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眼科 > 眼科 > 散光 > 内容

散光内容

不同的近视都有什么区别?

病请描述:眼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光学属性。从光学角度看,眼球是一个精密无比的多组合光学系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台精密度超高的照相机,眼球中任何屈光界面的问题,都会影响光学成像和视觉感受。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常见的正视,近视种类。 正视 正视眼即为当眼调节放松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5米外的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之为正视。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散瞳后,人眼既不近视也不远视的屈光状态称为正视。若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将不能清晰成像,即为非正视眼或称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近视 在调节状态放松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近视。 近视的发生受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 根据屈光成份划分 屈光性近视:主要由于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眼的屈光力超出正常范围,一般发生于眼睛的自然退化(比如白内障初期,年龄相关性晶体密度增加)、全身疾病(高血脂、糖尿病)以及有些眼部疾病(比如圆锥角膜)等,而眼轴长度在正常范围。 轴性近视: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角膜和晶状体曲率都在正常范围。 # 根据度数划分 轻度近视:≤ -3.00D 中度近视:-3.25D ~ -6.00D 高度近视:> -6.00D # 根据眼部病理变化划分 单纯性近视:近视度数一般在-6.00D以内,大部分患者眼底无病理变化,用适当的镜片既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 病理性近视:患者近视度数通常超过-6.00D,除远视力差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散光感等症状,眼部组织还会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出现如黄斑出血,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近视弧形斑,漆裂纹,Fuchs斑和视网膜周边部格子样或囊样变性,此外,在年龄较轻时就可能出现玻璃体液化,浑浊和视网膜后脱离等。与正常人相比,发生视网膜脱离,撕裂,裂孔,黄斑出血和新生血管的危险性要大的多。常由于眼轴延长,眼球较突出,眼球后极部扩张,形成后巩膜葡萄肿。 # 病理性变化简介 简单介绍一下病理性近视的一些病理变化。 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属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随着眼轴不断地增长,视网膜被动地越拉越薄,最后在视网膜的某个地方就形成裂孔,脱离的概率就会相对增加。所以,想要很好的预防视网膜脱落的发生,首先是避免长时间的过度用眼,比如通宵熬夜或者是持续很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等等。其次就是,高度近视患者要避免触碰伤害眼睛的剧烈运动。 豹纹状眼底:豹纹状眼底是由于眼球加长、视网膜血管离开视乳头后即变细、变直,同时脉络膜毛细血管亦伸长,从而影响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营养使浅层色素消失,脉络膜血管外露形成豹纹状眼底,多见于老年人及高度近视眼。高度近视属于轴性近视,伸长主要限于眼球后极部。豹纹状眼底是高度近视的典型眼底,因为近视度数高,眼轴逐渐拉长使眼底看起来像豹纹状。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需要配适合度数的眼镜以纠正近视, 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可能会增加变薄的视网膜出现裂孔或脱离的风险。 文末小结 对于正视的小朋友需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每天进行户外活动。如果得了近视,首先要矫正处理。其次就是要综合考虑如何抑制近视高速发展而形成高度近视。避免高度近视引起的并发症及眼底病的风险。 作者:志汇眼科 张强 校审:于青

于青 2024-01-05阅读量470

【眼科资讯】近视管理白皮书(...

