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内科 > 风湿免疫科 > 痛风 > 内容

痛风内容

劝你喝豆浆的理由,1个就够了...

病请描述:每天都喝包牛奶的,举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除了牛奶,每天也要喝包豆浆。[1] ▲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指南推荐每天喝豆浆的首要理由是: 豆浆中的蛋白和牛奶相当,还易于消化吸收。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的数据,牛奶和豆浆的蛋白含量分别是3.3克/100克、3.0克/100克,这俩数都是均值,真要买豆浆,你看蛋白含量高的很多,比如下图。 而且豆浆里的蛋白也是优质蛋白的超级明星。整粒大豆煮熟,蛋白的消化率只有65.3%,但是加工成豆浆消化率就高达84.9% [2],就算是孩子也是能轻松消化吸收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周吃105-175克大豆,平均到每天就是吃15-25克,国人每天平均吃的大豆和坚果,加起来也只有13.9克(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数据)。 所以豆的摄入量离推荐量差很远,咱们每天要是喝上250毫升豆浆,大豆的摄入轻松就达标了,而且相比于豆腐、豆腐干这些豆制品,它喝起来真是方便。 推荐每天喝豆浆的其它理由: 豆浆里含有的大豆异黄酮,具有微弱的雌激素活性,能帮咱们女性保持年轻态。 更年期雌激素水平骤降,潮热多汗、烦躁易怒等症状找上门,天天喝豆奶也能帮助对抗这些小烦恼,研究发现增加豆制品的摄入,可以降低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也能降低绝经前后女性骨质疏松的风险。 除此之外,豆奶里还富含植物甾醇,它可以竞争性的抑制胆固醇的吸收,植物甾醇吸收多了,胆固醇就吸收少了,所以也推荐有血脂问题的中老年人,每天喝杯豆浆。 一、不方便囤豆浆,可以囤100%的纯豆浆粉 ▲图:摄图网 市面上的豆浆有包子铺那种当天做当天喝的,不过大都会加糖,其次就是冷藏7-10天的豆浆,如果这两种都不方便,可以买100%纯豆浆粉。 就是配料表里只有大豆/黄豆/黑豆/纯豆浆粉,没有蔗糖、麦芽糖浆、麦芽糊精等成分的豆浆粉。 冰*、北*荒、永*、九*这四个品牌都有,它们的蛋白含量都是40%,最小包装是18克或20克,冲泡一包就能满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吃豆量(15-25克)。 二、接受不了豆浆的豆腥味,可以喝豆奶 ▲图:摄图网 1、豆奶几乎没有豆腥味 按照国标GB/T30885-2014,配料只有大豆和水的豆浆就是豆奶,但是咱们平时喝的豆浆豆腥味很明显,豆奶其实几乎没豆腥味。下面我们从豆腥味的根源上来说说这其中的原因。 ▲截图来自国标GB/T30885-2014 大豆皮和豆粒之间聚集着大量的脂肪氧合酶[3],大豆磨浆、加热时,脂肪氧合酶会被激活,它跟脂肪和空气中的氧亲密接触,会发生反应生成已醛、反式-2-已烯醛等一系列挥发性成分,这就是豆腥味的主要来源。 生产豆奶时,大豆浸泡完了会先去皮,这会去除大部分脂肪氧合酶,然后还有各种措施来抑制脂肪氧合酶的活性,图里的这些方法都行[4],比如用蒸汽加热灭酶,或用高压来钝化脂肪氧化酶的活力,这都能有效减弱豆腥味。 但是小作坊或者咱们家里的普通豆浆机,一般都是大豆直接磨浆、蒸煮,基本不会去皮,也没有额外的措施抑制酶活性,所以豆腥味就很明显。 2、豆奶比豆浆细腻柔滑 这是因为普通豆浆只有磨浆、过滤和煮浆的工艺,豆奶却跟牛奶一样,工艺中还有均质这一步,就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豆浆中的蛋白、脂肪细化,蛋白的颗粒会减小,较大的脂肪球也会被打碎,所以豆奶喝起来才跟牛奶一样细腻柔滑。[5] 3、豆奶要选无糖的 看配料表,就选配料里只有大豆和水的无糖豆奶,不过这样的豆奶挺少的。豆*豆、伊*植*分别有一款,统*诚*豆蓝盒也是,它还强化了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维*奶健康加法高蛋白款也是,它强化了钙、维生素A、D、B2、B6、烟酸,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市面上绝大多数豆奶,都是加了糖的,喝多了会「甜」出各种问题,比如容易龋齿、胖人、血糖飙升,容易龋齿是因为口腔里的细菌可以把糖分解成酸,然后腐蚀牙齿,胖人和血糖飙升都好理解,针对46万多人的研究就发现,每天多喝一份(250毫升)含糖饮料,二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就会增加18%。