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内科 > 血液科 > 白血病 > 内容

白血病内容

血小板减少都是可怕的血液病?...

病请描述:临床上常常遇到血小板减少的病人,有些人非常紧张,惶恐得感觉大祸临头有灭顶之灾;但也有遇到血小板很低的患者,自己完全不当回事,还要去干这干那,倒是把医生急得不轻。如果发现血小板减少,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发现血小板减少时,首先不要惊慌,因为血常规显示血小板减少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那些可怕的血液病;甚至有时候您手里的化验结果可能并不准确——临床上还存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可能;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液样本中血小板计数错误地显示低于实际水平,但实际上患者体内的血小板数量是正常的,包括采血技术不当、EDTA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等,可以通过改善采血技术、改用其他抗凝剂如枸橼酸钠或肝素进行重新化验。在咱们长征医院检验科或者血液科检查室遇到血小板明显减少的患者,都会常规做一个血涂片验证核实;但偶而也遇到少数单位直接报了血小板减少的结果甚至请血液专科医生急会诊、最后发现是个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很多患者的血小板减少是药物引起的。最容易理解的是抗肿瘤药物:化疗药物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这些药物可能通过直接抑制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其他除了传统的化疗药物(细胞毒药物),抗肿瘤靶向药、免疫药如PD-1单抗也可能出现诱发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某些抗生素,如利福平、利奈唑胺等也与血小板减少有较强的相关性。这些药物可能通过抑制造血干细胞向血小板分化的过程,或者通过免疫介导的机制导致血小板减少。肝素是一种常见的抗凝药物,它可以通过与血小板因子4结合形成新的抗原,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减少,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有时还会合并血栓形成。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抗血小板药物如替罗非班、抗甲亢药物(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一些磺胺类药剂等,它们也可能与血小板减少有关。还有一些病毒甚至疫苗引起的;这个时候要想一想自己近期是否打过疫苗,或者近期有没有感冒发热等因素。这个咱们在武汉抗疫期间就遇到不少,后面也遇到过与打疫苗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也有一些患者原来是存在风湿免疫病的,风湿免疫病活动也会继发血细胞包括血小板减少。很多年前刚刚到临床的时候,接诊过一位30多岁的女性,血小板只有1万多(10×109/L),被科主任提问考虑都有哪些可能因素引起,当时居然对患者全部脱落的牙齿视而不见,还是经过主任的提醒才想起来,原来是一个干燥综合征( 都出现“猖獗性龋齿”了还没有注意到)继发了EVANS综合征(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用了激素丙球果然恢复了正常的指标。另外,以前咱们还是一个肝炎大国,很多人存在肝硬化脾大脾脏功能亢进,这部分患者往往也存在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好在经过这些年从小婴儿就开始的乙肝疫苗的注射,肝炎肝硬化的患者显著减少了。也遇到过血小板减少合并大细胞贫血的,这些患者不但血小板减少,往往合并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减少,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一般>110fl,让患者伸出舌头看看,很多患者舌头光滑无苔(“镜面舌”)、肥厚绛红(“酱牛肉舌”);问问病史和饮食习惯,要么有全胃切除史、慢性胃炎史(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缺乏、影响B12吸收),要么就是长期不吃肉(B12摄入少)、酗酒(B12吸收少),或者不吃新鲜蔬菜((叶酸摄入少));有的人还皮肤巩膜发黄,查血有胆红素升高、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有的人还存在神经麻木的情况。多数人看上去都是一副得了大病的样子,甚至遇到好几个患者曾经给我说:已经做好命运最后宣判的准备啦,其实这些患者很快明确了诊断,并且经过有效治疗都恢复得很好!对了,还有生理性的血小板减少症。最典型的莫过于妊娠期由于血容量增加所致的相对性血液稀释、血小板破坏加速等原因造成的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这个时候血小板计数会轻度下降(降低约10%),如果经过医生检查没有其他病理因素、临床没有特殊不适表现的话,也完全不需要太过紧张。所以,虽然确实很多血小板减少可能由各类血液病、甚至是恶性血液病引起,譬如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再生障碍性贫血(AA)、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淋巴瘤、骨髓瘤等等引起,但也不总是如此。对于医生来说,仔细询问病史查体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而对于咱们患者而言,一方面要及时就医,另一方面也不要过度焦虑紧张。保持镇静、及时就医、对症处理(譬如合并鼻腔出血,予以压迫止血)、避免风险(在明确病因开始治疗之前,应尽量避免可能导致出血的行为,如剧烈运动、使用可能导致出血的药物阿司匹林等、避免采用酒精擦身退热等)是在这一时刻的四个基本原则。敲黑板!敲黑板!敲黑板!突降血小板,个人建议有五点:1、发现血小板减少要保持镇静,但也一定要找医生看;要遵照医嘱执行。2、如果是首次发现血小板减少,数值低于70-60×109/L以下;建议当天就要看医生,最好是血液专科医生,注意是要面诊,不是电话咨询;不要因为任何因素(包括:懒人凡事喜欢拖、讳疾忌医心理、怕花时间怕花钱、怕拖累家人)拖到第二天;(当天和面诊是关键词!)3、如果是血小板低于30-20×109/L;必须当天看医生,完全遵照医生建议执行,除外上述建议外,特别提醒要注意安全。4、如果是血小板低于15-10×109/L;建议立即和家人电话联系,特别注意安全,到就近医院住院或留观。5、不论何种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如果合并有皮肤瘀斑、紫癜或者齿龈反复出血等情况,还是建议赶紧去医院看下比较放心。

范晓强 2024-04-14阅读量200

哪些人容易患白血病?