病请描述: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作者中华医学会等 专家共识·Consensus 文章来源: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 等. 近视管理白皮书(2022).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2022, 24(9): 641-648. 文章作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视光学组,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屈光问题及防控学组,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学分会 DOI:10.3760/cma.j.cn115909-20220812-00321 中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近视问题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现阶段,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达52.7%,同时出现近视低龄化趋势,而且高度近视比例也居高不下[1]。2021年,李玲教授发布的《信息化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报告》[2]显示,未来在中国全人口中至少有9.6亿近视人口。近视已成为最影响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的疾病。 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关系着国家的战略发展,近视管理刻不容缓。2019年,由行业专家撰写的《近视管理白皮书(2019)》[3]给出了科学及有效的近视管理方法和手段。随着近视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地补充并升级,临床上需要根据个体自身条件综合考量,给予儿童青少年以科学的、个性化的近视管理方案。基于此补充编撰《近视管理白皮书(2022)》。 1.近视阶段的划分 儿童青少年不同的近视进展阶段,需要在规范监测下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包括对近视儿童青少年进行矫正与控制。对近视前期儿童青少年——即尚未近视,但存在近视风险因素,或者其眼球生长速度表明有较高近视风险的儿童青少年——进行近视预防[4]。有研究提示,与年龄对应的远视储备量是近视发生的最佳预测指标[5],可以用于近视前期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预测。结合《近视管理白皮书(2019)》[3]和《亚洲近视管理共识》[6],对6岁以上学龄期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阶段的划分见图1。 图1. 6岁以上学龄期儿童青少年近视阶段的划分 2.近视的监测 近视的监测包含: ①对近视发生发展风险因素的监测; ②对近视进展情况的监测; ③对高度近视儿童眼健康情况的监测。因此,监测的指标应包括近视相关环境或遗传风险因素、视力、眼屈光度、眼轴以及眼部健康等。 2.1 近视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技术 “近视眼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在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中起关键作用[7]”是学界的共识。近视相关环境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近距离工作负荷过重和户外暴露时间过少。近距离工作时,视近距离过近(<20 cm)[8]和单次持续近距离工作时间过长(>30 min)[9]被认为是与近视发生发展最相关的因素,而增加有效户外暴露时间是预防近视发生的独立性保护因素[10]。近年来,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的发展,发明了各种对近距离工作和户外暴露进行客观监测的设备,如:头戴式超声测距仪[11]和RangeLife[12]可监测工作距离;HOBO[13]、Actiwatch[14]和FitSight[15]可监测户外暴露时间;云夹等可对近距离工作和户外暴露进行全面量化[16]。近视相关致病基因与易感基因是明确的遗传危险因素。除此之外,东亚人种、父母患有近视、女性等也被普遍视为近视相关遗传危险因素[17]。 2.2 视力的监测技术 视力,又称视觉分辨力,通常是指中心视力。在一定范围内,裸眼远视力的下降程度与屈光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近视度数越高,裸眼远视力越差。中小学生裸眼远视力筛查应采用《GB11533—2011标准对数视力表》,筛查频率每学年不少于2 次[18]。 2.3 眼屈光度的监测技术 屈光度是屈光力的单位,以D表示,是反映屈光状态最常见、最直接的参数之一。如果7~8岁儿童的远视储备<+0.50 D,9~10岁儿童的远视储备<+0.25 D,或11岁即达到完全正视的状态,他们将来发展成近视的风险会明显增高[5]。对于近视儿童而言,近视进展速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一般每年的近视屈光度进展约为0.50~1.00 D[19]。屈光检查常规以睫状肌麻痹后使用电脑验光仪进行自动验光的结果作为测量金标准。初次验光,对有远视、斜视、弱视和较大散光的儿童要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睫状肌麻痹验光的原则参照《儿童屈光矫正专家共识(2017)》[20]。而眼健康普查时的屈光度检查一般采用非睫状肌麻痹下电脑验光检查,频率每学年不少于2次[18]。 2.4 眼轴的监测技术 眼轴长度是指眼球前后径的长度,它代表着眼球的发育情况。研究表明,近视儿童在近视发生前3年到近视发生后5年之间眼轴增长更明显[21],且在近视发生前1年眼轴增长最快[22]。因此,眼轴在近视风险及近视进展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在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时,有条件的地方可增加眼轴长度的测量,每学年不少于2次[18]。 2.5 眼部健康的监测技术 对儿童青少年眼部健康的监测包括眼底、眼压和眼表健康等。随着近视度数增高,眼轴不断增长,发生眼底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变性、特征性后极部及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概率也将大幅度增高[23]。同时,对于伴有青光眼的患者,视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随眼轴增长而增加。因此,监测近视人群,特别是高度近视人群的眼底和眼压情况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可通过超声、眼底照相、OCT和三面镜等方法监测眼底健康状况;通过非接触式眼压计等设备监测眼压。排除眼部结构特别是视网膜脉络膜异常,有助于了解高度近视的病程进展,辅助高度近视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接触镜是近视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引发眼表的不良反应,因此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接触镜配戴史问诊和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检查必不可少。 3.近视管理技术 近视发生与发展的机制尚不明确,近视防控技术要基于科学研究进程进行不断更新。新的近视管理技术要通过临床试验,进行科学验证,获得循证依据,才能判断其是否有效。根据临床试验结果,多种近视管理技术有了新的进展,提高了近视控制效能。因此,本共识在《近视管理白皮书(2019)》基础上对进展性近视的控制手段,包括角膜塑形镜,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特殊设计框架眼镜以及药物做了补充延展。 3.1 进展性近视管理技术的应用及进展 3.1.1 角膜塑形镜的应用及进展 角膜塑形镜是一项成熟可靠的光学干预技术,也是目前临床应用于近视控制的最有效的干预方法之一。角膜塑形镜使中央角膜变平坦、中周角膜变陡峭,这些改变可能通过周边视网膜近视性离焦信号和高阶像差变化延缓配戴者的近视进展。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对提高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控制效能提供了相关的优化建议:(1)缩小光学区:小光学区设计的角膜塑形镜通过减小镜片光学区直径来获得更小的中央角膜治疗区和更接近瞳孔的离焦环。相比传统角膜塑形镜,小光学区角膜塑形镜配戴者塑形后角膜治疗区直径更小[24-26],旁中央离焦环更陡、更宽[25],产生更多的高阶像差[25],更好地控制眼轴增长[26]。同时,在首片验配成功率、屈光矫正、裸眼视力、戴镜舒适度、眼表健康和严重不良反应等方面,小光学区角膜塑形镜与传统镜片相似[24-26]。但由于治疗区变小,小光学区角膜塑形镜配戴者可能产生更多光晕、对比度视力下降等视觉质量问题[25-26]。(2)提高Jessen因子:Lau等[27]的研究表明,Jessen因子由传统的+0.75 D提高至+1.75 D,角膜塑形镜配戴者的总高阶像差和球差增加,因此,他们认为相较于传统角膜塑形镜,高Jessen因子的角膜塑形镜可能更快速达到矫正终点[28],且首片成功率、中心定位、屈光矫正、裸眼视力和眼表健康无明显差异[28-29],但需要关注个体的调节功能变化。” 3.1.2 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应用及进展 大量研究表明,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相较于单光框架眼镜和单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能有效延缓近视度数及眼轴的增长,屈光度进展减缓0.2~0.3 D/年,眼轴增长减缓0.1 mm/年[30]。因此,IMI和《亚洲近视管理共识》均将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列为近视控制的推荐方法[6, 31]。近年研究提示有诸多的影响因素可以影响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近视控制的效果,包括:(1)离焦量的优化:Walline等[32]的3年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发现高附加(+2.50 D)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与中附加(+1.50 D)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相比,近视屈光度进展延缓0.30 D,眼轴增长延缓0.16 mm,高附加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显著降低了3年的近视进展率。另一项Meta分析得出类似结论:当附加度数增加到+2.50 D时,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的近视控制效果可能会有明显的提升[33]。(2)离焦环的设计:Li等[30]的Meta分析发现,同心圆双焦设计的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近视控制效果优于渐进多焦设计。IMI的报告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认为同心圆双焦设计的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具有比渐进多焦设计更好的对眼轴增长的控制作用(44.4% vs. 31.6%),而它们对近视屈光度进展的影响相似(36.3% vs. 36.4%)[31]。(3)配戴时长的管理:Lam等[34]的研究发现,配戴时间是影响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近视控制效果的一个因素。每日配戴时间越长,近视控制效果越好。当每天配戴镜片7 h或更长时间时,近视控制效果可达58%[34]。因此,选择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作为近视干预措施时,除了考虑年龄、屈光度等因素,应综合镜片设计及配戴时长做出最佳选择。” 3.1.3 特殊设计框架眼镜的应用及进展 特殊设计框架眼镜具备配戴方便、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成为临床近视控制技术的主要选择之一。近年来,近视管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为特殊设计框架眼镜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1)多点近视离焦设计技术的进展:多点近视离焦设计框架镜片中央区有清晰的单焦光学区,在镜片旁周边利用紧密排列的微透镜产生旁周边视网膜近视性离焦,从而可能延缓近视进展[35]。传统的多点近视离焦设计框架镜片诱导产生2 个分离的离焦面,新的多点近视离焦设计框架镜片通过具有屈光度梯度的非球面微透镜诱导产生连续的近视性离焦带[36]。Bao等[35]的2 年随机对照试验发现, 配戴非球面微透镜设计框架眼镜,近视屈光度进展延缓55%,眼轴增长延缓51%(每天配戴时间12 h 以上,近视屈光度进展延缓67%,眼轴增长延缓60%)。(2)视网膜对比度理论的应用:遗传学研究显示,近视相关基因位点MYP1 发生突变的儿童,视网膜对比度信号异常增高,可能导致高度近视[37-38]。 多种近视管理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被发现会导致对比敏感度降低[39-41],也体现了视网膜对比度信号在近视发生、发展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Rappon等[42] 的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发现,配戴点扩散技术设计的新型框架眼镜,通过降低视网膜对比度,近视屈光度进展延缓74%,眼轴增长延缓50%。” 3.1.4 药物的应用及进展 目前,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在药物近视控制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占主导地位。阿托品是一种非选择性的毒蕈碱受体拮抗剂,其控制近视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作用与睫状肌麻痹无关,可能机制为:①M受体学说:阿托品直接作用于视网膜和巩膜M受体,主要由M1和M4受体介导, 阻止巩膜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和眼轴增长;②改善脉络膜血供;③光照理论:阿托品使瞳孔扩大,接受的光照增加,从而阻止眼轴增长。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的临床使用需要进行规范的临床评估以及危险因素评估,与家长以及儿童需充分沟通,取得家长和儿童的理解和同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严密随访用药反应以及近视控制效果,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43]。除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之外,哌仑西平、7-甲基黄嘌呤等药物没有广泛地用于临床近视管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2 近视管理技术的联合应用 3.2.1 近视管理技术的联合应用适应证 采用以上近视控制光学策略或药物手段治疗6个月后,眼轴增长速度过快(≥0.4    mm/年)或近视屈光度进展速度过快(≥0.75 D/年)者建议采用联合应用方案(见图2)。多个研究显示,联合应用的近视控制方案相较单一方案对眼轴控制效力显著提高,可最大限度提高当前方案的近视控制效力[44-45]。” 3.2.2近视管理技术的联合应用方案 联合应用方案指一种光学策略联合药物方案, 而非2种及2种以上的光学控制方案的结合[7]。” 3.2.3近视管理技术的联合应用有效性判断 以眼轴或屈光度变化作为联合应用方案的有效性评价指标,每3 个月为1 次访视周期进行随访,连续观察6 个月。联合应用后相对于独立近视管理技术眼轴增长减缓量≥0.1 mm/年或近视屈光度进展减缓量≥0.25 D/年视为联合方案有效[44]。联合应用6 个月眼轴增长速度和近视屈光度进展无明显减缓,建议逐级提升低浓度阿托品药物浓度或增加滴用频次。” 图2. 近视管理技术的联合应用 4.特殊人群的视觉健康监管 4.1 0~6岁儿童的视觉监测与管理 学龄前儿童时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除了预防弱视、斜视的发生以外,也是预防近视发生、养成良好视觉习惯的关键时期[46],因此需要通过医 院、学校、社会等多方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进行监测及评估。根据不同年龄段正常儿童眼及视觉发育特点, 结合0~6 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时间和频次,为0~6 岁儿童提供13 次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其中,新生儿期2 次,分别在新生儿家庭访视和满月健康管理时;婴儿期4次,分别在3、6、8、12月龄时;1 至3 岁幼儿期4 次,分别在18、24、30、36 月龄时; 学龄前期3次,分别在4、5、6岁时[47]。 4.2 高度近视人群的视觉监测与管理 高度近视指的是当调节放松时,屈光度≤-6.00 D的情况,根据《重视高度近视防控的专家共识》[48],高度近视可分为单纯性高度近视和伴有眼轴过度增长(>26.5  mm),可出现不可逆的视觉损害和眼底病变的病理性近视两类[4]。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建议至少每6 个月进行1 次评估[49],以监测屈光度数的发展对眼睛的影响及相应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除上文所述监测技术外,高度近视的监测还应包括视觉电生理检查、视野检查、眼底照相、血管造影及3D-MRI等[48]。 5.近视管理机制的理论探索 目前,仍没有一种理论体系能够解释所有的关于近视成因以及控制机理的疑惑,均存在一定局限性。但近年来,各种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令人对近视发病和近视管理机制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充满期待。见表1。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近视管理白皮书(2022)》在《近视管理白皮书(2019)》的基础上,基于现有研究文献,对近视阶段进行了划分,补充了监测和管理手段,增加了联合应用技术等,并将主要内容总结为图3,为临床人员提供参考。 图3. 《近视管理白皮书2022》内容图 执笔团队(按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参与共识意见的专家成员名单(按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引用本文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 等. 近视管理白皮书(2022).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2, 24(9): 641-648. DOI:10.3760/cma.j.cn115909-20220812-00321. 转载声明 本文经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公众官方号授权转载,仅作为学术交流使用,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原作者和出版机构所有。如欲转载本文,请与原官方号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于青 2023-12-19阅读量601

专家说丨如何看懂五花八门的控...

病请描述:现今,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重, 不仅影响个人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 也影响了国民素质甚至国防安全。 而同时,市面上的近视治疗手段各种各样, 让家长们不知如何选择。 本期我们就来为你揭秘近视内幕: 如何看清市面上五花八门的控近方法? 有效的控近方法 VS “号称可以”控近的方法 这里我们把市面上控制近视的方法分成三类: Part 一 医学镜片和药物方法 包括角膜塑形镜(ok镜)、低浓度阿托品药水、周边离焦或者双焦设计的框架眼镜及隐形眼镜。 在医院中最常使用的是这一类,也是目前有学术文献和数据证明有效的方法: 1. 角膜塑形镜(ok镜) 目前国内有十几种品牌,来自不同国家,但都是基于多弧段逆几何设计,夜间睡眠时佩戴,白天可以视力清晰,对近视控制率可达50%~70%。由于是硬性隐形眼镜,对于孩子的配合依从性有一定要求,提倡年满8岁以后再佩戴,近视度数最好在50~600度之间,散光小于200度。 Ok镜目前是国内外近视控制的主流方案。 产品优点:控制效果确切,白天无需佩戴任何眼镜。 产品缺点:费用较高(镜片费用7000~15000之间),存在隐形眼镜并发症的风险。 推荐阅读:志汇眼科文章《专家教您如何选择OK镜品牌~》 2. 低浓度阿托品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阿托品对近视控制的研究也是近几年的热点,国际研究组织曾做了两期ATOM试验,分别使用1%、0.5%、0.1%及0.01%浓度的阿托品进行了为期2年的随访,发现控制效果显著,不过高浓度的药剂会有不同程度的停药反弹,最终把推荐浓度定为0.01%。不过目前国内还没有通过SFDA的认证,也无法直接购买成品药剂,有些医院的药房有自行配置。 低浓度阿托品在医院多用于ok镜或者周边离焦产品的联合,较少单独使用。因为滴用后瞳孔会轻度散大,裸眼视力会有不同程度下降,需要配合其他光学矫正。 产品优点:每晚一次,每次一滴,使用方便,有控制效果。 产品缺点:偶有畏光、视物模糊。国内没有成品制剂。 推荐阅读:志汇眼科文章《近视控制的神器之——低浓度阿托品》 3. 基于周边离焦设计的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 框架眼镜的代表产品 新乐学,它是通过在镜片旁中心安置300多个小透镜的设计,让孩子在不同角度看物体时都能产生周边近视性离焦像,从而延缓近视的加深。这款产品由香港理工大学研发设计,日本豪雅公司定制,上市已有5年左右,试验数据控制率50%~60%,佩戴舒适度良好。 目前志汇眼科也有新乐学镜片,主要用于无法验配ok镜患者的替代。 产品优点:佩戴方便、安全,比普通框架眼镜控制有效。 产品缺点:需要全天佩戴眼镜,价格较贵(3000~5000),控制效果有可能比ok镜稍弱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志汇眼科文章 《『最新』控制近视新方法——豪雅新乐学镜片 》 《2年对照研究丨问世不久,控近不凡,新乐学新选择!》 周边离焦隐形眼镜的代表产品  安视美   misight  安视美、misight等。 这种镜片佩戴舒适,护理相对简单或者无需护理(日抛产品),视力清晰稳定。但相对于ok镜和新乐学,近视控制率稍低。 推荐阅读:志汇眼科文章《你没看错,可以矫正并控制近视的软镜来了……》 Part 二 视觉训练&按摩 包括双眼视觉功能训练及其他利用模糊适应原理进行的视觉训练,也包括中医熏蒸、针灸和手法按摩。 第二类的视觉功能训练和按摩也很受家长关注,国内有很多视力康复或者视觉保健的店铺中心,使用各种仪器用于训练孩子的眼球运动。 这些训练对于改善孩子的视觉注视可能有帮助,但没有证据显示可以控制近视度数的进展,相反,长时间高频率的训练是否会导致近视加深尚未可知,所以在医院较少使用和推荐训练的方法控制度数,除非是有弱视情况存在。 按摩理疗也同样,可以作为缓解疲劳的一种辅助手段,但不可以作为近视控制的方法。 Part 三 仪器产品类 包括各种按摩仪、叶黄素及其他标注可以控制近视的普通零售产品。 这一类保健用品的特点是使用门槛较低,不需要做检查就可以直接购买,而且费用相对低廉,但只可以保健,不能期望能对近视有太多预防和控制作用。目前也没有证据显示蓝莓、叶黄素等食品对近视预防有效果。 作者总结 这一类保健用品的特点是使用门槛较低,不需要做检查就可以直接购买,而且费用相对低廉,但控制效果无法和医用治疗手段相比,可以保健,但不能期望值太高。其中鱼油中高剂量DHA对近视的防控最近有文献报道,期待未来能有新的突破。