[1] 而控制好糖的摄入,不仅是对控制体重和平稳血糖有帮助,对皮肤也友好,这是因为血糖飙升时,吸收入血的葡萄糖、果糖就会绑架皮肤里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形成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就是AGEs,然后皮肤就容易长皱和暗沉,所以含糖的豆奶真的要少喝。 三、豆浆不能替代牛奶 ▲图:摄图网 豆浆和牛奶蛋白含量差不多,但是喝牛奶的主要目的是补钙,在这点上豆浆可远远不及牛奶,它的钙含量只有牛奶的1/10。 很多豆浆会宣传,豆浆不含乳糖,适合乳糖不耐受的朋友喝,前半句没错,豆浆确实不含乳糖,可是乳糖不耐受的朋友,最优的选择并非豆浆,而是0乳糖牛奶、无糖酸奶,它们可是比豆浆补钙多了。 四、女孩喝豆浆不会性早熟 这是因为大豆异黄酮的类雌激素活性非常弱,而且还是双向调节的,也就是体内低了就往高点儿调节,体内高了就往低了调节点儿,所以它并不会扰乱孩子体内雌激素的正常范围。 另外,有观察性研究表明,在亚洲女性中,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大豆饮食摄入越多,日后患乳腺癌的风险就越低。[6] 所以女孩们放心喝豆浆吧。 五、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非急性期,可以喝豆浆 食物按照嘌呤含量分为[7]: 低嘌呤含量食物:嘌呤含量<50毫克/100克; 中等嘌呤含量食物:嘌呤含量在50~150毫克/100克之间; 高嘌呤含量食物:嘌呤含量在150~1000毫克/100克之间。 痛风发作期要严格限制嘌呤摄入,只能选择低嘌呤含量的食物,那就别喝豆浆了。 如果是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非急性期,是可以适量食用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的,像豆浆的嘌呤含量是63.1毫克/100克,所以是可以适量喝的,但最好喝稀一些的豆浆,而且谨慎起见,不要每天喝的好。 六、肾结石不要天天喝豆浆 像豆腐、豆腐干这样的豆制品,在制作过程会挤很多黄浆水,这个过程会降低草酸含量;另外它们钙含量高,钙还能在胃肠道结合部分草酸,反而有利于预防草酸钙类型的肾结石,所以肾结石正常吃这些豆制品没问题。 豆浆的话,就要少喝,这是因为黄豆草酸含量较高,制作成豆浆草酸含量并不会减少,另外它的钙含量还低,容易促使结石发生或复发,还是不要天天喝的好。[8]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3款超养生的五谷杂粮豆浆配方,赶紧尝试起来,让我们一起又美又健康。 1、 养颜抗老豆浆 25克黑豆 10克糙米 25克紫薯 10克开心果 5克黑枸杞 2、 养心健胃豆浆 25克黄豆 10克燕麦 25克山药 10克扁桃仁 5克葡萄干 3、 养生护眼豆浆 25克黄豆 10克大米 25克甜玉米粒 10克核桃仁 5克红枸杞 今日互动:关于无糖豆浆、无糖豆浆粉、无糖豆奶,还有那些推荐,可以评论区聊哦。关于喝豆浆还有哪些疑问,也留言吧。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111 [2] 葛可佑.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9 [3] 田怀香,何晓葳,李立,等.豆浆中豆腥味影响因素及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 2021, 37(10):8.DOI: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105. [4]杨杨,葛爱媛,任丽琨等.豆浆豆腥味形成机理及其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J/OL].食品工业科技:1-17[2024-03-06].http://doi.org/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70088. [5] 张黎,郭成宇.均质工艺对全豆奶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科技成果, 2010(18):3.DOI:10.3772/j.issn.1009-5659.2010.18.015. [6] https://www.nccih.nih.gov/health/soy [7]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2版(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539 [8]曾国华,王少刚,李建兴. 泌尿结石与肾病外科学(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第11版)编译版

谷传玲营养 2024-03-07阅读量179

这4种“水&rd...