病请描述:白血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是具有一下危险因素的人群较不具有危险因素人群具有较高的白血病患病率。1.病毒因素:HTLV-1病毒感染者有患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风险。2.化学因素: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亦有亚硝胺类物质、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霉素等诱发白血病的报道。某些抗肿瘤细胞毒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甲基苄肼、VP16、VM26等都有致白血病作用,一些患者在原发肿瘤化疗后2-5年容易出现称为“第二肿瘤”的白血病。3.放射因素:有证据显示各种电离辐射可以引起人类白血病。白血病的发生取决于人体吸收辐射的剂量,整个身体或部分躯体受到中等剂量或大剂量辐射后都可诱发白血病。小剂量辐射能否引起白血病仍不确定。经常接触放射线物质(如钴-60)者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大剂量放射线诊断和治疗可使白血病发生率增高。4.遗传因素: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钟华 2024-04-12阅读量41

出汗多是身子虚吗?了解关于&...

病请描述:有人说出汗多是身体虚的体现,也有人说多出点汗更好,身体在排毒,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 今天,微医君就和大家聊聊关于“出汗”的话题。 出汗多是身子虚吗? 出汗,是人体散热的一种手段,在我们的皮肤神经中,有一种叫「交感神经」的,专门负责向汗腺下达脑和脊髓发出的出汗命令,当体内或外界温度升高,这些神经受刺激而兴奋,指挥汗腺增加分泌,人体出汗就会增多。 但是,出汗多少也是因人而异的:比如每个人身上汗腺并不一样多,一般人的汗腺总数约为几百万个,但有的人汗腺高达1200万个之多,自然也更容易流汗;另外,新陈代谢旺盛的人体内产热更多,也更容易出汗,容易激动、紧张、急躁的人,出汗量也较多。 可见,出汗多有多种原因,并不一定是身子虚。至于因一些疾病(比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佝偻病等)造成的多汗,一般同时还会伴有其他症状。 不容易出汗,是不是就不好? 有人容易出汗,也有人不容易出汗,出汗量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只要没有出汗少到伴有嗜睡、乏力、精神不集中等问题,身体也没有什么不适感,体检也没有显示哪个内脏器官不好,那么就不必过于在意。真正的病理性少汗和无汗的情况时很罕见的。 这些出汗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1、手心总冒汗 一般来说,健康的人群手是很少会出汗的,即使夏天很热,手心最多也就是微微湿润;但有些人不论天气是否炎热,手心都会潮湿,严重的甚至可以湿透一条手帕或是汗液不断滴下,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手汗症”。手汗症的具体病因机制尚不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与交感神经紊乱有关。 应对措施: 如果只是普通的轻微出汗,可不做处理;如果手汗严重(即“手汗症”),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干切断术。这种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一般会根据具体情况切0.5cm~1cm不等的单孔或双孔,科室可选择挂胸外科。 2、腋窝出汗有狐臭 人体有两种汗腺:一种是小汗腺,分泌出来的汗液无色透明,也不怎么臭;另一种是大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会阴、足部等地,分泌的汗液经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后会产生臭味,腋臭也就由此而来。 大汗腺的分泌主要受性激素的影响,青春期分泌旺盛,随着年龄的增大,性激素水平降低,狐臭也可能缓解。 应对措施: (1)使用止汗类产品(比如止汗露、桂花露等),这类产品的主要成分有氯化羟铝、氯化铝、明矾等,可以帮助阻塞汗腺导管开口,吸湿收敛,对皮肤表面的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过效果一般只能维持一两天到一礼拜左右。 (2)手术治疗,可去正规医院的皮肤科选择液氮冷冻、激光或传统手术等方法,将大汗腺连同毛囊一起破坏掉,解决狐臭问题。 3、脚汗太多有脚臭 简单来说,脚臭就是脚汗+细菌的产物。本来,脚上的汗腺就比身体其他部位多,大概有超过25万个汗腺,每天会分泌汗液。而在鞋袜的包裹下,这些脚汗又不容易蒸发,于是在这个相对潮湿的环境下,各种细菌大量滋生,最终分解汗液并产生了有臭味的各种代谢物。 应对措施: (1)足部清洁、保持干燥。每天至少一次用肥皂或温水洗脚、泡脚,尤其注意脚底和脚趾缝的清洁;清洁后将双脚完全擦干再穿鞋袜;定期修剪脚趾甲、去死皮;避免光脚穿鞋。 (2)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鞋袜要及时清洗、更换;定期用衣物消毒液对袜子进行统一消毒,一双鞋子避免连续穿超过2天。 (3)足部可使用杀菌止汗产品,如果脚汗严重,需到医院就诊排除甲亢、垂体功能紊乱、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4、睡觉时容易出汗 有的人在夜间睡觉时常会有出汗,稍稍出汗是正常的,但如果睡眠环境并没有过热,却依然出现皮肤发红、出汗,甚至大汗淋漓的情况,也被称为“盗汗”。 造成盗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绝经,感染结核病、心内膜炎、骨髓炎,患有淋巴瘤、白血病、低血糖,激素紊乱等。不过,绝大多数的盗汗患者还是属于“原发性多汗”,即没有明确疾病原因,但交感神经的神经节过于或者易于兴奋,通常与基因有关。 应对措施: 如果不是出汗过多影响生活,不要盲目治疗或进补;如果盗汗严重影响睡眠,且伴有低热或体重不明原因的下降,可先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有上述疾病,然后对症治疗。 关于出汗的5个常见误区 1、发烧时捂出一身汗就能退烧吗? 常听人说发烧时,捂出一身汗就好了,但其实那身汗是退烧阶段身体自发散热的结果,并不是捂出来的,捂热也并不会帮助退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尽量穿得轻薄一些,还要保证凉爽舒适的环境,这样才能帮助散热。 2、出汗=身体在排毒? 说到底,出汗不过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在运动、天气炎热或其他使体内产热的因素的作用下,人体体温升高,这时候流点汗可以为身体散热,降低点温度。但排汗并不等于排毒。 汗液中绝大部分都是水,其它还有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乳酸、脂肪酸等物质,流汗尽管排出了部分机体代谢物,但效果微乎其微。就以尿素来说,在肝脏产生后融入血液,最后大部分都是通过肾脏由尿排出,靠流汗排出的那点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每天大量出汗就能减肥? 用出汗量来衡量运动减肥效果,是一种非常不科学的做法。运动时,肌肉活动产生大量热量,机体为了维持正常体温,必须增加汗液分泌以促进散热。这时候你去称体重,确实会觉得轻了一些,但这流失的是水分而不是脂肪,只要及时补充水分,体重就很快就会回来。所以,运动减肥的效果不能以出汗多少作参考,还是要看运动过程中脂肪转化为热量的程度。 4、蒸桑拿多出汗可以帮助排尿酸、治痛风? 确实,汗液中含有尿酸,所以出汗也能排出一些尿酸,但这部分的量实在太少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来做一个对比,由于汗液中尿酸的浓度最高大约为35.7μmol/L,假设一个人每天可以出汗4~5L,那么每天通过汗液排出的尿酸大约为143~178.5μmol左右,而人体每天随尿排出的尿酸却大约有1500~4500μmol。 所以,与其靠大量出汗来排尿酸,还不如多喝水、多排尿。而且要注意的是,大量出汗后人体水分丧失,反而会导致血液浓缩,血尿酸相对浓度升高,诱发痛风发作,因此在出汗的同时也要注意补水。 5、孩子睡觉出汗多是缺钙吗? 从生理上来说,儿童本来就比成人更容易出汗,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机体的代谢十分旺盛,加上活泼好动,产生的热量也会比较多。只要孩子发育良好,身体无任何不适,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要盲目给孩子补钙或吃药。 还有一些病理性出汗,比如佝偻病、结核杆菌感染、心脏疾病、糖尿病、低血糖等,一般宝宝除了多汗,还会出现易激惹、易烦躁、枕秃、消瘦、午后低热等异常症状,这就需要到医院进行系统诊治,明确宝宝多汗的原因再进行治疗了。