于青 2023-08-29阅读量518

春天到,眼睛痒—...

病请描述:春天到,眼睛痒        ——警惕过敏性结膜炎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朱自清《春天来了》 看到这段话,大家有没有感受到 万象更新,百花齐放的盎然春意呢? 各位读者有没有和自己的家人朋友 一起去户外郊游踏青呢? 但是春天对于市民林先生就不是这么快乐了 从4、5岁开始,他的儿子总喜欢眨眼、揉眼,问他有什么不舒服,说眼睛发痒。揉得厉害时,眼睛会更肿,看起来红红的,有时鼻子也不舒服,连连打喷嚏、鼻塞。 林先生说这两年每到春季,孩子就会眼睛鼻子反复红痒,点过很多眼药,时好时坏,总是未能根治。根据这些情况,黄医生进行检查后,诊断为他是过敏性结膜炎。 Part.1 什么是过敏性结膜炎 结膜是位于眼睑内面和眼球表面的一层柔软、光滑而透明的薄膜。结膜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并有少量的粘液腺,能分泌粘液,滑润眼球。 过敏性结膜炎,顾名思义就是由过敏导致的结膜炎。而这些过敏源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一些过敏体质的儿童接触这些物质很容易“中招”,引起过敏反应,其中就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Part.2 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表现      过敏性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眼痒、眼红、眼肿、畏光、流泪等症状,常伴有结膜充血、眼部白色黏液性分泌物,有的还会出现频繁眨眼、眼部异物感及烧灼感等。一般患者会出现短暂性视力下降,待病情好转后视力可恢复正常。如果过敏反应严重或者没有及时治疗,炎症可波及角膜,甚至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 上图 典型体征:球结膜充血、水肿伴水样分泌物 下图 上睑结膜大而扁平的乳头增生,形成“铺路石样”改变,睑结膜充血、水肿,常见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眼球结膜和鼻腔黏膜结构相似、位置毗邻,两者还通过泪道相连,因此过敏性结膜炎和过敏性鼻炎这对难兄难弟常常结伴而来。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就会出现“鼻涕、眼泪双双流”,“鼻子、眼睛一起痒”的症状,甚至还会有哮喘等支气管变态反应。 Part.3 过敏性结膜炎的预防与治疗 1.治疗: (1)脱离过敏源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脱离过敏源,如远离花粉存在的环境、停用护肤品或化妆品、停止佩戴角膜接触镜,阻止其对眼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2)眼睑冷敷     通过物理冷敷或冰敷来降低局部温度,使眼表血管收缩,减轻过敏反应。每次冰敷时间可持续10-15分钟,一天坚持3次左右甚至更多。 (3)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残留在眼表的致敏源,清理“异己”。 (4)药物治疗      通过上述一般处理后,眼部症状仍未改善者,需要尽快至正规医院的眼科就诊,遵医嘱使用药物。       过敏性结膜炎一般采用局部用药,对于合并眼外症状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可以考虑全身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 2.预防: (1)远离过敏源、减少户外活动:     减少在户外的时间或者在户外活动时戴上口罩,避免接触花草、飞絮、粉尘、宠物等,防止过敏源反复刺激。 (2)注意卫生,保证居住环境的清洁:     如室内多通风透气,做好房间的打扫工作,勤洗勤换床单、枕头套、枕巾、被罩。勤洗手、勤洗脸,避免用脏手触碰眼睛,不要随意揉眼睛。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增强体质,注意营养和锻炼,使身体对抗过敏发作的潜能提高。 文案:林暄乔       编辑:林暄乔       审核:黄锦海屈光团队宣传组       复旦大学   上海医学院 眼耳鼻喉科医院  上海市特聘教授  东方学者  副主任医师 研究员 博士生/博士后导师 眼科研究院 副院长 视光学科副主任 上海市眼视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省部级卫生高层次人才        屈光手术专家,中国眼科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专家(排名36,40岁以下中青年专家排名第1)、“全球角膜生物测量领域专家”的国际排名(Expertscape)第18位(前0.1%,中国第1位)。擅长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远视、散光、老花、圆锥角膜诊疗,尤其擅长TPRK/全飞/半飞/ICL、角膜交联、复杂性疑难屈光修复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20个项目,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6项,在Lancet(柳叶刀)等发表SCI论文110篇,主编和参编屈光手术学和视光学等专著17部,包括人民卫生出版社《屈光手术学》、《屈光手术疑难病例解析》、《眼球生物测量与IOL屈光力计算》、《屈光手术并发症处理》、《老视治疗及其前景》、《三维角膜地形图的临床应用》等,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荣获省市级医药卫生科技奖一等奖等。

黄锦海 2023-04-11阅读量1065

509.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在...