病请描述:痛风“帮凶”不止是酒,还有这4种“水”!      很多痛风患者都认为只有酒才是导致痛风的罪魁祸首,其实不然,深受大家欢迎的骨头汤、火锅汤、果汁、碳酸饮料等含有高嘌呤的食物都会导致尿酸升高,进而引发痛风。      随着生活和饮食的进步,三高之后有了第四高。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很多人认为自己患上痛风的主要原因是“酒”,其实还有这4种“水”也是痛风的帮凶       第一种:骨头汤,在很多中国人的习惯里,讲究"以形补形",由于痛风疼在骨,就多喝骨头汤。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骨头在熬成汤后,骨头里的嘌呤易溶于汤中,汤汁的嘌呤含量远高于肉。因此,痛风病人在做菜时,最好不要放老汤,会增加四高风险      第二种:果汁饮品,随着养生热潮的兴起,不少人都钟爱于鲜榨果汁,认为新鲜有营养,但这其中也存在着健康隐患,尤其是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果汁中含大量的果糖,不仅会阻碍尿酸的代谢,还会升高尿酸。     第三种:火锅汤,火锅相当于大杂烩,各种食材都可以在里面涮。火锅中有大量含嘌呤的食物原料,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如果这个时候还喝酒,会导致痛风的症状更加严重。许多研究调查发现,涮一次火锅的嘌呤摄入量比一顿正餐要高十倍以上。     第四种:碳酸饮料,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碳酸饮料,深受不少人的喜欢。但是碳酸饮料含糖量较高,会影响嘌呤的代谢,导致尿酸水平升高,而且还容易引起钙代谢产生变化,诱发肾结石,使肾脏受损。肾脏是尿酸代谢的主要器官,一旦受损,极易诱发痛风性肾病。     所以,广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平时除了戒酒,还要限制上面四种“水”的摄入。

杨宁 2024-03-06阅读量103

秋水仙碱能止痛,使用不当易中毒

病请描述:      很多患者一发痛风,就自行购买秋水仙碱口服,出现腹泻等症状来就诊的不在少数。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较多,那么秋水仙碱临床用药应注意哪些事项?该如何预防中毒?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秋水仙碱通过抑制炎症细胞,从而达到控制关节局部疼痛、肿胀及炎症反应。     临床中应注意:秋水仙碱的应用应从小剂量开始。常用剂量:秋水仙碱首剂1 mg,1 h后追加0.5 mg,12 h后改为每次0.5 mg,每天一至两次 ,而不是按说明书方案使用。当单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选择药物联合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秋水仙碱不论与非甾体抗炎药还是糖皮质激素联用,都要考虑药物联用对胃肠道的刺激。      因此,必要时需要使用护胃的药物。而且某些药物与秋水仙碱存在相互作用,比如克拉霉素、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他汀类、贝特类药物合并使用存在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者应用秋水仙碱更易蓄积导致中毒。预防秋水仙碱中毒,要告知患者少吃或不吃新鲜黄花菜,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及禁忌证,避免过量用药,对于老年人或肝肾功能不全者应个体化调整用药剂量。与其他药物合用时,避免药物蓄积中毒。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及肝、肾等器官功能指标,有条件者检测秋水仙碱浓度。对于服用秋水仙碱的人群,如出现胃肠道症状,应及时就医。

杨宁 2024-02-29阅读量117

风湿闰月说 | 千万别乱来!...