健康资讯 2024-04-01阅读量330

聊聊贫血

病请描述:贫血是一个很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很多疾病都是由贫血发病的。实际上,也有很多人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得到有效诊疗。最近想写一点有关血液病和肿瘤的科普文章,正好手边有几个典型的贫血病例,那就从贫血开始写起吧。第一个病例: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原来是肠癌。有一位来自江西的中老年男性患者,前几年儿子得了急性白血病在当地治疗效果不佳过世,患者自己也发现贫血,在当地治疗接近一年,反反复复,久治不愈,以为自己也得了白血病,紧张得要命,辗转来到上海。上海医生仔细询问了病史,复习了既往化验检查结果,发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代谢和骨髓化验都提示是缺铁,但这位患者长期口服补铁的效果不佳,这是为什么呢?仅仅是因为没有坚持补铁吗?是因为铁吸收有问题吗?结合患者中上腹部隐痛不适、自诉偶有黑便、化验结果显示肿瘤标志物CEA、CA199高,动员患者做了无痛胃肠镜,结果发现是一个横结肠癌。所幸分期还比较早,手术根治后贫血也得到了治愈。第二个例子:一位长期素食者的贫血。一天接到内科S主任的会诊申请,说有一位患者多年贫血,但是治疗效果不佳,血色素只有五十几(g/L),最近还有皮肤巩膜黄染,血小板也低,走路也走不动,看上去蛮重的,搞不清什么原因,请我去看一眼。我过去看了下,患者一伸舌头,我心里面就有了底;问问老太太的饮食习惯,老太太打开了话匣子,说相信什么教义,教主在法国之类的;这个不是要点,要点就在于这个教义要求不吃荤,作为虔诚的教徒,她已经26年没有吃过一口肉了。大细胞贫血、合并血小板减少、胆红素高,患者酱牛肉舌,26年不吃肉,估计B12缺乏的可能性大。一查果然B12严重缺乏,嘱患者定期补充B12,3个月后随访复查,血色素、血小板、黄疸都已恢复正常,患者走路也正常了。第三个例子:全胃切除后的营养性贫血。又有一天,接到某个医院外科主任的电话,说有一位老患者,十多年前在他这里因胃癌做过全胃切除,这么多年没有复发,效果还挺好。但最近患者来找他,说人非常乏力,皮肤巩膜也发黄,家里人以为肿瘤复发了,来医院复查,增强CT、胃肠镜都做了一遍,也没发现其他什么问题,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贫血很重、还有黄疸。我回复他,全胃切除的患者很容易缺乏B12和铁剂,把这几个查一查,如果低的话,先补一补看看,如果不行再说。几个月后见了面问起来,果然如此,经过补铁和维生素B12,患者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了。顺便说一句,现在外科主任们都很忙,开完刀后有些注意细节交代得可能不那么到位,有的患者和家属也以为开完刀就万事大吉了,或者肿瘤患者辅助化疗结束后也就OK了。其实,很多患者胃大部切除或者全胃切除术后都可能存在营养缺乏问题,特别是维生素B12和缺铁的问题,需要定期补充;另外,胃大部切除后即使10年不复发,后面也还是要求坚持做胃镜复查,因为胃大部切除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远期并发症,其中一个就叫残胃癌。今天就先讲这三个例子,希望大家对常见的贫血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贫血有很多临床表现,不一一赘述,最简单的就是验血的时候血常规里面的血红蛋白指标低(当然这个其实依据不同年龄、性别、所在地域海拔等,参考值并不相同),贫血根据原因可以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丢失(失血)和破坏过多(溶血)等三类原因,而其中的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类原因。铁是合成血红蛋白不可或缺的成份,如果缺铁到一定程度,“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红细胞就不能有效合成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就会变小、显微镜下看到的红细胞颜色也会变淡,医生叫这种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当然还有其他疾病如地中海贫血也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是因为基因异常不能合成正常的血红蛋白),反映到血常规里面就是MCV(红细胞平均体积)、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减低,查铁代谢会发现血清铁减少、铁蛋白(反应储存铁,也就是人体“仓库”中的铁储备含量)减少;如果做骨髓的铁染色,也会发现细胞内铁和细胞外铁的缺乏(缺铁性贫血大多数其实不需要做骨髓穿刺)。