病请描述:袁医生的点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目前已经普遍用于青少年近视的防治。我院自配的制剂每月销量可能达到数千只。针对该产品的作用机制、使用的规范、适应症、禁忌症、如何判断有效性在专家共识当中给出了明确的意见。近视青少年的家长有必要充分了解。文章来源: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2).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2, 24(6): 401-409. 文章作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当前全球近视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预计至2050年全球将有47.58亿近视人口,占总人口的49.8%[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202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为52.7%,其中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2]。由于近视呈现低龄化、高度化和患病率持续升高趋势,病理性近视患病率也显著增高。病理性近视可因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变性、裂孔和脱离等眼底改变,造成不可逆的视觉损害,严重者可致盲,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预防近视发生、延缓近视进展、防止病理性近视发生刻不容缓。阿托品药物在近视防控中的应用由来已久,近年来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尽管目前关于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近视防控应用在中国未获得国家药监部门正式批准应用于临床,但在部分省份已经以院内制剂方式经省级药监部门批准在院内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同时部分患儿亦可凭医师开具的处方通过互联网医院获得,但关于阿托品滴眼液的浓度选择,其有效性、安全性以及使用规范,国内尚无统一的指导性意见。从临床用药规范以及近视防控重要意义的双重角度考虑,有必要形成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临床使用专家共识,以期为广大一线眼科工作者提供指导,推动我国近视防控工作的健康发展。本专家共识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的组长和执笔团队在文献查阅、临床实践性研究的基础上酝酿而成,并由2个学组牵头组织近百名专家经过文献研究、初稿开放讨论、多轮修改和循证、审稿及定稿等程序,形成最终版本共识。1 阿托品的有效性阿托品(C17H23NO3)为竞争性毒蕈碱型受体(M-受体)阻断剂。随着浓度增加,可依次出现抑制腺体分泌、瞳孔散大、心率加快、调节麻痹、胃肠道和膀胱平滑肌抑制表现,大剂量可导致中枢症状[3],在眼科领域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解除平滑肌痉挛,达到瞳孔散大、调节麻痹的作用[3-4]。早在20世纪70年代,即有关于阿托品滴眼液在近视防控中应用的报道[5-6]。到目前为止,阿托品滴眼液仍是唯一经循证医学验证能有效延缓近视进展的药物[7-8]。阿托品滴眼液的近视控制效果呈现浓度依赖效应[9-13],高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的控制效果可高达60%~96%[10, 13-17],但高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存在严重畏光、近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以及停药后反弹效应。为兼顾阿托品滴眼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适宜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的近视防控效果被更多关注和研究。亚洲人群的系列随机对照临床实验(ATOM1[14],ATOM2[13])提示阿托品滴眼液具有显著延缓近视进展作用,且存在浓度依赖效应,0.01%阿托品滴眼液具有良好的延缓近视进展效果,且和高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相比具有最小不良反应以及停药后最小反弹效应,其他类似研究也指出0.01%阿托品滴眼液的近视防控效果可达27%~83%[11-12, 18-19],具有较小的不良反应和停药后反弹效应[12-13, 20-21],同时对近视控制具有累积效应[13, 20]。目前,关于不同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防控作用的研究仍在探索中[22],包括0.01%、0.02%、0.025%、0.05%,表1列举了这4种浓度对近视的防控效果。阿托品滴眼液的近视防控效果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年龄、近视进展速度等,对于部分对0.01%应答不良的儿童,可以考虑选择较高浓度(如0.02%)来达到同样的近视防控效果[12, 23-25]。阿托品滴眼液近视防控的临床应用是否需要根据应答反应调整用药浓度,仍需更高级别循证证据[22]。0.01%阿托品滴眼液和安慰剂相比具有一定延缓近视进展作用,和更高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相比不良反应最小、反弹效应最低,因此可能是现阶段延缓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合理浓度。2 机制目前,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的防控作用机制尚 不清晰[22]。关于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作用机制的 探讨是从阿托品的调节麻痹作用开始的[26-27],在以哺乳类动物和鸟类作为实验动物的近视模型研究 中均发现了阿托品对近视的防控作用。然而鸟类睫状肌是烟碱型受体(N-受体)支配的横纹肌(无M- 受体),且小鸡的调节反应在注射阿托品和注射0.9% 氯化钠溶液后无区别,均提示阿托品的近视防控作用并非通过调节实现,而可能和眼内其他组织的M- 受体有关[4, 28],如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或巩膜 组织[29-33]。近期研究提示脉络膜巩膜缺血缺氧微环 境是近视发生的重要机制,且关于阿托品治疗后的动物实验[34]以及临床实验研究[35-36]均发现实验组研究对象的脉络膜增厚、脉络膜血流灌注压增加,提示阿托品对近视的防控作用靶点可能在脉络膜组织。关于阿托品滴眼液对人眼近视的防控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3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处理3.1 安全性和不良反应阿托品的不良反应呈现浓度依赖性[11-12, 45-46], 高浓度阿托品眼用制剂(如1%阿托品眼用凝胶、1% 阿托品滴眼液)可产生面部潮红、口干和皮肤干燥、 眼睑皮肤红肿或脱屑、心跳加快或心率不齐、发 烧、腹胀、便秘等全身不良反应[47]。随着浓度下降, 阿托品滴眼液的全身反应显著降低,在眼部的不良反应研究中,0.01%、0.1%、0.5%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应用均未出现视网膜功能受损现象(电生理检 查)[48],高于0.01%且低于0.5%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应用后仍然存在较显著畏光(17.8%)和近视力下降 (11.9%)症状,但0.01%阿托品滴眼液的眼部不良反应明显较低(畏光6.3%,近视力下降2.3%)[45]。迄今为止,在0.01%阿托品滴眼液防控近视 进展的研究中,尚未发现与药物使用相关的严重全身不良反应,眼部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发生率 较低[11, 40, 45, 49],并且会随着用药时间延长逐渐耐 受[13, 39],0.01%阿托品滴眼液应用后可能出现的 不良反应如下。3.1.1 瞳孔散大、畏光反应和眼压升高 瞳孔散大现象(较用药前散大0.5~1.0 mm)比较常见,用药4 个月后瞳孔大小趋于稳定[40],停药2个月后恢复如 初[13, 21]。在正常的室内或日常室外光线下,用药儿童没有明显畏光反应;在明亮环境下,0~24%儿童 用药2周内可能出现畏光反应,这其中,部分患者 在随访4 个月时症状消失,部分患者症状持续存在但可耐受[12, 40]。目前研究尚未发现0.01%阿托品滴眼液的应用与眼压升高存在风险关系[50],但在临床中仍能见到极少数患儿在使用后出现短暂眼 压升高现象,关于眼压和阿托品滴眼液应用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3.1.2 调节能力和近视力下降 儿童用药后调节幅度平均下降2.00~3.00 D,停药2~4个月后恢复如 初[13, 21]。0~4.9%的儿童用药后2~4周可出现轻微的 近视力下降现象,后随着时间进展逐渐消退[40]。3.1.3 过敏反应 0.01%阿托品滴眼液应用过程中过敏反应比较少见,发生率为0~6.4%[11-12],多见于阿托品过敏者,常在阿托品滴眼液应用2周内发生, 常见症状为眼部瘙痒、灼热,体征为眼睑肿胀和眼周发红等。3.1.4 刺激性反应 少数儿童会出现眼部刺激症状,如刺痛不适[11, 51]。3.2 不良反应的处理 对于轻度不良反应,如畏光、近视力下降或者 用药后刺激性反应,能耐受者可暂时观察,不予处理,不耐受者可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如畏光可戴遮阳帽、变色眼镜缓解,视近不清晰可通过配戴近附加眼镜或者调节功能训练缓解。如出现过敏反应,则应立即停药,一般停药24 h后症状减轻,停药1周后可恢复,局部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加速恢复速度[52]。4  适应证和禁忌证4.1 适应证4.1.1 年龄 年龄为4岁至青春期(青春期一般是指14~17 岁和18~25 岁2 个阶段)的近视人群,伴或不伴散光,目前文献报道使用人群年龄为4~16 岁[41, 53-54],对于小于6岁的儿童,用药需要更加严格的监控和随访。18 岁以后的青少年,如近视仍 较快进展或用眼负荷仍较大,可考虑适当延长用 药时间。4.1.2 近视屈光度和增长量 近视等效球镜度达 到或超过-0.50 D,或等效球镜度年增长量达到或 超过0.50 D[55-56],或眼轴长度年增长量超过0.3 mm;其中伴有近视快速进展危险因素(如高度近视家族史[57-58]、发病年龄早[57, 59-60]、近视初始屈光度 高[60-62])的儿童可较早干预。4.1.3 依从性 能理解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作用机制和实际效果,依从性好,能及时、定期按照 要求前往指定机构复诊。4.2 禁忌证对莨菪碱成分过敏、患青光眼或有青光眼倾向(浅前房、房角狭窄等),颅脑外伤、心脏病(特别是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二尖瓣狭窄)等人群禁用。调节力低下、低色素者(如白化病)等慎用,部分伴有畏光症状的眼病(如角膜炎)可待痊愈后使用。5  使用规范在决定应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防控近视之前,需要进行规范的临床评估以及危险因素评估,和家长以及儿童充分沟通,取得家长和儿童的理解和同意后可开具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处方。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严密随访用药反应以及近视防控效果,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0.01%阿托品滴眼液防控近视进展的管理流程如图1。5.1 基线评估5.1.1 临床检查 包括裸眼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客观/主观睫状肌麻痹验光[64]、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调节反应、瞳孔对光反应、瞳孔直径、眼压、眼轴长度、角膜地形图(可选)、眼前节健康状态(尤其关注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以及有无眼部炎症)以及眼底检查。5.1.2 近视快速进展危险因素评估 常见的近视快速进展危险因素包括近视家族史、近距离用眼时间和强度、户外活动时间、近视发病年龄、既往进展速度等。对于具有近视家族史[57-58]、近距离用眼强度大[64]、户外活动时间短[58, 64-65]、发病年龄早[57, 59-60]、初始近视屈光度高[60-62]、用药前进展速度快[13](每年增长量达到或超过0.50 D)的儿童和青少年,尤其需要注意强调近视防控。5.2 用药前宣教 ①目前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在近视防控中的应用; ②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对不同个体的控制效果可能不同; ③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应用是为了延缓近 视进展,与视力改善无关; ④用药需要规范、持续、遵照医嘱定期随访; ⑤用药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如刺激性反应、看近不清晰、畏光、过敏反应等,如遇到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⑥用药过程中,仍然需要进行屈光矫正,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如减少近距离用眼的强度和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改善坐姿和环境照 明等。5.3 用药过程和随访对于具备用药适应证、经过健康宣教同意使用的儿童和青少年,才可启用,推荐使用方法为每晚睡前1次,1次1滴,对推荐使用方法应答一般或应答不佳的儿童,可遵医嘱适当调整应用频率或浓度,但需严密随访,监控用药后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建议第一次随访时间为用药后1~2周,以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首次随访主要评估眼压、眼前节健康状态以及用药后主观反应[28]。3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最佳矫正视力(包括远、近视力)、调节功能、眼压、屈光度、瞳孔检查、眼前节检查、眼轴长度检查;每6个月随访增加眼底检查,每1年随访增加相关全身症状评估,如面色潮红、头痛、心脏病及泌尿系统症状的问诊等[28]。如出现需要处理的不良反应如视近困难、畏光、过敏反应等,应及时、按需给予相应解释和处理。随访过程中需要和家长保持沟通,解释近视防控效果[13, 55, 66]:①应答良好:近视年增长量不超过0.25 D;或近视年增长量下降至少50%; ②应答一般:近视年增长量超过0.250 D低于 0.75 D; ③应答不佳:近视年增长量达到或超过0.75 D。对于应答不佳或应答一般的儿童和青少年, 应询问其用药是否规范,有无不良用眼习惯,以 及其他增加近视危险的因素,在良好用眼习惯条件下,可酌情考虑增加用药频率(如早晚各1次)、 提高阿托品浓度(如改为0.02%)[21, 23]、其他近视防控手段的联合应用[22]、或更改其他近视防控方式。有研究提示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比单纯应用阿托品滴眼液或单纯使用角膜塑形镜 的近视控制效果更佳[35, 67-69]。0.01%阿托品滴眼液和除角膜塑形镜以外的其他近视防控手段的联合应用效果是否比单纯应用阿托品滴眼液的效果更佳,尚无明确循证医学证据。5.4 停药关于阿托品滴眼液近视防控应用的停药选择,分为常规停药和异常停药2种情况。5.4.1 常规停药5.4.1.1 停药时机选择 不同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长期用药安全性尚无高级别循证证据,不同研究均提示连续用药2~3年是有效且安全的。对于 0.01%阿托品滴眼液应答良好(例如第2年几乎没有近视进展或进展不超过0.25 D),尤其是在13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可考虑停药并密切观察反弹 效应[13, 21, 47, 70];对于年龄小、近视进展快、应答一般的儿童青少年,可继续用药来维持更好的近视防控效果,直至应答良好或青春中后期停药[13, 28], 但需严密随访,监控用药后不良反应及安全性。5.4.1.2 反弹效应 阿托品滴眼液在停药后会出现一定的反弹效应,表现在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的增长速度反弹,反弹效应是停药时机难以确定的主要原因。浓度越低,近视反弹效应越小, 其中以 0.01%阿托品滴眼液表现出最低的反弹 效应[13, 21, 47, 70];反弹效应还与停药年龄、用药期 间近视进展率、用药前近视度数以及眼轴长度有关,停药年龄越大、用药期间近视进展率越低, 用药前近视度数高和眼轴长,停药后出现近视反 弹效应越小[13]。 5.4.1.3 停药后重新再用药 对于停药后近视进展反弹明显者(近视进展量达到或超过0.50 D/年)可重新开始用药治疗[13, 28]。 5.4.2 异常停药5.4.2.1 用药防控近视效果不佳 对用眼习惯良好、规范用药者,如0.01%阿托品滴眼液应用应答不佳,且拒绝提高用药浓度、拒绝联合其他防控方 式者,建议停用[13]。 5.4.2.2 不良反应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轻症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者,建议停用[11]。6  注意事项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在具有医疗资质的互联网医院购买,部分医院也生产了可局部流通的院内制剂,建议广大医师严谨对待适应证范围,并嘱咐患者凭处方至规范机构进行购买。自行配制的阿托品滴眼液存在浓度不均一、浓度不稳定等可能性以及感染风险,不建议患者自行配制。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使用规范和指南,本共识阐述了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在近视防控应用中的有效性、安全性、适应证、禁忌证以及使用规范问题,以期为近视防控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本共识仅对通用性规范提供指导性意见,不能对所有临床情况一概而论,需要临床医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处理方案。关于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远期效果和安全性、更高的适宜浓度选择、低浓度阿托品应答一般或应答不良者如何个性化调整用药方案(如增加用药频率、增加用药浓度)、停药时机和方式、低浓度阿托品预防性用药等内容,循证依据不足、专家意见尚不统一,故本版本共识未做明确建议,仍待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加以证实,共识将随着研究进展的推进不定期更新。