病请描述:家住后湖的李先生,今年有45岁了。他的生活原本平淡无奇,然而,痛风却像一把无情的剪刀,不时地剪断他的平静生活。 每次痛风发作,他都会选择去药店自行购买止痛药来缓解疼痛,却从未去过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图片 然而,这样的处理方式并没有让他远离病痛的困扰,反而在最近的一次检查中,他被诊断出患有“慢性肾衰竭”。 经医生询问病史,判断发生慢性肾衰竭与他长期高尿酸血症以及乱吃止痛药有很大关系。得知这一情况,李先生后悔不已。 黄闰月主任提醒,痛风患者千万别乱来,不要养成“一痛就吃止痛药”的习惯。 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治疗 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剧烈,首选药物通常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以及在必要时使用的糖皮质激素。 但是,李先生的情况已发展为慢性肾衰竭,这对药物的选择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01 秋水仙碱 痛风急性发作时的经典药物选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白细胞趋化和吞噬尿酸结晶,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 然而,秋水仙碱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较为接近,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尤其对已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 02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依托考昔等也是常用的急性痛风治疗药物,约 90% 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缓解。 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或大量使用此类药物可对肾脏造成负担,严重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需禁用。 03 糖皮质激素 当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不能耐受或禁忌时,尤其是李先生这样可能伴有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以考虑口服或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但是,糖皮质激素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因其副作用较大,包括感染风险增加、血糖波动、骨质疏松等。 痛风缓解期的药物治疗 痛风缓解期的主要目标是控制血尿酸水平,预防痛风石形成及减少痛风发作次数。 李先生在确诊慢性肾衰竭后,更应重视这一阶段的治疗: 降尿酸药物 缓解期常用的药物有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呤醇、非布司他,以及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等。 这些药物需根据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和血尿酸水平精确调整剂量,并定期监测血尿酸以维持在目标范围内。 生活方式调整 除了药物治疗,李先生还需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包括低嘌呤饮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适宜体重、多饮水以增加尿酸排泄,并鼓励适度运动。 图片 定期随访与监测 李先生应当定期到医院随访,由专业医生对其肾功能、血尿酸水平以及病情进展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是怎么看待痛风?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与西医有所不同。 “痛风”一词,最早记载于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归属于“痹症”范畴,是临床上少见中西医同名的疾病。 “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湿、热、痰、瘀为其病机关键。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不足则气化功能失调,脾胃运化失常,导致痰浊血瘀内蕴,郁滞关节筋骨,这也是痛风反复发作,病情缠绕的重要因素。 因此,中医治疗痛风主要是通过调理脾肾功能,清热解毒,祛湿化痰来达到治疗效果。 在对痛风的治疗和预防过程中,我国传统中医药有着显著优势,不仅治疗过程安全,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黄闰月主任小贴士 一旦痛风发作,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由于各种降尿酸药和消炎止痛药都存在较大副作用,未在医生指导下,不要随意服用。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莫鹏,邵伟庆. 痛风三类止疼药,选对用准更见效 [J]. 健康生活, 2018, (10): 47.

黄闰月 2024-02-27阅读量231

风湿闰月说 | 别让痛风悄悄...

病请描述:痛风,这个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饱受折磨。当痛风发作时,那种疼痛如刀割、火烧,让人难以忍受。 图片 图片来源:门诊拍摄,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然而,痛风的危害远不止于此。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 今天,黄闰月主任将为大家揭示四个预示痛风病情恶化的征兆,希望每位痛风患者都能引起重视。 发作频率增加 痛风首次发作通常在深夜,数小时内达到高峰,患者会突然感到关节剧烈疼痛,如同刀割或火烧。 随着病情的发展,痛风发作的频率会逐渐增加。从一年数次到每月甚至每周发作,痛风的“拜访”变得越来越频繁。 这通常意味着体内尿酸水平居高不下,关节炎症持续活跃。发作频率的增加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加大了对关节的损害。 因此,一旦发现痛风发作的频率增加,应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控制尿酸水平。 受累关节变多 痛风初次发作常常局限于一个关节,例如大脚趾、踝关节等。 但如果痛风病情恶化,受累的关节可能会越来越多,甚至从单一关节转变为多关节受累,很多痛风的朋友称之为“痛风转移”。 这种变化往往预示着体内尿酸盐结晶的积累增多,炎症扩散至多个关节。多关节受累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也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当发现受累关节增多时,务必及时就医。 图片 形成痛风结节 痛风结节,又称痛风石,是尿酸晶体在关节或软组织中长期沉积形成的硬块。 它们常见于耳廓、手指、肘部等部位,外观呈白色或黄色,质地坚硬,且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或痒感。 痛风结节的出现是痛风病情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这意味着尿酸盐已经大量沉积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痛风结节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疼痛,还可能导致皮肤破溃、感染等问题。 因此,如果您发现自己的皮肤上出现了硬块,且这些硬块越来越大、越来越痛,那么这可能是痛风病情恶化的一个征兆。 肾脏受损表现 痛风不仅影响关节健康,还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 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只有 30% 是由肠道和胆道排出,而剩下的 70% 全部由肾脏排出。 然而,当尿酸水平过高时,肾脏可能无法完全将其排出,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组织中,从而引发肾脏疾病。 因此,痛风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肾脏功能的变化。以下是一些可能表明肾脏受损的表现: ● 尿量减少或尿液颜色异常; ● 水肿,尤其是眼睑和脚部水肿; ● 高血压; ● 尿液中出现泡沫或者血尿。 如果您发现自己出现了以上症状,请及时就医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黄闰月主任小贴士 痛风患者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上述四个征兆,预示病情恶化,应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痛风患者在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坚持低嘌呤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以降低痛风发作风险,减轻病情。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文章图片来源:摄图网+门诊拍摄