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女性月经过多(譬如少女青春期功血、更年期女性月经不调)、痔疮不愈反复滴血,但个人认为对于生活在这个年代的成人而言,尤其要警惕消化道肿瘤的风险,特别是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有一级亲属罹患恶性消化道肿瘤的患者或者那些反复补铁效果不佳的患者,甚或同时合并CEA、CA199、CA724等肿瘤指标升高的患者。这些人尤其要提高警惕,建议做胃肠镜排查。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最重要的就是对病因的寻找和干预,绝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治疗贫血本身是不够的,找到缺铁的根本原因并且给予针对性干预,这个才是“治本”。在临床上特别需要提醒的就是补铁期间不要饮用浓茶(茶中的鞣酸和铁结合,影响铁的吸收;临床工作中也遇到过长期饮用浓茶所致铁吸收不良、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植物铁(譬如菠菜中的铁)吸收不佳、不能依赖补充植物铁的所谓食补;补铁的时间要足够长,不单单要补够目前的铁,还要补够“仓库”中的铁(一般3-6个月);特别是要寻找和明确缺铁原因才能有效“治本”。除了上面这个小细胞低色素的贫血,临床上也会遇到大细胞贫血,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叶酸或维生素B12的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都是细胞合成DNA所必需的,如果缺少叶酸和/或维生素B12,造成细胞核的发育迟滞于细胞浆,结果细胞即使长的很大了也不能分裂,变成一个大的幼稚细胞,医生称这种叫巨幼细胞性贫血;不但影响到红细胞,还可能影响到髓系和巨核系,也就是影响到白细胞和血小板,造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系的减少。未成熟的红细胞在骨髓内破坏,出现所谓原位溶血,临床就可能表现出皮肤巩膜黄染的情况。B12的来源主要是肉类食品,长期素食又不注意补充B12,就可能出现上面那个老太太的情况。因为B12还是合成神经鞘磷脂所必需,所以有些由于B12缺乏造成的贫血患者可能还伴有麻木等神经传导异常的表现。B12需要和胃壁细胞的内因子结合后运输到回肠末端才能吸收,所以如果胃壁细胞不能分泌内因子(譬如胃切除、部分胃病)或者回盲部有疾病,也有可能造成维生素B12缺乏的问题。酗酒也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临床上遇到过双下肢麻木、走起路来感觉腾云驾雾的患者,因为贫血就诊,从大细胞贫血入手、经过仔细病情梳理考虑长期酗酒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合并神经功能障碍的。除了不吃肉的,也有蔬菜吃的太少缺少叶酸造成贫血的。叶酸这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储备的不多,人体自身又不能合成,如果长期不吃蔬菜,或者蔬菜烹调方法不当,或者服用抗叶酸药物等原因,都可能造成叶酸缺乏并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这个治疗起来见效还是很快的。需要提醒的是,补充叶酸的药物是规格偏大的也就是5mg/片的,一般5-10mg 口服,每天三次;有些人采用孕妇吃的叶酸片或者多元维生素补充,在治疗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贫上剂量是不够的;另外,如果合并维生素B12缺乏,仅仅补充叶酸可能造成神经症状的加重;还有就是补充原料过程中造血功能恢复,造血旺盛,细胞外的钾内流到细胞内被利用,期间可能出现低血钾,所以需要监测电解质并及时干预。这些都需要引起重视。应该说明的是,引起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比较常见和容易治疗的,譬如上面列举的缺铁性贫血,也有一些带有地方和遗传特点的,如地中海贫血(单基因遗传病、世界范围内主要见于地中海沿岸国家和东南亚各国,我国主要见于长江以南地区,特别是两广和海南三省),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中一种比较严重的临床类型,临床表现为进食蚕豆等食品和药物后出现急性溶血的情况:贫血乏力、面色苍黄、腰痛、尿呈酱油色,发病呈“南高北低”趋势,两广、海南、台湾、云贵等地多见)等等,也有一些贫血是另外一些血液病的表现,譬如各类血液系统肿瘤(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有一些是其他疾病的伴随表现,如慢性病性贫血、肾性贫血等。我们上面提到的三个例子只是比较典型的常见病例。在临床上遇到贫血的情况,一定要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治,并且尽量明确贫血的原因,针对病因给予的处理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固然有些贫血确实比较难治,但对于绝大多数贫血患者而言,如果明确了原因,给予合适的治疗,绝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范晓强 2024-03-04阅读量815