袁一飞 2022-09-02阅读量2051

又一家眼科连锁A股上市,眼科...

病请描述:今日,火爆的“金眼科”领域再添一家上市公司,普瑞眼科在创业板IPO。 近期,医疗健康IPO加速,企业密集递交上市申请,动脉网昨日专门在《》一文中进行了分析。无独有偶,也有多家企业在近日接连成功登陆二级市场。医疗健康仍是备受资本市场青睐的领域。 具体到眼科,目前,眼科连锁正迎来上市潮。2022年以前,A股仅有行业龙头爱尔眼科、从制造业转型医疗健康的光正眼科。2022年3月,何氏眼科登陆创业板。目前,华厦眼科也处于排队等待IPO的状态。再加上2021年港股上市的朝聚眼科,以及此前已有的希玛眼科等,二级市场的眼科连锁越来越热闹。 多家公司上市,有了更充足的资金进行业务拓展,这是否也意味着,眼科连锁开始内卷了? 扩张路径:区域集中or全国布局 整体上看,眼科连锁市场“一超多强”的格局日渐明显。 “一超”:爱尔眼科在全国各地均有布局。截至2021年底,爱尔眼科(上市公司体系内)在中国境内已有174家医院、118家门诊部,以省会城市一城多院、眼视光门诊部(诊所)以及爱眼e站的横向同城分级诊疗网络建设,多个省区形成“横向成片、纵向成网”的布局。 “多强”:大多眼科连锁机构的区域分布特征明显。 例如,朝聚眼科集中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业务拓展主要在浙北、浙东及苏北地区。何氏眼科主要业务分布在辽宁省,重点拓展区域包括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深圳为中心的大湾区以及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华厦眼科的优势区域在东南省份,拓展区域则主要在东部地区。 相比之下,普瑞眼科是一个特例。 普瑞眼科起步于西南地区,主要通过在直辖市、省会城市等重点城市进行医院布局,进而辐射周边。截至2021年底,已在全国范围内开业23家眼科医院、3家眼科门诊部,分布在近2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 几家眼科连锁的主要布局区域,资料来源:公司招股书或最新年报 区域集中布局的优势在于,长期服务于特定区域的患者,有利于积累口碑;在区域内开办多家医疗机构,可实现最大化的渗透,若布局多家具有差异化服务的医疗机构,还可实现相互转诊。同时,布局集中在某个或某些区域时,业务会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策变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过于依赖某一地的收入,也会成为企业发展限制因素。 相对应的,全国广泛布局则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业务策略,甚至实现“东边不亮西边亮”;同时,全国布局的品牌影响力也大于在区域的影响力。不过,跨区域扩张意味着要适应不同区域的市场环境,也就意味着更高的市场成本。 具体到上述几家眼科连锁而言,爱尔眼科的龙头地位难以撼动,其以体外并购基金驱动的扩张模式也已进入良性循环,收入和利润均处于稳定增长态势。另外几家公司整体营收也表现出不错的增幅,但利润却有着明显差异:普瑞眼科的净利率逊色于其他公司。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普瑞眼科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2.69%、43.28%和43.37%,净利率分别为4.11%、8.00%和5.49%,主营业务毛利率与其他上市公司相比,水平相当,净利率低于可比上市公司。据了解,另外几家上市公司的净利率约在10%-15%左右。 对于上述差距,至少可从普瑞眼科招股书中找到两方面原因: 一是新设或收购的医院需要增长周期。如兰州眼视光、西安普瑞、贵州普瑞、沈阳普瑞、山东亮康以及天津普瑞等医院,营收增长需要一定时间的爬坡,因此其净利率一般较低,拉低了集团总体净利率水平。 二是广告宣传推广费较高。普瑞眼科指出,公司采取全国省会城市布局策略,区域布局较为分散,在业务开展地区均需要相应的推广活动提升品牌渗透率;而与爱尔眼科,以及华厦眼科、何氏眼科的优势地域相比,普瑞眼科在当地市场与其品牌影响力存在差距,在营销推广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 由此可见,扩张需要成长周期,跨区域扩张时为了扩大在当地的影响力从而缩短成长周期,则需投入更多品牌建设成本,因此整体成本更高。 那么,从扩张路径来看,区域集中式的布局尚不存在“内卷”;但若想在短期内进行全国广泛布局,就意味着既要与全国龙头爱尔眼科竞争,又要与区域龙头竞争,不可不“卷”。 业务结构:重医疗or重消费 白内障手术、屈光手术和视光服务是民营眼科医院的三大支柱。其中,白内障手术有医保覆盖,曾在民营眼科医院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不过,近两年来,随着医保控费形势趋严,各家医院均在逐渐减低医保项目占比。尽管白内障手术领域并不“内卷”,但受支付层面的影响,各家机构呈现出的收入占比已经明显下降,爱尔眼科的白内障收入已降至15%左右。 屈光手术和视光服务均是强消费属性的项目,屈光手术针对成年人,重在矫正;视光服务覆盖人群更广,不仅涵盖矫正,还涵盖当前热门的青少年近视防控。 当前,眼科连锁注重消费项目的同时,尤其将目光锁定在视光服务上。近年来,青少年近视防控、眼病术后配镜以及眼病康复需求持续增加,服务端也因此作出响应。目前,爱尔眼科、朝聚眼科、何氏眼科等都建立了大量独立的视光门诊,分布在距离社区较近的位置。其中,何氏眼科开办的初级眼保健服务机构高达55家,这类机构定位于眼病的预防与康复,核心业务是视光服务,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盈利能力正逐年提升。 一方面,视光门诊本身可提供视光服务、基础眼病筛查诊断等,获得相应收入,且视光服务本身有着较高毛利。据多家医疗机构的数据显示,视光服务的毛利率普遍在55%以上。 另一方面,视光门诊投入相对较小、可广泛分布、经营灵活,扩大上级医院的服务半径,也可成为医院的患者来源,将筛查出的匹配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同时,医学视光与商业视光相比,由于带有医疗属性,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当然,在医院内部设置视光门诊也已成为标配。 得益于在视光领域的业务布局,从各家连锁的收入结构来看,消费类项目、尤其是视光服务的收入占比正在快速增长。其中,爱尔眼科的视光服务收入占比已从此前的15%左右增长至20%以上;何氏眼科视光服务收入已超过30%,超过了屈光服务和白内障收入的占比。 2022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2025年力争达到的目标包括: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率不断提高,高度近视导致的视觉损伤人数逐步减少。 《规划》使得近视防控再次成为热点,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青少年,需强调开展科学验光;还需提升近视的早期诊断和防控能力,加强近视的科学矫治,从而延缓近视进展。 同时,近视防控并非仅仅是自上而下推行的国家战略,更是需要社会各方参与的庞大工程。作为最终需求方,以家长为主的消费者对于近视防控的意识,以及付费意愿与能力均在增强。 目前,近视防控又存在多样化手段,包括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这样的器械和药品,也有创新势头正强劲的数字疗法,用于满足不同类型的近视防控需求。 近视防控甚至已成为受到资本青睐的细分领域。近日,儿童眼科连锁未来视界刚刚获得B轮融资,其核心业务即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矫正、弱视训练等。 由此可见,以近视防控为代表的视光项目,不仅不存在“内卷”,反而潜力巨大、呈现出一片蓝海。 品牌建设:依靠内功or依赖外宣 民营医院获客必须重视品牌建设,从短期看,广告宣传与推广是品牌建设的一种方式;从长期看,修炼内功、提升诊疗技术水平,获得更好的患者口碑,也是一种建设方式。 短期投入方面,前文已经提到,普瑞眼科的广告宣传与推广费较高,面对公立眼科医疗机构及其他民营眼科医疗机构的竞争,需持续对广告宣传推广进行投入,2019年至2021年,分别达1.34亿元、1.39亿元和1.7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1.27%、10.24%和10.49%。 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统计,2016年-2020年,我国非公立眼科医院已从485增长至1005家。行业参与者增多、服务供给快速增长、竞争加剧是事实。现实中,各家机构通过线上线下各类媒介进行的推广,也确实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消费者的决策。不过,竞争已经“内卷”到需要用10%上的营业收入来进行宣传推广了吗? 再看其他机构的宣传费用:爱尔眼科、华厦眼科、何氏眼科的广告宣传推广费用率仅在3%-5%左右,平均值在4%左右。 由此看来,对于高比例的广告宣传投入,普瑞眼科也做出了前文关于区域布局分散、提升品牌渗透率需要进行较大投入的解释。 在长期的品牌建设方面,需通过诊疗能力提升获得更好的患者口碑。各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对诊疗能力提升的重视。 数据显示,华厦眼科、何氏眼科每年均会投入数百万元至数千万元用于研发,占营业收入1%以下。普瑞眼科在近三年的研发投入一栏是空白,但旗下设置了三家研究机构。爱尔眼科用于研发的资金和占比最高,近三年来,每年投入上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左右。 研发投入难以立竿见影,需要进行多年持续的建设;但由此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也更加牢固。几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似乎也显示出“优秀的人还如此努力”的现状。 整体而言,在品牌影响力方面,广告宣传投入可作为业务渗透最直接的方式,但不可成为获客“内卷”的渠道;提升诊疗技术水平才是从根本上塑造品牌影响力的途径。 作为“心灵的窗户”,来自视觉的需求永远存在。只不过,在医疗健康服务体系重心整体从治病向健康转移的大环境下,大众对于眼健康的需求也有所侧重,即从治疗向预防保健和康复延伸。 对普通疾病而言,尽管预防和康复的导向已经提了很多年,但由于大众未出现疾病症状时,对预防和康复措施的重视程度低,因此,诸如健康管理类以预防为主的服务,尚未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相对而言,眼健康服务关系着视觉质量,也直接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眼科领域从治疗向预防、康复延伸,比起普通疾病更加“刚需”。 在此背景下,即使当前已有多家眼科连锁进入业务收获期,并登陆二级市场,行业“内卷”也并未绝对出现,而是出现在个别直接竞争维度。未来,眼科医疗服务市场对足够优秀的参与者仍有较强的包容度。