黄闰月 2024-02-22阅读量109

膝关节积液的常见原因与治疗

病请描述:膝关节积液,即关节腔内液体积聚过多,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可能涉及多种病理过程。明确引起关节腔积液的原因对于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都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导致膝关节积液的常见原因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 1. 创伤性积液:运动或外伤导致的膝关节损伤,如前交叉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或骨折,是膝关节积液的常见原因。这类积液通常伴随急性疼痛和肿胀。治疗措施包括立即的休息、冰敷、压迫包扎和抬高受伤肢体,以及可能的物理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结构损伤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 感染性关节炎: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能导致关节炎症,引起积液。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关节红肿和剧烈疼痛。诊断通常需要关节穿刺和实验室检查,如细菌培养和敏感性测试。治疗通常包括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严重感染可能需要手术清创和关节内抗生素灌洗。 3. 炎症性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银屑病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出现膝关节积液症状。这些疾病的治疗需要长期管理,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生物制剂和皮质类固醇。在某些情况下,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4. 骨关节炎: 在骨关节炎中,关节液的质量和数量可能发生改变,导致膝关节积液。积液可能是由于滑膜炎症、关节内压力增高或关节液吸收减少等原因造成的。在某些情况下,积液可能伴有疼痛,尤其是在活动后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 5. 肿瘤相关积液:血液系统肿瘤如白血病或实体瘤转移至关节,可能导致膝关节积液。这类积液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和体重减轻。治疗策略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或手术切除肿瘤。 6. 遗传性疾病:家族性地中海热是一种遗传性周期性发热疾病,可能导致反复发作的关节炎和积液。治疗通常包括秋水仙碱预防性使用,以及针对急性发作的抗炎治疗。 7. 其他原因:包括痛风、假性痛风(钙化性关节病)、色素沉着性滑膜炎等。这些疾病可能需要特定的药物或手术治疗。 治疗膝关节积液时,医生会根据积液的性质、病因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复杂病例可能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开展诊疗。 参考文献 Mathison DJ, Teach SJ. Approach to knee effusions. Pediatr Emerg Care. 2009 ;25(11):773-86. Paci JM, Schweizer SK, Wilbur DM, Sutton LG, Werner FW, Scuderi MG, Cannizzaro JP. Results of 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Acute Knee Effusion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m J Sports Med. 2010;38(11):2366-72.

庞坚 2024-02-20阅读量387

细数痛风能喝什么水?