多胖才算肥胖?3个数值标准来...

病请描述:数据显示 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超重或肥胖 在减肥这条路上,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中国,肥胖呈爆炸式增长 目前约有6亿人超重或者肥胖 我国总体超重人群占比34.8% 肥胖人群占比14.1% 称体重、量腰围、测体脂率……评估胖瘦的标准有很多,怎么才能知道自己该不该减肥? 怎样才算肥胖? Howtocalculateobesity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它不是指单纯的体重增加,而是体内脂肪组织积蓄过剩的状态。 久坐不动、压力大、吃饭太快、长期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等等人群,更易肥胖。 不过,在减肥前,你要搞清楚自己需不需要减肥,且不能只用“看”来判断的。以下几个包括了腰臀比在内的指标,决定了你该不该减肥: 01BMI(体重指数) 按照我国的标准,体重指数(BMI)在18.5~24之间,为正常体重;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 02腰围、臀围及腰臀比 腰臀比=腰围/臀围 中国目前参考WHO标准,以下情况即可诊断为腹型肥胖。 成年男性腰围≥85cm 成年女性腰围≥80cm 或男性、女性腰臀比>1.0 大家可以测量下自己的腰围,确定是否达到肥胖标准。 03体脂含量 体脂率=(体脂肪重量÷体重)×100% 成年女性: 参数a=腰围(cm)×0.74 参数b=体重(kg)×0.082+34.89 体脂肪重量(kg)=a-b 成年男性: 参数a=腰围(cm)×0.74 参数b=体重(kg)×0.082+44.74 体脂肪重量(kg)=a-b 目前,多以男性体脂含量≥25%、女性体脂含量≥30%,作为肥胖的判定标准。 肥胖会让身体承受什么 Theharmofobesitytothebody 肥胖可以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或者相关疾病: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血栓等; 消化系统疾病:非酒精性肥脂肝、胃食管反流病、胆结石等; 代谢并发症: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痛风等;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等; 肿瘤:食管癌、肠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肾癌、白血病、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绝经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不育、多囊卵巢综合症、妊娠糖尿病、流产等; 骨关节疾病:关节炎、肌肉劳损,甚至造成关节变形; 心理障碍:自卑、悲观、焦虑、抑郁。 可以说,肥胖是万症之源。 肥胖是因为吃得多? Causesofobesity 你以为肥胖单纯只是吃得多、运动少所致吗? 这可不一定! 肥胖按病因分类可分为原发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占所有肥胖的99%以上,其确切发病机制不明确。 任何只要使能量摄入>能量消耗的因素,都可引起单纯性肥胖,包括不良生活习惯、年龄、进食过多、活动过少、遗传因素、睡眠不足等。 继发性肥胖多与某些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关,包括库欣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瘤、下丘脑性肥胖、原发性甲减、痛性肥胖、性腺功能减退伴肥胖、泌乳素瘤以及药物副作用等。 如何解除肥胖危机? Howtolifttheobesitycrisis 减肥说到底就2招,管住嘴、迈开腿! 管住嘴(不是节食) 01 控制主食、限制纯糖和甜食: 主食应采用递减法,逐步控制在每日200~250g。 最好粗杂粮混用,细嚼慢咽,养成吃七八分饱的习惯,限制甜食(如红薯、果酱、糖果、蜜饯等)。 02 提倡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 如鱼、虾、鸡肉、牛肉、兔肉等。 03 改变烹调方法、少用盐: 烹调方法尽量采用蒸、煮、炖、熬、拌等少油的制备方法。同时,也要少放盐,以清淡为好。 04 多食用新鲜蔬菜: 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魔芋和藻类食品,以增加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05 限食含嘌呤高的食物: 如动物内脏、豆类等。嘌呤可加重肝肾代谢负担,对肥胖者不利。 06 戒酒: 酒精的热量高,能使脂肪在体内沉积。 迈开腿(科学运动) 游泳、快走、慢跑、骑车、打球等有氧运动,对于减肥都是不错的,瘦身燃脂之余还能锻炼心肺功能。 注意👇 运动前注意活动筋骨以免运动受伤、运动中注意动作技巧减少关节肌肉损伤; 运动量以微微汗出为宜,切勿汗出如雨; 并没有可以专门减去某个部位脂肪的运动。 少数过度肥胖、已经出现代谢综合征 或者无法坚持运动的人 可以考虑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董主任有话说 1、面对肥胖,调整好心态,不要过多地责怪自己,更不要歧视肥胖。 2、正常的减肥速度是1个月内体重下降2~3kg,不应过快,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随意购买减肥药物服用不可取!药物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很多肥胖人士的肝脏可能本身就很脆弱了。 4、任何时候体重管理都来得及,即使是遗传导致的先天肥胖,也能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减肥。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董志勇 2024-02-22阅读量273

