多人的研究就发现,每天多喝一份(250毫升)含糖饮料,二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就会增加18%。[1] 而控制好糖的摄入,不仅是对控制体重和平稳血糖有帮助,对皮肤也友好,这是因为血糖飙升时,吸收入血的葡萄糖、果糖就会绑架皮肤里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形成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就是AGEs,然后皮肤就容易长皱和暗沉,所以含糖的豆奶真的要少喝。 三、豆浆不能替代牛奶 ▲图:摄图网 豆浆和牛奶蛋白含量差不多,但是喝牛奶的主要目的是补钙,在这点上豆浆可远远不及牛奶,它的钙含量只有牛奶的1/10。 很多豆浆会宣传,豆浆不含乳糖,适合乳糖不耐受的朋友喝,前半句没错,豆浆确实不含乳糖,可是乳糖不耐受的朋友,最优的选择并非豆浆,而是0乳糖牛奶、无糖酸奶,它们可是比豆浆补钙多了。 四、女孩喝豆浆不会性早熟 这是因为大豆异黄酮的类雌激素活性非常弱,而且还是双向调节的,也就是体内低了就往高点儿调节,体内高了就往低了调节点儿,所以它并不会扰乱孩子体内雌激素的正常范围。 另外,有观察性研究表明,在亚洲女性中,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大豆饮食摄入越多,日后患乳腺癌的风险就越低。[6] 所以女孩们放心喝豆浆吧。 五、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非急性期,可以喝豆浆 食物按照嘌呤含量分为[7]: 低嘌呤含量食物:嘌呤含量<50毫克/100克; 中等嘌呤含量食物:嘌呤含量在50~150毫克/100克之间; 高嘌呤含量食物:嘌呤含量在150~1000毫克/100克之间。 痛风发作期要严格限制嘌呤摄入,只能选择低嘌呤含量的食物,那就别喝豆浆了。 如果是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非急性期,是可以适量食用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的,像豆浆的嘌呤含量是63.1毫克/100克,所以是可以适量喝的,但最好喝稀一些的豆浆,而且谨慎起见,不要每天喝的好。 六、肾结石不要天天喝豆浆 像豆腐、豆腐干这样的豆制品,在制作过程会挤很多黄浆水,这个过程会降低草酸含量;另外它们钙含量高,钙还能在胃肠道结合部分草酸,反而有利于预防草酸钙类型的肾结石,所以肾结石正常吃这些豆制品没问题。 豆浆的话,就要少喝,这是因为黄豆草酸含量较高,制作成豆浆草酸含量并不会减少,另外它的钙含量还低,容易促使结石发生或复发,还是不要天天喝的好。[8]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3款超养生的五谷杂粮豆浆配方,赶紧尝试起来,让我们一起又美又健康。 1、 养颜抗老豆浆 25克黑豆 10克糙米 25克紫薯 10克开心果 5克黑枸杞 2、 养心健胃豆浆 25克黄豆 10克燕麦 25克山药 10克扁桃仁 5克葡萄干 3、 养生护眼豆浆 25克黄豆 10克大米 25克甜玉米粒 10克核桃仁 5克红枸杞 今日互动:关于无糖豆浆、无糖豆浆粉、无糖豆奶,还有那些推荐,可以评论区聊哦。关于喝豆浆还有哪些疑问,也留言吧。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111 [2] 葛可佑.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9 [3] 田怀香,何晓葳,李立,等.豆浆中豆腥味影响因素及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 2021, 37(10):8.DOI: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105. [4]杨杨,葛爱媛,任丽琨等.豆浆豆腥味形成机理及其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J/OL].食品工业科技:1-17[2024-03-06].http://doi.org/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70088. [5] 张黎,郭成宇.均质工艺对全豆奶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科技成果, 2010(18):3.DOI:10.3772/j.issn.1009-5659.2010.18.015. [6] https://www.nccih.nih.gov/health/soy [7]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2版(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539 [8]曾国华,王少刚,李建兴. 泌尿结石与肾病外科学(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第11版)编译版

谷传玲营养 2024-03-07阅读量157

这4种“水&rd...

病请描述:痛风“帮凶”不止是酒,还有这4种“水”!      很多痛风患者都认为只有酒才是导致痛风的罪魁祸首,其实不然,深受大家欢迎的骨头汤、火锅汤、果汁、碳酸饮料等含有高嘌呤的食物都会导致尿酸升高,进而引发痛风。      随着生活和饮食的进步,三高之后有了第四高。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很多人认为自己患上痛风的主要原因是“酒”,其实还有这4种“水”也是痛风的帮凶       第一种:骨头汤,在很多中国人的习惯里,讲究"以形补形",由于痛风疼在骨,就多喝骨头汤。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骨头在熬成汤后,骨头里的嘌呤易溶于汤中,汤汁的嘌呤含量远高于肉。因此,痛风病人在做菜时,最好不要放老汤,会增加四高风险      第二种:果汁饮品,随着养生热潮的兴起,不少人都钟爱于鲜榨果汁,认为新鲜有营养,但这其中也存在着健康隐患,尤其是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果汁中含大量的果糖,不仅会阻碍尿酸的代谢,还会升高尿酸。     第三种:火锅汤,火锅相当于大杂烩,各种食材都可以在里面涮。火锅中有大量含嘌呤的食物原料,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如果这个时候还喝酒,会导致痛风的症状更加严重。许多研究调查发现,涮一次火锅的嘌呤摄入量比一顿正餐要高十倍以上。     第四种:碳酸饮料,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碳酸饮料,深受不少人的喜欢。但是碳酸饮料含糖量较高,会影响嘌呤的代谢,导致尿酸水平升高,而且还容易引起钙代谢产生变化,诱发肾结石,使肾脏受损。肾脏是尿酸代谢的主要器官,一旦受损,极易诱发痛风性肾病。     所以,广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平时除了戒酒,还要限制上面四种“水”的摄入。

杨宁 2024-03-06阅读量92

秋水仙碱能止痛,使用不当易中毒

病请描述:      很多患者一发痛风,就自行购买秋水仙碱口服,出现腹泻等症状来就诊的不在少数。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较多,那么秋水仙碱临床用药应注意哪些事项?该如何预防中毒?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秋水仙碱通过抑制炎症细胞,从而达到控制关节局部疼痛、肿胀及炎症反应。     临床中应注意:秋水仙碱的应用应从小剂量开始。常用剂量:秋水仙碱首剂1 mg,1 h后追加0.5 mg,12 h后改为每次0.5 mg,每天一至两次 ,而不是按说明书方案使用。当单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选择药物联合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秋水仙碱不论与非甾体抗炎药还是糖皮质激素联用,都要考虑药物联用对胃肠道的刺激。      因此,必要时需要使用护胃的药物。而且某些药物与秋水仙碱存在相互作用,比如克拉霉素、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他汀类、贝特类药物合并使用存在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者应用秋水仙碱更易蓄积导致中毒。预防秋水仙碱中毒,要告知患者少吃或不吃新鲜黄花菜,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及禁忌证,避免过量用药,对于老年人或肝肾功能不全者应个体化调整用药剂量。与其他药物合用时,避免药物蓄积中毒。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及肝、肾等器官功能指标,有条件者检测秋水仙碱浓度。对于服用秋水仙碱的人群,如出现胃肠道症状,应及时就医。

杨宁 2024-02-29阅读量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