病请描述:     痛风带来的折磨,就如蚀骨锯肉,个中痛苦滋味,只有患者自己知道,或许大家都明白要规避火锅、肉汤,少吃豆制品等高嘌呤食物,但在喝什么饮料这个问题上,除了远离啤酒豆浆的共识外,似乎各执一词,众说纷纭,有人说喝苏打水能降尿酸?有人说喝茶、喝咖啡会加重痛风?有人问,柠檬水一听就很酸,痛风能喝吗?葡萄酒痛风也能喝?真的吗?今天杨医生就带您一一细数一下。 第一、白开水,首先我们要清楚一点,任何痛风患者和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没有心肾功能异常情况下,都应该保证足够饮水,人体内2/3的尿酸都将通过肾脏排泄出体外,多喝白开水就能促进多排尿,碱化尿液,自然有利于降低尿酸,减少结晶形成,还能缓解痛风急性发作期的频率与疼痛程度。因此痛风患者的每日饮水量应该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但也请注意分成多次饮用,否则一次性摄入过多水分,可能也有造成水中毒的风险。 第二、柠檬水, 此“酸”非彼“酸”,看到“柠檬”这两个字,恐怕你已皱起眉头,酸得咋舌的汁水遇上尿酸,岂不是火上加油?实际上完全不需担心,柠檬本身的确含有大量柠檬酸及各类丰富有机酸,因此尝起来酸涩清爽,但它们一旦进入消化系统,包括柠檬酸在内的各类有机酸,就会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而留在体内的柠檬酸钠等盐类则呈弱碱性。由此可知,柠檬水对痛风患者无碍,可以放心饮用。但许多柠檬饮料为了去除酸苦味,会放入大量蔗糖,热量超标摄取带来的肥胖,对痛风患者来说,反而才是值得注意的更大威胁。 第三、酒精饮料,都说啤酒绕着跑,其他酒也差不了,酒精入喉尿酸高,滴酒不沾才最好。痛风患者都很清楚,啤酒绝对不能沾,否则效果立竿见影,堪比泡进辣椒水。痛风患者与高尿酸血症患者都应该尽量戒酒。因为酒精在体内代谢后会生成乳酸,通过竞争抑制阻碍了尿酸的及时排泄,从而导致尿酸水平进一步提升,会加速高尿酸至痛风性关节炎的过程,对痛风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第四、茶水,痛风与喝茶没有任何关系,另外喝茶的同时相当于大量摄入水分,对稀释血液尿酸有益,但要注意一点,有些带着茶的软饮料不在此列,比如奶茶、冰红茶等,它们只是含茶成分的果糖类饮料,是痛风患者应该控制饮用的。 第五、咖啡,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咖啡可以使痛风风险降低,所以痛风患者可以放心享用咖啡,不过要注意,原本没有咖啡习惯的人,没必要为了防治痛风而强迫自已去饮用,因为其作用十分有限,远不如控制热量及充分补水,况且不习惯喝咖啡的人,还可能会产生心悸,难眠等不适症状。 第六、苏打水,第当身边有人痛风时,就会有亲友建议多喝苏打水,仿佛它是一味降尿酸良药,那么事实真如此吗?苏打水含有的成分中有碳酸氢钠,这的确可以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但我们能买到的苏打水中,碳酸氢钠含量很低,一旦进入胃酸环境便立刻消失殆尽,远远达不到足以碱化尿液治疗痛风的程度,不过苏打水的最主要成分同样是水,只要饮用的不是含糖的纯苏打水,也是可以饮用的。 最后给大家总结下,酒精与含糖饮料要尽量避免,苏打水和茶无益也无害,面对柠檬水不必闻酸色变,有长期饮咖啡习惯的或将有惊喜,但万般饮品都不如多喝白开水来得实惠又实在。

杨宁 2024-02-18阅读量188

过年了,糖尿病人该怎样愉快的...

