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口腔科 > 口腔科 > 口腔溃疡 > 内容

口腔溃疡内容

结缔组织病所致间质性肺病有什...

病请描述: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组以肺泡单位的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异质性非肿瘤和非感染性肺部疾病的总称。ILD除了累及肺间质,还可累及肺泡壁、小气道和微血管。随着医学的发展,发现ILD发病率远较以往估计高,约占呼吸系统疾病中的15%,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引起ILD的原因众多,治疗时机的掌握与ILD的分类,使ILD预后差异很大。不同的病因引起ILD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不同,故及时诊断及发现引起ILD的病因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及改变预后意义重大。       有文献报道,在ILD中15%是由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引起。CTD是风湿病中的一大类疾病,其中包括十几种主要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 Syndrome,pSS)、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PM/DM)、系统性硬化征(systemic sclerosis,SSc)和系统性血管炎等。尽管这类疾病的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确定,然而自身免疫在CT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则已被证实,因此CTD也被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CTD临床上有两个主要特点:①常同时出现多个系统或器官受累;②有一系列的自身抗体存在。患者常有典型的各种CTD的临床表现。       RA患者常有对称性多关节肿痛,主要累及小关节,如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其次是膝踝肘肩和足趾,活动期可有明显的晨僵;部分RA患者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       SLE患者可有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口腔溃疡、关节肿痛及肾损害等多脏器受累的表现。       PM可有特征性的四肢近端对称性肌无力,常可累及颈部肌肉。       DM患者除了有肌炎的表现外,还有典型的皮损如上眼睑或眶周的水肿性暗紫红斑,鼻梁、颈部、前胸V形区及上背部红皮疹;关节伸面Gottron斑丘疹以及典型的甲周病变。       pSS患者有口干眼干症状。       SSc患者表现为局部或弥漫的皮肤硬肿,面部皱纹减少,张口受限,常伴有雷诺现象。       当CTD患者合并有ILD时,大多数患者为慢性型,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一系列呼吸系统的症状:   ①劳力性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呼吸浅促;   ②早期无咳嗽,逐渐发展为干咳或少量粘液痰,继发感染时可出现黏液脓性痰或脓痰;   ③急性肺间质病变或合并感染时可有发热,也有少部分CTD-ILD病例呈急性经过,出现快速进行性的呼吸困难,短期内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常见体征:①呼吸困难和紫绀;②两肺中下部特征性爆裂(Velcro)音;③杵状指(趾);④可合并肺动脉高压及终末期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的征象。       少数CTD-ILD不典型的患者,以肺间质病变为首发症状或主要表现,而缺乏典型的CTD临床表现,这类患者经长期随诊可在以后的病程中出现CTD的相关临床表现。