膝关节积液的常见原因与治疗

病请描述:膝关节积液,即关节腔内液体积聚过多,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可能涉及多种病理过程。明确引起关节腔积液的原因对于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都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导致膝关节积液的常见原因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 1. 创伤性积液:运动或外伤导致的膝关节损伤,如前交叉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或骨折,是膝关节积液的常见原因。这类积液通常伴随急性疼痛和肿胀。治疗措施包括立即的休息、冰敷、压迫包扎和抬高受伤肢体,以及可能的物理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结构损伤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 感染性关节炎: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能导致关节炎症,引起积液。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关节红肿和剧烈疼痛。诊断通常需要关节穿刺和实验室检查,如细菌培养和敏感性测试。治疗通常包括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严重感染可能需要手术清创和关节内抗生素灌洗。 3. 炎症性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银屑病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出现膝关节积液症状。这些疾病的治疗需要长期管理,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生物制剂和皮质类固醇。在某些情况下,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4. 骨关节炎: 在骨关节炎中,关节液的质量和数量可能发生改变,导致膝关节积液。积液可能是由于滑膜炎症、关节内压力增高或关节液吸收减少等原因造成的。在某些情况下,积液可能伴有疼痛,尤其是在活动后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 5. 肿瘤相关积液:血液系统肿瘤如白血病或实体瘤转移至关节,可能导致膝关节积液。这类积液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和体重减轻。治疗策略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或手术切除肿瘤。 6. 遗传性疾病:家族性地中海热是一种遗传性周期性发热疾病,可能导致反复发作的关节炎和积液。治疗通常包括秋水仙碱预防性使用,以及针对急性发作的抗炎治疗。 7. 其他原因:包括痛风、假性痛风(钙化性关节病)、色素沉着性滑膜炎等。这些疾病可能需要特定的药物或手术治疗。 治疗膝关节积液时,医生会根据积液的性质、病因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复杂病例可能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开展诊疗。 参考文献 Mathison DJ, Teach SJ. Approach to knee effusions. Pediatr Emerg Care. 2009 ;25(11):773-86. Paci JM, Schweizer SK, Wilbur DM, Sutton LG, Werner FW, Scuderi MG, Cannizzaro JP. Results of 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Acute Knee Effusion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m J Sports Med. 2010;38(11):2366-72.

庞坚 2024-02-20阅读量321

淋巴结肿大就是“...