动脉网 2022-07-05阅读量1.1万

青少年近视—&m...

病请描述: 青少年近视已经是个普遍现象,家长过分的焦虑无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这边有个真实的case:大约2年前,我的诊室来了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女儿来检查视力,小姑娘眼睛大大的,很漂亮,扩瞳验光后发现这个小女孩一个眼睛有100度的近视。这个妈妈听到结果后顿时哭了出来,不是那种只是流泪,而是那种嚎啕大哭,我也觉得有点诧异,这点近视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在当下也不少见了。后来慢慢了解到这个妈妈是全职妈妈,对女儿的成长百般呵护,不想孩子有瑕疵,哪怕一丁点儿。过多的课外辅导,还有每天两小时弹钢琴,不近视也难了。我跟女孩妈妈说:你知道吗,郎朗也是个高度近视,不影响他成为著名的钢琴家。再后来我们给小姑娘试戴了OK镜,所幸效果还不错,上个礼拜我又见到了这位妈妈,脸上带着微笑,说李医生还记得我吗,我就是那个一进来的哭了的妈妈,我们另外一只眼睛也近视了,不过我现在不焦虑了,能控制好着不高度近视我就满足了,我说我当然记得,我要把你的故事讲给焦虑的妈妈们听,她说没有问题,但愿孩子们都好。 有焦虑的妈妈,还有粗线条的爸爸,我看的另外一个小朋友叫豆豆,豆豆爸爸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而9岁的豆豆已经戴上了小近视眼镜。我们嘱咐豆豆爸爸要注意纠正豆豆的不良用眼习惯、定期复查。但是豆豆爸爸有些不以为然的说:“即使近视加深长大以后也可以做手术”,持有这样观点的父母有很多。真是这样吗?流行病研究发现近视快速增长期之一是青春发育期,这时身体各部位都在快速趋于成熟,眼睛也会发生轴性快速增长,造成近视发展。刚刚我们提到的9岁的豆豆即将要进入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对近视不加以控制,就有可能发展到高度近视,而面临众多并发症乃至失明的高危情况,到时根本无法通过手术矫正了。现在大家公认,对于目前开展的近视矫正手术,近视度数越高,风险越高,因此豆豆爸爸说等长大了做手术是十分不可取的。一张一弛,是青少年们的成长之路,也是我们在近视防控工作中需要个性化对待的。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电脑过早进入到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中,虽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对青少年的视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青少年过早近视这个问题也越来受到家长的重视,同时也成为家长的烦恼。我们知道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称为近视眼。 要了解近视的成因,我们首先得了解正常眼球的发育。三岁时,他的视力基本上就能够达到0.6左右,四岁到0.8左右,五岁到1.0,人的视力到6岁的时候就基本发育完毕了。6岁以前因为孩子眼球直径小,视觉成像在视网膜后边,所以一般还是“远视眼”。 而近视的形成主要是两大方面原因:一遗传二环境。亚洲人特别东亚的近视眼患病率高于其他种族,还有就是跟父母近不近视有关,爸爸妈妈都近视的的孩子近视的发生率比爸爸妈妈不近视的孩子近视眼的发生率高6-7倍,从基因来说,我们目前已经定位出5个与高度近视相关的致病基因。 第二大原因就是环境因素了,目前,孩子们的课业压力大,近距离工作的时间过长,那么不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也S导致我们近视发生和进展的一个危险因素;第二点就是户外运动的缺少,目前来说我们国家孩子户外运动是明显不足的,甚至课间十分钟,很多学校的老师都不让孩子走出教室去进行活动,那么这个是有问题的,我们推荐每天的户外运动时间是两到三个小时,这个是尽量去保证;第三点实际上在光学上来讲,我们叫做光学离焦现象,我和大家解释一下:在用眼的过程当中,如果图像总是落在视网膜后方的一种状态,我们小朋友眼睛接受到一个模糊的信号,那么就会刺激我们的近视的发生和进展,这种状态主要还是跟近距离用眼工作有关系。 我们有时候在与家长沟通中了解到,一些小朋友在学校初次体检中发现视力不好,然后需要去医院散瞳验光。那么青少年近视后有必要去医院做散瞳验光吗?散瞳验光对身体有危害吗?我们还会碰到这样的就诊孩子,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陪着来,但是要不要散瞳检查,常常意见不统一。孩子妈妈说听医生的;奶奶又心疼宝贝孙子,怕孩子散瞳不舒服,瞳孔大了多吓人啊;孩子爸爸一方面担心散瞳影响学习,另一方面有担心散瞳会有副作用伤害身体健康。甚至有爸爸妈妈以身试药,把散瞳眼药水先滴进自己眼睛。 孩子检查眼睛,判断孩子是否有近视,为什么要散瞳呢?一般较小的孩子的眼睛有很强的调节能力,有时会表现为假性近视,如果这时配了眼镜,会造成孩子很强的不适和视觉疲劳。点散瞳剂的作用就是放松眼睛的睫状肌,让眼睛处于一种休息的状态,这时查出的情况是真实客观的,配镜也是准确的。因此,对于初次就诊的视力不好的儿童,我们一般会选择散瞳。那么散瞳会对眼睛有伤害吗?对于小一些的儿童使用阿托品类的散瞳眼药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个别孩子可能出现面部潮红的反应,对于这种情况,注意点眼药时不要在眼外遗留过多的药液。方法是滴好眼药水后压着鼻梁根部数分钟,不让眼药水通过泪道系统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瞳孔散大后,孩子会有一些怕光,不能过近看书写作业,这些情况都不会伤害身体的,4-6小时左右,随着瞳孔恢复,这些情况也会消失。 近视又分轻中高,轻度近视指3百度以内的近视,中度3百到6百,高度近视指超过6百度近视,我们的目标是尽量不要让小朋友长大后变成高度近视。目前流传的各类近视治疗的方法五花八门,梅花针、耳豆、艾草灸眼仪、针灸、按摩、训练仪器、特效眼镜、中药药敷、走鹅卵石路、甚至还有瑜伽。普通人的确真伪难辨,只要无害,估计家长们都愿意给孩子们试试。 市面上还有一些好*眼贴,声称能治近视、远视、散光、青光眼、白内障和飞蚊症等多种疾病。我想一个产品能包治百病肯定不是好产品,甚至可能是伪劣产品;近视和远视是2种完全相反的眼病,用一种药不可能兼治。 近视防控有三大法宝,有一种免费并且百利而无害的法宝,它就是户外活动,目浴阳光,此目不是沐浴的沐,就是指眼睛。活动也不一定非得剧烈运动。 其实我们要做的非常简单:只要你能保证孩子每日在户外的时间足够长,那么绝大多数的孩子就不会发生近视。 “澳大利亚有一项研究发现,孩子如果每天在户外活动1小时,那么近视率在3%左右;而如果每日户外活动累计3小时,那么近视率仅有0.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无独有偶,新加坡也有相同的研究,结果发现每日户外活动仅半小时的孩子近视率可达24%!但每日户外活动3小时的学龄儿童,几乎找不到几个近视的。让孩子能有足够长的时间在户外玩耍,是预防近视的最好手段,没有之一!在户外活动时,孩子更多地眺望远方,对于那些长时间在室内学习玩耍的孩子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眼球放松机会;此外,眼睛和身体接触的太阳光可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能有效抑制眼球增长,从而抑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不要以为有近视的孩子,在户外活动就没有用了,NO,同样有用,因为光照强使瞳孔缩小,景深加深,也会起到延缓近视发展的效果。可惜的是,这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却也是现在绝大多数父母最难以完成的任务。一方面,学业功课繁重,甚至就连学龄前的孩子都有各式各样的兴趣班,而这些大多数都在室内;另一方面,出于安全角度考虑,家长也更倾向于让孩子留在室内,这样看护的压力也会小很多。可这些选择最终带来的负面效应,都落在了孩子的眼睛上。“其实爸爸妈妈可以换一个思路,即便我们不能有很长的时间带孩子在户外玩耍,但我们用其他的方式来增加孩子的户外时间,同时削减孩子每一次室内用眼的时间长度。” 我们举了个例子:比如孩子要做作业、看书,这是没办法的,但孩子本身注意力持续时间也是有限的,通常30-45分钟就必须休息一下,否则不仅疲劳,注意力强度也会下降。而这正好可以和护眼结合。如果有条件就让孩子在户外活动15分钟,比如散散步、慢跑一会儿;实在不行就让孩子在阳台上,做一套健身操,配合远眺窗外。这样孩子眼睛得到了放松,同时大脑也得到了短暂的休息,之后去学习不仅不会因为长时间用眼而导致视疲劳、视力下降,还有利于再次集中注意力,进入更好的学习状态。 “以前照明不够,很多人视力下降是因为在昏暗灯光下用眼。如今是倒过来的,光污染太严重,孩子看书、写字的灯光都太亮了,让眼睛非常容易疲劳。”我们的眼睛需要的光也是恰到好处的,应该明亮、柔和但不刺眼。此外,就是眼科医生经常提及的3个“一”,即“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这样保持适当距离,对眼睛自然有更好的保护。还有有时候爸爸妈妈对宝宝的“过度早教”,也会伤及宝宝的眼睛。比如有的家长过早教宝宝读书、写字、画画,这一方面让孩子过早开始近距离用眼,如果眼睛负担太大更容易疲劳和近视;另一方面,因为宝宝还小,手部力量和动作精细程度还跟不上,经常无法掌握正确的姿势,结果反而导致近视过早发生。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一定要符合宝宝的生长发育规律,特别要注意宝宝的姿势是否标准,不然伤了宝宝的眼睛就过犹不及了。 第二大法宝就是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不过可惜在国内没有上市,经常有家长在海淘上代购,价格当然也不菲,临床研究认为0.01%阿托品并非通过放松调节的机制控制近视的,而是通过直接作用于视网膜和巩膜,由M1和M4受体介导,使眼球的巩膜增厚,从而发挥控制近视作用。我们前面了解也阿托品可以扩瞳,虽然低浓度,但还是有些副作用,比如瞳孔散大,畏光,影响泪液分泌等等,所以要在眼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 除了阿托品滴眼液,第三大法宝就是OK镜,学名角膜塑形镜。但OK镜也不是每个小朋友都适合,一般度数低于5百度,角膜曲率在一定范围,没有严重的眼睛炎症或者过敏,这些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我们已经开展了多年的OK镜验配,控制近视效果还是非常理想。 OK镜起源于美国,历经50年的发展,已经在34个国家得到应用;它是采用一种特殊逆几何形态设计的角膜塑形镜片,其实也是一种硬性隐形眼镜,其内表面由多个弧段组成。镜片与泪液层分布不均,由此产生的流体力学效应改变角膜几何形态,在睡觉时戴在角膜前部,逐步使角膜弯曲度变平,从而有效地延缓了近视的发展,被誉为“睡觉就能延缓和矫治近视的技术”。当然戴镜也可能会造成眼部不舒适,疼痛,眼红,看东西重影等现象。如果有戴镜不清洁和镜片清洗消毒不彻底的情况,这些都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日常使用中的消毒和清洗过程、注意操作,保持手的清洁,虽然这些情况发生率很低,但也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所以只要在医生和验配师的指导下配戴OK镜,定期来院复查,遵从医嘱,还是可以高效安全的延缓近视发展速度。家长还是需要谨遵医嘱与验配师的建议,才能更规范的去配戴OK镜,得到一个良好的延缓近视发展的结果。 OK镜 在这个近视低龄化的状态下,有没有一些生活上、饮食上的良好建议呢? 眼睛健康,是家长的任务 有些孩子的家长认为孩子的眼保健主要是学校老师的任务,因为工作繁忙而不能照顾孩子的用眼卫生。经常有一些孩子喜欢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看书,尤其是在假期,这样更容易造成视力损害,不得不戴上眼镜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很是痛心。户外活动是防止青少年近视和减缓近视发展的法宝之一。让孩子每天至少户外活动2小时,享受阳光,活动身体,放松眼睛,家长要承担主要的督促作用。所有球类运动都对近视的防治有积极作用,比如篮球、足球等等。所以家长可以督促和带领孩子多进行球类运动,让孩子少看电视、少用电脑、手机,减少近视的发病率。还有就是不要在阳光直射下或暗处看书,不要躺着、趴着或走动、乘车时看书。注意饮食营养,多吃一些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羊肝、猪肝、鸡蛋、牛奶、胡萝卜、蔬菜等。不要偏食挑食,不要过多吃糖。最新研究证明佩戴多焦的功能性框架眼镜还有离焦软镜一定的控制近视作用。深海鱼油主要成分Omega-3对延缓近视有一定作用。总而言之,想要延缓近视发展: 01多到户外活动,“目”浴阳光; 02连续用眼,间隔休息很重要; 03保持正确读写坐姿; 04保证充足睡眠,均衡营养; 05定期检查眼睛,科学配镜。