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 2018-09-28阅读量8067

中医药治疗口腔溃疡小妙招

病请描述:中医药治疗口腔溃疡小妙招   刘维忠王世彪 都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其实,口腔溃疡所带来的折磨也让人们疼痛难忍。因为小小的口腔溃疡,虽不是什么大病,却是“美食杀手”,眼看着好东西吃不下,心里那个馋劲就别提了,而且还疼得要命。那么,中医药有没有小妙招对付它呢?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医养生专家刘维忠主任推荐有以下几个验方,可供口腔溃疡患者选用。验方如下。 【收敛消肿:核桃壳煮水】 刘维忠主任推荐验方:核桃壳(木质部分)7一8个研粉,煮水40分钟,反复漱口。 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首席专家王世彪主任医师点评: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好发于唇、颊、舌缘等。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确。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心脾积热、阴虚火旺引起。现代医学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首先与免疫有着密切关系。此外,贫血、偏食、消化不良、腹泻、发热、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月经周期改变等现象频繁出现,也会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频繁发作。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其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治疗主要以局部治疗为主,严重者需全身治疗,防止得口腔癌。核桃壳含核桃醌、氢化胡桃醌,β-葡萄糖甙、鞣质、没食子酸等。核桃醌是橙色针状结晶体,具有抗出血的生物活性,与核桃醌共存的还有几种还原衍生物,都具有抗菌生物活性,可以作药用,治血崩、乳痈、疥癣、牛皮癣及疮疡等,有消肿止痒作用,核桃壳还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所以,口腔溃疡时可以用核桃壳煮水慢慢漱口,有一定的效果。对胃溃疡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抓一小把核桃壳,大约有50克,煮水,早晚各服一次。3个月后,胃胀气、胃溃疡得到了控制。   【敛疮解毒:五倍子茶】 刘维忠主任推荐验方:五倍子10克,蜂蜜25克,绿茶1克。将五倍子加水400毫升,煮沸10分钟,加入绿茶和蜂蜜,5分钟后分两次徐徐饮下,连续3天。王世彪主任医师点评: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和红麸杨等树上寄生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后形成的虫瘿,酸涩而寒,有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等功效。中医多用于治疗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痈肿疮毒、皮肤湿烂等病证。早在《本草衍义》就记载“口疮,以末掺之。”《本草纲目》记载治疮口不收:“五倍子,焙,研末,以腊醋脚调涂四围。”绿茶我国被誉为“国饮”。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脂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绿茶更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消炎效果明显,还可提高身体免疫力。主要是绿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口腔溃疡用浓茶冲洗患处,就有消炎杀菌作用。蜂蜜可以调味,还含有蜂胶,在溃疡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可防止外来细菌和进一步的创伤。所以,本方对于经常上火导致的口腔溃疡有效果,有清热解毒,收敛疮口的作用。 【消炎防腐:蜂蜜硼砂外敷】 刘维忠主任推荐验方:蜂蜜30克,硼砂3克,将其拌匀,涂敷患处;每日3次,连服3~5天。王世彪主任医师点评:蜂蜜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质和抑菌素,有较强的抗菌、消炎、收敛、止痛作用,有利于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促进溃疡面愈合。所以蜂蜜治疗口轻溃疡效果是很好的。可以直接外涂,晚饭后用温开水将口腔洗漱干净,再用消毒棉签将蜂蜜涂于溃疡面上,涂擦后暂不要饮食。15分钟左右,可用蜂蜜连口水一起咽下,再继续涂擦,一天可重复涂擦数遍,一般两天即可基本痊愈。可以蜜汁含漱,将蜂蜜与适量温水兑成10%的蜜汁含漱,或将蜂蜜与茶叶冲泡含漱,一般3日内疼痛消失,溃疡面缩小,3~5天愈合。可以配合硼砂外敷治疗,效果更好。硼砂有杀菌作用,将蜂蜜30克和硼砂末3克拌匀涂于溃疡面上,每日3次,一般连用3~5天口腔溃疡可基本痊愈。硼砂为硼酸钠的俗称,为白色或无色结晶性粉末。硼砂外用就有清热解毒,消肿,防腐等作用,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口腔炎,齿龈炎,中耳炎,目赤肿痛,汗斑等,为五官科疾患的常用药。我们经常用的中成药冰硼散(《外科正宗》)就由冰片、硼砂、玄明粉、朱砂等制作而成,是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的有效成方。药理研究认为硼砂为一弱碱,其与硼酸一样有弱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志贺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及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白喉杆菌、牛型布氏杆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但是硼砂因为毒性较高,世界各国多禁用为食品添加物。硼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很大,连续摄取会在体内蓄积,妨害消化道的酶的作用,其急性中毒症状为呕吐、腹泻、红斑、循环系统障碍、休克、昏迷等所谓硼酸症。人体若摄入过多的硼,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硼砂的成人中毒剂量为1-3克,成人致死量为15克,婴儿致死量为2—3克。临床应用时当中病即止,不可过用久用。 【清热解毒:人中白外涂】 刘维忠主任推荐验方:制人中白研粉,棉签涂患处。王世彪主任医师点评:人中白又名淡秋石,秋白霜,为尿壶中自然沉结之固形物,白色经久而干者,中医认为其性寒味咸,归肝、三焦、膀胱经。有清热解毒,祛瘀止血的作用。多用于咽喉肿痛,牙疳口疮,咯血、衄血等症。《本草纲目》即止:“人中白,降相火,消瘀血,盖咸能润下走血故也。今人病口舌诸疮,用之有效,降火之验也。......降火消瘀血,治咽喉口齿生疮”。《濒湖集简方》记载治口舌生疮:“溺桶七分,枯矾三分。研匀,有涎拭去,掺数次。”由于此类药物为污秽之物所制,人所恶之,而现行中医院校教材又极少提及,故年轻中医知之者少矣,而临床用之者更无。然临证中,有医师喜用善用此药,取其清热解毒之效,常用于治疗口疮、舌肿、牙龈红肿疼痛等病证,每获良效。如杨伟明在《广西中草药》1980年第4期发表文章“口炎散治疗口疮近期疗效观察”,用自制的口炎散(人中白、白芷、冰片)掺与溃疡面上,每日2~3次,治疗口疮172例,痊愈162例,治愈率94%。临床验证人中白确有清热解毒,疗疮生肌之佳效。 【引火归元:吴茱萸贴涌泉】 刘维忠主任推荐验方:吴茱萸少许研粉加醋贴涌泉穴。王世彪主任医师点评: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入肝、胃、脾、肾经。功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尤善引气血下行。中医认为,由于正气虚弱、阴阳失衡,导致虚火上炎导致的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患者可以用此方治疗。吴茱萸虽性大热,但能引热下行,入肝肾经。取吴茱萸敷贴涌泉穴,能更好地使药物渗透到经络,到达阴阳失调的病所,调动身体的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的作用。其实据文献记载,吴茱萸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用于治疗相关疾病,到了汉朝更有了“辟邪翁”的美誉。在外治法中亦被广泛应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谓其可以治疗“喉舌口疮”,就用吴茱萸一味用醋调和治疗口疮,后世医家广泛采用,在此基础上各有加味。吴茱萸为辛温走窜之品,引热下行,用之多有良效。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具有滋阴降火、开窍宁神的作用,可以治疗头痛、失眠、昏厥、咽喉肿痛等多种病症,作用广泛,取穴方便,易于操作,为穴位贴敷疗法常用穴位之一。在外治法中可以起到滋阴补肾,引火下行,平肝潜阳,醒神开窍等作用。根据中医理论,取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可引火归元而治疗一切虚火上炎之证。随着对穴位贴敷疗法研究的开展,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证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另有研究报道,以醋调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对小儿消化不良、流涎、咳喘等疾病亦有满意疗效。如果敷吴茱萸无效,请尽快到医院就诊。 温馨提示:由于我们个体差异,偏方应用也要因人辨证论治。另外,若想防治口腔溃疡,关键在于找到发病原因,进而从病因上改善生活习惯,对症治疗,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来抵御口腔溃疡。如女性经期抵抗力下降,本来就容易发口腔溃疡,则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患有胃肠道疾病的,应请作用脾胃科医生诊治,争取把胃病调理好;对白领人群而言,尤须注重饮食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果,尽量避免吃油炸、辛辣的食物;平时注重锻炼身体,每周保证一定的运动量,即使工作繁忙,也要尽可能劳逸结合、确保足够的睡眠时间。刘维忠中医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甘肃省人民医院。周四,六上午在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刘维忠 2018-07-17阅读量8918