病请描述:  除夕夜,在阿拉江南地区,过年饮酒这个习俗持续了千年,老底子饮屠苏酒是必不可少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代王安石在《元日》中描述了过年时饮酒放鞭炮,热闹喜庆的场景,其中“屠苏”指的就是屠苏酒。在这个特殊的夜晚,老人把饮酒当作一种仪式,认为通过饮酒可以驱邪避害,寓意来年吉祥如意,一家人幸福美满。“老酒吃一口,耳朵有得翘”,这句话也形象的描述了吃点老酒可以烘托宴会中愉悦和谐的氛围。可是,阿拉糖尿病人每到这时候常常会“鸭子吃蜗牛”——左右为难。老酒,到底吃还是不吃?医生总是讲“戒烟限酒”,那么,老酒哪能“限”法,又哪能“吃”法,今早来听听内分泌医生讲一讲: 一、喝酒提前3周准备。 看看体检报告,侬各项指标达标了吗?在各项代谢指标达标的情况下,可以适量饮酒。但是,必须提醒:对已经有“无感知性低血糖”和、“胰腺炎”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各项指标正常也需要戒酒。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目标值空腹血糖(mmol/L)4.4-7.0。非空腹(mmol/L)<10.0。糖化血红蛋白(%)<7.0。血压(mmHg)<130/80。总胆固醇(mmol/L)<4.5。甘油三酯(mmol/L)<1.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2.6。尿酸(umol/L)<360。 二、先适当进食混合餐,再缓慢饮酒,尽量避免“感情深,一口闷”的快速饮酒方式。 酒精吸收的速度,受食物影响很大。食物可以减慢酒精在胃中吸收速度,食物也可以使酒精延迟向小肠转移。一旦酒精进入小肠,酒精的吸收速度相对加快,且不受外界因素影响。接下来,酒精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大约90%的酒精在肝脏中被代谢,剩余的10%通过肾脏和肺进行代谢。在肝脏中,酒精首先被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随后被氧化为乙酸,进而产生热量后变为二氧化碳和水。乙醛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高浓度的乙醛会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也是让人出现头晕、头痛、言语不清、行走不稳等醉酒症状的罪魁祸首。当快速饮酒时,体内的乙醛来不及被氧化分解,导致蓄积从而损伤身体。 三、不可为了饮酒而提前增加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剂量。 酒精可以抑制糖异生,导致肝糖原耗竭,而造成低血糖。尤其是那些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或打了餐前胰岛素的患者,如果空腹状态饮酒,可能会出现非常危险的低血糖。而酒精中毒的症状与低血糖时出汗、心悸症状非常类似,导致低血糖不容易被察觉发现。如果低血糖和酒精中毒两者叠加,甚至会导致,甚至会导致饮酒的糖尿病患者命悬一线。 四、饮酒同时应减少高脂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酒精是高热量食物。1当量酒精(15g)相当于20g脂肪。饮酒后可明显升高甘油三酯水平,同时使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合成增加,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而且,饮酒还显著增加痛风发病风险,重度饮酒者痛风发病风险增加2.64倍。所以说,营养物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关注血糖,还需要关注血脂和尿酸等。 五、每周饮酒不可超过2次。女性一日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男性不超过25g(15g酒精相当于350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45ml蒸馏酒。江南酿造的传统黄酒,酒精含量一般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比葡萄酒的酒精含量稍高,推荐黄酒一日不超过100ml。 掌握了以上小知识,广大糖友们就可以放心和家人一起享受欢乐祥和的新年假期啦!

李雪松 2024-02-18阅读量193

风湿闰月说 | 别再被忽悠了...

病请描述:痛风,这个因尿酸代谢异常引发的疾病,让不少人为之痛苦。然而,有一种与痛风症状颇为相似的疾病——假性痛风,却经常被人们忽视或误诊。 今天,黄闰月主任将带您深入了解假性痛风的真相。 图片 图片来源:门诊拍摄,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什么是假性痛风? 假性痛风,医学术语为焦磷酸钙沉积症,是一种由于焦磷酸钙晶体在关节或软组织中异常沉积引起的疾病。 这种疾病的症状与痛风相似,包括突然发作的剧烈关节疼痛、红肿和热痛,与痛风相似,因此被称为“假性痛风”,多发于 50 岁以上人群,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 假性痛风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发现,在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血色素沉积病、低镁血症和高钙血症等人群中,可能会在较早的年龄出现相关症状。 真假痛风如何分辨? 尽管假性痛风和痛风的症状相似,但两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却大不相同。 01 临床表现 痛风的典型症状是剧烈的关节疼痛,通常在夜间发作,最常见于大脚趾。 而假性痛风则更易影响膝关节和肩关节,疼痛程度相对较轻,持续时间较长。 02 病因差异 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过多或者排泄不畅,导致尿酸结晶在关节和软组织中沉积引发的。 而假性痛风则是由于退行性骨关节炎或其他代谢问题导致焦磷酸钙晶体的异常沉积引起的。 03 检查结果 痛风患者的血液尿酸水平通常会升高,而假性痛风患者的血液尿酸水平正常或略高。 此外,X 光检查可以显示痛风患者的关节处有尿酸盐结晶沉积,而假性痛风患者的关节处则有焦磷酸钙沉积。 04 高发人群 痛风更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和有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假性痛风则无特定的高发人群,但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图片 如何治疗? 假性痛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血液检查和关节液分析。血液检查中,尽管尿酸水平正常,但 C 反应蛋白和血沉可能会升高。关节液分析中,如果发现焦磷酸钙晶体,就可以明确诊断为假性痛风。 一般治疗 治疗假性痛风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症状、防止疾病的进展,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发作期,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或者糖皮质激素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在缓解期,可以通过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运动和受伤、饮食上适当补充维生素 D,多吃含钙高的食品,多晒太阳来预防复发; 对于反复发作或者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关节抽液或者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在中医理论中,假性痛风属于“痹症”范畴。其发病原因主要是气血不畅、寒湿侵袭,导致焦磷酸钙晶体沉积,与肝肾亏虚、气血瘀滞有密切关系。 中医在治疗假性痛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中医注重调理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 中医治疗方法多样且安全有效,如针灸、推拿、中药等,能够在不损伤人体阳气的情况下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黄闰月主任小贴士 虽然假性痛风的症状和痛风相似,但其病因和病理机制却大不相同。 因此,对于疑似假性痛风的患者,应该及时就医,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资料: [1]周隽. 痛风与假性痛风,你了解多少 [J]. 人人健康, 2023, (22): 70-71. [2]张林. 别被“假痛风”欺骗了 [J]. 江苏卫生保健, 2022, (05): 25.