病请描述:        淋巴结肿大原因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1、感染:包括急性感染(例如细菌、病毒以及真菌感染)或慢性感染(结核性淋巴结炎、非结核分枝杆菌等)。感染部位往往有对应引流部位的淋巴结肿大。比如,咽喉炎、牙龈炎可导致颌下、颈部淋巴结肿大;儿童及青少年颈部淋巴结肿大尤其关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Epstein-Barr 病毒) 急性感染引起,其特征可能是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发热,咽痛,外周血有异形淋巴细胞;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的早期症状,这种病毒会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其他病原体感染和继发肿瘤发生;有结核高发区接触史的患者要警惕结核病导致的淋巴结肿大。2、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可能有全身淋巴结肿大。3、恶性肿瘤:包括各种淋巴瘤;急慢性白血病;实体肿瘤淋巴转移(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等)。4、其他: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结节病、Castleman病、坏死性淋巴结炎、Rosai-Dorfman病、川崎病、木村病等。        淋巴结肿大诊断与鉴别诊断(图2):1、淋巴结肿大累及范围:一个区域淋巴结肿大也称局限性淋巴结肿大,多见于特定引流区的感染及恶性肿瘤转移,应按淋巴引流区域寻找原发病灶。两个区域以上淋巴结肿大,要考虑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急慢性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白血病、结缔组织病等。2、伴随症状可以对淋巴结肿大的病因提供重要线索:淋巴结肿大伴疼痛,多为急性炎症引起,常有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而无痛性、质地硬的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淋巴瘤、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等。3、排除感染和自身免疫等引起的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对疑似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无痛性、质地硬、不可推动;B超提示淋巴结皮髓质结构不清、长短经比例失衡;年龄>40岁)的患者需进一步行淋巴结活检(优选淋巴结完整切除活检,次选粗针穿刺),病理明确是否是恶性肿瘤,是哪个类型的恶性肿瘤。同时寻找肿瘤的原发灶,如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要怀疑消化道肿瘤可能,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要怀疑肺癌(为什么呢?与淋巴液引流密切相关,左侧收集食管、胃等消化器官的淋巴液,右侧收集气管、肺等处的淋巴液,图3和4)。        一项行淋巴结活检患者不同类型病变统计研究中,最终诊断淋巴瘤的比例超40%(图5,Indian J Pathol Microbiol. 2013 Apr-Jun;56(2):103-8.)。显然淋巴结肿大并不等于淋巴瘤,但淋巴瘤在淋巴结肿大病因中排名前列,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是非常重要的,从临床症状和体征、检验、影像学检查往往能够提供诊治的方向,必要时需行淋巴结活检,因为组织病理检查才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

刘传绪 2023-12-22阅读量859

免疫力下降的原因

病请描述:免疫力下降可能是营养不良、缺乏运动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具体病因。 一.非疾病因素: 1.营养不良:如果长时间没有及时补充营养,会导致体内的营养物质减少,由于营养物质的变少,会导致体内的免疫球蛋白以及合成蛋白出现营养缺乏的情况,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出现后往往会伴随着体重减轻、面色苍白、食欲下降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贫血的现象。此时患者需要加强营养的摄入,多吃一些优质蛋白的食物以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进行改善。 2.缺乏运动:如果长时间不运动,也会导致自身的免疫力下降,通常会表现为体虚等症状,特别是以运动时会伴随到大喘粗气的情况。此时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运动进行改善,在平时还要养成早晚锻炼的好习惯。 二.疾病因素: 1.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与家族遗传以及阳光暴晒等原因有关,往往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导致体内的白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大量流失,从而使自身的免疫力下降。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泼尼松片,同时还可以使用免疫制剂进行辅助治疗,比如硫唑嘌呤片,从而改善以上症状。 2.白血病:患有白血病以后往往会影响到骨髓的造血功能,会导致骨髓造血产生的白细胞相对减少,也可能会导致骨髓产生的白细胞功能变差,因此出现免疫力下降的现象。出现后,患者可以及时到医院的血液病科,通过骨髓移植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3.其他疾病:免疫力下降还可能与淋巴瘤等原因有关,还会伴随着淋巴肿大等症状,已经及时到医院的肿瘤科进行检查并确诊,比如血液和骨髓检查。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身的饮食健康,养成荤素搭配的好习惯。同时还要注意作息规律,避免熬夜。

吴世洪 2023-11-29阅读量359

白醋能消肿活血化瘀吗

病请描述:白醋可以消肿活血化淤。白醋的主要成分有食用酒精、大米、麸皮、稻壳、水、食用盐。主要功效有活血化淤、解毒杀虫、消食化积等,一般用于除了日常饮食外,还可用于暴饮暴食导致的腹泻、恶心、呕吐、积食、咽喉肿痛、蛔虫、丹毒、碰撞导致的肿胀淤青、呕血、便血等病症的缓解和治疗。但血瘀和肿胀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的可通过白醋进行缓解治疗,但病理性的肿胀血瘀需要在医生检查后选择治疗方式。1、生理性:例如碰撞剐蹭、摔跤、扭伤等产生的肿胀淤血和暴饮暴食后积食产生的呕吐等都属于生理性的问题,通常可通过涂抹白醋或者食用白醋即可缓解,但症状较严重的患者需要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和治疗。2、病理性:其他病症引起的肿胀、血瘀,例如白血病等,建议患者不要盲目用药,应在医院检查确诊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和选择治疗方式。

吴世洪 2023-10-30阅读量464

女性孕期持续头痛,警惕脑静脉...