口腔溃疡严重怎么治疗效果最好

病请描述:1、免疫因素口腔溃疡免疫学病因的研究以细胞免疫为主。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的下降和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口腔溃疡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补体成分可正常。Y球蛋白可不足、外周血中出现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抗体依赖性杀伤细胞有增加。2、遗传因素对口腔溃疡的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遗传标记物和遗传物质的研究表明,口腔溃疡的发病有遗传倾向。3、口腔菌群失调口腔内部的菌群失调造成口腔黏膜细胞水肿变性,继而局限性坏死形成一个或多个,或大或小的溃疡面,下层是一个坏死组织,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4、其他因素事实上有关口腔溃疡发病因素的研究范围远远不止上诉5个方面。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证实,尚有许多其他因素值得探讨。例如:氧自由基、微循环状态异常等。

李春丽 2018-03-04阅读量8437

让你一目了然,这些病是该看西...

病请描述:失眠:看中医。失眠大多属于功能性紊乱,中医可从气血、阴阳等角度辨证治疗,有较好的疗效。镇静安眠类的西药容易导致依赖,只能短时间服用。其他亚健康状态:西医生化检查等指标没有异常的状态,如体质虚弱、心情烦躁、食欲不振等亚健康症状,都可通过中医进行调理。偏头痛:看中医。首先检查明确病因,在排除器质性问题后,采取中医调理。偏头痛大多没有病因,属于功能性紊乱,西医没有更好的办法。常见病感冒:中西医皆可。绝大多数感冒属于病毒感染,但有时会伴有细菌感染。在抗病毒治疗方面,中药较西药更有优势,而在细菌感染方面,西药的抗菌治疗针对性更强。如果高热不退、咳嗽、头痛等症状比较重的,首先应该查查血常规、胸片等,明确病因,有利于指导用药。颈椎病:首选中医。中医推拿理疗是治疗该病种的一大特色,配合中药调养,更有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推拿不当易造成危险,一定要选正规的中医医院,不能随便去不明底细的小诊所看病。腰椎间盘突出:中西医皆可。更多情况下中药配合理疗效果较好,西医主要在手术治疗方面有优势。面瘫恢复:首选中医。西医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中医针灸配合理疗效果比较可靠。鼻出血:中西医皆可。首先检查明确病因,排除器质性问题(比如外伤、肿瘤、畸形、血液病等)后,可用中药调养。眼科疾病:西医为主。西医在检查、手术矫正、眼科制剂等方面有较强优势,中医在改善症状比如眼干、眼睛肿痛等方面有辅助作用。口腔疾病:首选西医。西医牙科相关医疗器械完善,在手术矫形、治疗等方面优势明显。一些非器质性病变比如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则可选择中医治疗。消化不良:首选中医。通过调理脾胃整体辨证治疗,效果更为巩固。便秘:首选中医。西药对便秘的治疗较为短效,只能作为应急措施。不要过多服用泻药,避免药物依赖。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心脏病、中风、脑梗死):西医为主。西医在控制血压、改善血管梗阻方面有可靠的疗效证据。中医药主要在改善患者具体症状方面发挥作用,可配合治疗。虽然我们在治疗疾病上中西医的疗效都是相近的,想要让身体保持最原始的健康状态,但是中西医在治疗疾病的病理确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首先要根绝疾病的病因,其实是按照疾病的发展状况来综合判断适合用什么方法中医还是西医来治疗疾病。

霍少利 2017-09-25阅读量9558