黄闰月 2024-02-18阅读量260

风湿闰月说 | 尿酸高了,竟...

病请描述: 痛风,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日益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隐患。痛风不仅会引起关节疼痛、红肿,还可能导致骨密度下降。 近年来,研究发现痛风与骨密度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听听黄闰月主任的科普讲解吧~ 骨密度与骨质疏松 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骨骼矿物质含量,它是衡量骨骼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骨密度高意味着骨骼强壮,而骨密度低则反应骨质疏松。 根据我国 2018 年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 50 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 我国 50 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 19.2% ,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 32% 。调查还发现我国低骨量人群数量庞大,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骨质疏松症高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归属“骨痿”,其病位在骨骼,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肾虚,同时,肾、脾、肝等脏器的功能失调也与该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 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精逐渐减少,导致髓亏骨痿,骨骼失去滋养,从而引发骨质疏松。 《黄帝内经》记载: “肝藏血,肾藏精”。 肾中精气的气化对血液的生化起着重要作用,肾精亏损可能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可能引发肾精亏损。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作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脾胃,其功能的减退会导致筋骨失去滋养。 痛风与骨密度变化的关系 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红肿和炎症。 尿酸结晶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沉积导致关节炎症反应,从而影响关节功能。然而,尿酸结晶不仅会侵犯关节,还可能在骨骼系统中产生影响。 图片 研究发现,痛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密度变化。 一方面,尿酸在正常生理水平及稍偏高水平范围内是一种强大的内源性抗氧化剂,能够降低破骨细胞中的活性氧水平,减少氧化应激作用,从而减少骨量丢失。 此外,尿酸还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并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对骨起保护作用。 另一方面,高尿酸血症可能导致骨密度降低。 长期尿酸增高导致析出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中,引发炎症反应,进而破坏骨骼;长期的高尿酸水平还可能导致肾脏功能下降,影响到维生素 D 的合成,从而影响钙质吸收,增加骨折的风险。 痛风遇上骨密度低该如何治疗? 对于痛风合并骨密度低的患者,补钙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然而,在补钙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饮食: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量,如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同时,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 适当运动:适量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加阳光照射时间,促进维生素 D 的合成和钙的吸收。 合理使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痛风药物和补钙药物。抗痛风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等)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丙磺舒等)。补钙药物主要包括钙剂和维生素 D 制剂等。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尿酸和骨密度的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黄闰月主任小贴士 痛风患者应关注血尿酸水平的变化,以降低关节炎症的风险。 同时,要注意饮食补钙、合理补充钙剂、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和戒烟限酒等方面的措施,以维护骨密度健康。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罗婷,刘虹兵. 骨质疏松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右江医学, 2023, 51 (09): 848-852. [2]陈俏,于晓华. 骨质疏松与血尿酸相关性研究进展 [J]. 临床荟萃, 2021, 36 (10): 951-955. [3]陈建春,米婧. 痛风与骨密度变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J]. 华夏医学, 2021, 34 (03): 170-173. [4]彭雪琴,马厚勋. 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J]. 医学信息, 2020, 33 (16): 31-33. [5]刘志伟. 血尿酸水平与男性骨质疏松发生风险的相关性[D]. 华北理工大学, 2020. [6]安国俊,张起.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J]. 光明中医, 2023, 38 (18): 3662-3666. [7]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10月19日媒体沟通会文字实录

黄闰月 2024-02-04阅读量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