李翊 2022-05-04阅读量8756

《JAMA眼科》 论文结论:...

病请描述:            《JAMA眼科》 | 成年后近视、度数加深很常见!            转载自 眼界 共众号            论文总结道: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在20-30岁期间近视还会持续进展,近视的发病率和近视的进展率都较高,尽管进展速度低于儿童期。户外活动时间对近视的保护作用可能持续到青年期。            袁医生的点评:            这篇论文的研究结果回答了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也就是成年(20岁)以后,近视到底发展的速度如何?            最终的结论            不是凭经验主义;            也不是仅仅参照身边几个人的眼镜度数是否增加;            根据科研方法进行研究的论文结论更有说服力,因为至少观察了八年!其意义在于:            20岁-28岁            1、多数年轻人依旧在大学求学、研究生以及刚刚进入职场的奋斗阶段,需要大量用眼,这个阶段仍然需要预防近视的发展。            2、合理的户外阳光下的活动和体育锻炼,在这个年龄段依然有效。            3、在已经没有家长的监护下,需要更多自觉性的掌握电子产品的合理使用。            4、近视稳定和进行近视手术的时机选择            正文:            目前,近视已成为影响中国人眼睛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视是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于视轴的光线进入眼睛后,聚焦在视网膜前方的一种屈光不正。这通常是由于眼球前后距离太长、角膜过度弯曲、晶状体屈光度过高等原因引起的。            通常,近距离(<33厘米)工作或学习、不良的读写习惯、采光或照明不充足、营养和睡眠时长缺乏等都被认为是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近年来,近视在青少年群体中尤其高发,那么,近视情况在成年后会增加吗?            近期,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眼科》(JAMA ophthalmology)的研究发现,成年后发生近视的概率为14%,发生高度近视的概率为0.7%。            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了813名20岁的年轻人。这些参与者不包括已经患有圆锥角膜、既往做过角膜手术或近期配戴角膜塑形眼镜的人。所有参与者在试验开始之前(20岁)和随访8年后(28岁),都接受了眼科检查。主要结局和指标是参与者随访期内近视和高度近视的发生率、等效球镜(SE)和眼轴(AL)的变化。            试验开始时共有1328名参与者参加了基线评估,随访8年后,共有701名参与者的两次随访信息可用。最后被纳入发生率分析的参与者,包括在试验开始时无近视的人(516人)和开始时没有高度近视的人(698人)。            随访8年后研究者观察到参与者:            * 近视的发生率为14%;            * 高度近视的发生率为0.7%;            * 37.8%(261人)的人发生了近视漂移(至少有1只眼的屈光度为0.50);            * 等效球镜(是将散光转化成具有相似光学效果的球镜)平均每年增加了0.04屈光度(P<0.001);            * 眼轴长度平均每年增加了0.02毫米(P<0.001);            * 晶状体厚度(厚度变厚,近视增加)平均每年增加了0.02毫米(P<0.001)。            整体的研究数据可能与参与者的国籍、性别、父母的近视情况有关;但文化程度与近视发生率或进展无关。具体来说:            * 女性近视发生风险比男性高81%(OR=1.81,P=0.04),女性的近视进展和眼轴延长率更快;            * 东亚人的近视发生风险比白种人高5倍左右(OR=6.13,P=0.04);            * 父母近视的参与者,近视发生风险高57%(OR=1.57,P=<0.05)。            此外,接受阳光照射更少的人,近视风险远远更高。这体现在结膜紫外线自发荧光面积(conjunctival ultraviolet autofluorescence area)每减少10 mm2,近视发生风险升高近9倍(OR=9.86,P=<.009)。            论文中总结道: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在20-30岁期间近视还会持续进展,近视的发病率和近视的进展率都较高,尽管进展速度低于儿童期。户外活动时间对近视的保护作用可能持续到青年期。            参考资料            [1] Lee SS, Lingham G, Sanfilippo PG, et al. (2022). Incidence and Progression of Myopia in Early Adulthood. JAMA Ophthalmol, doi:10.1001/jamaophthalmol.2021.5067本文是袁一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袁一飞 2022-02-16阅读量8475

倒睫系列之六&【惟视...