病请描述:   女性孕期是一个特殊时期,会出现各种复杂的问题。其中头痛会比较常见,有时伴有头晕、眩晕、耳鸣、心悸、水肿或高血压,是较为常见的妊娠反应。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席刚明教授提醒,如果这种头痛持续存在,并出现癫痫,甚至意识障碍,就要警惕脑静脉窦血栓,治疗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 ▲ 席刚明教授在阅片   “孕吐”竟是脑内淤积大量血栓,三胎妈妈偏瘫昏迷险丢命   《九派新闻》2022年6月20日报道,35岁的张女士怀上第三胎后出现呕吐,她以为是正常妊娠反应在家休养。直到半个月后接连出现头痛、偏瘫才送医,紧急转运就医治疗时已经出现昏迷。最终确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经手术最终脱险。   2个月前,张女士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她和丈夫都认为是正常的妊娠反应没有在意。直到半个月后“孕吐”频率加剧并出现头痛,甚至左侧肢体无法动弹,才送到当地医院就诊。   住院3天后张女士病情突然加重,出现意识模糊。两条人命,情况紧急,她被急救车连夜转入省会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张女士患有严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如不及时清除血栓,疏通循环,会有生命危险。最终经过复杂介入手术,成功开通了阻塞的大脑静脉及静脉窦。   席刚明教授表示,孕产妇为脑静脉窦血栓高发人群,特别是妊娠晚期和产后2到3周,病因多种多样。第一,妊娠和产后期是天然的血栓前状态,妊娠或产褥期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增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第二就是产妇生产时恐惧、忧虑等紧张的情绪,使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血管痉挛,血压升高,从而脑组织血流量减少,生产时的过度疲劳可诱发脑静脉窦血栓。   脑静脉窦血栓引发的头痛和其他头痛是不一样的。这种头痛常会引起颈部非常不舒服,很多患者还伴有眼胀、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头痛可持续存在。席刚明教授介绍,妊娠期间大量呕吐、并发感染、剖宫产术、产程过长、产褥期出血出汗过多以及长期卧床都会增加该病发生的机率。   脑静脉窦血栓特别“偏爱”年轻人极易漏诊和误诊   脑静脉系统血栓,又称为脑静脉窦血栓,是由多种病因所导致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发病部位最常见于上矢状窦、横窦和乙状窦,其次为海绵窦和直窦。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占全部脑卒中的0.5%-1%,但却是导致年轻人中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般脑血管病患者以中老年者居多,但脑静脉窦血栓却特别“偏爱”年轻人。据统计,脑静脉窦血栓中约78%的患者是在50岁以下,尤其以20~35岁女性多见,男女发病的比例约为1:3。席刚明教授指出,与脑动脉血栓形成相比,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并不高,但病因、发病形式和临床表现都没什么特异性,多数患者以头痛伴恶心呕吐发病,40%的患者可出现抽搐发作,甚至意识障碍或昏迷,病情变化如同“变色龙”般复杂多变,因而极易漏诊和误诊。其漏诊率可达73%,40%的患者平均诊断时间在10天以上,重症患者若病情进行性加剧,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死亡率可高达10%~15%,临床处理相当棘手。   脑静脉窦血栓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者病因不明;常见的继发性原因为外伤(如开放性或闭合性颅脑外伤)、妊娠期、产褥期、肿瘤(脑膜瘤、转移瘤)、脱水和营养不良(消耗性血栓形成)、感染(如细菌、真菌性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血液病(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白血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障碍)、白塞病(Bechet's disease)等。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血管壁损伤、血流状态改变、凝血机制异常导致血栓形成而发病。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就曾收治多位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上海一位六旬的王阿姨在家里忙家务时,突然发现肢体活动不利索,右腿无力,在外院就医未发现明显异常,后突然出现癫痫发作、意识丧失等,一直未能确诊,一直到20天后,才确诊脑静脉窦血栓。另一位江西男子小王在家中突发头痛头晕,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未果。后转入我院,行DSA检查,最终确诊脑静脉窦血栓。   血管内治疗有望成为治疗静脉窦血栓的新途径   目前,静脉窦血栓的治疗措施包括抗凝及对症治疗,但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血管内治疗(如静脉窦接触性溶栓、支架取栓、球囊取栓、抽栓等)有望成为治疗静脉窦血栓的一种新途径。   席刚明教授介绍,静脉窦接触性溶栓是充分利用神经介入技术,将溶栓药物经导管准确输送至病变部位。静脉窦接触性溶栓主要适用于部分充分抗凝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进一步恶化,且已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病情进展病因的患者。与全身静脉溶栓相比,静脉窦接触性溶栓定位精准、针对性强、起效迅速,可以确保溶栓药物的局部浓度,可有效增加其颅内静脉窦再通率、缩短血流再通时间。 ▲ 席刚明教授在行介入手术   机械取栓系指采用机械性方法直接切割或破碎血栓,再利用取栓装置快速完成静脉重建的手术方法。其主要适应证为,病程较长的主干脑静脉窦血栓、已机化或严重钙化的血栓、有溶栓药物禁忌证或溶栓效果欠佳、颅内出血。对于此类患者,单纯溶栓治疗不仅无法使阻塞的颅内静脉窦再通,还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机械取栓的方法包括圈套器和导丝切割、经导管血栓清除、球囊扩张和Solitaire支架取栓等。   机械取栓一般用于颈动脉或颅内动脉血栓形成后的治疗。而应用在颅内静脉窦内取栓,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与脑动脉血管取栓相比,静脉窦内取栓技术要求更高,技术更为复杂。若静脉窦损伤或血栓逃逸至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应首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医疗团队。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3-08-02阅读量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