病请描述:            袁医生的点评:            今天的引用文章是讨论儿童下眼睑赘皮以及内翻倒睫对屈光状态的影响            看完之后,相信多数家长又增加一份焦虑!            医学的科研就是这样,发现问题总要去深究一下,但作为患者来讲,也不必过于担心。            就像小的时候,吃苹果皮到底是有益健康,还是不利?听完专家的话,就彻底糊涂了,因为有的说果皮中含大量微量元素,有的说农药超标有害无益.....            因此今天转发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            1、原文中眼睑赘皮严重程度的分级患儿可以对照评估一下            2、这是国人自己的数据写成的SCI论文公开发表,需要重视;            3、如果赘皮导致的倒睫,确实已经对角膜造成损害需要手术,那么就更加果断一些,因为手术矫正对于近视预防或许也有帮助,            4、如果赘皮存在,但是倒睫程度未伤及角膜,也不一定需要特地为了预防近视去完成手术!            5、毕竟近视的发展的环境因素,和近距离用眼和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关系更大一些!转载的原文:            眼睑赘皮是一种眼睑异常,其特征是水平的皮肤皱褶可以堆叠在眼睑边缘,导致睫毛接触眼表。这种眼睑异常通常影响双侧下眼睑,在亚洲人群中常见。近日,一项针对中国学龄前儿童的下睑赘皮的横断面研究发表于BMC Opthalmology上,评估了下睑赘皮的患病率和人口学特征,并评估其与屈光不正的关系,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下睑赘皮的不同严重程度            根据Khwarg氏分类法,根据下睑赘皮的高度和第一眼位睑缘的对眼球的遮蔽度,可将其分为4类;根据睫状是否触及眼表,以及眼表原发部位的倒睫面积可分为3类(如图1)。             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北京市西城区的幼儿园学生,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学生纳入研究,第一阶段,从西城区120所幼儿园中随机选取20所幼儿园。第二阶段,选择20所幼儿园的所有学龄前儿童到西城妇幼保健院进行健康检查。最终有3170人纳入数据分析。记录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使用环戊通进行睫状肌麻痹后,使用手持自动验光仪测定屈光不正度数。所有受试者均由同一位眼科医生用裂隙灯对双眼进行外眼及眼前节检查,并用数码相机拍摄双眼眼表照片,以便进一步诊断和对眼睑赘皮进行分类。            儿童下睑赘皮问题较普遍            共有3-6岁的1652名男生和1518名女生纳入最后的统计,其中有548人因为数据残缺而排除,1人因睑内翻排除,2人因外麦粒肿排除。26.2%(3170名儿童中有830名)的儿童有下睑下垂,根据其严重程度,可进一步分为轻度(54.3%)、中度(29.6%)和重度(16.1%)。            年龄较小、男孩更容易发病            无论只按照下睑赘皮遮盖的高度分类、只按照倒睫接触眼表面积大小分类或同时结合两种方法分类,年龄较小的学龄前儿童发病率皆高于年龄较大的儿童。            对数据进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后,男孩比女孩有更高可能性患下睑赘皮,年龄较小的孩子比年龄较大的孩子患病率更高。            下睑赘皮与儿童屈光不正的发生显著相关            患有下睑赘皮的学龄前人群患近视的概率是没有下睑赘皮的患近视的3.55倍,患远视的概率是1.53倍。散光在患有下睑赘皮的儿童中的患病率也高于未患下睑赘皮的儿童(18.9% vs 6.4%)。            小 结            虽然下睑赘皮随着年龄增长有自行消退的趋势,但其发生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在中国学龄前儿童中,下睑赘皮有很高的患病率,尤其是在男孩和更小的儿童中。有下睑赘皮的学龄前儿童比无下睑赘皮的儿童有更高的风险发展为散光、近视和远视。这种眼睑异常在学龄前人群中应引起重视。本文是袁一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袁一飞 2022-02-09阅读量8936

近视、散光、斜视、弱视......

病请描述:一视力发展篇 Q1:儿童视力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人类刚生下来的时候,看周围的事物是一片模糊的,4个月以后,我们看东西最重要的地方黄斑才发育成熟,孩子才有一个相对比较好的视力。 ●2岁-3岁的孩子一般来说视力在0.3-0.5就是正常的; ●3岁-4岁,通常是0.5-0.6; ●4岁-5岁通常是0.7-0.8; ●5岁-6岁就是0.8-1.0; ●6岁以上孩子是能达到1.0的。 这里指的是裸眼远视力。 Q2:远视储备怎么增加? 远视储备并不能增加。其实只要孩子在正常发育,他的视力都在正常范围内,就不用特别焦虑。 如果发现孩子的视力有下降的趋势,及时带去做散瞳验光,明确视力为什么下降,然后听医生的指导就可以了。 不管孩子有没有远视储备,都尽量保持2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或者一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时间。 二视力保护篇 Q3:目前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有哪些方式? 1.每天2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尽量每周累计10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 2.OK镜,需要到正规的眼科医院进行眼部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验配。 Q4:户外运动时,天气对预防近视有影响吗? 阴天、晴天的影响并不大,但是晴天效果会更好。推荐白天进行户外活动。户外运动预防近视的方式是通过阳光对眼底的刺激、对视网膜的刺激,使视网膜分泌一些特殊的多巴胺,这些特殊的物质,让孩子的近视得到进一步的控制。 还有研究认为在户外孩子的目光能够远近调节,既看到远处、也看到近处,进而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 紫外线比较强烈的时候,孩子长时间在户外活动,还要注意防晒。如果在强紫外线照射下长时间活动,要注意紫外线带来的其他损害。 Q5:多远属于远距离用眼? 5、6米以上就是远距离。为了让眼睛彻底放松,当然可以看更远距离的地方,但是眺望6米远的地方就已经可以达到让眼睛放松的效果了。 Q6:6岁前不让孩子看电子产品是不是更好? 现在很难完全避免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使用。3岁以下,尤其是2岁以下的儿童,是不建议使用任何电子产品的,3岁以上的孩子如果有学习的需求是可以适当地使用电子产品的,但要控制时间,每次最好是10-15分钟,不要超过20分钟,每天建议不要超过半个小时。 Q7:室内标准阅读台灯和自然光长时间室内阅读,哪一个对眼睛更好? 标准阅读台灯更好,不太建议在户外看书。因为户外光线的亮度不可控,对孩子眼睛并不好。 Q8:儿童台灯的选购有什么具体要求? 购买台灯时要关注它的亮度够不够,一般正规厂家在售的台灯亮度都是够的。此外,还要关注它的频闪。频闪的频率越高,刺激越小,视疲劳的可能性越低。判断频闪可以看说明书的标注。 Q9:近距离用眼多久需要休息? 建议“20-20-20”原则,每看近20分钟看20英尺(6米)以外至少20秒钟。 但小朋友专注力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很专注地做事情,尽量不要去打断他。等孩子的专注力过去了,再引导孩子休息。 Q10:孩子上网课,需要给戴防蓝光眼镜吗? 如果孩子没有屈光不正的话,不建议佩戴。 三视力检查篇 Q11:幼儿园的孩子多久查一次视力? 一般来说,一年一次或半年一次就足够了。孩子3岁以后就可开始定期检查视力。 Q12:视力检查应该检查哪些项目? 通常就是查裸眼视力,如果裸眼视力没达标,我们就会建议去做散瞳验光,遵医嘱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四孩子揉眼、眨眼问题篇 Q13:小朋友老是揉眼、眨眼是什么原因? 孩子眨眼会出现的原因很多,常见原因有几个: 1.眼睛过敏,或是脏东西飞进眼睛; 2.眼睛出现屈光不正,视力不好,看东西不清楚也会有眨眼的情况; 3.眼部存在倒睫,导致睫毛长时间刺激眼睛,眼睛不舒服甚至眼睛出现损伤,也会有明显的眨眼存在。 如果孩子发现经常揉眼、眨眼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去检查。 Q14:如何缓解孩子眼睛出现痒的症状? 如果突发眼睛痒,来不及去医院,大部分还是急性过敏导致的,可以适当的予以冰敷,可能会减轻眼痒的症状。 五孩子近视篇 Q15:近视和遗传有关系吗? 有关的,爸妈的近视是会遗传给孩子的。 Q16:三岁半的孩子左眼假性近视100度,能恢复吗? 假性近视指的是如果孩子没散瞳查检查有近视100度,散瞳后检查100度就消失了,这才是所谓的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通过散瞳是能够完全消除的,也就是散瞳之后孩子的屈光度会趋近于零,或者偏正。这种情况下只要注意预防孩子近视的发生就可以了,比如通过保持户外运动时间,多让孩子看看远处等特殊方式就可以。 Q17:孩子近视多少度才需要戴眼镜? 目前眼科界认为,如果孩子没有反馈看不清黑板,没办法听懂老师讲课的情况下,可以暂时观察,但是家长要密切关注;100度以上一般都会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的情况了,建议及时带到专业的眼科医院做检查并验配眼镜。 Q18:孩子双眼近视平时会配戴眼镜,请问写作业的时候用戴吗? 100度以上的近视建议还是戴。但是有时候孩子戴镜后觉得眼镜沉,不舒服,看近距离可以不戴,但有一些研究认为总是摘戴镜的孩子,未来双眼的同视功能会差一些。 Q19:OK镜有用吗? OK镜可以预防近视加深,但是OK镜验配要做到标准验配,注意卫生,定期复查,定期更换。 要在正规医院验配,并且在配戴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高度注意卫生。 Q20:孩子几岁能做近视手术? 18岁以后,所有的摘镜手术都要成人以后,而且最好近视度数稳定两年以上。 Q21:孩子不到3岁,散光怎么办? 孩子的眼球通常都没有那么正圆,所有的人生来都会带有一点散光,散光度数小的时候其实没有任何影响的。 如果孩子散光每年的度数比较固定,也比较小,比如大概50度,100度以内这种度数不用担心。但如果孩子散光的度数比较大,到了200多、300度,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做散瞳验光,必要的时候是要配眼镜的。 六孩子斜视篇 Q22:间歇性斜视,有必要手术吗? 间歇性斜视分很多种,上下的,内外都会有,有一些还会伴有其他眼位的异常,这种情况还是建议请斜视的医生当面评估一下比较好,但如果持续存在斜视肯定是建议手术了。 Q23:两岁半的小朋友有内斜视怎么纠正? 如果到医院检查,确诊是内斜视,那么就要警惕孩子是否有屈光不正。如果是高度远视,可能会导致孩子屈光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这种情况下孩子通过戴镜就可以矫正过来,而有些孩子则需要手术矫正。 Q24:小朋友看电视总是斜着看,这是斜视吗? 总是斜着看,一是孩子可能有眼睛的炎症或者干燥,也有可能孩子看电子屏的时间太长了。第二有些孩子可能存在震颤,他们侧面看比正面看的视力更好。第三孩子可能有屈光不正。如果孩子总是往同一侧侧着看电视的话,建议带孩子去眼科检查一下。 七孩子弱视篇 Q25:弱视通常会有什么表现? 弱视一般只能通过检查发现,孩子自己描述不出来。一般弱视单眼比较常见,如果孩子的双眼都是弱视的话,会发现孩子的反应可能会慢一点,看东西不清楚,甚至是抓握桌子上的小东西抓握不准。建议定期查视力。 Q26:弱视训练可以做什么? 弱视训练可以有很多种,包括红外光的刺激、小目标的追随,在家穿珠子、描画,等等。具体方式还是建议到眼科医院做检查,医生会根据孩子的视力、年龄以及孩子的爱好兴趣共同制定一个规划。 弱视训练的方式有很多种,大部分都是有用的。最关键的一定是坚持,家长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带着孩子每天坚持去做训练,才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洪德健 2022-01-18阅读量8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